鄭逸斐
一,攝影術誕生初期與繪畫的關系
在西方繪畫歷史上,攝影術這一具有科學性質(zhì)的技術的誕生不僅使得傳統(tǒng)繪畫在各方面受到巨大的沖擊,給繪畫史造成深遠的影響,而且直至今時今日,它們對彼此產(chǎn)生的影響和它們之間存在的爭議,在藝術領域仍然是值得我們深思和討論的話題。
其實在攝影術誕生之前,早期的古典主義畫家就借助一種叫做“暗箱”(圖1)的特殊工具來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這種方法是通過物理的光學原理——“小孔成像”在暗箱里的投影以得到與繪畫對象等比例倒置的參照圖像。借用這種輔助繪畫的方法比直接通過肉眼觀察再憑借腦海中的影像來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更具有真實性。
直到1 839年達蓋爾銀版攝影術誕生之后,攝影作為一種具有高還原度的更加精密的視覺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科學等各個方面。在繪畫方面,由于繪畫和攝影都有著相似的記錄二維空間的屬性,畫家也開始慢慢使用攝影圖片替代模特以及風景作為新的視覺參照物。
但是在攝影術誕生的初期,當時的畫家一方面借助攝影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卻又擔心繪畫被攝影所取代。大部分人認為雖然攝影推動了社會科學的發(fā)展進步,但是在藝術領域,由于它過于真實的特有屬性,反而是對繪畫美學的褻瀆和毀滅,他們并不承認攝影的藝術性。因此在攝影發(fā)展的初期,由于畫家對于攝影的偏見,迫使攝影家根據(jù)繪畫的規(guī)范進行圖片的拍攝,攝影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受到繪畫的影響。而隨著攝影行業(yè)的興起和攝影技術的普及:肖像的拍攝,攝影沙龍、展覽的舉辦,翻拍和印制……不得不承認,攝影在藝術領域的發(fā)展又反過來影響著繪畫。
馬奈就是十九世紀繪畫作品受到攝影影響的歐洲藝術家之一,他與當時頗負盛名的幾位攝影師關系密切,并且熱愛拍攝,出版過攝影集,在他獨具一格的繪畫作品中,我們也能觀察到攝影的影子。
二、淺析攝影對馬奈繪畫作品的影響
1.畫面的平面化稍微熟悉馬奈的繪畫作品風格的
人都能觀察得出,他與較早的古典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追求立體的三維空間感不同,他的畫作在視覺上給人一種非常強烈的平面感。我認為這種二維式的鮮明創(chuàng)作風格除了他個人的主觀表達也與攝影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攝影鏡頭有光圈這一組件,在攝影原理中,如果焦點對在前景物上,光圈越大就意味著景深越淺,前景更加清晰,背景相較于肉眼觀看到的加更模糊,這使得圖像中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被壓縮了,變得扁平化。這在馬奈的肖像畫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馬奈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大多數(shù)都是人物處于畫面的前景位置,背景被有意的簡化或虛化掉了。如《雅各布夫人》(圖2)。
馬奈這種平面化的畫面效果不僅體現(xiàn)在空間壓縮的二維化上,也體現(xiàn)在他畫作中間色的缺失上。他的人物肖像在處理光影的時候,會在人物面部等受光面大膽使用亮色(圖3),或者將暗部統(tǒng)一在一個深色塊當中(圖4),甚至不去做過多的過渡處理。這種大膽的處理手法其實也與當時的攝影技術分不開。早期的攝影由于鏡頭制作技術和顯影技術的不足,導致照片在呈現(xiàn)時缺失了豐富的影調(diào)和層次,只留下黑白對比非常明顯的大關系。因此早期攝影技術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借鑒肖像攝影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的畫家。
2.畫面的距離感
焦距是攝影的重要因素,焦距是膠片與鏡頭焦點之間的距離,焦距不同決定著鏡頭視角的不同。在觀察馬奈一些描繪生活化場景的繪畫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許多作品似乎都有一個特定的取景范圍,這種取景范圍不禁讓人懷疑是否與拍攝所使用的鏡頭的焦距有著一定的關系。如他創(chuàng)作的《酒館女招待》(圖5)和《劃船》(圖6)這種具有固定距離的畫面似乎是受到了某種中長焦段的影響。
3.畫面的瞬時性
馬奈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在酒吧、咖啡廳等生活化場景。在諸如此類的速寫場景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畫面中有許多被裁剪掉的部分,比如《酒館女招待》里被裁剪的舞女、女招待手里的啤酒杯;《咖啡館里的酒客》(圖7)被裁掉三分之一身體的女酒客和半邊肩膀在畫面之外的男酒客……這些畫面在構圖和取景上都不是特別考究,這些快閃式的構圖似乎也特別像在街頭舉起相機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
4.畫面的多視角
馬奈終其一生都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進行新的嘗試,每次作品都帶有著新的突破。1882年,馬奈的《女神游樂廳的吧臺》(圖8)終于得到了法國繪畫官方的認可,在法國第七次印象派畫展中展出。這幅畫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一位在吧臺工作的金發(fā)女招待員。她的身后有一面鏡子,通過鏡子的反射我們可以看出她正在招呼一位男賓客。而鏡子也生動地反映出當時的巴黎華燈夜下,酒吧內(nèi)觥斛交錯,賓客滿堂的熱鬧景象。
耐人尋味的是,通過仔細的分析和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女招待在鏡子里的背影并不是她被畫下的正面角度所留下的。如果以她的正面作為觀察角度,她在鏡子里的背影應該投射在她的正后方,而鏡子里的背影卻反映出觀者的視角應該在女招待的左前方。而她的純正面居然和左前方視角的鏡面里的背影出現(xiàn)在同一張畫面中。這種反常理的特殊視角其實來源于當時的攝影新技術。
19世紀40年代末,英國人發(fā)明了立體攝影。立體攝影的原理是運用相機拍攝出兩張角度不一樣的有細微差別的圖片,由于人的雙眼在觀看事物的時候因為眼睛的生長位置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一種特殊的觀片器可以將雙眼的這種視覺差異放大,從而得到一種全新的視角和畫面的立體感。
三、馬奈繪畫中的攝影性對后世的影響
攝影的誕生在19世紀不斷沖擊和影響著西方繪畫,但是馬奈的繪畫并沒有被攝影所吞噬,他只是將攝影視作一種輔助繪畫的手段,使自己的繪畫從古典主義追求寫實的風格中脫離出來,從攝影中不斷得到繪畫靈感,產(chǎn)生出新的審美意趣,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建立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并開辟了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道路。
馬奈的《女神游樂廳的吧臺》這幅畫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藝術視角,這種通過立體攝影的觀看方式得到靈感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后印象派畫家——“現(xiàn)代藝術之父”塞尚。
塞尚的畫在常人來看似乎是怪誕的,常??梢钥吹揭粋€人的左眼和右眼一高一低,頭也極其別扭地長在脖子上(圖9);桌子是斜的,酒瓶是歪的,散落在桌面上的水果之間形成的透視也與其他靜物不一樣(圖10)……出現(xiàn)這些抽象而怪誕的畫面的原因是由于塞尚追求的并不是盲目記錄事物的真實,而是熱衷于觀察事物在不同時空下的各個角度,并且將它們的多重視角繪制在同一個空間之中,達到各種關系之間的和諧。
隨著攝影術的不斷成熟,到了1882年,一種全新的攝影裝置被發(fā)明出來,它能精確地記錄物體運動瞬間的細微差別。這種被稱為“連續(xù)攝影術”的新技術的采用也給藝術家?guī)砹诵碌撵`感,并刺激著新作品的創(chuàng)作。德加的作品無疑受到了這種新的攝影技術的影響。
德加的畫以芭蕾舞者聞名,他一生當中畫了數(shù)以千計這個主題的畫作。在這些繪畫作品中,畫面展現(xiàn)出的觀察視角特別像攝影師透過鏡頭進行拍攝。而此時德加不僅是一位畫家,更像一位攝影師,在芭蕾舞練習室里的某個角落拍攝芭蕾舞者輕盈靈動的姿態(tài)(圖11)。這些畫中常常有刻意模糊處理的地方,這種在瞬間捕捉的“快閃式的畫面”就像相機在抓拍動態(tài)事物的模糊感(圖1 2),能更加反映出舞者生動性。除了觀察視角之外,在構圖上,一些故意裁切出畫面之外的事物也與攝影取景構圖有著相似的獨特之處(圖13)。德加的創(chuàng)新意識改變了繪畫題材的空白,很大程度上影響并且激勵著繪畫的發(fā)展及變革,推動了當代繪畫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由此可見,觀察技術改變了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不同時期的視覺文本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藝術家們天生就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對觀察技術的好奇心影響了藝術家看待藝術對象的方式,也決定了他們的畫面。攝影作為一種輔助繪畫的工具,更作為一種新的認知世界的方式,打開了藝術家通往個性的藝術大門,從馬奈開始到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由攝影所帶來的審美趣味已經(jīng)決定性地改變了整個西方繪畫史,這種力量不容小覷,以至于繪畫與攝影之間持續(xù)性的影響長達一千多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