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文鑒》編纂宗旨“以文為鑒”說

2020-10-16 02:10
關鍵詞:文章

鄒 陽

(中山大學 中文系,廣東 廣州510000)

《宋文鑒》(原名《皇朝文鑒》)一百五十卷,南宋淳熙年間呂祖謙奉敕編纂。全書共收錄北宋兩千五百余篇詩文,是一部收采較博的選集。然而其編纂宗旨一直存在爭議,學界主要有四種說法:“黨同伐異說”“存一代文獻說”、“治政說”和“雙重宗旨說”。

“黨同伐異說”認為呂祖謙編纂《宋文鑒》是想弘揚元祐學術,為元祐黨人翻案①參見王學泰:《〈宋文鑒〉的編刻與時政》,載《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3年第4期。該文認為《宋文鑒》的成書與南宋孝宗時期朝政紛爭息息相關,反映了南宋統(tǒng)治者因循茍簡的為政風貌,呂祖謙采取“黨同伐異”的編纂宗旨,是想弘揚元祐學術,為元祐黨人翻案。。

“治政說”認為《宋文鑒》的編纂宗旨是要有補治政②見鞏本棟《論〈宋文鑒〉》(《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春之卷),本葉適的觀點,提出《宋文鑒》的編纂宗旨是“以道為治,而文出于其中”,或“約一代治體,歸之于道”,即凡是符合儒家仁義道德、有益于治政的文章,多在編選之列,其他言不及義、無補治政的“虛文”,即使有文采也不取。,與此類似的觀點為“有補治道說”,來源于周必大《皇朝文鑒序》,有云:“:“皇帝陛下,天縱將圣如夫子……謂篇帙繁夥,難于遍覽,思擇有補治道者,表而出之。”③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1頁。

“存一代文獻說”認為《宋文鑒》的編纂意圖是想存北宋一代之文獻④參見李昇:《論〈宋文鑒〉存北宋一代文獻編纂意圖及其影響》,載《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該文先對“治政說”和“去取多朱意說”進行辨析,提出《宋文鑒》的編纂宗旨是存北宋一代之文獻,“呂祖謙是從一個史學家的角度進行編纂的,也就是說呂祖謙是打算將北宋一代文史資料匯編在一起?!惫P者認為“去取多朱意”不在《宋文鑒》編纂宗旨討論范圍內(nèi),因為“朱意”是什么并不清楚,沒有根據(jù)。。

“雙重宗旨說”認為《宋文鑒》的編纂宗旨是“有補治道”和“重視文采”⑤杜海軍《呂祖謙文學研究》第四章(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頁),通過對《皇朝文鑒》分類的研究以及與《文選》的比較,總結出了《皇朝文鑒》的編纂宗旨,一是“有補治道”,二是“重視文采”。李建軍《宋人選宋文之典范——〈宋文鑒〉編纂、價值及影響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6期),主要提出《宋文鑒》的編纂宗旨是“有補治道”“采擷英華”。葉文舉《〈宋文鑒〉:一部彰顯呂祖謙“兼總”思想的文章總集》(《古籍研究》2015年第2期),明確指出《宋文鑒》的選文宗旨是“治道”與“文采”兼重。。

以上諸說各有其合理處,但本文擬從《宋文鑒》的書名入手,結合其編纂體例和歷史文化背景考察,從全新的視角對《宋文鑒》編纂宗旨進行探討,于諸說之外另立新說——“以文為鑒”說。

一、釋“以文為鑒”

古書制名頗為講究,如宋人別集,集名往往是一種“標識”,“可以從宋人別集的名字管窺作家人生態(tài)度、審美情趣、作品藝術取向乃至自覺的傳播意識。”①劉秋彬:《宋人別集制名考述》,《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第65頁。實際上,總集的制名也同樣具有“標識”意義。如《江西宗派詩集》《四靈詩》《江湖集》,集名標識流派;《;《國朝諸臣奏議》《名臣碑傳琬琰之集》,集名標識文體;《;《群賢梅苑》,集名標識題材;《;《崇古文訣》集名標識“崇古”的文學取向……筆者認為,從《宋文鑒》書名出發(fā),探討書名的標識意義,可窺見其書的編纂宗旨。

《宋文鑒》“文”“鑒”二字,“文”指文章,包括多種文體,是廣義的“文”,類似《文選》之“文”?!拌b”本意指大盆,《說文解字》:“鑒,大盆也,從金監(jiān)聲。一曰‘鑒諸’,逗可以取水于月?!倍巫⒃疲骸啊b諸’當作‘鑒方諸’也,轉寫奪字耳……鄭云:‘:‘鏡’屬。又注《考工記》云:‘:‘鑒’亦‘鏡’也?!对姟吩疲骸骸倚姆髓b’。《毛傳》曰:‘:‘鑒’所以察形,蓋‘鏡’主于照形,‘,‘鑒’主于取明水,本系二物,而‘鏡’亦可名‘鑒’,是以經(jīng)典多用‘鑒’字少用‘鏡’字者。”②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710頁。“鑒”就是“鏡子”,“文鑒”的含義是:用文章來作為參照(鏡子),即“以文為鑒”。那到底要用文章來作為什么的參照呢?

“以文為鑒”首見于南宋趙彥適《〈宋文鑒〉跋》:

文以“鑒”名,非為標題設也。以銅為鑒,則可以別妍丑;以古為鑒,則可以審興衰;以人為鑒,則可以正得失;至于以文為鑒,則又不可以別妍丑、審興衰、正得失盡之也。新安郡齋,舊有《文鑒》木本,余每惜其脫落謬誤,莫研精華……余領郡事……刊而新之,遂為全書。使學者覽表疏而思都、俞、吁、咈之美,觀制冊而得盤、誥、誓、命之意,閱賦詠而追《國風》《雅》《頌》之音,續(xù)渾金璞之體,免覆瓿鏤冰之譏,藻飾皇猷,黼黻治具。③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19頁。

趙彥適所謂的“以文為鑒”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以文章作為治政的參照。“使學者覽表疏而思都、俞、吁、咈之美,觀制冊而得盤、誥、誓、命之意,閱賦詠而追《國風》《雅》《頌》之音,續(xù)渾金璞之體,免覆瓿鏤冰之譏,藻飾皇猷,黼黻治具”?!端挝蔫b》所收的表、疏是君臣論政問答的典范,制、冊與立國和治國有關,賦、詩則承續(xù)了“風雅”傳統(tǒng),多有對現(xiàn)實的反映。在趙彥適看來,《宋文鑒》所選文章都是最純正、最有文采的,可用來歌頌皇帝的謀略,輔助治國措施的制定。因此,可作為治政的參照,具有“資政”含義。第二,以文章作為寫作的參照。表、疏、制、策、賦、詩等文該如何寫,以《宋文鑒》所選文章為參照,可使文章變得純正且富有文采,避免沒有價值和徒勞無功的寫作。所以,《宋文鑒》所選文章有寫作上的典范作用,具有“資文”的含義。

“以文為鑒”的“資政”“資文”含義,從《宋文鑒》編纂之初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呂喬年《太史公編成〈皇朝文鑒〉始末》云:

淳熙丁酉,孝宗因觀《文?!罚屡R安府……上以首肯之,曰:“卿可即宣諭朕意,且令專取有補治道者?!蓖豕?,如上旨召太史宣諭……上甚喜,曰:“朕欲見諸臣奏議,庶有益于治道,可諭令進來。”王公即使其從具宣圣諭。久之,乃以其書繳申三省投進。書既奏御,上復諭輔臣曰:“朕嘗觀其奏議,甚有益治道,當與恩數(shù)……”④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17頁。

《宋文鑒》的編纂是承宋孝宗旨意,要“專取有補治道者”,“資政”的意識即源于此。宋孝宗看過《宋文鑒》中的“奏議”后,認為“甚有益治道”,可見他對《宋文鑒》在“資政”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滿意的。從《宋文鑒》的選文來看,“奏疏”數(shù)量最多,共收22卷67家162篇作品,約占全書的20%,涉及北宋諸多時政和措施,如范仲淹《答手詔條陳十事》,為“慶歷新政”的綱領;王安石《論本朝百年無事》,抨擊仁宗時期種種弊??;蘇軾《上皇帝書》,明確反對新法;其他如寇準《論澶淵事宜》、韓琦《論減省冗費》、歐陽修《論修河》、司馬光《論北邊事宜》、范祖禹《論宦官》……涉及北宋時政的方方面面,宋孝宗渴望從其中得到治理國家的借鑒。除了“奏疏”外,“詔”“敕”“赦文”“冊”“御札”“批答”“制”等文類也收入大量與北宋典章制度、時事措施相關的文章,“詩”類收入大量表現(xiàn)民間疾苦的詩歌,以至于“有媢者秘奏云:‘:‘文鑒所取之詩,多言田里疾苦之事,是乃借舊作以刺今。又所載章疏,皆指祖宗過舉,尤非所宜?!雹賲巫嬷t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18頁。以文章作為治政的參照——“資政”,是“以文為鑒”的第一個含義。

“以文為鑒”的第二個含義是“資文”,即確立北宋文章的典范。

首先,“資文”是伴隨“資政”而發(fā)生的。因為“有補治道”的需要,選入政治意味較濃的文章,這些文章本身就可視作同類文章的典范。以“誥”為例,《宋文鑒》共選入21位作家147篇文章,其中歐陽修19篇、蘇軾15篇、王安石19篇、劉敞22篇,四人占入選總數(shù)的51%,由此可見北宋文章大家的典范作用。其次,“資文”表現(xiàn)在呂祖謙自覺選擇文學性較強的作品。宋孝宗提出“專取有補治道者”,呂祖謙并未完全遵循,如“賦”選了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等文學性較強的文章,“詩”類中以“五律”為例,選了大量的詠懷詩(如寇準《夜泊江上》《春日登樓懷歸》《楚江夜懷》等)、酬答詩(如趙湘《寄楊塤》《答徐本》、蘇軾《和子由初到陳州》等)和寫景詩(如范仲淹《瀑布》、梅堯臣《泛溪》等),這些詩歌文學趣味濃厚,“治政”意味弱,屬于呂祖謙的自覺選擇,是文學作品中的典范。最后,“資文”表現(xiàn)在呂祖謙選入特殊文體,這些文章也是同類型文章創(chuàng)作的典范。如“上梁文”等民間文體,除去政治色彩外,亦具有文體學價值?!端挝蔫b》收入這些特殊的文體,正是出于“資文”的考慮,以此來確立北宋文章的經(jīng)典。

“以文為鑒”在“資政”和“資文”的兩層含義作用下,在客觀上也具有了“存史”的作用。存史并非呂祖謙有意為之②如《宋文鑒》選詩刪去部分詩的詩序,使讀者不詳原委。被刪除詩序的詩有蘇軾《禽言二首》、黃庭堅《次韻楊明叔見餞十首》《游蔣彥回玉芝圖》等,筆者以為,若是有意“存史”,當不會刪除詩序。,而是因《宋文鑒》選文數(shù)量多,選文客觀上反映了北宋政治史和文學史的部分面貌。

第一,反映北宋時期各大歷史事件的文章多有入選,整體看去,可反映北宋政治史。以“奏疏”為例,趙普《雍熙三年請班師疏》、張賢齊《論北征》、寇準《澶淵事宜》、范仲淹《答手詔條陳十事》、韓琦《論西夏靖和》、王安石《論本朝百年無事》、蘇軾《上皇帝書》、程顥《論新法》,反映了從北宋開國之初北征到澶淵之盟,從慶歷新政到熙寧變法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此外,除了“詔”“制”等文章記載的如官員任免、政治措施的施行等事件外,連文學性較強的“賦”也收入,諸如王禹偁《籍田賦》、張耒《大禮慶成賦》等反映北宋天子“籍田”“祭祀”等禮儀性事件的文章,這也是北宋政治史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宋文鑒》選文反映了北宋政治史的部分面貌。

第二,《宋文鑒》選文也反映了北宋文學史的部分面貌。首先,全書共收錄北宋兩千五百余篇詩文,分為賦、律賦、詩、詔、赦文、御札批答、制、誥、奏疏、表、箋、箴、銘、頌、贊、碑文、記、序、論、義、策、議、說、戒、制策、說書、經(jīng)義、書、啟、策問、雜著、對問、移文、連珠、琴操、上梁文、書判、題跋、樂語、哀辭、祭文、謚議、行狀、墓志、墓表、神道碑表、神道碑銘、傳、露布五十三類,幾乎收錄了北宋各類文體,反映了北宋文章的基本面貌。其次,突出北宋文章的發(fā)展脈絡,尤其是突顯各文章大家的歷史地位?!端挝蔫b》成書后,周必大《序》有云:

是以二百年間,英豪踵武。其大者固已羽翼六經(jīng),藻飾治具,而小者足以吟詠性情,自名一家。蓋建隆、雍熙之間,其文偉;咸平、景德之際,其文博;天圣、明道之辭古,熙寧、元祐之辭達。雖體制互興,源流間出,而氣全理正,其歸則同。嗟乎,此非唐之文也,非漢之文也,實我宋之文也,不其盛哉?、蹍巫嬷t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頁。

周必大對北宋文章發(fā)展脈絡的總結,正是《宋文鑒》所努力構建的內(nèi)容之一。當然,周必大的觀點并不被呂祖謙和葉適接受,呂喬年《太史公編成〈皇朝文鑒〉始末》云:“周益公既被旨作序,序成,書來以封示太史。太史一讀,命子弟藏之?!雹軈巫嬷t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18頁。呂祖謙看到周必大的序,“命第子藏之”,或是對其總結北宋文章發(fā)展脈絡的不滿。葉適《習學記言序目》云:

禮部尚書周必大承詔為序,稱:‘:‘建隆、雍熙之間,其文偉;咸平、景德之際,其文博;天圣、明道之辭古;熙寧、元祐之辭達。’按呂氏所次二千余篇,天圣、明道以前,作者十不能一,其工拙可驗矣。文字之興,萌芽于柳開、穆修,而歐陽修最有力,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繼之,始大振;故蘇氏謂‘雖天圣、景祐,斯文終有愧于古。’此論世所共知,不可改,安得均年析號各擅其美乎?①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25頁。

葉適認為宋初“能文者”少,北宋文章發(fā)展的脈絡是從柳開、穆修萌芽,到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三蘇達到高峰。應該說,葉適的論斷是符合北宋文章發(fā)展實際的。

筆者對《宋文鑒》入選篇目最多的文章“誥”“奏疏”“表”“記”“序”“論”“書”入選作者進行統(tǒng)計②因《宋文鑒》選入的文類較多,有的文類只收入二、三篇文章,沒有比較的意義,故此處只統(tǒng)計收錄篇目最多的“誥”“奏疏”“表”“記”“序”“論”“書”。,見表1:

表1 《宋文鑒》入選篇目最多的文類統(tǒng)計表

由表可知,選入篇目最多的文類共有316人,總計770篇,歐陽修、蘇軾、王安石、蘇轍、曾鞏、蘇洵共入選254篇,六人占據(jù)入選總篇數(shù)的33%,《宋文鑒》選文凸顯北宋大家的歷史地位。另據(jù)袁佳佳統(tǒng)計,《宋文鑒》選詩共選入蘇軾142首、黃庭堅101首、王安石89首、邵雍51首、歐陽修37.4首、張耒33首、陳師道28首、梅堯臣23.5首、范仲淹22.3首、孔平仲16首、劉敞14首、張載14首、鮮于侁13首、王令12首、劉攽10首、蘇轍10首、王禹偁10首、尹洙10首③參見袁佳佳:《〈宋文鑒〉選詩研究》,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第一章第三節(jié),“表二,具體詩人的詩體比較”,第13-14頁。該表統(tǒng)計了入選詩歌在10首以上者,入選一兩首的不統(tǒng)計,小數(shù)點為聯(lián)句,二人聯(lián)句為兩個0.5,三人聯(lián)句為兩個0.3和一個0.1。。蘇軾和黃庭堅的詩歌入選數(shù)量最多,其他如歐陽修、王安石、梅堯臣等成就較高的詩人入選篇目也較多,也可看出《宋文鑒》凸顯北宋大家歷史地位的用意。

綜上所述,“以文為鑒”包含“治政”“資文”的含義,《宋文鑒》選文反映了北宋政治史和文學史的部分面貌,客觀上使“以文為鑒”也具有了“存史”的意義。

二、“以文為鑒”與《宋文鑒》多種去取標準綜合的選文方式

在《宋文鑒》的編纂過程中,呂祖謙采用了多種標準綜合的選文方式。由于《宋文鑒》在成書以后引發(fā)爭議④《宋文鑒》成書后,有人認為其選文有“借舊作以刺今”“皆指祖宗過舉”等用意,故宋孝宗重新派人進行修訂。見齊治平點校:《宋文鑒》附錄呂喬年《太史公編成〈皇朝文鑒〉始末》,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118頁。具體的爭議研究,可參看慈波《〈宋文鑒〉編刊之爭再審視》,見《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第24-31頁。,呂祖謙以病歸鄉(xiāng)后,不再提及與《宋文鑒》編纂有關的事情,故其選文標準罕有人知。筆者只能結合呂喬年、周必大、朱熹的總結以及呂祖謙自己的片言只語,并從《宋文鑒》選文的具體情況出發(fā),探討《宋文鑒》選文的去取標準及其與“以文為鑒”的關系。

關于《宋文鑒》選文的去取標準,周必大《皇朝文鑒序》云:

古賦詩騷,則欲主文而譎諫;典冊詔誥,則欲溫厚而有體;奏疏表章,取其諒直而忠愛者;箴銘贊頌,取其精慤而祥明者;以至碑記論序書啟雜著,大率事辭稱者為先,質(zhì)勝文則次之。復謂律賦經(jīng)義,國家取士之源,亦加采掇,略存一代之制。⑤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頁。

《朱子語類》的論述是:

伯恭《文鑒》有正編其文理之佳者;有其文且如此而眾人以為佳者;有其文雖不甚佳而人賢名微,恐其泯沒,亦編其一二篇者;有文雖不佳而理可取者;凡五例,先生云亡一例,后來為人所譖。①黎德靖編:《朱子語類》,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954頁。

呂喬年《太史公編成〈皇朝文鑒〉始末》云:

蓋其編次之曲折,益公亦未知也。今間得于傳聞,以為太史嘗云:“國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寬。仁廟以后,文士輩出,故所取稍嚴,如歐陽公、司馬公、蘇內(nèi)翰、黃門諸公之文,俱自成一家,以文傳世。今姑擇其尤者,以備篇帙?;蚱淙擞新動跁r,而其文不為后進所誦習,如李公擇、孫莘老、李泰伯之類,亦搜求其文,以存其姓氏,使不湮沒?;蚱鋰L仕于朝,不為清議所予,而其文自亦有可觀,如呂惠卿之類,亦取不悖于理者,而不以人廢言?!庇謬L謂:“本朝文士,比之唐人,正少韓退之、杜子美;如柳子厚、李太白,則可與追逐者。如周美成《汴都賦》,亦未能侈國家之盛,止是別無作者,不得已而取之。若斷自渡江以前,蓋以其年之已遠,議論之已定,而無去取之嫌也?!逼浯舐匀舸?。②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18頁。

根據(jù)周必大、朱熹、呂喬年三人的說法,可將《宋文鑒》取去標準歸納如下:

第一,文辭兼顧,文理并重。周必大《序》列舉了《宋文鑒》所選各類文體的特征,強調(diào)選文“得體”,實際上強調(diào)的是“文辭兼顧”的審美特性:古詩騷賦“主文而譎諫”、典冊詔誥“溫厚而有體”、奏疏表章“諒直而忠愛”、箴銘贊頌“精慤而祥明”。碑記論序書啟雜著先取“事辭稱者”,次取“質(zhì)勝文者”,文辭兼?zhèn)涞臑槭走x,理勝于文的為次選③葉適稱:“禮部尚書周必大承詔為序……而此序無一詞不諂,尚何望其開廣德意哉!蓋此書以序而晦,不以序而顯,學者宜審觀也?!币婟R治平點校本《宋文鑒》附錄二,第2125頁。葉適認為周必大《序》“無一詞不諂”是不恰當?shù)?,周序雖有美化和夸大北宋文章成就的嫌疑,然齊對各種文體的美學評價是中肯的。。朱熹指出《宋文鑒》“正編其文理之佳者;有其文且如此而眾人以為佳者;有文雖不佳而理可取者”,強調(diào)選文文理并重,不完全憑己意裁奪,別人認為好的文章也會收錄。文理并重指文章同時滿足“文”和“理”的雙重條件,或者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從《宋文鑒》選文來看,周必大和朱熹的觀點基本符合選文事實,“文辭兼顧”“文理并重”滿足“以文為鑒”中“資政”和“資文”的作用。

第二,可“存一代之制”。此條標準具有“以文為鑒”中“資文”的作用,客觀上也有“存史”的作用,除去周必大提到的經(jīng)義和律賦,取上梁文、題跋也有此種意義。

第三,“以文存人”。朱熹說“有其文雖不甚佳而人賢名微,恐其泯沒,亦編其一二篇者”,呂喬年更加明確地說“或其人有聞于時,而其文不為后進所誦習,如李公擇、孫莘老、李泰伯之類,亦搜求其文,以存其姓氏,使不湮沒”,“以文存人”有“存史”的意義。

第四,“不以人廢言”。呂喬年提出《宋文鑒》“不以人廢言”,正好駁斥了《宋文鑒》編纂宗旨“黨同伐異”說。呂祖謙除了選呂惠卿的文章,選入的王安石詩數(shù)量排在蘇、黃之后,總數(shù)位列第三。肯定新黨之人在文章和詩歌上的成就,擴展了“資文”的范圍。

第五,寬取宋初之文,嚴取仁宗以后之文??疾臁端挝蔫b》所選的宋初之文,難以解釋呂喬年“國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寬”,因為“寬”的標準不能明確,或是指寬取由五代入宋之人的文章,不單取生于宋代之人的文章。如取鄭文寶、王操等人由五代入宋,《宋文鑒》“五律”收鄭文寶《送枝江秦長官罷秩》、王操《喜故人至》《送人南歸》,清人李調(diào)元編《全五代詩》也收入此三首詩。仁宗以后文人輩出,故“所取稍嚴”,但嚴的標準也不明確,如詩中梅堯臣《魯山山行》、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等宋詩名篇均未入選,難知其標準如何。無論是“寬取”還是“嚴取”,所取之文均有“資文”或“資政”的用意。

第六,歌頌國家強盛。如《宋文鑒》“賦”中取歌頌北宋強盛的文章《汴都賦》,但《汴都賦》“未能侈國家之盛”,只是別無作者,不得已而取之。取此文目的當為“存史”,需要有描繪北宋王朝強盛的文章。

上述六點是在周、朱、呂三人論述基礎上所作的概括,此外,筆者從《宋文鑒》的裁選取舍中體會到,還有兩種比較特別的選擇標準。

一是對流傳較少的文章予以特別關注。呂喬年《太史公編成〈皇朝文鑒〉始末》“于是上亦以為鄒浩《諫立劉后疏》語訐,別命他官有所修定,而鋟板之議遂寢”句下自注云:

太史之取鄒公諫疏非他。昔鄒公抗疏之后,即遭遠貶。其后還朝,徽宗勞苦之,且問諫草何在。鄒公失于徼奏,同輩曰:‘:‘禍在此矣?!榷鴩搹妥儯叹┝钊藗巫u公諫草,言既鄒俚,加以狂訐,騰播中外,流聞禁中?;兆诠梗翟t有‘奸人造言’之語,鄒公遂再貶。太史得其初疏,故特載之。①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18頁。

由此可知,《宋文鑒》收有流傳較少的文章。另據(jù)袁佳佳統(tǒng)計②參看袁佳佳的《〈宋文鑒〉選詩研究》,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附錄一“《全宋詩》沒有收錄的詩”,第56-58頁。,《宋文鑒》收有多首《全宋詩》未收入的詩,如葉清臣的《憫農(nóng)》,只有《宋文鑒》完整地保留了詩序與原詩;杜海軍統(tǒng)計了“《全宋文》所錄僅見或首見于《皇朝文鑒》的宋文”共計322篇③杜海軍:《呂祖謙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24頁。;《;《宋文鑒》收有《全宋詩》《全宋文》的僅見或首見之作,可從側面證明《宋文鑒》具有取流傳較少文章的標準,這一標準擴大了在“以文為鑒”下選文的廣度。

二是對《文選》去取標準有因革。呂祖謙《奉圣旨詮次札子》有云:

祖謙尋將秘書省集庫所藏本朝諸家文集,及于士大夫家,宛轉假借,旁采傳記它書,雖不知名氏,擇其文可錄者,用《文選·古詩十九首》例,并行編纂。④呂祖謙編:《宋文鑒》,齊治平點校,第2120頁。

《文選·古詩十九首》例,即是收入不知作者之作,李善注云:“五言并云古詩……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編在李陵之上?!雹菔捊y(tǒng):《文選》,李善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01頁。《宋文鑒》因襲了這種方式,在“赦文”類收有《建隆登極赦文》,“冊”類收有《封祀玉牒文》,兩篇文章未明作者,一并收入。

《宋文鑒》的排列次序也頗有因革《文選》之意?!段倪x》的次序為:

賦、詩、騷、七、詔、冊、令、教、文、表、上書、啟、彈事、箋、奏記、書、檄、對問、設論、辭、序、頌、贊、符命、史論、論、連珠、箴、銘、誄、哀、碑文、墓志、行狀、吊文、祭文

《宋文鑒》次序為:

賦、律賦、詩、騷、詔、敕、赦文、冊、御札、批答、制、誥、奏疏、表、箋、箴、銘、頌、贊、碑文、記、序、論、義、策、議、戒、說、制策、說書、經(jīng)義、書、啟、策問、雜著、對問、移文、連珠、琴操、上梁文、書判、題跋、樂語、哀辭(誄附)、祭文、謚議、行狀、墓志、墓表、神道碑表、神道碑銘、傳、露布

《文選》以“賦”開頭,然后“詩”“騷”次之,接著是“詔”“冊”“表”等公文類文體,然后是“序”“頌”“贊”等文體,最后是“碑文”“墓志”“行狀”等傳記、哀悼類文體。

《宋文鑒》也是以“賦”開頭,然后是“詩”“騷”,接著是“詔”“冊”等公文類文體,最后是“行狀”“墓志”“傳”等傳記、哀悼類文體。

從《文選》和《宋文鑒》共有的文體來看,排序方式基本一致,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產(chǎn)生的文體越來越多,分類也越來越細,由于《宋文鑒》選文排序加入了新的文體,如新收了“律賦”“琴操”“上梁文”“樂語”“露布”等,微調(diào)了《文選》選文的排序方式。如《文選》的“序”在“頌”“贊”前,而《宋文鑒》將“頌”“贊”放到“序”之前。《文選》將“祭文”放到“行狀”后,《宋文鑒》將“祭文”放在“行狀”前。

在“以文為鑒”的作用下,《宋文鑒》采取多種去取標準結合的選文方式。

三、“以文為鑒”與官方文化和呂氏家學

宋孝宗趙昚即位后,隆興二年(1164)北伐失敗,遂簽訂了“隆興和議”,至此,宋金維持了近四十余年的和平局面。宋孝宗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平反岳飛、整頓吏治,經(jīng)濟上興修水利、勸課農(nóng)桑、輕徭薄賦,并進行軍事改革,這一系列動作讓南宋出現(xiàn)升平景象。宋孝宗重視文化上的建設,他追謚蘇軾“文忠”、蘇轍“文定”,使蜀學在南宋得到復興。同時,對王安石新學和新興的程朱理學采取兼容的態(tài)度,助長了“百家爭鳴”之風。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也于乾道四年奉旨進呈,留存北宋一代之史?!端挝蔫b》正是產(chǎn)生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中,是南宋官方進行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宋孝宗賜名“《皇朝文鑒》”,“以文為鑒”正好體現(xiàn)其文化建設的需求。筆者認為,這一需求主要有兩個目的,即建構理想的士風和文風。

自宋室南渡以后,高宗為維持“紹興和議”的局面,任秦檜獨相,攬大政十多年。醫(yī)官王繼先和宦官張去為等人與秦檜互相勾結,他們用高壓手段鉗制抗金輿論,為粉飾太平,凡進獻歌頌他們降金行徑的文字,多予升官,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官場貪賄成風。

宋孝宗即位后,極力扭轉士林風氣,《宋文鑒》的編纂就有此作用。從《宋文鑒》選文看,有重新弘揚以家國天下為己任的士風的意味?!端挝蔫b》所選的具有“資政”作用的文章無不體現(xiàn)著這種家國情懷,更有直言不諱者,如選鄒浩《諫哲宗立劉后疏》,該文言辭激烈,認為哲宗廢孟后而立劉妃,“上累圣德”,應以“萬世公議為足畏”,進而引發(fā)爭議?!端挝蔫b》的編纂與孝宗朝構建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士風有關。

《宋文鑒》選文重視文章實用性,大多數(shù)文章都是因實際問題而作,如“詔”“敕”“赦文”“冊”“制”“誥”“奏疏”“表”“策”“議”等公文類文章,都與某一具體事件相關,甚至“詩”都在反映民生問題,如楊億《民牛多疫死》。此外,《宋文鑒》選文重視文章的文學性,文學性表現(xiàn)在注重個人情志的抒發(fā)和文學語言的使用。如“賦”中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詩”中黃庭堅《寄黃幾復》《詠雪》,“記”中歐陽修《豐樂亭記》《醉翁亭記》《有美堂記》,“題跋”中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后》《題唐氏六家書后》《書鮮于子駿八詠后》等,均是《宋文鑒》重視文章文學性的體現(xiàn)。前文已述,“以文為鑒”有“資文”的含義,“資文”實際上是想建構實用性與文學性兼具的理想文風。在建構理想士風和文風的基礎上,《宋文鑒》選文同時部分反映了北宋政治史和文學史。

《宋史·呂祖謙傳》:“祖謙之學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獻之傳”。東萊呂氏家族自北宋起,先后有呂夷簡、呂公著、呂希哲、呂好問、呂本中等杰出人物,東萊呂氏的家學淵源影響了呂祖謙“以文為鑒”編纂思想的形成。呂氏家學,最大的特點是包容諸家而兼采眾長。據(jù)《宋元學案》,呂氏家學的傳承主要見于呂希哲(3代)、呂本中(5代)、呂祖謙(7代)三人?!端卧獙W案·滎陽學案》:

呂希哲,字原明,河南人。正獻公之長子也,正獻相哲宗,先生遍交當世之學者。與伊川俱是胡安定,在太學并舍,年相若也。其后心服伊川學問,首師事之。①黃宗羲:《宋元學案》,全祖望補修,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902頁。

清人王梓材有案語云:

梓材案:《伊洛淵源錄》先生《家傳》略云:“公始從安定胡先生瑗于太學,后遍從孫先生復、石先生介、李先生覯、王公安石學?!庇盅裕骸皫熓鲁滔壬U,而明道程先生顥及橫渠張先生載兄弟、孫先生覺、李公常皆與公游?!雹邳S宗羲:《宋元學案》,全祖望補修,第902頁。

由此可見,呂希哲師從多人,兼采眾長。又《附錄》有黃百家案語:“百家謹案:呂氏家教近石氏,故謹厚性成。又能網(wǎng)羅天下賢豪長者以為師友,耳濡目染,一洗膏梁之穢濁。惜其晚年更從高僧游,盡究其道,斟酌淺深而融通之曰:‘:‘佛氏之道,與吾圣人吻合。’”③黃宗羲:《宋元學案》,全祖望補修,第906頁。呂希哲既學于諸儒,“晚年更從高僧游”,可見其包容性?!蹲限睂W案》有云:“先生少從游定夫、楊龜山、尹和靖游,而于和靖尤久?!焙蟾饺嫱刚Z:

祖望謹案:先生歷從楊、游、尹之門,而在尹氏為最久,故梨洲先生歸之尹氏《學案》。愚以為先生之家學,在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蓋自正獻公以來所傳如此。原明再傳而為先生,雖歷登楊、游、尹之門,而所守者世傳也。先生再傳而為伯恭,其所守者亦世傳也。故中原文獻之傳獨歸呂氏,其余大儒弗及也。④黃宗羲:《宋元學案》,全祖望補修,第1234頁。

呂本中既師從多人,又傳承自呂公著以來的學術理念——“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這樣的傳承可稱為“中原文獻之傳”①按,筆者以為“中原文獻之傳”不是指書籍的繼承,而是指學術的傳承。,體現(xiàn)其兼采眾家的包容性。呂祖謙從林之奇游,林之奇是呂本中的弟子,《紫薇學案》后附《紫薇門人·提舉林三山先生之奇》云:“林之奇,字少穎,一字拙齋,侯官人。從居仁游,教之以廣大為心,以踐履為實,稱高第?!雹邳S宗羲:《宋元學案》,全祖望補修,第1244頁。林之奇繼承了呂本中開闊的學術胸襟和踏實的學術風格,這無疑也影響了呂祖謙的學術思想。呂祖謙也是師從多人,又與張拭、朱熹交游,學問得到很大提升?!稏|萊學案》附全祖望《同谷三先生書院記》:

宋乾、淳以后,學派分而為三:朱學也,呂學也,陸學也。三家同時,皆不甚合。朱學以格物致知,陸學以明心,呂學則兼取其長,而復以中原文獻之統(tǒng)潤色之。門庭徑路雖別,要其歸宿于圣人,則一也。③黃宗羲:《宋元學案》,全祖望補修,第1653頁。

呂祖謙包容的學術胸襟,兼采朱、陸之長,又以“中原文獻之統(tǒng)潤色之”,實際上是傳承家族“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的學術理念?!稏|萊學案》附錄呂祖謙《麗澤講義》:

多識前言往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而后德可畜。不善畜,蓋有玩物喪志者。④黃宗羲:《宋元學案》,全祖望補修,第1654頁。

呂祖謙在傳承自家學的“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講求“考跡”“察言”,正是包容諸家而兼采眾長的體現(xiàn)。“以文為鑒”體現(xiàn)了呂祖謙的家學特點,包容諸家而兼采眾長表現(xiàn)在《宋文鑒》所選文類和入選作者之多,“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的學術理念則表現(xiàn)在《宋文鑒》所選文章具有“資政”和“資文”意義。因此,“以文為鑒”也是呂祖謙家學特點的表現(xiàn)。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以文為鑒”包含了“資政”“資文”含義,在這兩層含義的作用下,“以文為鑒”在客觀上也具有了“存史”的意義。“以文為鑒”在《宋文鑒》中表現(xiàn)為呂祖謙采用多種體例綜合的選文方式,體現(xiàn)了南宋官方文化建設的需求和呂祖謙家學的特點,“以文為鑒”才是《宋文鑒》的編纂宗旨。

猜你喜歡
文章
堅持“四個一”換得“四顆心” 奮力寫好新時代“僑”文章
一袋干糧
專題文章介紹
文章詞不達意如何破
文章導讀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做好深化國企改革大文章
小排經(jīng)“點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