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
摘要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希賢小學在七年時間實現(xiàn)了從鄉(xiāng)村薄弱學校到優(yōu)質品牌學校的成功轉型,校長在關鍵點的思考和行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到任初期是關鍵時刻,重在穩(wěn)定教師隊伍,建立信任支持文化;課堂教學是關鍵陣地,重在營建合作學習氛圍和“每位教師都重要”的共贏發(fā)展文化;選準特色和責任人是關鍵事件,重在結合實際搭建平臺,建立群體自信文化和歸屬感、榮譽感;與時俱進、師生文化參與是關鍵因素,重在引導,建立“全校師生一起在前進中共同理解”的自覺融入文化。
關鍵詞 農村校長領導力;薄弱學校改進;校長行為探究;“尚賢教育”;學校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384(2020)08-0026-03
2019年9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慶祝2019年教師節(jié)暨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希賢小學(以下簡稱“希賢小學”)作為廣東省榮獲“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的唯一代表赴京領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僅僅在七年前,希賢小學還是一所教學質量薄弱的鄉(xiāng)村小學。
創(chuàng)辦于1964年9月的希賢小學原名橫江小學,是廣州市從化區(qū)一所地地道道的城鄉(xiāng)接合部薄弱學校。2009年9月,學校取用鄧小平同志少年時的學名,正式更名為“從化希賢小學”,成為一所由七間農村小學合并而成的聯(lián)辦學校。并校后的希賢小學有教師85人,平均年齡48歲,學歷普遍較低,其中一部分是農場的工人和民辦教師轉正;學校教學質量長期排在區(qū)里倒數(shù)位置;學生自信心不足,行為習慣較差;學校硬件設施和制度建設都明顯滯后,學校發(fā)展精氣神不足。
在這樣的窘境下,2012年8月,陳志輝被任命為希賢小學校長,并在短短七年時間讓學校實現(xiàn)了美麗蛻變。在此過程中,陳志輝校長和這所學校經歷了怎樣的努力和變革,又有哪些破解學校發(fā)展困境的關鍵因素、關鍵事件、關鍵人物?這些問題值得研究。
陳志輝校長當時任從化區(qū)城郊街向陽小學校長,被任命調整后,上級部門對其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夠把希賢小學“建設成為廣東省現(xiàn)代化示范性農村學?!薄?涩F(xiàn)實與理想的巨大鴻溝客觀存在,他甚至在上任之初就遭遇“當頭一棒”。
開學第一天,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的科組長就一起帶著辭職信來找他了。在耐心聽完她們的委屈與抱怨后,陳校長真誠地對她們說:“我理解你們的辛苦,但我不能批準你們辭掉科組長一職。在分工之前,我已經了解了你們三個人的情況,我相信你們的能力,也相信你們愿意繼續(xù)為學校付出。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不是單打獨斗,我和整個學校都會一起努力。所以,請再試試好嗎?”三位老師被陳校長眼里的真誠、堅定與信任感染了,最后她們收回了辭職信,但答應只是再試一個學期。
為了讓三個科組長有信心有干勁,陳校長開始有意識地提供平臺機會。2013年1月,希賢小學與北京師范大學簽訂合作協(xié)議,成為北京師范大學從化基礎教育發(fā)展實驗區(qū)的實驗學校。同年5月,學校要派出骨干教師到北京參加北師大實驗學校青年教師展示交流活動,陳校長特意安排這三位科組長參加,并且要各上一節(jié)展示課。確定人選后,三位科組長很愕然也很感動,馬上投入到認真?zhèn)湔n中,最后都在賽課中取得了好成績?;氐綄W校后,她們特地對陳校長說:“我們覺得很幸運,感謝陳校長沒有因為我們一開學就準備辭職而責怪我們、不重視我們,而是給了我們這么多培訓的機會、學習的平臺。我們以后一定盡心盡力做好科組領頭羊的角色?!弊阅且院?,她們一直擔任語數(shù)英三科的科組長,她們的個人能力、同伴威信也得到了充分提升,其中兩位已經評上了高級職稱。
同樣是這三個人,同樣是在校長辦公室,九個月前是來集體辭職,九個月后是來集體致謝和“立志”,這讓陳校長更堅信希賢教師的發(fā)展力量。因此,面對合并學校起點低、底子薄、壓力大的狀況,校長首先要相信教師、支持教師,要讓教師有平臺、有夢想、有成就感,這樣才能喚起教師的干勁。
為支持希賢小學發(fā)展,區(qū)教育局派出城區(qū)教師到該校支教一年,以改善學校師資水平。陳校長想借著新的支持血液讓隊伍動起來。他秉持“教師是立校之本,課堂是教師之本”的原則,緊緊抓住希賢小學作為北師大實驗學校的契機,借助北師大專家團隊走進學校的外力支持,發(fā)揮鯰魚效應激發(fā)內部活力。
陳校長與北師大團隊認真溝通,請專家主要針對語數(shù)英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培訓和指導,走進教室聽評課。一開始,學校教師十分反感這個項目,因為每一次專家到校,總會指出他們的種種不足,又提出這樣那樣的建議。大家認為這是在增加他們的工作量,給他們施加額外的壓力。陳校長深知,教師們之所以對專家抗拒,背后是缺乏自信,因此他決定繼續(xù)“溫柔地堅持”。沒人愿意上公開課,學校就提出各科組安排教師輪流上,并組織年級組與上課教師一起集體備課,分工準備教具,反復磨課。一開始,輪到上公開課的教師總是如臨大敵,而科組的其他教師則如釋重負。慢慢地,有些東西在不知不覺間發(fā)生變化。當教師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課堂突然變得高效起來,發(fā)現(xiàn)自己與同伴PK時總能略勝一籌,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科專業(yè)方面獲獎突然多起來,他們明白了專家的力量所在。慢慢地,學校又出現(xiàn)了另一番場景,大家盼望著專家到校的日子,搶著要上公開課,爭著要讓專家走進自己的課堂。科組的凝聚力越來越強,教師們的工作也越來越默契。
“走出去”也是讓外力衍生內動力的重要一步。陳校長克服經費不足、工時矛盾等多重困難,盡量保證每位教師都有外出學習的機會,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精神營養(yǎng)。希賢小學與北師大合作,選派第一批教師去北京參加培訓時,在學校引起了不小的波瀾,被選上的教師更是激動不已。其中一位老教師去培訓時帶上了一本厚厚的筆記本,激動地說:“謝謝學校,我參加工作幾十年,這是第一次去北京參加培訓。我一定會好好記,好好學!”
教師們學習歸來時的精神面貌堅定了陳校長的決心,接下來幾年里,他先后派出教師到云南、四川、山東、安徽等地培訓學習,實現(xiàn)了希賢教師全員輪訓。陳校長這一步棋,在增強教師學習力的同時,更讓教師們感受到了組織信任、機會平等,感受到了團隊互助的凝聚力和信心。
怎樣才能盡快改變學校和學生的發(fā)展樣態(tài)?這是陳志輝校長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最后,他把落腳點放在“讓孩子對自己、對學校更有信心”上??稍趺醋尯⒆涌焖俳⒆孕?、讓學??焖偻粐l(fā)展呢?要想從學業(yè)成績上“突圍”,與城區(qū)學校相比,短期內較難實現(xiàn)。多年的管理經驗讓陳校長明確了走“打造學校特色項目,讓學生在特色中自信成長”的道路。
那么根據學校實際可以發(fā)展什么特色呢?陳校長原來任職的城區(qū)學校開展羽毛球特色項目的成績很好,所以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將羽毛球項目移植過來??捎鹈蚺奶F,羽毛球損耗也比較大,農村學校與家長都負擔不起。接著他們又探索乒乓球項目,結果也跟羽毛球一樣以失敗收場。后續(xù)學校又嘗試開展壘球項目,但地方沒有相關比賽和活動,無法讓學生在競賽中體會成就感,也無法讓學校在區(qū)域內建立起一定的聲譽。學校特色項目開發(fā)陷入了僵局。
在一次觀摩活動中,陳校長看到學生表演跳繩,小小的繩子在孩子們手中靈活搖擺,使他眼前一亮?!耙桓K的價格不高,學生家庭都能負擔得起。跳繩對場地要求也不高,一根繩子就可以活動起來,而且跳繩還是中考選考項目,真是一舉多得?!庇辛诉@個想法后,陳志輝校長便立即與團隊反復探討,進行可行性分析,研制跳繩項目方案,組建項目實施小組。由此,學校正式提出“人人懂跳繩”的口號,把跳繩確定為“一校一品”項目,創(chuàng)編跳繩校本課程。該項目由體育教師鄭穎渝(時任總務副主任,現(xiàn)任學校黨支部書記)主抓,由體育學科牽頭,普及性推進跳繩項目,利用大課間和體育課進行跳繩練習。同時,學校在普及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挑選一批表現(xiàn)優(yōu)秀且熱愛跳繩的學生進入校隊,進行強化訓練。
正是因為結合學校和家庭實際、選對了項目負責人、符合農村孩子的天性、堅守特色創(chuàng)建的過程,經過兩年的打磨,希賢小學的跳繩成績已穩(wěn)居區(qū)第一名,在廣州市的比賽中也屢獲佳績。此后,學??朔Y金、安全、教學等多種困難,積極爭取參加更高級別比賽的機會,首次參加全國跳繩聯(lián)賽就獲得了8金6銀19銅的佳績。在此后幾年的全國跳繩比賽中,希賢小學共取得了182枚金牌,多次打破全國跳繩項目紀錄。在2019年7月的挪威跳繩世界杯賽上,希賢小學8名成員更是代表中國跳繩國家隊與世界頂尖的繩者同場競技,共斬獲17個項目冠軍、5個項目亞軍、7個項目季軍,累計獲33枚金牌、8枚銀牌、17枚銅牌,并取得初級組(11~12歲)混合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
特色突圍之路讓希賢孩子的身體更健康、視野更開闊、能力更全面、行為更自律,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了,老師們教起來也更輕松更有信心了。信心和信任一回歸,學校的精氣神就有了。
“希賢”的名字給了學校一個很好的基點。來到學校后,陳志輝校長和他的團隊初步確定打造“尚賢教育”,鼓勵希賢學子崇尚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先賢,傳承偉人的賢德、賢能,見賢思齊。怎樣以理念引領學校各方面工作,怎樣和師生解讀新時代“賢”的具體內涵?這些問題的答案很難在短時間足夠清晰。陳校長帶著他的團隊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按照“尚賢”的總體方向抓課堂抓特色,塑造積極自信的教師和學生的精氣神,先讓整個學校的“向上感”流動起來;另一方面在行動中完善、深化學校理念體系。他認為,文化上墻不急于一時,更不需要等校長個人或班子少數(shù)完全確定才能行動。只要定好方向,學校全員都可以在具體的行動中去逐漸認同、理解、發(fā)展辦學理念;只要一切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行動的過程恰恰就是形成共識、凝心聚智、浸潤文化的過程。
從最初尋根廣安,追尋偉人的成長足跡,深入領會偉人精神,到琢磨將辦學理念表述得淺顯易懂,讓6~12歲的孩子看得懂、能明白,再到在此基礎上“做有夢有愛的現(xiàn)代賢人”理念的播種發(fā)芽生根,這一過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七年來,陳校長帶領全校師生持續(xù)用他們的行動來注解“尚賢教育”:他們將鄧小平同志事跡編撰成校本教材《走進鄧爺爺》;覓得“希賢八景”,并為八景命名,再由教師帶著學生去描繪八景的故事,完成八景的介紹,用心賦予希賢校園文化意義;根據農村學校校情及學生發(fā)展需要,除了跳繩特色,陸續(xù)開發(fā)稻草節(jié)、花卉種植、輕黏土、特色義賣等特色項目,逐步完善學校課程體系建設,努力為每位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F(xiàn)在,希賢小學無論是在學校管理、教育科研、校園文化建設、信息技術應用,還是在創(chuàng)建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變化幫助希賢人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夢有愛。
一所學校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再到成為優(yōu)質的品牌學校,其校長在關鍵點的思考、思想和思路是什么?從時間節(jié)點來說,到任初期就是一個關鍵時刻,他撫慰辭職科組長,穩(wěn)定發(fā)展環(huán)境,建立信任支持文化;從辦學質量來說,課堂教學是關鍵陣地,他抓住契機“請進來”“走出去”,通過“溫柔地堅持”,潤物細無聲地營建了合作學習和“每位教師都重要”的共贏發(fā)展文化;從發(fā)展策略來說,選準特色和責任人是關鍵事件,他結合實際搭建平臺,聚焦“精氣神”的群體自信文化和歸屬感、榮譽感;從理念認同來說,與時俱進、師生文化參與是關鍵因素,他不急不躁、且行且思、注重引導,建立了“全校師生一起在前進中共同理解”的自覺融入文化。陳志輝校長的管理治校行為,啟迪我們要注重培育優(yōu)秀的學校文化,更好地成就教師和學生;辦教育,就要在文化影響上下功夫、想辦法,謀事、做事、成事。
(編輯 崔若峰)
注釋:
①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研究項目(德育專項)“‘賢文化引領農村小學班級發(fā)展的行動研究”(課題批準號:2018JKDY6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