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江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勸告:“讀書必須專心致志”。這是為什么呢?
表面看來,學習時動眼、動耳、動嘴又動手,其實最基本的還是動腦。我們讀書,就是接受外界事物對大腦的刺激,在大腦中形成興奮點;所謂記憶,就是在這些興奮點之間建立起牢固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所謂推理,就是大腦中運用已有神經(jīng)聯(lián)系做分析綜合。那么如何才能學得進,記得牢,用得上呢?科學家們給我們強調(diào)了幾個要點:
一是強烈刺激。一個同學有一天得到了全校表揚,這個日子他本人必然比其他同學記得牢,因為這件事對他的影響比別的同學強烈。如果書的內(nèi)容給我們的印象很深,同樣能記得牢;而隨便翻翻,很快就記不起讀過什么了。
二是反復刺激。每個同學對自己的生日都記得牢,不僅因為這個日子對于他有意義,還因為每年過一次生日就等于又記憶了一次。我們背誦的詩文隨時復習一下就不會忘記,也是這個道理。
三是多方面刺激。我們背誦古文或外語,如果大聲讀,仔細聽,用手抄,勤默寫,對照原文找差錯,就比單純默看容易記得住,記得久。所以,學習既要獨自思考,又要經(jīng)常和同學交流,這樣既不枯燥,又可以活動頭腦。
所以,真正的勤奮不是在表面上如何成天埋頭讀書,而要充分開動腦筋。我們主張學習“外松內(nèi)緊”,外松就是“該玩樂就玩樂”,該休息就休息;內(nèi)緊就是學習時讓大腦充分活動,全身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