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
相傳,三國時期,蜀漢的諸葛亮與曹魏的司馬懿經(jīng)?;ハ鄮П蛘?。
一天,諸葛亮帶領(lǐng)一隊人馬占領(lǐng)了平陽城。
諸葛亮剛剛在城頭坐下,就有士兵來報:“報,司馬懿的部隊攻過來了。”
諸葛亮抬眼一看,城外黑壓壓的一片,看來司馬懿的兵力比自己多多了。他趕忙命令道:“關(guān)好城門,守住陣地!”
司馬懿的部隊里三層外三層地把平陽城團團圍住。
這天夜里,諸葛亮派出一支小部隊打前鋒,想沖出城門,殺出一條血路突圍出去。不料,先頭部隊剛沖出城門,就被對方打了回來。
幾天以后,士兵們都快沒有東西吃了,再不突圍大家就會活活餓死。一個士兵向諸葛亮報告:“報,軍中已無糧食!”諸葛亮眉頭緊鎖,不知如何是好。
晚上,諸葛亮登上城樓,一個士兵不小心打翻了燈籠。燈籠燃燒起來,火苗直往上躥。諸葛亮眼睛一亮,一個念頭當即冒了出來,他一拍腦袋說:“有辦法了!”
諸葛亮叫士兵取來紙張和竹條,扎了一頂紙帽子,還在紙帽子口那里用竹條扎了個十字形的架子。
諸葛亮取來可以燃燒的松脂安在十字架中心,同時親手點燃了松脂。
松脂燃燒起來,火苗直往上躥,不一會兒就把紙帽子里的空氣燒熱了。諸葛亮慢慢松開手,紙帽子當即飛上了天。士兵們驚奇地喊道:“天燈,天燈??!”諸葛亮也高興地說:“太好了!太好了!”
諸葛亮當即命令士兵都來做這種紙帽子,還在紙帽子上寫了“平陽告急,火速救援”的字樣。
一連幾天,諸葛亮不停地觀察天象,直到有一天他預(yù)測晚上即將刮起東北風(fēng),于是馬上召集將士部署突圍計劃。
將士們接到任務(wù),都給自己戴上了鬼臉。有的士兵悄悄說道:“看到我們這個樣子,敵人準會把我們當成天兵天將的?!?/p>
就這樣,一千多盞“天燈”被分成兩組,放在了城樓上。
半夜,當東北風(fēng)徐徐刮來的時候,諸葛亮命令道:“第一組,點燈!”
點亮的“天燈”齊刷刷地飛上天,在風(fēng)的吹動下向西南方向飄去,那里有諸葛亮的一支外圍部隊。同時士兵們在城頭上高喊:“諸葛先生坐著天燈突圍啦!”
圍在城外的敵軍看到“天燈”,又聽到喊聲,大吃一驚,連忙去向司馬懿報告。
司馬懿只見過螢火蟲在天上飛,從來沒看過“大燈籠”在天上飛。他抬頭仰望“天燈”命令道:“快追!不能讓諸葛亮跑了!”
司馬懿帶著士兵向“天燈”飛去的方向追捕。
沒過多久,又一組“天燈”從平陽城的城頭上飛了起來。隨后,城門打開,一群鬼頭獸身、五彩涂面的怪人沖了出來。魏軍剩下的將士以為是天兵天將,嚇得四處逃散。
諸葛亮乘機帶著將士們沖出城來,把亂成一鍋粥的魏軍打得落花流水。
“天燈”落到了諸葛亮的外圍部隊那里,將士們看到后,連夜向平陽城進發(fā)增援。
諸葛亮的部隊會合了,他們重新部署兵力,準備和司馬懿決一死戰(zhàn)。
一只“天燈”落在司馬懿的面前。司馬懿見了,長嘆一聲道:“什么天燈呀,不就是一個封了口的紙燈籠嘛,我怎么就沒想到呢?諸葛亮太聰明了!”
在這場突圍戰(zhàn)中,諸葛亮的人馬也死了不少。為了悼念這些陣亡的將士,諸葛亮又讓士兵們扎了許多彩色的“天燈”。
晚上,諸葛亮和將士們一起點亮“天燈”?!疤鞜簟憋w上天空,像滿天繁星在閃爍。
后來,人們把諸葛亮發(fā)明的“天燈”稱為“孔明燈”。每逢節(jié)日的夜晚,男女老少都會親手寫下祝福的話,讓孔明燈帶到天上,表達自己的心愿。
孔明燈有大有小,大的直徑可達2米。它用竹條扎架,裱糊上柔韌的竹麻紙,刷上桐樹油。燈籠底部的橫架上,用鐵絲捆扎著沾滿豆油的布團。放飛孔明燈時,先點燃布團,燈籠內(nèi)空氣受熱膨脹變輕,一撒手,孔明燈便冉冉飄升,宛如一盞明燈閃爍在夜空中。據(jù)說,孔明燈能飛到1000多米的高空呢。
史料告訴我們,1241年,蒙古人曾經(jīng)在里格尼茲戰(zhàn)役中使用過“龍形天燈”傳遞信號,他們就是受到了孔明燈的啟發(fā)。
歐洲人到了1783年才向空中放飛第一個內(nèi)充熱空氣的氣球。今天能夠載人飛行的熱氣球,都是根據(jù)孔明燈的原理制造出來的。
可以說,孔明燈是古代中國人值得驕傲的發(fā)明,堪稱世界上第一個“熱氣球”。
知識檔案:
孔明燈是用紙糊制而成的,利用空氣受熱膨脹產(chǎn)生的浮力升空,它攜帶的燃料可供其升空飄浮約1小時。
由于孔明燈易燃,若有不慎會引發(fā)火災(zāi),目前我國不少地方禁放孔明燈,大家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