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生活里,看得見是一門學問。
孩子興沖沖地從興趣班回來,一臉的愉悅和滿足,并迫不及待地想和大人分享收獲和趣事。可聽完孩子的敘述后,很多父母都會心滿意足地點點頭,然后千篇一律地叮囑孩子:“好好學習,以后學以致用,才能有前途!”
這些話如一盆冷水兜頭澆下,頓時將孩子的快樂驅散得無影無蹤。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個“它”,每個“它”,都是這件事的某一面。從感興趣的技能里,孩子看到的是內(nèi)在那個能令人快樂滿足的“它”;而大人們看到的,卻是外在的有功利色彩的“它”。
雙方的對話,從始至終都不在一條軌道上,而是各說各話。很多人都會自以為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定義對方,從而看不見對方本身的需求。于是,整個過程看似在溝通,實則各自朝著相反的方向漸行漸遠。
結果可想而知。因為大人的眼里,只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往往是帶著功利的東西,反而看不到孩子本身,孩子也覺得自己被忽視。長此以往,孩子越來越拒絕溝通。而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則越來越叛逆,不可理喻。雙方之間的溝通走上了一條惡性循環(huán)的道路。
這樣的相處模式,常常在人際交往的方方面面中出現(xiàn)。
比如夫妻之間會因為各種分歧發(fā)生爭吵。男人熬夜看球,興奮之余,手舞足蹈;女人不堪其擾之余,也往往難以理解這種行為。在女人看來,球賽僅僅是球賽,而對男人激動的表情視若無睹。男人也很難理解,為什么女人常常會對瑣碎的小事那么在意,甚至發(fā)火,以至于影響兩人之間的感情。在男人看來,小事就是小事,這就是事件的本身,但男人往往看不見女人對所謂的小事賦予的不同的意義。
一件事情,一段感情,如果剝離所有的功利色彩,撕去那些外在的標簽,剩下的還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看得見,讓一個人可以穿透功利的迷霧、外在的迷障,看到另一個人所看到的,而這正是人與人溝通中重要、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