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文
摘? ?要:花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我國的種植和分布都比較廣泛,同時也是重要的油料資源,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主要從選種、施肥等方面闡述了花生種植技術,同時介紹了花生病蟲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花生;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和經濟作物,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近年來,隨著我國花生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在種植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從而造成花生產量和質量的下降。
造成上述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栽培技術不成熟、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到位等。因此,重視發(fā)展花生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非常重要。
1? ?花生栽培技術
1.1? ?種子選擇
我國的花生品種比較多,有珍珠型和多粒型兩大類。其中珍珠型是較為廣泛的種植品種,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人們對珍珠型和多粒型也進行了研究與創(chuàng)新,進而研制出了一些新的品種,在生產上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保證花生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是種子的選擇,因此必須選擇抗病能力強、早熟的品種。具體品種需結合播種的時間、種子的類型和具體的天氣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在春季播種,選擇中花4號和中花5號品種;如果是夏季播種,選擇周期短的品種。
1.2? ?整地
種植花生的地塊非常重要,應該選擇灌溉方便的地塊,同時土質較細,沙質土或者壤質土最好,在耕作的過程中土層的深度控制在20~25 cm,同時還應該保證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在進行整地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深耕,保證土壤細碎的同時促進土地的平整,同時在灌溉的環(huán)節(jié)不能出現大面積的積水等。
1.3? ?施肥
在進行花生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穩(wěn)定氮、補充鉀肥、施入微肥等。在具體施肥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花生不同時期的營養(yǎng)需要進行施肥。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播種的過程中,施肥量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在生長環(huán)節(jié)需要科學地控制施肥量等。從之前的經驗中可以知道,花生種植中每667 m2需要農家肥2 000 kg或者2 800 kg、尿素15~18 kg,在進行具體耕地之前將肥料均勻地撒入土壤中。
1.4? ?種子處理
對花生種子的處理工作非常重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從需要上進行種子的選擇,應該將種子中發(fā)霉、腐爛和顆粒小的種子剔除,為促進花生的出芽率奠定基礎。在篩選種子之后要使用殺蟲劑兌水進行均勻的攪拌等,一般情況下,使用甲基托布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攪拌之后進行花生拌種。在均勻拌種之后要及時晾曬,之后選擇合適的時間播種等,使其能夠很好地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此外,還可以將辛硫磷和細土進行混合,之后將其均勻地撒入田地中,也能夠很好地預防病蟲害。
1.5? ?播種
播種是種植花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播種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每年的5月上旬到中旬,播種的具體時間需要結合天氣情況確定。如果地表的溫度達到15 ℃,可以進行播種工作。在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每穴保證播種兩粒種子,覆土的厚度3~5 cm。一般情況下,使用機械設備播種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使用機械化播種,就需要播種、施肥、噴灑農藥、覆膜和培土工作等一次性完成。
此外,在播種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灌溉工作,及時的灌溉能夠很好地避免干旱等,而且在干旱的季節(jié)也應該重視灌溉。
1.6? ?田間管理
1.6.1? ?及時放苗
如果是地膜覆蓋花生,需要經常檢查出苗的時間,如果發(fā)現幼苗長出綠色,就應該將播種上方土壤及時地撤回壟溝等,及時地將葉子露出。如果一些花生不能及時將地膜拱破,種植人員就應該通過人工的方式放苗,待苗出齊之后再做好檢查工作,如果出現相鄰的花生缺苗,應該及時進行補苗。
1.6.2? ?幼苗期間的管理
花生苗期是重要的時期,是根系發(fā)育和花蕾形成的時期,在進行苗期管理的過程中為促進苗的健康生長,需要對苗期生長過快的種苗進行有效控制,從而保證苗壯和莖粗能夠達到一定的要求。
2? ?病蟲害防治工作
2.1? ?病害防治
花生在生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病害,主要有枯斑病、炭疽病、病毒病等。一般情況下,如果是發(fā)病初期階段,可以使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之后對花生進行噴灑,連續(xù)噴灑2~3次比較適合,間隔的時間為7 d左右。此外,在病毒病發(fā)病的初期階段,可以使用植病靈乳油進行噴灑,同樣連續(xù)使用2~3次,間隔的時間為7 d,防治效果較好。
2.2? ?蟲害防治
花生的蟲害分為地下蟲害和地上蟲害兩部分,其中地上蟲害是蚜蟲,蚜蟲主要吸食汁液,同時還能傳播病毒等,在防治蚜蟲的過程中使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地下害蟲的防治難度比較大,選擇以下3種防治措施比較適合。首先,在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蟲害的侵襲。其次,在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將藥劑撒入土壤中,之后對土壤進行翻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蟲害。最后,在幼蟲期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多數情況下,在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下旬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非常關鍵。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花生的產量和質量,采取科學的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非常重要。而在花生具體栽培的過程中,應該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進行科學的把控,從根本上促進花生的健康生長。同時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堅持預防為主和綜合治理的原則,為更好地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