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恒舒
中國歷史上有個著名的“魚頭參政”,不是因為他愛吃魚頭,而是因為他姓魯。“魯”字上半邊剛好是個“魚”,更因為他剛正耿直,就像那堅硬的魚頭——他就是北宋的魯宗道。
魯宗道的耿直在當時就是出了名的。最使他名聲大振的,莫過于對章獻太后的“三連擊”。章獻太后是個多厲害的角色?那可是和漢朝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齊名的人物,有人說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后世的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則把她塑造成邪惡的主謀。仁宗即位,章獻太后卻把持著朝政大權,甚至一度有效仿武則天稱帝之意,而魯宗道就是那個最堅定的反對者。太后問魯宗道對武后的看法,他答以“罪人”;有人想給太后娘家立天子才能有的七廟,他說這樣一來把皇帝往哪兒擺;太后出門想走在皇帝前面,他說這不合婦道。魯宗道知不知道太后想千啥?當然知道。但不是您這個“實際最高領導人”說了啥,我就必須拍一通馬屁,然后堅定不移地去執(zhí)行的。您的意圖不合公義、正道,那我必須制止,據理力爭,不然要我何用?看上去這有一點迂,但這種堅持原則、不肯阿附的耿直,不恰是很多為官者所缺乏的嗎?章獻太后臨朝多年,但終究沒有稱帝,不知跟魯宗道這耿直的“三連擊”有沒有關系。
魯宗道字貫之,名字典出《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人如其名,他的耿直也是一以貫之:無論對誰,對太后、皇帝如此,對以權謀私、恃權驕橫的權臣也如此;無論對什么事,對國家大事如此,對生活工作中的小事也如此。就拿因為喝酒遲到那件事來說吧,皇帝臨時有事召見,趕上他出門喝酒,身上又沒個手機,找不著人,情有可原。但皇帝召見,因為喝酒遲到,終究不大好聽,使者勸他編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搪塞一下。他不聽,堅持據實回答,反而得到欣賞、重用j這樣看來,他的耿直不僅不是迂,簡直是大智慧了。
當代社會,有些人大講職場、官場的“生存法則”,于是“物以類聚”,他的周圍,耿直者越來越少,油滑者越來越多(還美其名曰“情商高”)。前兩年,某著名高校校長在畢業(yè)典禮上,把“鴻鵠”念成hong hao,引起全社會的群嘲。據說,這個校長此前還曾在其他場合(包括一些內部會議)念錯過這個詞,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糾正。是大家都不認識這個詞嗎?恐怕還是因為少了一點魯宗道式的耿直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魯宗道也是趕上了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宋代的大環(huán)境對于士大夫已是相當優(yōu)待。無論真宗、仁宗,還是章獻太后,都能包客甚至欣賞魯宗道的耿直,特別是章獻太后。若換個暴君,別說“三連擊”,“一擊”他恐怕就沒命了。
(插圖/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