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銘
摘 要: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閬中市銀杏葉中黃酮的含量,黃酮甙由70%乙醇一水提取,并用鹽酸溶液水解。采用VP-ODSC8柱(150mm×4.6mm,5?m),流動相為甲醇:水(0.3%磷酸)=55:45體系,流速為1mL·min-1,檢驗波長為360nm,以槲皮素為標準品,在0.0050~0.1000g·L-1范圍內(nèi),成很好的線形關系,相關系數(shù)為0.9995,RSD為1.1%,結果表明:銀杏葉中總黃酮平均含量為0.1356%。
關鍵詞:高效液相色譜;黃酮;銀杏葉;水解
1前言
目前,銀杏葉中黃酮的提取方法有以下幾種:(1)水提取法(2)有機溶劑提取法(3)有機溶劑提取---樹脂凈化法(4)超臨界CO2提取法。由于除水提取法外其余幾種提取方法不是耗用大量的有機溶劑,操作復雜就是設備昂貴,不利推廣。因此,在本課題中,選用設備簡單,操作簡捷的水提取法。
2實驗部分
2.1主要儀器與試劑
主要材料:樂山市中區(qū)的銀杏葉
主要儀器:日本島津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譜儀;VP-ODS色譜柱(150mm×4.6mm,5?m)
提取裝置:帶回流管的圓底燒瓶
提取試劑:7O%(V/V)乙醇一水溶液250mL;取95%乙醇184mL加入66mL蒸餾水來配制
槲皮素標準溶液:0.2000g·L-1;稱取槲皮素對照品0.02000g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至刻度
二次亞沸蒸餾水無水乙醇甲醇均分析醇
2.2試驗方法
2.2.1標準工作曲線制作
移取槲皮素標準儲備液1.25,2.5,5.0,10.0,20.0mL,用無水甲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進樣5μL,測定其峰面積。試驗結果表明,在0.0050~0.1000g·L-1范圍內(nèi),槲皮素的峰面積A與濃度C呈線性關系,回歸方程A=4X107×C-32642,相關系數(shù)為0.9995。
2.2.2樣品溶液的制備
將干燥(空氣濕度大時,可在80℃烘干0.5h)的銀杏葉研磨成粉末,稱取銀杏葉粉末5.0000g于圓底燒瓶中,加入70%乙醇一水溶液250mL浸泡12h以上,于50—550C的水浴中回流加熱5h提取黃酮甙,加HCl(25+75)20mL繼續(xù)在85℃下回流加熱1h,趁熱在鋪濾紙的瓷漏斗中抽濾,濾渣用乙醇沖洗,濾液及沖洗水轉(zhuǎn)移至500mL燒杯中緩慢濃縮,當濃縮到25mL時將其降溫,用無水甲醇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取適量于離心管中,離心10min,取其上清液,供分析用。
2.2.3色譜條件
VP-ODS色譜柱(150mmx4.6mm,5μm);流動相為V(甲醇:V(0.3%磷酸)=55:45;流速為1mL·min-1;檢測器波長為360nm;進樣量為5μL;柱溫為3O0C。
2.2.4銀杏總黃酮含量計算
提取液經(jīng)HPLC分析,測得樣品中主要成分為槲皮素、異鼠李素、山萘酚的峰面積A1,A2,A3。再根據(jù)槲皮素標準曲線、平均換算系數(shù)(2.51)及回歸方程,可得黃酮甙含量,計算公式如下:CT%=[(A1+A2+A3)×a+b]×2.51×50/mS×100%
a為槲皮素濃度與峰面積標準曲線斜率;b為槲皮素濃度與峰面積標準曲線截距;50為樣品溶液體積(mL);ms為樣品質(zhì)量(mg)。
3結果與討論
3.1流動相的選擇
從銀杏葉中提出的黃酮甙經(jīng)水解后,含有槲皮素、山奈酚、異鼠素三種主要黃酮甙元以甲醇—磷酸水溶液(55:45)為流動相,三種成分可獲得滿意分離,加磷酸的原因可能是黃酮甙元中部分酚羥基電離成甙元陰離子造成,進而使組成的峰形拖尾,但在加入少量磷酸,則峰形明顯有所好轉(zhuǎn)。有些文獻中流動相中加入少量甲酸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乙腈或四氫呋喃有機改性劑,不能改善山奈酚和異鼠李素的分離效果。
3.2檢測波長的選擇
在選定的流動相條件下,槲皮素、山奈酚、異鼠李素三種黃酮甙元的最大吸收波長略有差異,但在360nm處均有較強的吸收,為兼顧三者的靈敏度,選擇360nm為檢測波長。根據(jù)槲皮素的色譜圖1和文獻[1]以及所做的色譜圖可知三種黃酮甙元分離見圖2。
3.3實驗結果
根據(jù)2.2.4的計算方法計算出樂山市中區(qū)銀杏葉中總黃酮的含量為:
CT%=[(A1+A2+A3)×a+b]×2.51×50/mS×100%
將表1中的三種黃酮甙元的峰面積代入上面公式中得:
CT%=0.1356%(a為3×10-8b為0.001)
3.4分析方法檢驗
3.4.1精密度
在本實驗中,稱取干燥的銀杏葉粉末2g于四個圓底燒瓶中,用70的乙醇-水液進行提取,方法與2.2.2一樣,在加鹽酸時按比例加入8mI,最后濃縮,定容,分析。經(jīng)HPLC分析得四次0.1605%,0.1543%,0.1572%,0.1557%,平均值為0.1569%相對標準偏差為1.1%。由此可見分析方法的重現(xiàn)性是比較好的。精密度主要由提取操作的重現(xiàn)性控制,尤其是抽濾和濾液與洗滌液轉(zhuǎn)移,操作時定量、熟練。
3.4.2重現(xiàn)性
按試驗方法平行測定試樣銀杏葉5次,測定總黃酮含量分別為0.1354%,0.1387%,0.1381%,0.1376%,0.1395%,由此可見分析方法的重現(xiàn)性是比較好的。
3.4.3提取效率
槲皮素是一種黃酮甙元,向樣品中加入槲皮素標準時不能使其與葡萄糖結合成黃酮甙,即加入的槲皮素仍以游離形式存在,因此,采用向樣品中加槲皮素的方法測定回收率,不能保證黃酮甙都是以能被所用提取體系提取出的形式存在,所測回收率不能保證其可靠性,只能檢驗在提取和水解過程中黃酮甙元的穩(wěn)定性和方法的重現(xiàn)性。
參考文獻:
[1]張春秀,胡小玲,等,銀杏葉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J].化學研究與運用,2001,13(4):454
[2]程亞青,陶月良,張峰,等.雙波長吸光光度法測定植物中黃酮的含量[J].理化檢驗一化學分冊,20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