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外出就餐,伴隨每道菜上桌,服務員的提醒也隨之而來:“這是公筷公勺,請慢用?!边@樣的“文明餐桌禮儀”正在逐漸復蘇的餐飲行業(yè)流行。日前,長沙市文明辦、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消費者委員會、飲食安全協(xié)會聯(lián)合發(fā)出“新文明餐桌”倡議書,倡導市民無論是在公共用餐場所,還是家庭用餐時,均使用“公筷公勺”。
(4月8日 長沙文明網(wǎng))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感覺到 “公筷公勺分餐食”的餐桌禮儀已是勢在必行。從個體而言,它對健康、衛(wèi)生大有益處,也體現(xiàn)了自身的文明素養(yǎng);從推進“新文明餐桌”行動層面而言,沒有個體餐桌禮儀習慣做支撐,“文明餐桌”行動就很難取得長久的效果。
長久以來,“餐桌禮儀文化”似乎被人們淡忘,逐漸被邊緣化。疫情期間,正是引導人們注重餐桌禮儀的契機。養(yǎng)成好的餐桌禮儀習慣能阻斷新冠肺炎病毒通過餐桌餐具傳播這一途徑,所以推行“公勺公筷”及分餐制相對容易,但疫情過后,它可能再次被人們淡忘,因此為了長遠考慮,政府除了要積極倡導,還要落實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的關(guān)鍵,是要抓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家長要以身作則注重餐桌禮儀,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孩子。對孩子來說,家長的行為往往比“大道理”更具影響力?!耙恢嘁伙?,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餐桌禮儀第一步是“尊重”,尊重食物、尊重勞動者,不浪費食物;吃菜要從靠近自己的那碗夾起,不越過別人去夾菜;眾人的筷子在一個盤子里攪和不僅不衛(wèi)生,有剩菜也不好處理,不如使用公筷,提升舌尖上的文明……
學校應將餐桌禮儀文化作為學校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內(nèi)容之一,從小培養(yǎng)孩子餐桌禮儀,讓餐桌禮儀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