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旭 單月
聲景觀(Soundscape)這一詞語是芬蘭地理學家Gran??J.G.于1929年首次在Reine?Geographie(德語,意為純粹的地理)一書中提出的,研究范圍是以聽者為中心的聲環(huán)境,是人們所聽到的聲音,而不論人是否愿意聽到。[1]加拿大作曲家和環(huán)保主義者Schafer?R.M.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間,率先將聲景作為藝術概念(聽覺的風景),在本國開展研究,并倡導通過傾聽等方式營造良好的聲環(huán)境。1977年,Schafer出版了專著The?Soundscape:?Our?Sonic?Environment?and?the?Tuning?of?the?World,這是一本聲景觀研究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他發(fā)起“世界聲景計劃”,并在1978年《聲生態(tài)學手冊》(Handbook?for?Acoustic?Ecology)中給出了聲景的定義:“一種強調個體或社會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聲音環(huán)境”,之后通過聲景收集、著書和巡回學術報告等形式使聲景研究在歐洲得以普及。此時Soundscape主要指鄉(xiāng)村田園的自然環(huán)境,因此還被稱為“聲生態(tài)學”(Acoustic?Ecology)。國際標準化組織給出的聲景觀的定義是個人或者群體在具體場景(in?context)中所感知的聲環(huán)境(ISO/FDIS?12913-1,2014),這表明聲景觀是作為一種社會文化事件來理解的,它通過聲音解釋人們在特定的時代中與環(huán)境作用的方式。伴隨科技發(fā)展而帶來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的破壞,包括噪聲干擾和聲音遺產消逝等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國相繼采取了有針對性的行動。1996年歐洲發(fā)布噪聲綠皮書,探討噪聲政策,許多國家建立了聲生態(tài)學學會或類似組織。在2002年歐盟出臺保護城市良好聲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噪聲法后,聲景學的研究和實踐真正引起國內外各界的極大重視,國際上各類聲學期刊都開設了聲景專題,也形成很多跨領域的研究組織。目前,聲景學理論和實踐在國外已經初步形成體系。歐洲聲景聯盟主席康健教授于2016年編著的Soundscape?and?the?Build?Environment是近年國外聲景觀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該書從十個方面對聲景研究進行了全面總結,作為第一本系統(tǒng)討論建筑環(huán)境領域聲景觀的著作,理論意義重大。
中國的聲景研究已經發(fā)展了20年左右的時間。1999年同濟大學王季卿教授即發(fā)表短文介紹了國外聲景研究發(fā)展概況,[2]李國棋在2001年申請了題為“Soundscape——聲音景觀的研究”項目。之后,國內聲景研究進展較快,學術成果日益豐厚,研究范圍逐漸擴大,囊括美學、音樂、社會學、生態(tài)學以及心理聲學、景觀設計、噪聲控制、室內音質、宗教文化學等,呈現多學科融合發(fā)展的局面。目前國內聲景研究的學者主要來自建筑與園林學科、文化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學科、文學與音樂學科三個領域。
一、建筑學與園林學領域聲景觀研究
國內大部分關于聲景觀的研究都來自建筑學與園林學領域,這些成果偏重分析各種具有聲景價值的場所聲環(huán)境,內容涵蓋公共場所聲景觀、傳統(tǒng)園林及歷史場所聲景觀、宗教場所聲景觀等。
公共空間聲景觀的研究對象包含公共休憩空間、學校、住宅小區(qū)、公車站、旅游區(qū)、公園、村落等場所聲環(huán)境,代表性的成果包括葛堅和趙秀敏等以城市公園為觀測對象,對公園內的聲景觀類型、特征與人類主觀感受的關聯性進行調查分析,在聲景觀設計要素、設計步驟和設計層次等幾個方面加以闡述,形成了完整的聲景觀設計方法;[3]金虹和宋菲等對地下商業(yè)街和地鐵類建筑空間的聲景觀進行探討;[4]張森和馬蕙對城市親水空間聲景觀的研究,試圖將聲景觀設計可視化和可操作化;[5]張圓對聲景在環(huán)境恢復方面作用的研究;[6]孟琪和康健對城市邊緣區(qū)的聲景觀研究;[7]任欣欣對嚴寒地區(qū)鄉(xiāng)村聲景觀的分析等。[8]這些研究為公共空間聲景觀的價值發(fā)掘、標準確立、優(yōu)化設計和實際應用等做出了貢獻。
傳統(tǒng)園林、歷史街區(qū)或建筑的聲景觀是中國建筑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它進行研究可以豐富遺產的內容。例如袁曉梅在吳碩賢的指導下,采用學科交叉的方法,對中國古典園林聲景的理論基礎與技術邏輯進行了系統(tǒng)的挖掘與整理,發(fā)現了中國古典園林聲景營造的技術法則,確立了古典園林聲景理論的研究框架。[9]黃凌江和康健采用聲漫步的方法調研了拉薩老城區(qū)的聲環(huán)境,并從聲音、空間和頻譜三個方面對景觀進行分析,提出了歷史地段聲景的保護策略。[10]這些研究成果對中國傳統(tǒng)聲景觀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宗教場所聲環(huán)境同樣是中國聲景研究關注的重點。中國古代的宗教場所是除了皇宮以外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群,里面的各類聲音在文化傳承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古代佛教寺院“晨鐘暮鼓”早已成為各地的標志聲景觀。張東旭在《漢傳佛教寺院聲景觀》一書中,通過梳理各類文獻中漢傳佛教寺院聲音與聲環(huán)境記錄,分析聲音特征和聲環(huán)境變化規(guī)律,揭示聲景觀的評價狀況及影響聲場的室內外空間要素,從聲音、聲場和人的評價三個方面研究了漢傳佛寺的聲景觀,研究同時具有定性和定量的屬性,對于中國宗教聲景學的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二、文化學和生態(tài)學領域聲景觀研究
從文化學的角度,周志強在《聲音與“聽覺中心主義”——三種聲音景觀的文化政治》一文中提出“聲音政治”的概念,認為聲音可以脫離發(fā)出聲音的“肉身”而獨立存在,并指出搖滾樂之物化噪音、流行音樂之人機共聲與梵音音樂之去聲音化,呈現出三種不同的聲音文化政治的編碼方式與生產機制,也顯示聲音技術逐漸“擺脫”其場所和空間的限定,將人的身份、氣息和光暈凝聚為一個可以被不斷疊加、編排和合成的自我幻覺之路。與周志強的觀點不同,王敦在《“聲音”和“聽覺”孰為重——聽覺文化研究的話語建構》一文中認為聲音問題包含在聽覺問題中,他通過集中解剖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關鍵詞“聲音景觀”所負載的語境歷史以及內在張力,得出聽覺文化研究話語構建的方向在聽覺而不是在聲音的結論。兩人雖然觀點不同,但均從文化的角度對聲音景觀進行了闡釋,所進行的討論可以激活新的學術想象力。
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孟子厚和安翔等在《聲景生態(tài)的史料方法與北京的聲音》一書中給出了聲景生態(tài)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討論并提出了聲景生態(tài)資料的史料標準,對北京的聲景生態(tài)中具有史料價值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書中所附光盤內記錄了大量北京有代表性的聲音,挖掘了這些正在逐步消失的聲音資料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此外,鄧志勇和劉愛利的著作《族群?聚落?聲音:聲景學視野下的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地引入了聲景的思想和理論體系來研究組群、聚落和城鎮(zhèn)農村的文化生態(tài),分析民族地區(qū)音樂及其與宏觀地理環(huán)境、主要居住群體的關系,為探討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方法及其聲音史觀,提供了理論和實證研究基礎。
三、文學與音樂等領域聲景觀研究
針對文學作品中的聲景觀,程虹在《自然之聲與人類心聲的共鳴——論自然文學中的聲景》和《自然文學的三維景觀:風景、聲景及心景》兩篇文章中分析了自然文學中所描述的自然聲與人心聲共鳴現象,表明風景、聲景和心景三者相互交織,相輔相成,形成了自然文學的獨特之處,也衍生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美學價值。吳碩賢在《〈詩經〉中的聲景觀》、李楠和趙越喆在《解讀〈紅樓夢〉中的聲景藝術》兩篇文章中對名著中描述的聲景觀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揭示了聲景觀在人類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針對音樂藝術中的聲景觀,薛藝兵在《流動的聲音景觀——音樂地理學方法新探》一文中提出了“流動的聲音景觀”概念,指出音樂地理學研究應突破以往靜態(tài)音樂區(qū)劃的局限,以時間和空間雙維度動態(tài)變化的新視角去審視在歷史過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動變化著的“聲音景觀”。侯小林在《如何構建民族器樂的“聲音景觀”——初探音樂地理學視野中的民族器樂研究》一文中指出,當利用音樂地理學的方法分析我國民族器樂時,應把研究方向定位在不同區(qū)域內音樂傳統(tǒng)的歷史演化過程、同類音樂地域間的地域性傳播途徑、民族器樂作品產生與發(fā)展和傳播的現狀和原因等方面,并以民族音樂學的整體觀和動態(tài)觀為指導思想,進行有關地理—音樂—人三者關系的全面研究。
還有學者在其他角度對聲景觀進行了研究,如臺灣的范欽慧所著的《大自然聲景: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是從博物學角度分析大自然的聲景,作者長期用聲音記錄臺灣,致力發(fā)展土地的聽音美學,書中用26個探索聲音的小故事,以及12段珍貴的臺灣原聲錄音文件,為讀者編織了一張動聽的聲音地圖。同樣,George?Prochnik所著、清華大學燕翔老師翻譯的著作《追尋寧靜——于喧囂的凡塵中傾聽真意》,講述了寧靜與人的密切關系,將寧靜比喻成和空氣一樣重要,指出當代生活的浮躁,需要切實的寧靜帶給人們深層次的身心健康與精神領悟。燕翔認為這些觀點同中國古代《大學》開篇中“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等思想是一致的。
結?語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注重聲環(huán)境體驗的聲景研究從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完善,經歷幾十年的發(fā)展,仍在吸納不同領域的學者為這一新的學科注入活力?,F今中國學術界已大體上形成了系統(tǒng)性的聲景研究框架,使得不同學科的交叉研究可以在聲景范疇下比較,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和分離化。當然,在聲景的認知過程中,依然需要全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建立聲景與城市、建筑、文化和藝術之間的關系,將聲景研究越做越細致,并開展實踐項目等。目前在我國,保護好的傳統(tǒng)聲景觀和創(chuàng)造能夠服務于民的優(yōu)秀聲景觀,還需很長的一段時間,但相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學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大眾對聲環(huán)境質量的要求逐步提升,保護歷史和環(huán)境的意識逐步升級,聲景觀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都將發(fā)展得越來越好。
[本文系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漢傳佛教傳統(tǒng)寺院聲景觀研究”(項目編號:51678117)和中央高校繁榮創(chuàng)新項目“東北地區(qū)佛教藝術評價及數據庫構建研究”(項目編號:N2011006)階段性成果。]
注釋
[1]J.D.Porteous,?J.F.Mastin.Soundscape.Journal?of?Architectural?Planning?&?Research,?Vol.2,?No.3,?1985,?pp.169-186.
[2]王季卿.開展聲的生態(tài)學和聲景研究[J].應用聲學,1999,18(2):10.
[3]葛堅,趙秀敏,石堅韌.城市景觀中的聲景觀解析與設計[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38(8):61-66.
[4]金虹,宋菲,康健.地下空間聲環(huán)境實驗分析[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41(06):98-102.
[5]張森,馬蕙.海河親水空間聲環(huán)境分析及聲景觀表現方式[J].噪聲與振動控制,2011,31(03):115-119.
[6]張圓.城市開放空間聲景恢復性效益及聲環(huán)境品質提升策略研究[J].新建筑,2014(05):18-21.
[7]孟琪,康健.城市邊緣區(qū)的聲景觀研究——以哈爾濱市糖廠社區(qū)規(guī)劃為例[J].城市規(guī)劃,2018,42(04):94-99.
[8]任欣欣.嚴寒地區(qū)鄉(xiāng)村聲景研究[J].新建筑,2014(5):57-59.
[9]袁曉梅.中國古典園林聲景思想的形成及演進[J].中國園林,2009(07):32-38.
[10]黃凌江,康健.歷史地段的聲景——拉薩老城案例研究[J].新建筑,2014(5):26-31.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人文藝術高等研究院
(責任編輯?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