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博
學案導學法是與傳統(tǒng)教案教學法相對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教學的主要核心是讓學生按照教師制訂的教學內容進行自我學習,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如何更好地開展學案導學法給出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下探索出的學案導學法,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既是一場思想上的革命,又是一次教學方式上的革命。如何將這一方法更好地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成為目前很多英語老師所共同探討的一件事情。
1 以學定教,制訂分層學習目標
學案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為學生制訂相關的學習目標,在進行學習目標的制訂時,教師一定要注意目標的分層性,即不同層次的學生,其學習目標應有所不同。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后期的自我學習有更大的信心。
比如,在學習課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元單元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om?部分中SectionA 3a時,本篇文章內容簡單,生活性強,甚至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有過和文章主人公Nancy相似的經(jīng)歷。對于八年級的學生而言,正處于青春叛逆的年齡,因為家庭瑣事與家長沖突也是常見,那么。如何在常規(guī)的課文講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沖突,如何體諒孝順父母從而得到成長,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滲透的情感目標。學生們都知道西方學生們學習輕松,生活自由,我們可以提供西方孩子做家務的情況文章,讓學生們繼續(xù)深度閱讀,對比自己的日常生活,從而認識到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從而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讓學生開闊眼界,了解更多同齡孩子們的生活狀況,從而改變思想,認識到自己生活總可以再完善的地方,從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教師可以這樣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目標: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課文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om?今天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大家,我先給大家制訂幾個任務,大家自行選擇任務進行完成。第一個任務是自學詞匯和句法,因為這是SectionA的第二節(jié)甚至第三節(jié)課,學生對相關詞匯是有接觸的,可以達到自學預熱的效果;第二個任務是仔細觀察圖片,預測文章中的朱仍發(fā)生了什么,可以通過圖片內容中的細節(jié)展開想象;第三個任務是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前面兩個問題的答案,證實自己的猜測!這時,學生的初期閱讀任務基本完成,文章主要內容也已經(jīng)掌握!閱讀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都得到了調動。接下來,需要老師們用心繼續(xù)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閱讀。這三個任務難度逐級上升,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難度的任務進行學習。
文本需要我們多角度,多層次的閱讀與解讀,教給學生文本應該教會學生的東西,學習絕不只是簡單的語法與淺表的意義。讓我想到了我們的老話,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教科書上的文本都值得我們反復閱讀。
2 點睛之筆,引導學生完成學習內容
學生領取教學目標后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達到這一目標,學 生在上一步選擇任務時已經(jīng)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因此當他們選擇好了任務后,教師就一定要要求他們努力達到這一目標。而當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完不成時,教師應以鼓勵和引導的方式幫助他們完成任務。
比如,在講授課文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部分中SectionA 3a時,我為學生布置了以下幾個任務。任務四:對比主人公Nancy和媽媽最初的感受和最終的感受是什么樣子的,并找出從哪里獲取的信息?任務五:猜想Nancy是如何理解媽媽的,他可能警告了哪些思想斗爭和心理變化。他和媽媽在這一周時間里,都經(jīng)歷了什么?有沒有開口說話?會說什么?能否和小組同學討論并扮演出來。任務六:將同學合理的猜測添加進文章,讓文章更生動,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的文章,寫作意圖是什么?希望八年級的孩子有什么樣的收獲和感受?
語言即文化,語言教學的最高層次是文化的滲透,英語教學不僅要教授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更應該把這種學習與訓練放到文化教學的大背景中,最終時學生獲得綜合交際能力。要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語言學習中,盡量探究和發(fā)現(xiàn)并且有所感悟。讓語言工具課為生活服務,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學生感恩父母。
保持積極地學習態(tài)度是學生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以上幾個任務中,學生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興趣,原因是貼近生活,他們樂于表達分享自己的觀點,學生也在準備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并從中學到了很多。大部分同學表現(xiàn)積極,能夠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目標語言進行情景對話。
3 各個攻破,幫助學生解決疑難雜癥
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的學習任務分組進行收集,即完成任務一,二的A組,完成任務三和四的為B組,完成任務五與任務六的為C組,但教師注意盡量不要讓班級學生知道誰做的哪個組。隨后教師仔細查看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然后可以將大家存在的問題綜合在一起進行歸納,再依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最后選擇如何帶領學生進行最終課文的學習環(huán)節(jié)。
任務七:能否給文章取一個恰當?shù)臉祟},讓文章的中心思想得以體現(xiàn)?文章任務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學生既有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閱讀策略的訓練,也有深度的思考和情感的熏陶,對文章的理解深化到對生活的感悟。最后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在提供閱讀,將國外學生做家務的情況展示出來讓孩子進行閱讀并對自己做家務的情況,從而感受自己應該參與到家庭建設中來。學生最后進行總結反饋,收獲教學效果。教師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思考后豁然開朗,很快找到了文章的題目。 以下是學生們給出的一些不錯的題目:A Big surprise, Nancys Change, A big difference in Dancys life; What happened to Nancy? What makes a big difference in Nacys life?
平時把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等介紹給學生,讓他們了解其背景。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我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也讓學生意識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有益之處。學生要與別人進行成功的交流,除了要說出合乎語法的句子外。還必須懂得在實際的情境中切當?shù)氖褂谜Z言,不斷地根據(jù)對方的話語來調整自己的語言輸出。平時教學中要給學生儲備豐富的文化知識,提供他們語言交際能力、跨文化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此節(jié)閱讀課的設計總體思路,通過體驗領悟理念,通過實踐優(yōu)化設計,通過歸納形成格局。四十分鐘的閱讀課在學生們積極踴躍、激情綻放的聽、說、讀、展、評中轉瞬即過。這節(jié)課以跟父母的日常生活為話題,采用語篇閱讀與文化背景雙線并行的設計西路。讓學生基于教材了解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異,挖掘出高于教材的文化內涵,同時大量訓練了學生在聽說讀展方面的語言能力,也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產(chǎn)生了極大的碰撞和沖擊。利用學案設計的宗旨是以學生自學為基礎,教師為學生制訂目標為前提,教師身份轉變?yōu)楸WC,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上好一節(jié)基于導案的閱讀課,教學設計要立足于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分級標準,讀前、讀中、讀后各個環(huán)節(jié)要豐實有趣,文化背景的植入和探討要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要深度備課,充分挖掘文本的閱讀元素,激發(fā)學生興趣。要牢記“文本解讀是來源,學科素養(yǎng)是導向,學情是篩選和過濾的依據(jù)”的初衷,尊重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規(guī)律,有步驟、有計劃地把學生培養(yǎng)成自主、能到的語言學習者。
(作者單位:咸陽長慶子弟學校禮泉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