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浪平 湯幼強
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寄宿制中學的留守學生占據(jù)很大比例。由于缺乏父母在身邊照顧,留守學生的心理通常比較脆弱,很容易影響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及學習。為此,農村寄宿制中學應該做好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他們身上存在的各種問題。
大部分農村留守學生都是由祖父母監(jiān)護,通常祖父母會對他們溺愛,會無條件滿足他們的一些不合理需求。因此,這些留守學生往往會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絕大部分農村留守學生的祖父母文化水平低,無法輔導孩子學習,導致留守學生學習成績普遍不理想。
許多農村學生家長尤其是留守學生家長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qū),他們認為管教孩子是學校的事,認為孩子出現(xiàn)任何閃失都是學校的事情。還有一些留守學生家長也不鼓勵孩子好好學習,他們只求孩子能夠平安無事地“混”到畢業(yè),再讓他們出去打工。家長的這種想法無疑直接影響到留守學生,他們很多因此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沒有上進心,沒有理想,甚至會影響別的同學。
一部分農村留守學生很容易沉迷網絡,他們有的經常趁監(jiān)護人和老師不注意,到網吧里玩游戲,這極大地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而且他們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受網上一些不良價值觀的影響,或者模仿網上的一些不良行為,甚至做一些違紀違法的事情。
針對留守學生存在的上述現(xiàn)象和問題,農村寄宿制中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
一是注重環(huán)境影響,培養(yǎng)留守學生的良好習慣。環(huán)境能夠影響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農村寄宿制中學首先要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留守學生耳濡目染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從而自覺主動學習。學校應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教師要格外關注留守學生的表現(xiàn),重視培養(yǎng)留守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使他們養(yǎng)成規(guī)律作息的習慣,并與其他同學共同成長。
許多留守學生的行為比較懶散,并且成績也不夠理想,很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因此,教師要致力于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風,積極鼓勵留守學生,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知道通過自己的奮斗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二是為留守學生創(chuàng)造健康成長的空間。農村寄宿制學校要為留守學生建立詳細的檔案,記錄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思想品行變化。班主任要定期對留守學生進行家訪,對他們多加關心愛護,要多與他們的父母進行電話、微信溝通交流,讓他們的父母能夠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同時,老師也要加強與留守學生祖父母的溝通,幫助他們更好地教育孩子。
學校要加強對留守學生父母的教育,讓他們意識到接受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要讓他們知道,賺錢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前程很可能一片黯淡,這是一種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學校還要引導留守學生家長多深入孩子內心,了解孩子的思想變化以及遇到的問題,了解子女真正的需求,并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讓孩子能夠感受到,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對他們的關愛卻一點都不少。
農村寄宿制學校要特別關注留守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