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力
朱彝尊是清初重要詩人,關(guān)于他在詩史上的地位,劉世南在《清詩流派史》中說:“他是秀水派的始祖,又是浙派的奠基人?!敝煲妥鸶跏慷G齊名,二人被并稱為“南朱北王”。
關(guān)于朱、王并稱的最早出處,嚴迪昌認為是出自趙執(zhí)信《談龍錄》中的一段話:“或問于余曰:‘阮翁其大家乎?’曰:‘然。’‘孰匹之?’余曰:‘其朱竹垞乎?王才美于朱,而學足以濟之;朱學博于王,而才足以舉之。是真敵國矣。他人高自位置,強顏耳?!唬骸粍t兩先生殆無可議乎?’余曰:‘朱貪多,王愛好。’”
雖然趙執(zhí)信跟王士禛的關(guān)系很不好,但至少在這里他說了句公允話,有人問他:王士禛算不算詩學大家?趙說:當然是。那人又問趙:誰能跟王匹敵?趙認為:只有朱彝尊。同時趙還講出了朱、王二人的區(qū)別。而“朱貪多,王愛好”一句,成為了后世評價王士禛與朱彝尊之間區(qū)別的重要評語。
朱、王二人相識于康熙六年,關(guān)于相識的經(jīng)過,朱彝尊在《王禮部詩序》中說:“今年秋,遇新城王先生貽上于京師,與予論詩人流別,其旨悉合。示以贈予一章,蓋交深于把臂之前,而情洽于布衣之好。先生之于詩,洵乎其辭之工矣,爰出壬寅以后所作雕刻行之,而屬予為序?!倍耸窃诒本┫嘧R者,在一塊兒論詩時,因為觀念相投,使得相互之間熟絡了起來,而這句話中所說的“示以贈予一章”,指的是康熙六年,王士禛在揚州,朱彝尊前往相見,但正趕上王外出,故而二人未曾碰面。事后,王聽到朱前來之事,于是寫了一首七律贈送給朱。那時王已經(jīng)在業(yè)界有了詩名,而朱只是個布衣,王能贈朱詩一首,令朱頗為高興。
關(guān)于朱彝尊早年的經(jīng)歷以及后來仕清之間的矛盾,也是后世關(guān)注的主要問題。明朝滅亡時,朱彝尊年僅16 歲,而他在17 歲時就已經(jīng)成了上門女婿,后來他漸漸跟妻妹有了私情。這段事也是后人津津樂道的八卦故事。從順治十三年到康熙十七年,也就是他從28 歲到50 歲這個時期,被稱之為朱彝尊的游幕階段。其中有一段時間,他來到了廣州,并且結(jié)識了屈大均等一批移民。
朱彝尊為什么有這么久的時間到處漫游?一般會把這件事視之為朱到外掙錢養(yǎng)家,但劉世南認為真實的原因根本不是這么回事,朱彝尊其中的真實目的,就是結(jié)識有著反清復明思想的志士。清末劉師培在《書曝書亭集后》中,有一個很長的段落來分析這個階段朱的行為和心態(tài):“夫朱氏以故相之裔,值板蕩之交。甲申以還,蟄居雒誦。高栗里之節(jié),卜梅市之居。東發(fā)、深寧,差可比跡。觀于《馬草》之什,傷滿政之苛殘;《北邙》之篇,吊皇陵而下泣。亡國之哀,形于言表:此一時也。及其浪游嶺嶠,回車云朔,亭林引為知音,翁山高其抗節(jié)。雖簪筆傭書,爭食雞鶩,然哀明妃于青塜,吊李陵于虜臺,感慨身世,跡與心違:此一時也?!?/p>
朱彝尊在此階段跟明英烈山陰祁氏兄弟有著密切的交往,因此,鄧之誠在《清詩紀事初編》卷七中稱:“(彝尊)壯歲欲立名行,主山陰祁氏兄弟,結(jié)客共圖恢復。魏博之獄,幾及于難,踉蹌走海上。會事解,乃賦遠游,以布衣自尊。”
明末清初,許多正直的文人都有著反清復明的思想,而朱彝尊的曾祖朱國祚是明光宗時著名的宰輔,朱家當然對前明有著本能的懷念,因此朱彝尊有著反清復明的思想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他到51 歲時,突然去參加了清廷舉辦的博學鴻詞科,這前后之間的巨大反差令后世大感不解。嚴迪昌認為朱彝尊此前跟祁駿佳、祁班孫以及魏耕等人之間的交往,是他“前期生涯的一段堪稱光彩的歷史”。后來祁班孫被送戍邊,朱彝尊寫了首《夢中送祁六出關(guān)》:
酌酒一杯歌一篇,沙頭落葉何紛然。
朔方此去幾時返,南浦送君真可憐。
遼海月明霜滿野,陰山風動草連天。
紅顏白發(fā)雙愁汝,欲寄音書何處傳?
朱彝尊跟明英烈后人有著如此密切的交往,并且積極參加反清復明的秘密活動,那為什么他突然就轉(zhuǎn)舵了呢?康熙十八年,清廷首次開考博學鴻詞科,朱彝尊被推薦前往應試,而后他成為了翰林檢討,同時做了《明史》纂修官,故而有人認為朱前往參加鴻博科,就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修史的愿望。朱彝尊寫過一首《興化李先生清壽詩》:
世事有屈必有伸,吾思遜國忠節(jié)臣。
詔書張目不肯草,何得復作叩頭人。
一時史筆授曲學,壯夫氣短懦夫嗔。
褒忠之典歲久闕,草野議論徒紛綸。
這首詩被解讀為,他想通過修史來表彰那些明英烈。后來朱彝尊又七次給《明史》總裁上書講解自己的觀念,以及自己能參修《明史》的感激之情。而后他又做過日講官、起居注侍臣,在55 歲時入直南書房。康熙帝對他恩寵有加,不斷地給他賜硯、賜物,甚至還賜宅地,同時還允許他在紫禁城內(nèi)騎馬。朱彝尊所得到的這些榮耀,也讓他十分地看重,把這些事情全都記錄了下來。
當然,朱彝尊在考中鴻博科之前,不可能預知而后得到的恩寵,那他50 歲的這個分水嶺是什么樣的思想而促成者呢?劉世南在《清詩流派史》中,用一首朱寫的《吊王義士》做了揭秘,朱在該詩前寫了一段小序:“毓蓍義士受學于都御史劉公宗周。公聞南都不守,絕食。義士上書于公曰:‘慎勿為王炎午所笑!’乃衣儒巾藍衫投柳橋下死。與義士先后死者:潘生集、周生卜年?!毙蚝笫且皇灼呗桑?/p>
中丞弟子舊家風,杖屨相隨誓始終。
閉戶坐憂天下事,臨危真與古人同。
短書燕市遺丞相,余恨平陵哭義公。
此地由來多烈士,千秋哀怨浙江東。
朱彝尊作此詩后的第二十三年,成為了清廷的官員。而劉世南認為,朱這么做的玄機正包含在此詩之中?!睹魇贰⒆谥軅鳌犯酵踟馆閭?,此傳中稱:杭州失守,劉宗周開始絕食,王毓蓍給劉寫了封信,勸其自殺,文中有這樣一段對話:“俄一友來視,毓蓍曰:‘子若何?’曰:‘有陶淵明故事在?!馆樵唬骸蝗唬彷吢暽腥?,慮久則難持也?!?/p>
劉世南認為,朱彝尊參與了《明史》的修撰,他當然了解這段對話,那既然如此,朱彝尊為什么還要仕清呢?劉世南認為王毓蓍所說的那句“吾輩聲色中人,慮久則難持也”,回看朱彝尊早年的經(jīng)歷,他恐怕也是位聲色中人,這樣的人確實難以持久地堅持一種信念。
當年,清廷強征吳梅村入京為官,侯方域就給吳寫了封信,侯在信中力勸吳不要仕清,但侯自己最終還是參加了清廷的省試。黃宗羲曾經(jīng)評價侯方域說:“夫人而不耐寂寞,則亦何所不至矣!”黃的這句話指的是侯方域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當年侯的父親被抓進了監(jiān)獄,但侯照常每天尋歡作樂,“每食必以妓侑”,于是才有了黃對侯的那句評語,說他耐不住寂寞。而關(guān)于侯方域的故事,恰恰可解朱彝尊仕清的原因,如此說來,他早年參加秘密的抗清活動,是出于一種真情,而后隨著社會事態(tài)的平緩,他又耐不住寂寞,到清廷去做官。
朱彝尊的這種行為讓他的朋友們看不慣,于是就有人寫詩來諷刺他的前后不一,方薰在《山靜居詩話》中有如下記載:“朱竹垞、李秋錦兩先生齊名于時,同舉康熙間宏詞科,朱官檢討,李歸田里。賦《桃花》云:‘水岸亭皋各占春,生來未涴馬蹄塵。千株一笑誰傾國?煙霧休遮著眼人?!新贩甏抟财驖{,隔鄰非宋亦登墻。齊名若個先呼李?料得東風愛艷妝?!笾駡摿T官,著《騰笑集》,李題后云:‘供奉吟箋絕可師,換來風格又經(jīng)時。風人不信偏愁好,才脫朝衫便有詩?!杂谘酝庖娨庋?。”
對于別人的諷刺,朱彝尊本人是怎樣的心態(tài)呢?劉世南說:“朱氏的變節(jié),他本身也是俯慚衾影,仰愧神明的,所以把仕清后的詩集題名為《騰笑集》,取《北山移文》‘于是南岳獻嘲,北壟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之義,罵自己‘雖假容于江皋,乃纓情于好爵’,是假隱士?!笨磥恚灿X得自己的這種行為不是很光彩。
而后朱彝尊在《黃征君壽序》中向黃宗羲道歉說:“予之出,有愧于先生?!ㄓ瑁┟髂隁w矣,將訪先生之居而借書焉。百家(宗羲之子)其述予言,冀先生之不我拒也。”本來朱彝尊在朝中為官做得很滋潤,而后被彈劾罷了官,其被劾的原因是:“以楷書手王綸自隨,錄四方經(jīng)進書。”朱彝尊不但是個著名詩人,他也同樣是清初著名的藏書家,那個時候,好書難得,他見到自己沒有的書,當然希望得到。為了纂修《四庫全書》,清廷從全國征來了大量的善本,這對于愛書人的朱彝尊,是何等興奮的一件事。古人說“喜讀人間未見書”,這應該是他那時的主要心態(tài)。然而那時又沒有復印機,所以朱彝尊想了個辦法,那就是雇一個寫手,天天幫他抄錄稀見難得之書。這本來是件雅事,可是有的官員就抓住這一點,認為朱彝尊以公謀私。
難道為這么一點小事就會被免職嗎?當然,這只是能夠說出來的理由,而背后的原因恐怕要復雜得多。朱彝尊在《騰笑集》自序中說:“噫!主人(朱氏自稱)以詩文流傳湖海四十年,一旦致身清美,入侍禁近,賦命誠非薄矣,卒齟齬于時,人方齒冷!……”什么事情讓他覺得齒冷呢?朱彝尊在文中沒有明說,而阮葵生在《茶余客話》中有這樣的記載:“朱竹垞在翰林,詠史云:‘漢皇將將屈群雄,心許淮陰國士風。不分后來輸絳灌,名高一十八元功。’‘海內(nèi)文章有定稱,南來庾信北徐陵。誰知著作修文殿,物論翻歸祖孝征。’因此為人所嫉。”看來,朱彝尊所作的《詠史二首》被時人認為他太狂了,所以遭到了嫉妒,于是借故排擠他。
《荼余客話》中沒有點明排擠他的人是誰,而孟森認為這個人就是皇帝身邊的龐臣高士奇,《清朝野史大觀》卷五中有《朱、潘兩檢討被劾》一文:“大科初開,廷臣原議處以閑曹,如中行、評博之類。圣祖特恩,一二等咸入翰林。詞館中以八股進身者,咸懷忌嫉,遂有‘野翰林’之目。朱、潘兩檢討尤負盛名,宜牛鈕亟思鋤去也。”
從這段話可知,朱彝尊遭人忌恨的原因并不是他私自帶人抄書,更為主要者,是朱彝尊不是正統(tǒng)的科考出身,他僅參加了特殊的博學鴻詞科就一步登天,且大受皇帝的恩寵,所以這些人背地里管朱彝尊叫“野翰林”,于是牛鈕等人就一直尋找機會想除掉他。朱彝尊所說的齒冷,應該說的是這件事。
關(guān)于朱彝尊的詩歌特色,楊鐘羲在《雪橋詩話》中評價到:“浙詩,國初衍云間派,尚傍王、李門戶。竹垞出,乃根柢考據(jù),擅詞藻而騁轡銜,士夫咸宗之。儉腹咨嗟之吟擯棄不取,風云月露之句薄而不為,浙詩為之大變,其繼別不僅梅里一隅也?!睏畹倪@段評述中,稱朱的詩作“乃根柢考據(jù)”,這句話點出了朱詩的關(guān)鍵。劉世南在《清詩流派史》中給出了這樣一段評語:“清詩的一大特色,是學人之詩和詩人之詩的統(tǒng)一。這首先由顧炎武開其端。但顧氏是‘余事為詩人’的,他甚至引用宋人劉摯之的話:‘士當以器識為先,一號為文人,無足觀矣!’所以,他的詩具有這種特色,并不是有意識的。真正立意做詩人,自覺地表現(xiàn)這種特色的,是秀水派的創(chuàng)始人朱彝尊?!?/p>
但是,劉世南覺得雖然朱彝尊寫出了那么多的詩作,但他卻不能自成一家:“關(guān)鍵就是學問妨害了他?!币驗橹煲妥鸬脑娮髁η笞龅健盁o一字無來歷”,因此他的詩被趙翼嘲笑為“假唐詩”,劉世南認為:“以學問為詩,朱氏自然不是始作俑者,但他援宋人之說而變本加厲,貽誤后人,卻是不得辭其責的?!?/p>
朱彝尊的詩風確實有偏重唐音的風格,比如他寫過一篇《偶成》,該詩的后半段為:
舍南有池舍北塘,荷花草紫油菜黃。
鱸魚上鉤四寸強,矮貓筍肥錦繃脫。
新蠶豆熟青莢長,客何為不歸故鄉(xiāng)。
好約比鄰沈十二,薔薇架底醉壺觴。
但是,朱彝尊的詩風中也從宋詩中取材,比如汪涌豪在《時代新潮下的弘通文學觀——朱彝尊論唐宋詩歌遺產(chǎn)》中稱:“朱彝尊對唐宋詩歌遺產(chǎn)的態(tài)度是以唐為主,兼取宋人,風格多以唐人為歸,而取材不盡以唐為限?!?/p>
但也有人說,朱主要是學宋,錢仲聯(lián)就說朱的一生“尊崇唐音,反對宋調(diào)”,但錢鐘書不同意這種說法:“其于宋詩,始終排擠,至老宗旨不變?!倍钊鹎湓凇吨煲妥鹞膶W思想研究》一書中則稱:“筆者不同意揚唐抑宋說,贊成張健和汪涌豪的看法,同時也承認朱彝尊對唐宋的不同態(tài)度,認為朱彝尊是以唐為正,唐宋兼取?!?/p>
前人認為,朱彝尊的詩作中,絕句最佳,楊際昌在《國朝詩話》卷一中稱:“朱竹垞最工絕句,竹枝體國朝無出其右。予所欣賞,間在其不甚著意者。如《題高侍讀江村圖》:‘菊磵疏寮舊跡存,畫圖仿佛見江村。雙橋盡許通舟楫,他日柳陰來叩門。’‘杜甫南鄰有朱老,吾將徙宅問東家。水邊沙際閑田闊,添種鴨桃千樹花。’興趣甚逸?!比黄渌鞯钠呗桑餐瑯邮艿搅撕笫赖目滟?,比如他寫過一首《馬草行》:
陰風蕭蕭邊馬鳴,健兒十萬來空城。
角聲嗚嗚滿街道,縣官張燈征馬草。
階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撲無完膚。
里胥揚揚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
橫行叫罵呼盤飧,闌牢四顧搜雞豚。
歸來輸官仍不足,揮金夜就倡樓宿。
此詩被嚴迪昌贊譽為“筆力生動”。
朱彝尊故居位于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qū)王店鎮(zhèn)廣平路南端。十幾年前,我的第一次書樓尋訪就曾來過此地。王店雖然只是個鎮(zhèn),卻有自己的火車站,當時就是跟陳景林先生從上海乘火車來到了這里。這么多年過去了,當我第二次來到此鎮(zhèn)時,已經(jīng)跟上一次的街景大不相同。
本次前來比上次輕松了許多,因為有了范笑我兄的安排,乘他朋友的車,不費任何周折就來到了曝書亭的門前。而喚起我記憶者,仍然是門口的那一對滑稽的石獅子。
進入故居院內(nèi),里面的環(huán)境依舊,這頓時讓我有了熟識之感,唯一的區(qū)別是那時的曝書亭里面十分安靜,我記憶中,在院子里沒有碰到任何游人,而今在這里卻看到了許多老人一排排地坐在那里曬太陽,可能這也算是一種休閑吧。我好奇他們相互之間極少交談,只是入神地望著遠方,任由這里的游客走來走去,而他們卻視若無物??磥?,不思不想也確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至少我追求了這么多年,依然不奏效:我每日在入睡之前,腦子里有無數(shù)的念頭在咀嚼與回放,從來做不到他人所勸的“放空”,我真想向這些老人們請教一下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秘訣。
我跟朱彝尊倒也有些小緣分,他當年的舊藏也有少部分現(xiàn)在遞傳到了我的手中。當年朱彝尊就是被人舉報抄書而被貶官者,這在當年也算是一個美談,至少說明:他為了書,什么都可以做得出。而今他的書流散四方,不知道他會有怎樣的心態(tài),至少有一些流到了我的手中,我料他應該很高興吧。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范笑我先生大名上的這兩個字,看來是有些自作多情了,因為沒人知道朱彝尊到底怎樣看待他當年如此看重的藏書被今人瓜分。我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告訴了范兄,他特別會安慰人,至少我聽到他的勸慰話后,不再糾結(jié)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