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倩倩,趙佳琛,林王敏,3,金艷,張衛(wèi),彭華勝,蔡秋杰,李兵,陳周全,楊洪軍,張華敏,詹志來*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中藥資源中心 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4.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中藥研究所,北京 100700;5.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安徽 合肥 230012;6.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中醫(yī)藥發(fā)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7.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中醫(yī)藥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8.華潤三九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029;9.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北京 100700
升麻為中醫(yī)臨床常用藥材,具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的功能,臨床用于治療風熱頭疼、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fā)斑、脫肛、子宮脫垂。2018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會同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經(jīng)典名方目錄(第一批)》中包含升麻類藥材名方5首,其中宋代名方1首,出自《嚴氏濟生方》的“辛夷散”;金元時期名方1首,出自《蘭室秘藏》的“清胃散”;明代名方1首,出自《景岳全書》的“濟川煎”;清代名方2首,“升陷湯”和“涼血地黃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1]中記載的升麻正品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興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或升麻C.foetidaL.的干燥根莖,歷版《中國藥典》所規(guī)定的基原一致。然不同地區(qū)所用升麻基原各不相同,如《廣東省中藥材標準》(2011年版)中記載的“廣升麻”[2]及《湖南省中藥材標準》(1993年版)中記載的“汝城升麻”[3]均為菊科植物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S.Moore;《云南省中藥材標準》(2005年版)中記載“火升麻”為菊科植物華澤蘭EupatoriumchinenseLinn.[4];《貴州省中藥材質(zhì)量標準》(1988年版)記載“紅升麻(落新婦)”為Astilbechinensis(Maxim.)Franch. Et Sav.[5],而在2003版《貴州省中藥材民族藥材質(zhì)量標準》中則記載“紅升麻(落新婦)”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婦A.chinensis(Maxim.) Franch. Et Sav.以及大落新婦A.grandisStapf ex Wils.[6]??梢娚樵诓煌貐^(qū)存在藥用品種混雜的現(xiàn)象,現(xiàn)藥材市場依然可見多種習用品。關(guān)于升麻入藥品種已有較多學者進行了考證,徐國鈞等[7]認為古代升麻崇尚以青綠色為佳,因此“綠升麻”包括今升麻屬與菊科麻花頭屬多種植物的根莖;占帝等[8]考證認為古代提及的“綠升麻”包括今川升麻和關(guān)升麻;丁文平等[9]考證認為《證類本草》中的滁州升麻為菊科華麻花頭S.chinensisS. Moore。我國最早對升麻藥用基原進行鑒定的生藥學前輩趙燏黃先生在1937年經(jīng)實地調(diào)查后所撰寫的《本草藥品實地之觀察》中鑒定當時華北藥肆中之升麻為升麻C.foetidaL.和興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10],另東北地區(qū)將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婦A.chinensis(Maxim.) Fr. et Sav.的根莖亦做升麻入藥。此外,經(jīng)多位學者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各地應用的升麻除《中國藥典》所載3種外,由于地域因素及時代原因,尚有同科及不同科屬的多種植物的根和根莖亦在部分地區(qū)作升麻用,藥材市場流通中常見的偽品有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婦A.chinensis(Maxim.) Franch. Et Sav.的根莖,菊科植物麻花頭S.chinensisS. Moore的根,其它混淆品還有菊科植物山佩蘭E.japonicumThunb.的根(又稱秤桿升麻)在貴州及四川作藥用,還有毛茛科植物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Hara.的干燥根莖在四川稱“綠豆升麻”[11-13]。由于升麻類經(jīng)典名方涉及宋、元、明、清多個歷史時期且不同時期基原有所變遷,因此有必要系統(tǒng)地梳理升麻的歷代本草文獻,現(xiàn)從名稱、基原、產(chǎn)地、道地變遷及品質(zhì)評價、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對升麻類藥材進行本草考證,明確其入藥品種及歷史演變過程,保證經(jīng)典名方開發(fā)和臨床用藥的安全有效,為經(jīng)典名方的開發(fā)提供依據(jù)。
升麻首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以“升麻”為正名[14],而后世歷代本草多沿用之。《本草經(jīng)集注》中又記載有“雞骨升麻”[15],《本草品匯精要》中載有“鬼眼升麻”[16],《本草綱目》中載有“鬼臉升麻”[17]?!稄V雅》[18]《吳普本草》[19]《名醫(yī)別錄》[20]又名“周升麻”。有關(guān)升麻釋名有多種說法:陶弘景曰:“今惟出益州,好者細削,皮青綠色,謂之雞骨升麻”;《本草品匯精要》載:“葉似麻葉而青……多孔,其孔如眼,用引諸藥上升,故俗謂之鬼眼升麻也”[16];李時珍曰:“其葉似麻,其性上升,故名”[17],皆以其外形結(jié)合藥性命名?!稘h書·地理志》:“益州郡有牧靡縣”,李奇注曰:“靡,音麻。即升麻殺毒藥所出也”,牧靡與升麻當為同物異名,以其產(chǎn)地而名之。另據(jù)《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牧靡縣】漢收靡縣,后漢作牧靡,晉作牧麻,宋齊因之?!盵21]又有薩州曾士考(昌起)云:“‘牧’當是‘收’訛?!惫省澳撩摇睉獮椤笆彰摇敝?。收、周同音,故“周麻”應由“收麻”而來。《本草綱目》又曰:“升麻一名周升麻。則周或指周地,如今人呼川升麻之義。”[17]或因其生于周地而名“周麻”“周升麻”。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本草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最早將升麻作為藥物收載:“味甘,平。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辟溫疫、瘴氣、邪氣、蠱毒。久服不夭。一名周麻”[14]記載其性味功效。
魏晉時期《名醫(yī)別錄》中列為上品:“味苦,微寒,無毒。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久服輕身長年。生益州。二月、八月采根,日干?!盵20]記載升麻性味功效、產(chǎn)地及采收加工,“益州”為今云貴川一帶,后世本草多推崇川產(chǎn),考察當?shù)厮a(chǎn)升麻品種除《中國藥典》收錄正品升麻CimicifugafoetidaL.外,尚有其他同族多種植物如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Hara、小升麻C.acerina(Sieb. et Zucc.)Tanaka in Bull、單穗升麻C.simplexWormsk等在西南等地入藥。然頗難理解的是“入口皆吐出”,類葉升麻屬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Hara具有一定的毒性,具有催吐、致瀉等作用,加之宋代《本草圖經(jīng)》所記載的植物形態(tài)文字描述部分也與其形態(tài)一致,因此有理由推測類葉升麻A.asiaticaHara可能是古代的主要品種之一,而其通過催吐的作用達到祛邪的目的,某種程度上也佐證了升麻的“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辟溫疫、瘴氣、邪氣、蠱毒”功效。
南北朝陶弘景[15]《本草經(jīng)集注》中記載:“舊出寧州者第一,形細而黑,極堅實,頃無復有。今惟出益州,好者細,削皮青綠色,謂之雞骨升麻。北部間亦有,形又虛大,黃色。建平間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婦根,不必爾。其形自相似,氣色非也。”陶弘景對升麻的產(chǎn)地及品質(zhì)做出了較詳細的描述,“寧州”為今云南省華寧縣,漢代屬益州管轄,其產(chǎn)地及外形描述升麻與近現(xiàn)代《中華本草》所載升麻描述“根莖粗壯,堅實,表面黑色、質(zhì)堅實”[22]特點相近?!耙嬷荨睘榻裨瀑F川一帶,與今川升麻的產(chǎn)地相符,可見陶弘景時代升麻便以川所產(chǎn)者為優(yōu),根莖細小而色黑,質(zhì)地堅硬,削皮后顯青綠色者為佳品,其性狀特征結(jié)合產(chǎn)地分布應為C.foetidaL.,而“青綠色”“形如雞骨”成為后世評價升麻品質(zhì)優(yōu)劣的標準。而陶弘景所提及的“北部”及“建平”等地所產(chǎn)的“形大、黃色、味薄”恐為同屬近緣或其他類植物?!氨辈俊彼覆幻?,不知是否為今東北等地,該地區(qū)為今關(guān)升麻的主產(chǎn)區(qū),主要基原植物為大三葉升麻C.heracleifoliaKom.和興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然當時以個小的川升麻為佳。此外,陶弘景還提及一種偽品升麻“落新婦”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婦Astiblechinensis(Maxim.) Fr. et Sav.的根莖,至今仍作為升麻的偽品在市場中流通,因其斷面紅褐色,故其商品名又稱作紅升麻或野升麻。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中記載落新婦屬于赤升麻一類:“多年生草本,葉為數(shù)回羽狀復葉,小葉倒卵形,邊緣有粗鋸齒,質(zhì)堅硬有毛茸。夏日抽莖,高1米許……根莖塊狀,外皮黑棕色,外表有多數(shù)須根痕突起,被棕黃色鱗片,而無圓形窟窿。質(zhì)堅實,斷面棕紅色。陜西稱此為‘紅繩嗎’或‘金毛七’,四川名其為‘鐵桿升麻’或‘術(shù)活’?!盵23]可見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將不同區(qū)域分布的同屬近緣物種作為升麻入藥,且形態(tài)相似的落新婦也混入藥,但推崇四川一帶所產(chǎn)的川升麻。
唐代將落新婦作小升麻,如陳藏器《本草拾遺》:“陶云人言升麻是落新婦根,非也,相似耳。解毒取葉作小兒浴湯,主驚。按今人多呼小升麻為落新婦,功用同于升麻,亦大小有殊?!盵24]
宋代《開寶本草》:“別本注云:今嵩高出者色青,功用不如蜀者?!盵25]《本草圖經(jīng)》對其植物形態(tài)進行較詳細地描述:“升麻,生益州川谷,今蜀漢、陜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為勝。春生苗,高三尺以來;葉似麻葉,并青色;四月、五月著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結(jié)實,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須。二月、八月采,曝干?!盵26]《本草圖經(jīng)》中記載了升麻的諸多產(chǎn)地,而以四川產(chǎn)者為最優(yōu),后世一直推崇川產(chǎn)。然其原植物形態(tài)特征文字描述可概括為高1 m左右,葉青色,似麻葉,4、5月開花,花白色,花序似粟穗,6月結(jié)實黑色,根紫黑色多須,其特征與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Hara一致,且該段文字描述屢被后世本草所沿用。此外《本草圖經(jīng)》所附4幅升麻圖(見圖1)中,秦州升麻與虎兒草科植物落新婦形態(tài)較為相符,茂州升麻為復總狀花序,羽狀復葉,與升麻植物特征相近,漢州升麻圖也與毛茛科升麻屬的植物的根形態(tài)頗為一致,而滁州升麻圖似菊科植物,今廣東等地區(qū)仍然有將麻花頭屬植物作廣升麻的習慣。可見宋代各地亦將不同種植物就地取材入藥,而四川所產(chǎn)升麻屬植物則為認為質(zhì)量較佳,從文字結(jié)合藥圖看,亦為升麻C.foetidaL.或類葉升麻A.asiaticaHara。
明代《本草品匯精要》對升麻的性狀進行了補充:“……【苗】……多孔,其孔如眼,用引諸藥上升,故俗謂之鬼眼升麻也【地】(圖經(jīng)曰)出陜西及寧州嵩高淮南州郡皆有之(道地)益州川谷及蜀川者為勝【時】(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堅實者為好【質(zhì)】類羌活而多須【色】青白……”[16]首次形象的將升麻藥材的特點概括為“鬼眼升麻”,因升麻藥材呈不規(guī)則結(jié)節(jié)塊狀,表面黑褐色,有數(shù)個圓洞的莖痕,外皮脫落處露出網(wǎng)狀筋脈,形狀特殊而且丑陋,故稱為“鬼眼升麻”“鬼臉升麻”,而升麻屬植物根莖大多有此特點,從《品匯》所述道地產(chǎn)區(qū)為云南、四川等地的分布來看,主流亦當為毛茛科植物升麻C.foetidaL.。
明代《本草蒙筌》謂升麻“雖多陜地,惟尚益州。屬四川,今改成都府。入藥宜根,逢秋才采。曝干形輕實者第一,削出青綠色者亦佳。擇雞骨相同,去黑皮腐爛?!盵27]描述其質(zhì)輕而堅實,削皮后顯青綠色等特征;結(jié)合所載產(chǎn)地陜西、四川,與今升麻的產(chǎn)地相近,故推測該時期所用升麻藥材來源為毛茛科升麻C.foetidaL.?!侗静菥V目》多轉(zhuǎn)引前人記載,無所發(fā)明,其中提到“今人惟取里白外黑而緊實者,謂之鬼臉升麻”[17],其描述及附圖類似升麻屬植物。《本草原始》則首次附了升麻藥材圖,并注文“皮黑多須。二月、八月采根。升麻形小而黑,極堅實,削去皮,青綠色者,謂之雞骨升麻,最佳。形虛大,肉黃白者次之,肉黑者下”[28],從所附藥材圖(見圖2F)可見,與今所用升麻藥材一致。
其后的諸多本草大家沿襲上述本草所總結(jié)的特點,基本推崇“川產(chǎn)”“鬼臉”“青綠色”“雞骨”等,無再多發(fā)現(xiàn)。
清代《植物名實圖考》對升麻類藥材作出詳細分析,并通過其實地觀察,發(fā)現(xiàn)江西、湖廣等地尚有當?shù)亓曈闷贩N:“升麻,《本經(jīng)》上品。《圖經(jīng)》葉似麻葉,四五月花,如粟穗,白色,實黑根紫,今江西、湖廣有土升麻,與《圖經(jīng)》異,別入草藥。《酉陽雜俎》:建寧郡有牧靡山,鳥食烏喙中毒,輒飛集牧靡,啄牧靡草以解之。則升麻固滇產(chǎn)也。滇多烏喙,其俗方所用者,蓋其升麻也。葉如麻而花作穗,與《圖經(jīng)》茂州升麻符,滇與蜀接,固應同匯,但《圖經(jīng)》又列滁州、秦州、漢州三種。漢州產(chǎn)者,形如竹筍,今湖北土醫(yī)用以升表痘瘡者,其狀正同。其余枝葉皆相仿佛,或即隱居所謂落新婦者。江西產(chǎn)者,花如絮,未知即滁州一類否也。……”[29]可見,其認為云南與四川臨近而品種相同,均與《本草圖經(jīng)》中的茂州升麻相同,即升麻C.foetidaL.,而湖北等地習用品則與“漢州升麻”圖相似,亦為升麻屬植物的根類,而江西一帶的有“花如絮”的類似菊科植物,則懷疑與“滁州升麻”接近。
注:A.秦州升麻;B.茂州升麻;C.漢州升麻;D.滁州升麻。圖1 《本草圖經(jīng)》中升麻附圖
注:A.《中華大典·醫(yī)藥衛(wèi)生典·藥學分典》引《本草品匯精要》所附茂州升麻圖;B.《中華大典·醫(yī)藥衛(wèi)生典·藥學分典》引《本草品匯精要》所附滁州升麻圖;C.《中華大典·醫(yī)藥衛(wèi)生典·藥學分典》引《本草品匯精要》所附漢州升麻圖;D.《中華大典·醫(yī)藥衛(wèi)生典·藥學分典》引《本草品匯精要》所附秦州升麻圖;E.《本草綱目》所附升麻圖;F為《本草原始》所附升麻圖;G.《本草求真》所附升麻圖;H.《植物名實圖考》所附升麻圖;I.《中國藥物標本圖影》所附升麻圖。圖2 歷代本草所附升麻圖
民國時期《藥物出產(chǎn)辨》記載升麻:“產(chǎn)廣東樂昌、城口、星子、連州等處。”[30]《本草藥品實地之觀察》中記載:“(1)華北藥肆之升麻,大量出產(chǎn)于河南省之伏牛山,禹州乃其集散地也。其原植物為毛茛科之CimicifugafoetidaL.,而河北省西北一帶山地亦產(chǎn)一種升麻,其原植物大抵為同科同屬之C.davuricaMaxim.,因其苗葉與根部均極相似,北平藥肆亦采用之。禹州品之升麻,為橫臥于地下之多年生根莖,長10~15 cm,徑1.5~3.0 cm,抱皮均黑褐色而微帶紫紅,露出灰黃色之纖維狀木條,形態(tài)極不整齊,屈曲而中空,往往殘存斷莖,處處附帶早年莖枯死后脫落之殘基,而成圓形之窠臼,或成放線狀之空穴,呈特異之觀;質(zhì)較松而脆,易于破折,破折面亦不整齊,略帶纖維狀;微有芳香及苛辣性之苦味。含有cimicifugin。古方有解毒、解熱之效;又治口內(nèi)炎及扁桃腺炎等癥,可將其煎汁作含漱劑用之。(2) 又虎耳草科AstilbechinensisFranch. et Sav. 之根部,亦有升麻之名,據(jù)說東三省藥肆同呼升麻而收用之,其根莖部密布纖細之須根,絕無圓形之窠臼,與毛茛科之升麻易于識別,北平藥肆不用也?!盵10]可見近代以來華北地區(qū)所用升麻主要產(chǎn)區(qū)已不再是歷代所推崇的川產(chǎn)升麻,而是就近的華北及東北所產(chǎn)升麻C.foetidaL.及興安升麻C.davuricaMaxim.。
歷代本草所附升麻圖如圖2所示,《本草綱目》所附圖中升麻根多須,花序似復總狀,羽狀復葉,與升麻屬植物特征相近;《本草品匯精要》為《本草圖經(jīng)》所附圖改繪而來,其茂州升麻圖中花序復總狀,羽狀復葉,葉片淺裂,根多須,與升麻屬植物特征相近;《本草原始》所附升麻圖中,可見其呈不規(guī)則塊狀,有空洞莖殘基,多須根殘基痕,與現(xiàn)代藥用升麻特征一致;《本草求真》與《植物名實圖考》所附圖與菊科植物接近;《中藥植物標本圖影》所附升麻圖與近現(xiàn)代所用升麻基本相同,呈分歧極多的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莖基痕的圓形空洞甚密,成分歧狀的突起,洞壁斷面有放射狀溝紋,有細根殘基。其余附圖中升麻則與近現(xiàn)代升麻屬植物特征不符。
據(jù)現(xiàn)代文獻報道毛茛科的升麻族TribeCimicifugeae包含5個屬:鐵破鑼屬、 黃三七屬、疏花升麻屬、升麻屬和類葉升麻屬。升麻屬分布于全世界約有19種,我國有9種[31]。其品種眾多,形態(tài)或藥效與正品升麻相似,故在各地偽品混用入藥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升麻偽品除上述提到的落新婦與小升麻,尚有菊科植物麻花頭SerratulachinensisS.Moore的根,商品名稱南升麻或廣東升麻;爵床科植物腺毛馬蘭的StrobialanthesforrestiiDiels.的干燥根莖。其他混淆品還有土升麻,為菊科植物山佩蘭EupatoriumjaponicumThunb.和白頭婆的根及根莖,又稱秤桿升麻,在貴州及四川作藥用。還有毛茛科植物類葉升麻ActaeaasiaticaHara.的干燥根莖,在四川稱綠豆升麻。升麻屬植物可做升麻替代品入藥的還有單穗升麻C.simplexWormsk(又名野菜升麻)、云南升麻C.yunnanensisHsiao.、南川升麻C.nanchuanensisHsiao(在四川亦稱綠豆升麻)、短果升麻C.brachycarpaHsiao.、鈹針升麻C.lancifoliolataX. F. Pu et M. R. Jia及各變種等。
謝宗萬先生在《中藥材品種論述》中將升麻分為黑升麻、廣升麻與赤升麻3類[23]。黑升麻包括《中國藥典》收載的3種升麻正品,以及單穗升麻和陜西升麻。廣升麻即菊科植物麻花頭根。其同屬植物尚有青刺薊,陜西稱黃升麻或牛尾升麻、六味升麻;赤升麻即為落新婦根及其同屬植物南落新婦(廣西稱車升麻)、有騰氏落新婦(廣西稱水升麻)、多蕊落新婦(湖北稱之為升麻或紅升麻)等。
綜上所述,升麻品種歷來多而混亂,查閱文獻可見歷代本草對升麻的特征描述與黑升麻類較為一致,其藥材來源為升麻屬植物,主流基原為《中國藥典》所收錄3種植物。歷代本草記載升麻均以川產(chǎn)者為最優(yōu),故推測古代藥用升麻的主流當為升麻C.foetidaL.。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fā)利用,清末以來,東北等地的興安升麻C.davurica Maxim.和大三葉升麻C.heracleifoliaKom.也逐步入藥,并在近代逐步形成另一類道地藥材,即關(guān)升麻。
根據(jù)以上考證可知升麻有3個品種來源,分布較廣,古今產(chǎn)地記載有所不同,歷代首推川產(chǎn),習稱川升麻,以青綠色、形如雞骨、狀如鬼臉者為佳;而近代以來關(guān)升麻亦因資源與品質(zhì)等因素,被奉為道地(見表1)。
表1 不同歷史時期升麻道地性及品質(zhì)變遷信息
考證歷代本草對升麻的描述,可判斷其入藥部位較為一致,均為其根狀莖,但因古代植物分類與形態(tài)不及今發(fā)達,往往將根與根莖統(tǒng)稱為根。南北朝《名醫(yī)別錄》謂:“二月、八月采根,日干。”[20]后多沿用此記載,諸如唐代《新修本草》:“二月、八月采根,曬干”[34];北宋《本草圖經(jīng)》:“根紫如蒿根,多須。二月、八月采,日暴干”[26];明代《本草品匯精要》:“【採】二月八月取根……【用】根堅實者為好”;清代《本草易讀》[35]:“根如蒿根,紫黑色,多須。二八月采”[16]?,F(xiàn)行《中國藥典》記載升麻的入藥部位為其干燥根莖[1]。
關(guān)于升麻的采收加工及炮制,不同時期各本草記載的采收時間及加工方式多為轉(zhuǎn)述前人所述,而炮制工藝記載存在差異(見表2)。
表2 不同歷史時期升麻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歷代本草中記載升麻采收期基本一致,為農(nóng)歷二月、八月(相當于現(xiàn)在的3月、9月)采收,其加工方式主要為除去須根,曬干。升麻古代炮制方法有凈制、蒸制、藥汁制等,主流為生品入藥?,F(xiàn)代臨床藥用主流亦為凈制后生品切片入藥,現(xiàn)代升麻的炮制方法除了凈制之外,還有蜜制,酒制,制炭,麩炒等[38]?!吨袊幍洹酚涊d其炮制方法為除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1]。
綜上所述,升麻首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以其藥性及形態(tài)而得名,為后世所沿用。古代升麻藥材的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升麻C.foetidaL.的干燥根莖,清代以來則將三葉升麻C.heracleifoliaKom.、興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也入藥。以產(chǎn)于川蜀,根莖外形細小色黑,質(zhì)地堅硬,削去外皮后顯青綠色品質(zhì)為最佳。升麻入藥部位記載較為一致,均為其根狀莖,采收時間多為3、9月,除去須根后曬干。歷代本草記載其炮制方法有凈制、蒸制、藥汁制等法,主流為生品入藥。基于此,建議《古代經(jīng)典名方目錄(第一批)》涉及的升麻類藥材的5首名方以升麻C.foetidaL.為首選基原。然受資源所限,目前其野生資源較少,尚未實現(xiàn)人工栽培,建議盡快開展升麻C.foetidaL.的人工栽培。有鑒于此,亦可將近代以來的主流三葉升麻C.heracleifoliaKom.、興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納入,采收加工、炮制方式可參照《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