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樹
我們在解答與壓強(qiáng)、浮力有關(guān)的題時(shí),常會(huì)遇到求解排開液體體積的題.排開液體的體積就是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當(dāng)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shí),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當(dāng)物體部分浸在液體中時(shí),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物體的體積,常見求解排開液體(以水為例)體積的方法大致有三種:浸入法、溢水法、排水法,
浸入法
排開水的體積就是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只要計(jì)算出浸在水面以下的物體體積.此體積便是排開水的體積.如果物體浸沒在水中,則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
例1 如圖1甲所示,底面積為40 cm2的長方體物體A漂浮在水面上,在水中的深度為10 cm.圖1乙中正方體物體B浸沒在水中.正方體邊長為5 cm.
(1)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
(2)物體日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
解析:圖1甲中物體A浸入液體中的體積V液=40 cm2x10 cm=400 cm3,則VA排=V浸=400 cm3,即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為400 cm3.圖1乙中物體8浸沒在水中,V腳=5 cmx5 cmx5 cm=125 cm3,VB排=VB=125 cm3,即物體B排開水的體積為125 cm3.
答案:(1)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為400 cm3.(2)物體B排開水的體積為125 cm3.
溢水法
當(dāng)溢水杯裝滿水后,將物體放人溢水杯中,把量筒放在溢水口處,溢出水的體積用量筒測出,溢出水的體積即為排開液體的體積.
倒2如圖2所示,溢水杯裝滿水后,把量筒放在溢水口處.將橡皮泥捏成團(tuán)狀,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體積為30 mL,橡皮泥排開水的體積為多少?
解析:溢水杯裝滿水后,橡皮泥放入溢水杯,溢出的水的體積為30 mL,V排=V溢=30 cm3,即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為30 cm3.
答案:橡皮泥排開水的體積為30 cm3.
當(dāng)容器中液體的體積不變時(sh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發(fā)生變化,液體的體積也發(fā)生“變.化”,則液體“變化”的體積就是排開液體的體積,即V排=AV液.
1.量筒中裝適量的水,水的體積為V1,將物體放人量筒中,量筒中水的體積為V2,則V排-V2-V1.
例3 如圖3甲所示.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水的體積為40 mL.現(xiàn)將一石塊用細(xì)線拴住,輕輕放入量筒中(如圖3乙所示).量筒中水的體積變?yōu)?0 mL.問:石塊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
解析:圖3甲、乙中水的質(zhì)量不變.水的體積也不變,水“增大”的體積就是石塊排開水的體積,V增=60 mL-40 mL=20 mL=20 cm3,則V排=V增=20 cm3,即石塊排開水的體積為20 cm3.
答案:石塊排開水的體積為20 cm3.
2.底面積為.s的規(guī)則柱形容器足夠高.內(nèi)裝適量的水.當(dāng)物體放入水中時(shí).容器中的水不溢出,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S△h.
例4如圖4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圓柱形容器重6N.底面積為100 cm2.裝有適量水,彈簧測力計(jì)的掛鉤上掛著重為27 N的金屬塊.現(xiàn)將金屬塊浸沒水中.容器內(nèi)水面由20 cm上升到30 cm,取g=10 N/kg,求金屬塊浸沒水中靜止后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
解析:要求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必須知道物體所受的重力和浮力.求解物體所受的浮力要用公式F浮=p液gV排,計(jì)算排開水的體積變得至關(guān)重要,而排開水的體積就是“增加”水的體積.容器的底面積S=1002.水增加的高度△h=30 cm-20 cm=10 cm.V增=SAh=100 2X10 cm=1 000 cm3,則V排 =V增=1000m3=10-3m3,即排開水的體積為10-3m3,所以F浮= p液gV排=1.0x103kg/m3x10 N/kgx10-3m3=10 N,所以F-=G-F排=27 N-10 N=17 N.即金屬塊浸沒水中靜止后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為17 N.
答案:金屬塊浸沒水中靜止后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為17 N.
責(zé)任編輯 蔡華杰
中學(xué)生數(shù)理化·八年級(jí)物理人教版2020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