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清華
一座山
對于每個人來說,心中都有個故鄉(xiāng)的影子,對于每一個走出山村的孩子來說,心中也都有一座故鄉(xiāng)的山。我的老家在素有“瓜果之鄉(xiāng)”美譽(yù)的鄱陽湖畔的蘆田鄉(xiāng),村外有一個方圓十里最高的山脈叫洄源嶺,因高聳入云,也叫碧云峰,它承載了我少年時代太多美好快樂的時光。
洄源嶺,顧名思義,每遇豐水期,因湖水漲到此處即自行回流而故稱,是周邊十余里的制高點(diǎn)。山上有柴草,灌木,和一些難以成大材的松樹、竹子以及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新鮮的空氣里,各色植物彼此相安,并對人類的腳步,表現(xiàn)出極大的包容和友善。山下是先人們開辟出來的一層層山田,它的泥土呈黃色,非常適宜于種地瓜,土豆,正是因?yàn)橛羞@些平常的柴草,灌木,和那些呈黃色的泥土,使父老鄉(xiāng)親得以度過饑寒交迫的年代。
自有記憶起,我便知道這座神秘大山所散發(fā)出來的柔和氣質(zhì)與神秘光芒。甚至知道它每一根落葉,每一根細(xì)草,每一條溪水在母體裙裾上的優(yōu)美睡姿,以及風(fēng)包裹著地表溫度,從狹長飄搖的山道,再途經(jīng)吳張村吹來的氣息。每一年那里也是學(xué)校組織我們春游的唯一目的地。
聽當(dāng)?shù)氐睦先苏f,曾經(jīng)的洄源山頂中央有一塊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平地。明朝末年有一幢古色古香的老式廟宇,寺廟四周參天林木,叢林外,怪石嶙峋、千姿百態(tài)。最令人稱奇是山上的湯池石,在它的最頂部下端有個長方形的石槽,石槽兩端各有一個天然的小洞穴,形似“石盅”。傳說,以前這塊石頭日夜汩汩不斷地分別滲出“油”和“鹽”,每天早上廟里的和尚都要來此處取回一盅油和一盅鹽。天長日久,隨著香火越來越旺,那原有的滲出量已不能滿足他們生活需求。后來,有個貪心的和尚嫌那滲出量太小,擅自將那兩個小洞穴給鑿大了。打那以后,那兩個泉眼也就銷聲匿跡了。
古老的傳說吸引了少年時代的我和小伙伴們不斷的前往洄源嶺探幽,那里成了我們的天堂和樂園。我們采擷火紅火紅的杜鵑花,編成花環(huán)戴在頭上,奔跑在花木間捉迷藏,用藤條編織成繩子在樹上蕩秋千、打野仗……
汗水和露水打濕了衣衫,回到家自然免不了母親一頓打罵,母親拾掇著我挖回去的野菜和蘑菇,免不了用洄源嶺的洞穴藏了多少妖魔和孽畜來嚇唬我。不得不說,母親的話對懵懂無知的我和我的小伙伴們產(chǎn)生了極大的震懾,有段時間再也不敢私自去山里玩耍了。
然而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幾年后我們都長大了一點(diǎn),像小牛犢一樣有了膽量,再也不怕什么吃人的鬼怪,越是有危驗(yàn)的地方倒是越想去看看!記得那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末期的一個暑期,我們幾個人相約去洄源嶺,彼時烈日當(dāng)頭,汩汨溪流嘩嘩流淌,陣陣清風(fēng)吹拂著面頰,我們絲毫感覺不到疲憊。那時的我們,不像現(xiàn)在一樣特地去山上采挖嘗鮮,而是用勞動獲得食物,真切地感知食物的珍貴與本味。
無知無畏的我們,沒有看見任何野獸怪禽,除了遇見幾只山鼠和野兔驚慌地亂竄外,傳說中的大蟒和狐貍并沒有出現(xiàn)。日暮西斜,我們滿載著勝利的果實(shí)往山下走去。忽然,同行的菊鳳唉喲一聲,蹲在地上痛苦地捂住肚子。我們趕緊扔掉東西扶住她,彼時菊鳳滿嘴血紅,喘著粗氣,肚子鼓鼓的。少時的我們在半山腰嚇得大哭起來。這時,一個砍柴的大伯走過來詢問,得知情況后,他猜測菊鳳可能是吃多了山上的紅草霉,那種野草霉吃了會引起腹脹,得知吃得不算多,叮囑菊鳳原地多休息下沒事。
下得山來,天色已晚。菊鳳在家躺了兩天,肚子才消氣。這一次雖然沒有造成什么直接的傷害,卻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之后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里,我看到高高的碧云峰便產(chǎn)生了些許的懦弱和膽怯。
作為大山和煤礦工人的女兒,我和我的父老鄉(xiāng)親一樣,心中曾經(jīng)的膽怯和懦弱已被歲月浸泡成了深沉的敬畏——敬畏大山,敬畏自然。而洄源嶺,在寂寂的流年中,依然如一位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人,橫臥在崇山峻嶺間,悠然地看著來往的人們,緘默不語。
一條河
有陽剛的山做骨架,自然還需靈動的水作血脈。洄源嶺與石嶺河,雙子星座,它們一起承載著沉重的歲月與夢想,猶如一幅幅永遠(yuǎn)常新的潑墨山水畫卷,不知疲倦地展現(xiàn)在鄱陽湖畔的鄉(xiāng)村之間。
此前,我并未到過石嶺水庫,但是腦海中對石嶺水庫的印象異常深刻。這次回家,得遇初中恩師張富寶,年過八十依舊精神矍鑠的他,帶我來到記憶中本土最大水庫,為我們再現(xiàn)當(dāng)時建造石嶺水庫的動人場景:
當(dāng)時洄源嶺山腳下,有吳張和山下兩個自然村,總共有400多戶,因?yàn)樯钍芨珊岛闈匙匀粸?zāi)害的影響,公社發(fā)動各個大隊(duì)村民修建水庫。鄰近的村子除了老人、小孩和一部分要持家的婦女之外,但凡是有勞動力的群眾都參與到修建石嶺水庫中去。那時沒有先進(jìn)的生產(chǎn)工具和勞動器械,所有工程都必須由人去親力親為,當(dāng)時的人們利用只有鋤頭、鎬頭、鐵锨、箕畚這些生硬的器具肩扛背馱,終于修建而成800多畝水面的中型水庫。從此,吳張村清水浩蕩,澤潤田地。勤勞樸素的吳莊村的人們篤定地認(rèn)為,清水之所以源源流淌,一定來源于洄源嶺最高處碧云峰下,為此,吳莊大隊(duì)給這條河床起了個淵源頗深的名字:石嶺湖。
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全大隊(duì)三分之二的田地靠石嶺之水順流灌溉,是吳張人民的生命之河,也是吳張村民的依靠和希望。故當(dāng)?shù)氐娜藗兎Q石嶺湖水為母親河。
站在岸邊望去,石嶺河水波光瀲滟,像一塊巨大的藍(lán)寶石鑲嵌在綠洲,如果不是親耳聽聞父輩和老師的講授,我甚至?xí)孪耄撼巳f能的神,誰能將它完成或改變。我蹲下來,聽到樹葉的飄落之音,聽到一條河熟睡后,安然于星光和歲月背后的呼吸。
和所有的河流一樣,歷經(jīng)百轉(zhuǎn)千回,吳張村的母親河也曾一度枯草泛濫,泥沙俱下,村民們守著山下的田地,道路滿泥濘,危房遍全村,昔日的石嶺河也成了臭水塘。2012年吳張村被列為省級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幫扶村后,村民們自發(fā)清理河床的枯枝敗葉,移走雜物,挖掘淤泥,夯實(shí)堤岸,整修道路。為了還石嶺河潔凈之水,保護(hù)母親河,吳張村環(huán)村修建起二尺多寬的溝渠,河渠宛如藍(lán)色的緞帶纏繞著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村民們走出家門就可以舀起渠中之水澆花澆草,家家門前都有應(yīng)季的各種蔬菜和花朵……朝迎旭日,晚踏暮暉,田園牧歌式的新生活已經(jīng)隨石嶺清水一路“越陌度阡”而來。
當(dāng)清清的石嶺河水蜿蜒繞過山下的吳張村時,她把最為抒情的一筆作為最優(yōu)美的收勢,融入饒州文化生態(tài)農(nóng)旅高端休閑度假區(qū)中。度假區(qū)已初具雛形,如小家碧玉般亭亭玉立在湖光瀲滟的山水河畔,薄霧輕繞林間的木屋,恬淡的清風(fēng)送來泥土的芬芳,偶爾傳來清脆的鳥鳴聲。極目遠(yuǎn)眺,洄源山峰已裹在云層里看不清了,偶爾露出碧云山莊影子似的飛檐。一切恍若天籟,讓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般。“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詩和景,真正融合到了一起。
在這里,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古樸與典雅相得益彰。
想起美國作家梭羅,他曾在瓦爾登湖獨(dú)居,為自己蓋了一間簡陋的木屋,在森林中徜徉,在湖邊散步。他在隱居中尋找繁華塵世中人在物質(zhì)享受中丟失了太久的生命原初的意義。此時此刻,佇立在饒州綠谷的石嶺河水旁,我的心靈同梭羅隔著遙遠(yuǎn)的時空無縫對接。
一個村
沿鄱樂線向東而行20多分鐘,便是蘆田鄉(xiāng)吳張村。
村口豎立著雕梁畫棟的牌坊,吳張村人稱這座牌坊為龍門,橫跨路口,指明通村莊的路,是村莊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特征。
相傳,吳家祖先世代在山下的茅屋居住,吳家兄弟有四人,其中一兄弟年過三十未娶妻成家,這時,張氏家族有個男丁去世,張母帶著遺腹子嫁到吳家,孩子生下后也跟隨吳姓。純樸善良的吳家對孩子視如同根,吳張兄弟間也情同手足,張姓孩子長大成人后,在吳村繁衍生息,世代居住,吳家就成了張氏兄弟第二個故鄉(xiāng)。幾十年后,征得吳氏家族的同意,遂改回張姓。
地本無名,名由人造。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吳張兩家,為了生產(chǎn)生活的方便以及和鄰村的交流,遂將村莊改為“吳張村”。
吳和張,遂讓我想到了洄源山和石嶺水,想到石與水的關(guān)系,繼而又讓我想到它們與村莊的關(guān)系——
水柔軟,石堅(jiān)硬,水沖刷石頭并改變了它。石壁,也塑造了流水。在歲月的框架內(nèi),它們互為因果,但本質(zhì)上,它們趨于一致。石是柔軟的,因?yàn)樗膱?jiān)硬;水是柔軟的,因?yàn)槭膱?jiān)硬。它們結(jié)合于相交的點(diǎn)上,便塑造了一個叫吳張村的性格。
順著牌樓前行一公里,就到了這個昔日貧困縣的貧困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漂亮的依山而立的小樓,紅色的屋頂,在綠色山體與乳白色云霧中影影綽綽,恍惚間有幾分避世而居的幽遠(yuǎn)味道。整個村莊全換了裝束,門前是水泥地,村后有山道彎曲,木橋跳過溪水,有飛鳥不愿意離開,有溪聲在山那邊回蕩,有伸手可摘的瓜果,有月亮忽然投下的寂寞——這是一個說過嫉妒后讓人相顧忘言的地方。
或許是習(xí)慣使然,我總習(xí)慣將家鄉(xiāng)稱之為家園。家園,是“家”和“園”的組合。在吳張村,家是村莊,是村子內(nèi)分居各個角落的不同的個體,而園則為一個整體,每家門前都有小菜園,還有很多種植五谷,菜園是每個家庭、每個人為之用心傾心的所在,他們把小菜園耕作成了桃花源,村莊便坐落在這桃花源中,像水的源頭,花的蓓蕾,樂曲的基調(diào)。
村道兩旁高大的白樺樹林立,路燈嶄新。村中心的休閑廣場,三三兩兩村民徜徉其中,有的在健身器械上鍛煉,有的在涼亭聊天、下棋。路邊不時有采著豆角的美麗女子,拎著衣服去河邊浣洗的少婦,還有騎車過來灑下珠玉般笑聲的兒童……在這里,生活依然是慢的,樸素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在一簇簇絢爛的青色里,我重逢了一張讓我思念了許久的臉——一位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躬身于門前的菜園,像極了我的父親,他正為菜地里的蔬菜拔草,看到我對著掛滿青椒的藤蔓拍照,老人憨笑著地邀請我們近前。
老人今年90歲,是村里的五保戶,一人居住在磚瓦結(jié)構(gòu)的平房里,房子至少有五十多歲的年齡,兩年前政府幫助修繕翻新的,墻面粉刷得雪白,青瓦覆蓋,頗有些徽派建筑的味道,在這個不到50平方米的小院,愣是被老人伺弄成一年四季瓜果飄香的花果園:
高低不一的斷磚將空間分隔成一塊塊,院子里,種了一叢叢茄子和青椒,枝干低垂,枝蔓斜出,零星開了大朵花,青椒排著隊(duì)光著身子一簇一簇站在枝葉間,藤蔓爬得很快,順著搭起的支架霸占了大部分菜園。青椒、茄子、南瓜、西紅柿……瓜果遍地,藤蔓纏人。我不禁納悶,這么多蔬菜瓜果,要么爛在地里,要么老在枝間,成為無用之物,他一個老人怎么消受?
想起早些年看過一部電影,叫《杯酒人生》,葡萄酒作家邁爾斯和希望逃避現(xiàn)實(shí)的朋友杰克,沿著布滿葡萄園和葡萄酒莊的道路一路走下去,品嘗美酒,卻遭遇了與酒無關(guān)的諸多事情。美酒只是線索,與人生無關(guān)。
不遠(yuǎn)處,在園子里忙碌的鄉(xiāng)親,直起腰來打量我們這群拿著手機(jī)不停拍照的異鄉(xiāng)人,用生疏的眼神看著我們,而我對吳張村的陌生感早已消失,內(nèi)心渴望他們把我當(dāng)作久別而歸的家人。忽然聽到孩童在休閑場上歡笑的聲音,那聲音既熟悉又陌生,像隔了許多朝代。我欲走向追逐,卻看到許多年前,另一個我,從一條窄窄的羊腸小道過來,分開沒膝的野草,舉著相機(jī),為一座沉睡的村莊拍照,既熟悉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