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蒙曉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xiāng)中心小學教師,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教師志愿者、全國模范教師、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蒙曉梅努力架起貧困學生和公益組織、愛心人士之間的愛心橋梁,至今已資助貧困師生600多人。在她的努力下,北更鄉(xiāng)沒有一個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
一座橋,佇立于河之上,連接這頭和那頭。廣西鄉(xiāng)村教師蒙曉梅和她的同伴們,努力架起貧困學生和公益組織、愛心人士之間的橋梁,在政府的幫扶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北更鄉(xiāng)沒有一個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這座太陽底下最美麗的橋,用青春和奉獻,帶孩子們走向了廣闊的世界。
2020年7月,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xiāng)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韋藍鵬榮獲“廣西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韋藍鵬自幼喪母,爺爺和父親相繼因病去世,他和奶奶相依為命,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沒在學校住宿前,他每天獨自走5公里的山路去上學,后在學校住宿,每個周末回家,一回家,韋藍鵬就割草、喂雞、摘自家的金銀花,忙完后還主動幫助鄰居干活。
這樣一個貧窮上進的少年被蒙曉梅在家訪中得知,她深受感動,不但經(jīng)常鼓勵韋藍鵬樂觀面對生活,還尋找“對接人”對他進行幫扶。開始,一個小姑娘愿意從自己不多的工資中拿出錢幫助韋藍鵬,后來她結(jié)婚有了孩子,花錢的地方多,就沒法再資助韋藍鵬了,于是蒙曉梅又幫韋藍鵬找下一個“對接人”……愛的接力一棒傳一棒,如今已經(jīng)傳到了第四棒。
蒙曉梅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xiāng)中心小學教師,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教師志愿者、全國模范教師、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蒙曉梅努力架起貧困學生和公益組織、愛心人士之間的愛心橋梁,至今已資助貧困師生600 多人。在她的努力下,北更鄉(xiāng)沒有一個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
韋藍鵬將蒙曉梅當媽媽一樣,他受到表彰,蒙曉梅非常高興,囑咐他:要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幫助和帶動更多的同齡人。
把蒙曉梅當媽媽依戀的還有小女孩樊秋亮。她兩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受到打擊患病,臥床不起。樊秋亮每天早早起床,生火做飯,放學后趕著回家照顧父親,周末背竹簍上山采金銀花換錢。蒙曉梅家訪時了解到樊秋亮家里的情況,擔任了她的扶貧負責人。在蒙曉梅等老師的幫助下,樊秋亮茁壯成長,2018年,當選“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樊秋亮的理想是:長大了當一名像蒙老師一樣有愛心的老師,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
大山里的老師像一座橋,他們傳授知識,也傳遞愛。孩子們承載著愛,自強自立,成為新時代好少年。
蒙曉梅幫助孩子的初心,要從二十多年前說起。1996年秋季,開學已有10天了,蒙曉梅班里的一個學生還沒有到學校,她心里惦記著,周末翻越幾座山頭趕到那個孩子家??吹娇諘绲姆孔雍鸵患胰苏诤鹊南≈?,她明白,一定是交不起學費了。
恍惚中,蒙曉梅仿佛看到了從前的自己。山里孩子蒙曉梅從小家庭貧困,一度輟學,是政府和鄉(xiāng)親們籌錢,幫助她回到學校讀書。蒙曉梅說:“我是被大山里淳樸的父老鄉(xiāng)親資助讀書的,我想讓大山里的孩子都接受教育,回報鄉(xiāng)親們對我的恩情?!泵蓵悦氛矣H戚和同事借錢,為那個孩子湊齊了學費,讓孩子回到了學校。
蒙曉梅的班里還有一些孩子,和年邁的祖父母生活,父母在城市打工,他們有時也會因為貧困而輟學,這讓蒙曉梅很心疼,她想要幫助他們。每到寒暑假和周末,她就會挨家挨戶去家訪,了解貧困家庭孩子的情況。
在北京鄉(xiāng)村教師的培訓活動中,蒙曉梅把大山里的情況講給大家聽,她說,“孩子們問我,長城有多長,有沒有村里到縣城那么長;故宮有多大,有沒有籃球場那么大。學校有籃球場,沒有足球場,孩子們不知道足球場更大……”培訓結(jié)束時,北京的一位女校長給蒙曉梅送來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用品,一位老人拿出100塊錢塞給蒙曉梅,讓她去看看長城有多長、故宮有多大,好講給孩子們聽……那時候,蒙曉梅每個月的工資才180塊錢,大家的善心讓她非常感動,并希望自己也成為能為別人帶去溫暖的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蒙曉梅加入廣西一家公益機構(gòu),成為志愿者。從此,她積極協(xié)調(diào),努力架起貧困學生和公益組織、愛心人士之間的愛心橋梁。她聯(lián)系公益機構(gòu),給當?shù)刎毨和l(fā)放“溫暖包”;她促成公益機構(gòu)在北更鄉(xiāng)建立貧困農(nóng)民工子女助養(yǎng)站……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蒙曉梅至今已資助貧困師生600多人次。
榜樣的力量總是驚人的,來賓市總工會在北更鄉(xiāng)中心小學設立了“蒙曉梅勞模工匠創(chuàng)新工作室”,北更鄉(xiāng)很多人都自愿加入其中。有一位年輕的教師調(diào)到縣城工作,還經(jīng)常在周末專門從縣城趕來參加公益活動。
工作室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快遞,蒙曉梅的微信和電話也響個不停。她向公益機構(gòu)、愛心人士介紹需要幫助的孩子的情況,給孩子拍照片、量身高,接收大家捐助的衣服、鞋子、書、棉被,還有錢款,再把這些錢物送給孩子,拍下照片,反饋給資助者。為了保證愛心捐助的公開透明,工作室對每一筆物資、愛心款,都會做好登記并拍照存檔。
蒙曉梅自己也是扶貧人,對口幫扶三戶家庭。“最近幾年國家的扶貧力度大,不只是我?guī)头龅娜龖簦备l(xiāng)的貧困戶幾乎都脫貧了?!彼f,“做公益活動,磨練了我的意志,我心胸更開闊了,也遇見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更欣慰的是,看到了得到幫助的孩子長大成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實,我自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p>
時光荏苒,如今,蒙曉梅教過的、幫助過的許多學生到大山外面讀書或工作了,他們中有一些人成了教師,更多的人和蒙曉梅一樣,成了愛心志愿者。就在前幾天,蒙曉梅收到一個學生的消息,告訴她自己準備出國讀碩士了。
“想都不敢想,我們大山里的女孩子還能出國讀碩士,我覺得特別了不起。”蒙曉梅的眼睛里閃動著淚花,朦朧中她仿佛看到了那孩子從前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