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袁滌繁
摘 要:為了解高職學生氣質、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探討這三個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對700名高職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整體普遍多血質傾向,情緒管理能力一般,少部分學生心理癥狀明顯;男女氣質傾向、情緒管理能力無差異,女生心理癥狀表現(xiàn)更突出;城鄉(xiāng)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心理癥狀無差異,氣質傾向略不同;三個年級學生多血質傾向差異顯著,中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較高;氣質、情緒管理、心理癥狀三者兩兩之間相關顯著;情緒管理能力對心理癥狀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關鍵詞:高職學生;氣質傾向;情緒管理;心理健康
一、引言
氣質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表現(xiàn)在個體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個體性格養(yǎng)成的重要基礎。研究表明,氣質與心理健康關系緊密[1][2]。情緒管理指個體用科學的心理學方法管理和調整自己情緒狀態(tài),避免和緩解不利情緒體驗,以保持自己內在與外界、他人協(xié)調一致的策略。張文海、盧家楣、張慶的研究[3]表明,情緒管理與氣質存在密切關聯(lián),而情緒是個體行為的內在驅動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得到很多研究的證實。然而關于氣質、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目前很少有研究作過深入探討?;诖?,本研究以高職學生為例,一方面探討高職學生這三方面的現(xiàn)狀,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現(xiàn)實參考;另一方面,探討氣質、情緒管理、心理健康三者之間的內在關系,為豐富相關理論提供依據。
二、研究方法
(一)對象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隨機抽取重慶建筑工程職業(yè)學院7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最終回收有效問卷645份,其中男生352人,女生293人;獨生子女211人,非獨生子女434人;城市學生239人,農村學生406人;大一360人,大二139人,大三146人。
(二)工具
1.氣質量表
采用陳會昌氣質量表。該量表是由山西省教科院陳會昌等人編制,共60題,含膽汁質、粘液質、多血質和抑郁質四種氣質類型,每種氣質類型測試題15道,得分越高,則在該氣質類型上的傾向性越大,具有良好信效度。本研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87。
2.情緒管理能力問卷
采用西南大學王飛飛編制的《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問卷》,共38道題,得分越高,情緒管理能力越強。本研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52。
3.SCL-90量表
SCL-90量表也叫癥狀自評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人群,信效度較高。
(三)數據處理
主要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整體狀況
整體而言,高職學生在四種氣質傾向上的得分分別為膽汁質2.52分、多血質7.28分、粘液質5.60分、抑郁質2.38分,在情緒管理能力上平均得分為15.29分,在心理癥狀上平均得分114.31分,超過160分的學生有60人,占9.3%。
根據各量表賦分設計,氣質量表中,氣質傾向得分區(qū)間范圍為-30~30,平均分為0分,得分為正數表示氣質傾向性較強,得分為負數表示氣質傾向性較弱,得分越高表示個體氣質傾向性越強;在情緒管理能力問卷中,得分區(qū)間范圍為5~25,平均分為15分,得分越高表示個體情緒管理能力越強;SCL-90量表得分區(qū)間為90~450,一般認為總分超過160表示心理狀況不佳,需要引起關注。從上述結果來看,一是高職學生整體上氣質傾向得分中等偏上,表現(xiàn)出正向傾向性,其中多血質傾向性較為突出,這也印證了近幾年研究表明在單一氣質類型中以多血質個體占比最大的結論[4];二是高職學生情緒管理能力整體處于中等平均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三是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整體狀況較好,9.3%的學生心理癥狀明顯,需要引起關注。
(二)差異分析
為了了解高職學生氣質、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更細致的信息,研究人員從人口變量上對高職學生進行了差異比較,結果如下。
1.性別差異
如表1所示,在氣質量表中,男女生在多血質得分維度上表現(xiàn)出極其顯著的差異(p<0.001),男生得分較高,即說明男生的多血質傾向性更強,男生表現(xiàn)出更突出的熱情、開放、靈活、多變等多血質的特征。在情緒管理能力上男女生并未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在SCL-90得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即女生表現(xiàn)出更突出的心理癥狀,這一結果也與以往絕大部分研究表明女生更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結論[5]相吻合。
2.獨與非獨生子女差異
如表2所示,對比獨生子女學生與非獨生子女學生在氣質傾向、情緒管理、心理癥狀上的得分,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差異均不顯著(p>0.05),即說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不存在差異。
3.城鄉(xiāng)差異
如表3所示,在城鄉(xiāng)學生間,多血質和粘液質得分出現(xiàn)了顯著差異(p<0.05)。在多血質得分上,城市學生顯著高于農村學生;在粘液質得分上,農村學生顯著高于城市學生。多血質與粘液質的差異主要有:多血質外向,粘液質內向;多血質靈活變通,粘液質執(zhí)著穩(wěn)定;多血質巧言善辯,粘液質勤勞寡言。由此看來,這正是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的差異所在。當然,氣質本身無好壞優(yōu)劣之分,城鄉(xiāng)學生各有優(yōu)勢。
4.年級差異
如表4所示,在氣質量表上,不同年級學生的多血質得分表現(xiàn)出極顯著的差異(p<0.01),具體為大一學生多血質傾向得分最高,大三學生最低,多血質傾向呈現(xiàn)出隨著年級的降低而逐漸升高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這或許與我國的教育思想轉變有關。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往我國的教育傾向于保守,強調穩(wěn)重、謙虛等品質,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越來越強調創(chuàng)新、自信等品質,這正好與多血質的突出特征開朗大方自信等相吻合。
在情緒管理能力和SCL-90得分上也表現(xiàn)出顯著的年級差異(p<0.05),結果均為大三年級最差,大一年級其次,大二年級最好。究其原因,這與不同年級學生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有關,大三年級臨近畢業(yè),體驗著畢業(yè)論文、就業(yè)、分離等壓力;大一年級存在著新環(huán)境適應的困惑;相對而言,大二學生情緒較為穩(wěn)定,心理癥狀也較為輕微。
(三)氣質傾向、情緒管理、心理癥狀的關系
1.相關分析
為了弄清楚氣質傾向、情緒管理和心理癥狀三者之間的內在關系,研究人員作了相關分析。如表5所示,通過斯皮爾曼積差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氣質傾向、情緒管理、心理癥狀兩兩之間均相關顯著(p<0.05),即氣質傾向與情緒管理能力負相關,與心理癥狀正相關;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癥狀負相關??梢员硎鰹椋簹赓|傾向性越強,情緒管理能力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2.回歸分析
從相關分析得知,氣質傾向、情緒管理能力均與心理癥狀顯著相關,那么是否氣質傾向和情緒管理對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預測量有多大?為了探究清楚,研究人員以心理癥狀為因變量、以四種氣質和情緒管理能力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進入回歸方程的變量只有情緒管理能力,其回歸系數分別為-8.012,對心理癥狀的解釋力度達到17.0%,四種氣質傾向均未進入回歸方程。由此表明,情緒管理能力對心理癥狀具有顯著的負性預測作用,回歸方程為:心理癥狀=236.818-8.012*情緒管理能力。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高職學生整體多血質傾向較強,情緒管理能力一般,心理癥狀整體表現(xiàn)微弱,少部分學生心理癥狀明顯。
(2)男女生整體氣質傾向、情緒管理能力無差異,心理癥狀女生表現(xiàn)更突出。
(3)城鄉(xiāng)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心理癥狀無差異,氣質傾向有差異。
(4)不同年級學生多血質傾向差異顯著,情緒管理、心理健康水平隨年級增長呈現(xiàn)倒U型現(xiàn)象,即中年級情緒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5)氣質、情緒管理、心理癥狀三者兩兩之間顯著相關。
(6)情緒管理能力對心理癥狀具有顯著負性預測作用。
(二)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當前高職學生氣質傾向具有獨特的特征,情緒管理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在性別、城鄉(xiāng)、年級、是否獨生子女等變量上表現(xiàn)出各種差異,同時氣質、情緒管理、心理健康三者之間關系密切。因此,筆者對以后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注意把握不同學生氣質類型的特征,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注重學生氣質的優(yōu)化,在培養(yǎng)學生自信、拼搏的品質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穩(wěn)重、戒驕戒躁的品格;
二是注重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從研究結果能夠看出,高職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充分利用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心理課程、心理活動、朋輩互助等多種方式提升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心理更加健康;
三是特別關注心理問題易感群體,更加關注女生、畢業(yè)年級學生、新生的心理健康,在情感上、心理上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與關懷。
參考文獻:
[1]郭召良,鄭日昌.氣質特質與心理健康水平評定[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12):847.
[2]范振生,王云,陳麗花.醫(yī)學生氣質類型與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8):140-141.
[3]張文海,盧家楣,張慶.青少年氣質對其情緒調節(jié)的影響:教師情感能力的作用[J].心理科學,2011(4):834-838.
[4]陳文,陳莎莎.溫州大學生不同氣質類型與心理健康相關性的探討[C]// Jun H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2014.
[5]楊軍,李清華.近三年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以某高職院校為例[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19(1):67-70.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建筑工程職業(yè)學院2019年院級“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專項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SZ19J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楊軍(1987—),男,土家族,重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校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