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培,潘君屹,遲 哲
(南京大學內(nèi)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流體研究所,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南京 210023)
華南主要由華夏和揚子板塊構成,本文所述之華南地區(qū)指的是華夏板塊以及揚子板塊的東南緣部分地區(qū),即江山-紹興-萍鄉(xiāng)-北海斷裂帶以東和北西側鄰區(qū),主要包括欽杭成礦帶、南嶺成礦帶和東南沿海成礦帶,不包括揚子板塊東緣的長江中下游成礦帶。華南地區(qū)是中國最重要的金屬礦產(chǎn)資源聚集區(qū),其不僅擁有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屬(W-Sn-Sb-Nb-Ta)成礦帶,同時也發(fā)育大規(guī)模有色金屬(Cu-Pb-Zn)和貴金屬(Au-Ag)礦床(徐克勤等,1982;毛景文等,2009;Mao J W et al.,2013;陳駿等,2014;胡瑞忠等,2016)。雖然華南地區(qū)的稀有金屬、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床存在從元古代到新生代之間的多期成礦作用(陳駿等,2014;倪培等,2017;Mao et al.,2019),但主要的成礦作用均發(fā)生在燕山期(早侏羅世至晚白堊世,約200~70 Ma 之間),形成了“中生代成礦大爆發(fā)”(華仁民等,1999)。前人對華南鎢錫稀有金屬成礦作用的模式和找礦模型已有非常系統(tǒng)的總結(如毛景文等, 2007; 王登紅等, 2007; 陳駿等, 2008;2014;Mao et al.,2019 等),相比之下,有關華南燕山期大規(guī)模銅成礦作用的綜述研究則主要集中在欽杭成礦帶(如毛景文等,2011;郭春麗等,2013;倪培等,2017;Li et al.,2019),少數(shù)涉及東南沿海成礦帶(如毛景文等,2018;Jia et al.,2018)。
近年來,圍繞華南地區(qū)銅及相關金、鉬等金屬的找礦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使得華南燕山期大規(guī)模銅成礦作用的時空格局發(fā)生了重要轉變。例如,在欽杭成礦帶西南段大瑤山地區(qū)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園珠頂銅鉬礦床(楚克磊等,2013;Zhong et al.,2010)、寶山銅礦床(畢詩健等, 2015; Zhang Z Q et al.,2018)、大黎銅鉬礦床(胡升奇等, 2012; 李忠陽等,2019)等,其中園珠頂斑巖型銅鉬礦床已達到大型規(guī)模;在東南沿海成礦帶紫金山礦集區(qū)北西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古田銅鉬礦床(Li B et al.,2016);在東南沿海成礦帶新發(fā)現(xiàn)或詳查了粵東地區(qū)新寮崠(王小雨等,2016)、鐘丘洋銅礦床(Jia et al.,2019)以及在閩西南上杭-云霄火山巖帶東段的錦溪、鐘騰銅鉬礦床(潘天望等,2016)等等。此外,在一些老礦山深部或周邊也不斷取得新的找礦進展,如德興礦集區(qū)銀山礦床深部勘查新增銅、金儲量分別達到中型和大型規(guī)模(王國光等,2019),德興銅礦北西側的張家販地區(qū)深部發(fā)現(xiàn)了浸染狀斑巖型金礦化,指示了一定的成礦潛力(李利等,2018);在福建紫金山礦集區(qū)紫金山銅金礦周邊接連探明羅卜嶺、東南礦段銅鉬礦床、五子騎龍、浸銅湖、大巖里銅礦床以及龍江亭、二廟溝、大芨崗等銅金礦床,探明銅總金屬量超過200 萬噸(Chen et al., 2019; Pan et al., 2019);在福建德化礦集區(qū)邱村、安村、下坂等老礦山周邊新探獲的東洋金礦儲量可達大型規(guī)模(Li S N et al., 2018a; Zhang H et al.,2018),并預示深部尋找斑巖型銅礦床的巨大潛力(Ni et al.,2018;2019)等等。這些找礦勘查進展不僅改變了欽杭成礦帶銅礦床的整體分布格局,也使得東南沿海成礦帶逐漸成為華南地區(qū)另一重要的銅資源聚集區(qū)。
過去幾年,對上述新發(fā)現(xiàn)礦床的大量高精度同位素定年研究為進一步認識華南燕山期大規(guī)模銅成礦作用的時空分布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此外,在已知礦床的深邊部取得的眾多找礦突破也為礦床成因的探討提供了全新的素材,亟待總結一些新的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來進一步指導勘查。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匯總了華南燕山期30 余個主要銅礦床(含伴生銅)的礦床地質和成礦成巖年齡信息,初步探討了華南燕山期大規(guī)模銅成礦作用的主要類型和時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礎上,本文結合華南地區(qū)近年來銅及相關金、鉬等金屬的最新找礦勘察進展和礦床成因機制研究成果,分別以德興礦集區(qū)、德化礦集區(qū)、紫金山礦集區(qū)和治嶺頭礦集區(qū)為例,提出了華南燕山期斑巖-淺成低溫熱液銅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的幾種成礦模式和找礦方向。
本文重點關注華南地區(qū)燕山期以銅為主要成礦金屬的礦床,華南同時期一些與花崗巖有關W-Sn礦床亦伴生可觀規(guī)模的銅礦化,因此也被納入本文的統(tǒng)計范圍之內(nèi)。表1中匯總了華南燕山期形成的34個主要銅礦床的礦床類型、金屬組合、儲量以及礦化蝕變特征等信息,并根據(jù)近年來發(fā)表且較為可靠的定年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了這些礦床的成巖成礦年齡(表1)。在此基礎上,本節(jié)將從礦床類型和時空分布(圖1~3)兩個角度總結華南燕山期銅成礦作用的主要特征和規(guī)律。
雖然華南燕山期主要銅礦床的合計銅儲量至少達到2300 萬t(表1),但從單個礦床(或礦田)的銅儲量角度來看,達到大型規(guī)模以上(>50 萬t)的僅有8例,包括德興、銀山、永平、園珠頂、紫金山、羅卜嶺、大湖塘和個舊礦床,其余均為中小型礦床(圖1)。在礦床類型方面,華南燕山期大規(guī)模銅成礦作用主要由斑巖型、矽卡巖型和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組成(圖1、圖2)。這其中,以德興、園珠頂、羅卜嶺等礦床為代表的斑巖型礦床提供了約一半的銅金屬量,紫金山、銀山等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和永平、東鄉(xiāng)、寶山(湖南)、大寶山等矽卡巖型礦床分別占華南燕山期銅儲量的17%和16%(圖2)。此外,以贛北大湖塘、朱溪和廣西大廠、云南個舊為主要代表的一些燕山期斑巖/矽卡巖型W-Sn 多金屬礦床亦伴生有可觀規(guī)模的
銅,如大湖塘W-Cu-Mo礦床探明銅資源量已超過65萬噸(Song et al.,2018),達到大型規(guī)模,另據(jù)程彥博(2012)統(tǒng)計,個舊錫多金屬礦田至少蘊含300 萬噸銅,可達超大型規(guī)模。
表1 華南燕山期主要銅礦床統(tǒng)計表Table 1 Summary of major Yanshanian copper deposits in South China
續(xù)表 1Continued Table 1
圖1 華南燕山期主要銅礦床類型、規(guī)模和時空分布(底圖據(jù)Zhou et al.,2006修改)Fig.1 Type,scale and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ajor Yanshanian copper deposits in South China(base map modified after Zhou et al.,2006)
圖2 華南燕山期主要銅礦床類型的儲量占比Fig.2 Reserve proportions of major Yanshanian copper deposit types in South China
華南燕山期不同類型銅礦床中除銅以外的主要成礦金屬具有較為鮮明的組合特征。斑巖型礦床通常以Cu-Mo(-Au)為主要金屬組合,如德興、園珠頂、羅卜嶺、古田、桐村、大黎、錦溪等;矽卡巖型礦床則主要以Cu-Pb-Zn 為主要組合,如龍頭崗、七寶山、寶山(湖南)、銅山嶺、天堂等,一些礦床也可伴生較多Mo、W 礦化,如大寶山、東鄉(xiāng)和石箓;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多為Cu與Au-Ag貴金屬組合,如紫金山、悅洋、龍江亭、懷溪等,也可以伴生較多Pb-Zn 賤金屬,如銀山、治嶺頭等。華南燕山期銅礦床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值得注意,即經(jīng)??梢栽谕坏V田內(nèi)出現(xiàn)多種礦床類型的組合。例如,在贛東北德興礦集區(qū)中德興超大型斑巖Cu-Mo-Au 礦床與南西側的銀山大型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多金屬礦床僅相距約15 km,二者構成了華南地區(qū)單位面積銅金礦化最集中的地區(qū)之一(毛景文等,2010;Mao et al.,2011);而閩西南紫金山礦集區(qū)所在的約長15 km、寬4 km 范圍內(nèi)則聚集了包括紫金山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Cu-Au 礦床、羅卜嶺斑巖Cu-Mo 礦床、悅洋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Ag-Au-Cu 礦床以及五子騎龍、浸銅湖、龍江亭、二廟溝、大芨崗、青徑、何屋等多達12 處斑巖型和淺成低溫熱液礦床(Pan et al.,2019),成為中國已知礦床密度最大、種類最為齊全的斑巖-淺成低溫熱液型礦集區(qū)。實際上,利用不同礦床類型之間的組合特征來預測隱伏礦體已成為當前找礦勘查的重要方向(毛景文等, 2009; Pan et al., 2018; Ni et al., 2019; 倪培等,2020)
欽杭成礦帶和東南沿海成礦帶是華南燕山期銅礦床最主要的集中區(qū)(圖1)。從空間分布上看,華南燕山期銅礦床分布極為不均,表現(xiàn)為少數(shù)重點成礦區(qū)域所占儲量的比重極大。例如,德興-銀山礦集區(qū)探明銅儲量近1100 萬噸,紫金山礦集區(qū)探明銅儲量超過400 萬噸,二者之和即占華南燕山期主要銅礦床總儲量的65%。華南其他重要銅成礦聚集區(qū)還包括北武夷地區(qū)(>200 萬噸)、大瑤山地區(qū)(>100 萬噸)以及云南個舊礦田(伴生Cu>300萬噸),上述主要成礦區(qū)構成了華南燕山期銅儲量的90%。需要強調(diào)的是,近年來隨著紫金山礦集區(qū)找礦勘查的不斷突破(Chen et al.,2019;Pan et al.,2019),以及粵東地區(qū)鐘丘洋、新寮崠等新礦床的發(fā)現(xiàn)或詳查(王小雨等,2016;Jia et al.,2019),導致東南沿海成礦帶已成為華南地區(qū)僅次于欽杭成礦帶的燕山期銅成礦聚集區(qū)。
圖3 華南燕山期主要銅礦床成礦(a)和成巖(b)年齡直方圖Fig.3 Age histograms of mineralization(a)and related rocks(b)from major Yanshanian copper deposits in South China
根據(jù)表1 所列相關文獻統(tǒng)計的華南燕山期銅成礦年齡分布與前人總結的結果基本吻合(李曉峰等,2008;毛景文等,2009;Mao J W et al.,2013),主要可分為中晚侏羅世(180~145 Ma,峰期為170~150 Ma)和白堊紀(130~80 Ma,峰期為110~90 Ma)兩個主成巖、成礦階段(圖3a、b)。總體上,中晚侏羅世銅成礦作用主要分布于欽杭成礦帶,而白堊紀銅成礦作用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成礦帶的火山巖帶中(圖1)。值得注意的是,東南沿海成礦帶自浙江至粵西沿線的白堊紀銅礦床年齡幾乎全部集中在101~106 Ma之間的狹小范圍內(nèi),沿欽杭成礦帶分布的中晚侏羅世銅礦床一定程度上具有由北東向南西逐漸年輕的趨勢(圖1),而后者可能與古太平洋板塊的斜向俯沖有關(Mao J W et al.,2013)。李曉峰等(2008)曾將華南燕山期銅礦床劃分為由西向東分布的3條礦帶,分別為北西側的德興-銅山嶺帶、中部的永平-大寶山帶和東南側的紫金山-銅坑帶,并指出其成礦年齡有從西向東逐漸變新的趨勢。然而,這一時空分布格局已隨著近年來的找礦勘查進展和高精度年代學研究而發(fā)生重要轉變,主要表現(xiàn)為在東南沿海成礦帶閩西南和粵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古田(~162 Ma,Li B et al.,2016)、鐘丘洋(~164.7 Ma,Jia et al.,2019)和新寮崠(~162 Ma,王小雨等,2016)等斑巖Cu(-Mo)礦床,其成巖成礦年代均與欽杭帶中晚侏羅世銅礦床峰期時間一致。此外,在欽杭成礦帶南西段大瑤山地區(qū)新近識別出一期以寶山(89~91 Ma,畢詩健等,2015;Zhang Z Q et al.,2018)、大黎(102 Ma, 胡升奇等, 2012; 李忠陽等,2019)為代表的早白堊世晚期至晚白堊世斑巖Cu(-Mo)成礦事件,使得該地區(qū)同時發(fā)育中晚侏羅世(園珠頂,156~157 Ma,楚克磊等,2013;Zhong et al.,2010;2013)和白堊紀2期斑巖型銅成礦作用。
上文統(tǒng)計結果表明,斑巖型和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是華南燕山期最重要的銅成礦類型。從全球范圍來看,斑巖型礦床與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尤其是高硫型和中硫型礦床)通常具有緊密的時空聯(lián)系(Arribas, 1995; Heinrich et al., 2004; Sillitoe et al., 2003;Sillitoe,2010)。自20 世紀末以來,淺成低溫熱液礦床與斑巖型礦床的成因聯(lián)系得到了廣泛認可(Rye,1993; Hedenquist et al., 1998; Heinrich et al., 1999;2004; Muntean et al., 2001; Heinrich, 2005;Williams-Jones et al.,2005)。位于菲律賓的Lepanto Cu-Au 礦床和Far Southeast Cu-Au礦床組合提供了斑巖-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具有成因聯(lián)系的經(jīng)典案例,相關研究表明2 類礦床本質上為同一巖漿熱液系統(tǒng)在不同空間的成礦產(chǎn)物(Arribas et al., 1995; Mancano et al.,1995;Hedenquist et al.,1998)。
鑒于斑巖與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密切的時空和成因聯(lián)系,根據(jù)淺部出露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尋找深部的斑巖型礦床一直是華南地區(qū)重要的勘查方向之一。在近年來的相關研究中,筆者注意到華南燕山期存在幾類不同的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組合類型,主要包括:①以德興-銀山為代表的斑巖型Cu-Au-Mo 礦床與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Cu 多金屬礦床組合(毛景文等, 2009; Mao et al., 2011);②以德化邱村、安村、東洋為代表的深部隱伏斑巖型Cu(-Au-Mo)礦床與淺部中硫型、遠端低硫型淺成低溫熱液Au(-Ag)礦床組合(Ni et al.,2018,2019;Li S N et al.,2018a;2018b);③以紫金山-羅卜嶺-悅洋為代表的斑巖型Cu-Mo礦床與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Cu-Au礦床和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Ag 多金屬礦床組合(Pan J Y et al., 2018;2019; Chi et al., 2018);④以治嶺頭礦集區(qū)為代表的深部斑巖型Mo(-Cu)礦化與淺部淺成低溫熱液Pb-Zn 脈體組合(趙超等, 2014;Wang et al., 2017)。在本節(jié)中,筆者將結合近年來的主要研究進展,依次以德興礦集區(qū)、德化礦集區(qū)、紫金山礦集區(qū)和治嶺頭礦集區(qū)為典型案例,總結華南燕山期4 類斑巖-淺成低溫熱液礦床組合的成礦模式和找礦方向。
2.1.1 礦集區(qū)地質背景
德興礦集區(qū)是中國最重要的銅金生產(chǎn)基地之一,擁有德興斑巖銅礦、銀山淺成低溫熱液多金屬礦床和金山金礦等大型-超大型礦床,已探明銅金屬總量近1100 萬t,金總量超過600 t,當前研究程度較高(朱訓等,1983;金章東等,1998;朱金初等,2002;華仁民等, 2000; Mao et al., 2011; Hou et al., 2013; Li et al., 2007;2013;Wang et al., 2012;2015; Li L et al.,2017 等)。德興礦集區(qū)位于欽杭成礦帶北東段,江山-紹興斷裂帶北西側(圖1)。區(qū)內(nèi)地層主要由上、下2 部分構成,下部基底地層為中新元古界(約815 Ma, Li J Y et al., 2016)雙橋山群淺變質巖,為一套經(jīng)歷了低綠片巖相變質作用的巨厚(>2000 m)火山-沉積建造,金背景值較高(劉英俊等,1989);上覆地層為中侏羅統(tǒng)(176~166 Ma,Wang et al., 2012)鵝湖嶺組的陸相火山凝灰?guī)r,其出露范圍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礦集區(qū)南西側孔家-銀山火山巖盆地所處的狹長地帶中(圖4)。區(qū)內(nèi)主要巖漿活動集中發(fā)生于燕山期,并以中侏羅世巖漿活動最為強烈,主要包括德興花崗閃長斑巖和銀山英安-流紋質次火山巖(圖4),二者分別與德興斑巖銅礦和銀山銅多金屬礦床密切相關,其鋯石U-Pb 年齡均在170 Ma 左右(Liu et al., 2012;Wang et al., 2012; Zhou et al., 2012; Li et al.,2013)。礦區(qū)南東側贛東北深大斷裂帶和北西側樂安江深斷裂帶構成了區(qū)域上的主要斷裂構造,這2個深斷裂帶同時發(fā)育強烈的韌性剪切作用,并在二者之間發(fā)育有江光-富家塢和八十源-銅廠等走向NE,傾向NW 的次級韌性剪切帶,以及金山、蛤蟆石等三級韌性剪切帶。礦集區(qū)內(nèi)金山金礦、蛤蟆石金礦等眾多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床的分布主要受控于三級韌性剪切帶(圖4)。
2.1.2 典型礦床地質特征
德興斑巖Cu-Au-Mo 礦區(qū)目前共探明銅950 萬t、鉬約30 萬t,并伴生金近300 t(Li L et al., 2017)。該礦區(qū)自南東向北西由富家塢、銅廠和朱砂紅3 個獨立礦床組成(圖5),其中銅廠探明銅儲量520 萬t,富家塢250 萬t,為目前正在開采的礦床。礦區(qū)內(nèi)主要賦礦圍巖為新元古界雙橋山群淺變質巖,斑巖型礦化和蝕變分別圍繞3 個獨立的花崗閃長斑巖侵入體(170 Ma)分布。從剖面上看,主礦體主要分布于花崗閃長斑巖侵入體上部及內(nèi)外接觸帶中,其中雙橋山群圍巖中賦存了近2/3 的礦體(圖5)。整體上,從富家塢到朱砂紅礦床具有礦體形態(tài)更加復雜、礦石銅鉬品位逐漸降低、礦床剝蝕深度逐漸減小的趨勢(圖5)。區(qū)內(nèi)發(fā)育典型的斑巖型細脈浸染狀和網(wǎng)脈狀礦化,可根據(jù)穿插關系和礦化蝕變組合識別出多期脈體(如Liu et al.,2016;Li L et al.,2017),礦石礦物主要為黃銅礦、黃鐵礦、輝鉬礦。此外,由斑巖體中心向外側依次發(fā)育斑巖型礦床特征的鉀化、黃鐵絹英巖化和青磐巖化蝕變分帶。
圖4 江西省德興大型銅金礦集區(qū)地質礦產(chǎn)圖(據(jù)Wang et al.,2013修改)Fig.4 Geological map of the Dexi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Jiangxi Province(modified after Wang et al.,2013)
圖5 德興斑巖Cu-Au-Mo礦床地質平面圖和剖面圖(據(jù)Wang et al.,2015修改)Fig.5 Geological map and section of the Dexing porphyry Cu-Au-Mo deposit(modified after Wang et al.,2015)
銀山淺成低溫熱液型Cu 多金屬礦床位于德興斑巖Cu-Au-Mo 礦區(qū)南西約15 km 處西山火山機構西側,目前已累計探明銅95 萬t、鉛鋅累計約100 萬t以及超過100 t金和3000 t銀。礦區(qū)主要賦礦圍巖仍為新元古代雙橋山群千枚巖,有少量礦脈賦存于中侏羅世鵝湖嶺組火山巖蓋層中。銀山礦床發(fā)育Pb-Zn-Ag 和Cu-Au 兩類礦體,成因上均與銀山火山-次火山巖存在密切聯(lián)系,其中,Pb-Zn-Ag礦體主要集中在北山區(qū)和九龍上天區(qū),與第一旋回石英斑巖(172 Ma)關系密切,而Cu-Au 礦體則主要分布在九區(qū)和銀山區(qū),與第二旋回英安斑巖(170 Ma)密切相關(圖6a、b)。區(qū)內(nèi)主要礦化形式為產(chǎn)狀較陡的金屬硫化物脈體,延伸長度平均在500 m,最長可達1100 m,厚度一般5~10 m(圖6b)。Cu-Au 脈以黃鐵礦、黃銅礦、砷黝銅礦和黝銅礦為主要礦石礦物,Pb-Zn-Ag脈則以大量閃鋅礦、方鉛礦為特征。礦區(qū)主要蝕變類型為黃鐵絹英巖化、碳酸鹽化和綠泥石化。銀山Cu多金屬礦床與英安-流紋質火山、次火山巖的密切成因聯(lián)系、特征的黃鐵礦-黃銅礦-砷黝銅礦-黝銅礦組合以及礦石中較高的Ag/Au 比值(13.3)均指示了其成因類型為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Wang et al.,2013)。
2.1.3 成礦模式和找礦方向
圖6 銀山淺成低溫熱液Cu多金屬礦床平面地質圖(a)和剖面圖(b)(據(jù)Wang et al.,2013修改)Fig.6 Geological map(a)and section(b)of the Yinshan epithermal Cu polymetallic deposit(modified after Wang et al.,2013)
德興斑巖Cu-Au-Mo礦成礦斑巖體鋯石U-Pb年齡和輝鉬礦Re-Os 年齡都集中在171 Ma(Liu et al.,2012; Zhou et al., 2012; Li et al., 2013; Li L et al.,2017),這一成巖成礦年齡與銀山礦床中與礦化密切相關的次火山巖年齡范圍基本相同(約172~170 Ma,Wang et al.,2012)。由于銀山Cu 多金屬礦化缺乏可靠的定年礦物,因此尚無準確礦化年齡限定,但Li等(2007)報道了區(qū)內(nèi)與礦化相關絹云母的Ar-Ar 年齡在176~178 Ma 左右,與銀山火山-次火山巖年齡范圍大致相當。整體上,德興與銀山礦床構成了斑巖型Cu-Au-Mo礦床與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Cu多金屬礦床的組合,但考慮到德興與銀山礦床之間較遠的距離,二者應代表了德興礦集區(qū)內(nèi)近同期形成的2個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tǒng)的不同端員,其成礦模式可參考圖7。具體地,德興斑巖型Cu-Au-Mo 礦床已經(jīng)歷較大程度抬升并出露地表,其淺部的火山巖和對應的中硫或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端員已被完全剝蝕;而銀山Cu 多金屬礦床的剝蝕程度較小,仍保留有部分成礦近同期火山巖,因此深部有尋找斑巖型礦床的巨大潛力(圖7)。
對銀山礦床的流體研究表明,Cu-Au 礦脈和Pb-Zn-Ag 礦脈的成礦流體均以中低溫、低鹽度流體主導,指示了典型的淺成低溫熱液環(huán)境,但在Cu-Au礦體深部則出現(xiàn)了高鹽度含子晶包裹體和低鹽度氣相包裹體構成的沸騰組合(Wang et al., 2013),這一現(xiàn)象進一步指示了銀山深部存在斑巖型礦化的可能。
圖7 德興礦集區(qū)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模式示意圖Fig.7 Porphyry-epithermal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Dexing ore concentration area
值得注意的是,在銀山和德興礦床之間還存在金山金礦等一系列受韌性剪切帶控制的金礦床(圖4)。這些金礦床的成因類型以及其與德興-銀山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仍然存在較大爭議(范宏瑞等, 1992; Mao et al., 2011; Zhao et al.,2013;Xu et al.,2017)。近年來的一些礦床學和流體研究表明,金山金礦從控礦構造、成礦物質來源、成礦流體和成礦機制等方面均符合典型的造山型金礦特征(Zhao et al., 2013; 趙丹蕾等, 2018),因此與區(qū)內(nèi)中侏羅世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tǒng)可能并沒有直接的成因聯(lián)系。但是,由于缺乏可靠的定年方法,金山金礦的成礦年齡仍需進一步工作來厘定。
2.2.1 礦集區(qū)地質背景
德化礦集區(qū)位于東南沿?;鹕綆r帶,政和-大浦斷裂的東側,是中國東南部重要的金產(chǎn)區(qū),目前已探明金儲量超過40 t,并且極具進一步勘探的潛力,被中國地質調(diào)查局列為全國資源潛力評價圈定的找礦靶區(qū)。雖然對德化礦集區(qū)的地質和勘探工作始于20世紀60年代,但是系統(tǒng)的礦床學研究在2015年后才得以開展(Li S N et al.,2018a;2018b;2020;Ni et al.,2018; 2019; Zhang H et al., 2018)。目前,區(qū)內(nèi)查明大小金礦床十余個,如邱村、東洋、雙旗山等;部分礦床伴生銅、銀礦化,如青云山、西乾、龍門廠(圖8),這些金礦床被認為集中形成于侏羅紀,與晚侏羅世火山-次火山巖活動具有密切成因聯(lián)系(Li S N et al.,2018a;2018b;Ni et al.,2018;徐楠,2017;Xu et al.,2018)。
區(qū)內(nèi)出露的地層包括新元古代變質基底和寒武紀到侏羅紀的火山-沉積地層(圖8)。新元古界基底為大嶺組和龍北溪組,是一套綠片巖、黑云斜長變粒巖和二云石英片巖組成的變質建造,原巖屬細碧角斑巖,具有較高的金礦質背景。古生代地層在區(qū)內(nèi)零星出露,包括林田溪組、童子巖組、翠屏山組、溪口組、文賓山組和焦坑組,為一套淺海和海陸交互相碎屑巖、含煤碎屑巖建造。中生代地層分布廣泛,其中梨山組、漳平組和長林組為碎屑巖沉積地層,局部夾中酸性火山巖,南園組為鈣堿性系列的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及其相應的火山碎屑巖組合。區(qū)內(nèi)侵入巖活動始于加里東期,形成石英閃長巖,之后印支期形成二長花崗巖、石英二長巖和花崗閃長巖等,但是兩期巖漿活動均分布局限并且與金礦化無明顯關系或僅作為賦礦圍巖。燕山期形成正長花崗巖以及次火山巖如花崗斑巖、石英斑巖,與礦化關系密切,礦體通常賦存在燕山期巖體的外接觸帶或火山巖地層中。構造系統(tǒng)由北東向和北西向斷裂以及次一級的近南北向斷裂組成,其中北東向和北西向斷裂是主要控巖控礦構造。
圖8 福建省德化礦集區(qū)地質礦產(chǎn)圖(據(jù)Ni et al.,2018修改)Fig.8 Geological map of the Dehua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Fujian Province(modified after Ni et al.,2018)
2.2.2 典型礦床地質特征
邱村金礦目前已探明金儲量7.3 t,平均品位5 g/t。礦體主要賦存于晚侏羅世南園組中酸性火山巖中,少量賦存于晚侏羅世長林組砂巖中,受到北東向和北東東向斷裂的控制(圖9a)。目前,礦體向深部延伸達400 m,并且尚未間滅或間斷,預示著邱村深部具有進一步找礦的空間(圖9b)。與金礦化伴生的蝕變包括硅化、伊利石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金礦化呈脈狀、透鏡狀和角礫巖型,礦脈中礦物組成簡單,主要為黃鐵礦和石英,并伴生少量鐵閃鋅礦、方鉛礦和黃銅礦,具有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典型的蝕變礦化組合(Ni et al.,2018)。高品位金礦化產(chǎn)出與玉髓狀和皮殼狀石英關系密切,此類型礦脈局部品位高達30 g/t,平均品位為3~11 g/t。金主要以銀金礦和自然金的形式產(chǎn)于黃鐵礦顆粒間及裂隙中,另外有少量不可見金以晶格金的形式分布于載金礦物黃鐵礦中(Ni et al.,2018)。
圖9 邱村Au礦床平面地質圖(a)和剖面圖(b)(據(jù)Ni et al.,2018修改)Fig.9 Geological map(a)and section(b)of the Qiucun Au deposit(modified after Ni et al.,2018)
安村金礦位于德化礦集區(qū)中北部,已探明金儲量3.5 t,平均品位7.56 g/t。礦體通常呈脈狀和透鏡狀,多數(shù)為北西走向傾向南西,傾角較陡,整體受到北東向和北西向斷裂的控制(圖10a),主要賦存于加里東期石英閃長巖中(約440 Ma, Li S N et al.,2018b),并被白堊紀二長花崗斑巖脈(約130 Ma,Li S N et al.,2018b)截斷(圖10b)。安村金礦的主要礦化類型為含金多金屬硫化物-石英脈,并出現(xiàn)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蝕變組合,表現(xiàn)為近礦體圍巖蝕變以硅化-玉髓化-碳酸鹽化為主,向外過渡為絹云母化-伊利石化蝕變組合(Li S N et al.,2018b)。礦脈中硫化物種類較多,包括黃鐵礦、閃鋅礦、黃銅礦、方鉛礦以及少量的白鐵礦和毒砂,主要脈石礦物為石英、少量絹云母、伊利石和碳酸鹽。黃鐵礦是主要的載金礦物,金以自然金和金銀礦的形式呈粒狀包裹于黃鐵礦中或者賦存于黃鐵礦的裂隙或粒間。
圖10 安村Au礦床平面地質圖(a)和剖面圖(b)(據(jù)Li S N et al.,2018a修改)Fig.10 Geological map(a)and section(b)of the Ancun Au deposit(modified after Li S N et al.,2018a)
東洋金礦是近期在德化礦集區(qū)發(fā)現(xiàn)的一個大型金礦床,包含近10 條金礦體,預測儲量為22 t,平均品位2.83 g/t。在礦區(qū)中主要出露地層為上侏羅統(tǒng)南園組和長林組,侵入體為流紋斑巖,最近的鋯石UPb 定年結果顯示其侵位年齡在156~154 Ma(Li et al.,2020)。礦體主要賦存于流紋斑巖和南園組火山巖中,受到北東向和北西向斷裂的控制(圖11a、b)。礦體呈陡立透鏡狀向深部延伸,并且垂向上形態(tài)不規(guī)則,局部礦體厚度可達60 m。主要礦化類型為含金石英脈和隱爆角礫巖,礦石礦物主要為自然金、銀金礦、銀礦物,而黃鐵礦、白鐵礦、毒砂等硫化物含量很低,與相鄰的邱村、安村金礦存在較大差別。與礦化伴生的蝕變?yōu)楣杌⒔佋颇富湍嗷?。東洋礦床的礦化蝕變組合及成礦流體特征指示其為低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Li S N et al.,2018a)。
2.2.3 成礦模式和找礦方向
德化礦集區(qū)目前已發(fā)現(xiàn)了十余個金礦床和礦化點,其蝕變特征和礦物組合均體現(xiàn)出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特征,例如已經(jīng)比較明確地識別出了邱村、安村中硫型礦床和東洋、下坂的低硫型礦床(Li S N et al., 2018a; 2018b; 2020; Ni et al., 2018; 2019)。此外,筆者在對青云山和西乾Cu-Au 礦化點開展的野外工作中,曾發(fā)現(xiàn)代表酸性淋濾的孔洞石英結構礦石和銅藍礦化,可能指示了該區(qū)域存在高硫型蝕變礦化組合。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往往位于斑巖Cu-Mo-Au 成礦系統(tǒng)的頂端或者外圍,成礦金屬可以從深部的斑巖成礦系統(tǒng)通過氣相遷移或者地熱系統(tǒng)循環(huán),長距離遷移至近地表形成不同類型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Hedenquist et al., 2000; Heinrich, 2007;Simmons et al.,2005)。
雖然目前在德化礦集區(qū)中尚未揭露成礦斑巖體,但已有礦床的同位素和流體包裹體研究結果均表明成礦過程與深部巖漿活動密切相關,因此可以初步構建德化礦集區(qū)的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模型(圖12)。在德化礦集區(qū),深部斑巖侵入體釋放的富金屬成礦流體通過氣相遷移上升并混合少量大氣水,在正上方及附近形成以青云山、西乾為代表的高硫型礦化蝕變和以邱村、安村為代表的中硫型礦床。由侵入體驅動的地熱系統(tǒng)及地下水循環(huán)可能將礦質進行更遠距離遷移,在遠端形成以東洋、下坂為代表的低硫型礦床(圖12)。目前,德化礦集區(qū)的深部勘探程度很低,Ni 等(2018)對邱村金礦開展的成礦深度估測表明區(qū)內(nèi)剝蝕程度較低(<100 m),因此礦集區(qū)的深部具有尋找斑巖型Cu-Mo-Au 礦床的巨大潛力。
圖11 東洋Au礦床平面地質圖(a)和剖面圖(b)(據(jù)Li S N et al.,2018b修改)Fig.11 Geological map(a)and section(b)of the Dongyang Au deposit(modified after Li S N et al.,2018b)
圖12 德化礦集區(qū)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模式示意圖Fig.12 Porphyry-epithermal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Dehua ore concentration area
相對于低硫型礦床,高硫型和中硫型礦床往往具有與斑巖礦化更加密切的空間親緣性(Einaudi et al., 2003; Hedenquist et al., 1998; Reed et al., 2013),因此對青云山-西乾區(qū)域和邱村-安村區(qū)域的深部勘探應該予以重視。最近,筆者對邱村-安村區(qū)域采用構造蝕變和包裹體填圖結合土壤物化探方法,發(fā)現(xiàn)該區(qū)域空間上具有蝕變類型和成礦流體溫度場的系統(tǒng)變化,指出邱村礦床北部為該區(qū)域流體熱中心所在,是進行深部斑巖型礦化勘探的潛力靶區(qū)(Ni et al.,2019),這一結果也很好地吻合了化探工作探圈定的金屬異常區(qū)。此項工作中所采用的復合勘探方法也為在火山巖-淺成低溫熱液礦化區(qū)尋找斑巖型礦床提供了借鑒。
2.3.1 礦集區(qū)地質背景
紫金山礦集區(qū)位于東南沿海大火成巖省中部,為東南沿海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圖1)。從區(qū)域構造角度看,紫金山礦集區(qū)位于北西走向的上杭-云霄深大斷裂與北東走向的宣和復式背斜南西傾伏端交匯部位,因此具有非常有利的成巖成礦構造條件(陶建華等,1992;張德全,1992)。區(qū)內(nèi)主要礦床整體沿一北東向展布,長約10 km,寬約4 km 的狹長區(qū)域分布(圖13),目前已發(fā)現(xiàn)包括紫金山、羅卜嶺、悅洋等斑巖-淺成低溫熱液礦床10 余處,總計探明銅460 萬t、金400 t、銀3900 t 以及鉬14 萬t(Pan et al.,2019)。區(qū)內(nèi)主要沉積地層為新元古界樓子壩組淺變質巖和泥盆系—石炭系碎屑巖和灰?guī)r,但區(qū)內(nèi)金屬礦床幾乎全部賦存于巖漿巖中,與沉積地層缺乏關聯(lián)(圖13)。紫金山礦集區(qū)發(fā)育大量燕山期巖漿活動,可分為中晚侏羅世(165~150 Ma)和早白堊世(112~96 Ma)兩大階段(圖13),前者主要包括紫金山復式花崗巖(165~156 Ma, Jiang et al., 2013)和才溪二長花崗巖(150,趙希林等,2007),構成了區(qū)內(nèi)金屬礦床的主要圍巖;后者主要包括四方花崗閃長巖(112 Ma,Jiang et al.,2013)、英安質火山通道相雜巖(105~110 Ma, Jiang et al., 2013; Pan et al., 2019)、羅卜嶺花崗閃長斑巖(105~107 Ma, Pan et al., 2019)、似斑狀花崗閃長巖(102 Ma,Pan et al.,2019)以及石帽山群火山巖(105~99 Ma, Jiang et al., 2015)等,與區(qū)內(nèi)斑巖-淺成低溫熱液礦床有密切成因聯(lián)系。
2.3.2 典型礦床地質特征
圖13 福建省紫金山礦集區(qū)地質礦產(chǎn)圖(據(jù)Pan et al.,2019修改)Fig.13 Geological map of the Zijinshan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Fujian Province(modified after Pan et al.,2019)
紫金山Cu-Au 礦床位于紫金山礦集區(qū)中心,是中國大陸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首個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張德全等, 1991; So et al., 1998)。目前,紫金山已探明金儲量312.9 t,平均品位0.59 g/t,銅儲量232萬t,平均品位0.44 %,并已生產(chǎn)黃金超200 t(Pan et al.,2019)。紫金山高硫型Cu-Au 礦化主要集中在區(qū)內(nèi)早白堊世英安玢巖火山通道北西側與紫金山花崗巖接觸帶附近(圖14a),并具有巨大垂向縱深(圖14b),當前勘察深度最深已超過1700 m,但仍未控制高硫型礦體或揭露成礦相關斑巖體,具有很大找礦潛力(張錦章,2013;Jiang et al.,2017;Pan J Y et al.,2018;2019; Zhong et al., 2018; Chen et al., 2019)。紫金山花崗巖和英安玢巖是Cu-Au 礦化的主要賦礦圍巖,另外在鉆孔中可見成礦后花崗斑巖脈切穿Cu-Au礦體,鋯石年齡為100 Ma(Pan et al.,2019)。
紫金山高硫型Cu-Au 礦化具有“上金下銅”分帶模式,即以600~650 m 標高的古潛水面為大致分界線,上部為次生氧化型Au 礦體,下部為原生硫化物型Cu礦體(圖14b)。原生硫化物礦化主要以熱液脈體和角礫巖形式產(chǎn)出,主要礦石礦物為黃鐵礦、銅藍和藍輝銅礦,其次為硫砷銅礦和斑銅礦。礦床發(fā)育典型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蝕變組合和分帶,由礦化中心向外依次為硅化、明礬石化、地開石化和絹云母化,其中金礦化主要賦存于強硅化帶中,而銅礦化主要受明礬石化帶控制(圖14b)。
圖14 紫金山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Cu-Au礦床平面地質圖(a)和剖面圖(b)(據(jù)Pan J Y et al.,2018修改)Fig.14 Geological map(a)and section(b)of the Zijinshan high-sulfidation epithermal Cu-Au deposit(modified after Pan J Y et al.,2018)
圖15 羅卜嶺斑巖Cu-Mo礦床平面地質圖(a)和剖面圖(b)(據(jù)Pan et al.,2019修改)Fig.15 Geological map(a)and section(b)of the Luoboling porphyry Cu-Mo deposit(modified after Pan et al.,2019)
羅卜嶺斑巖Cu-Mo礦床位于紫金山Cu-Au礦床北東方向約2.5 km 處,為一尚未開采的隱伏礦床(圖15a)。截至2013 年,該礦床探明銅儲量105 萬t(平均品位0.37%),鉬9萬t(平均品位0.03%)。區(qū)內(nèi)與斑巖型Cu-Mo 礦體密切相關的主要巖體有:①成礦前四方花崗閃長巖(約112 Ma,Jiang et al., 2013)、②同成礦期羅卜嶺花崗閃長斑巖(約105~107 Ma,Pan et al., 2019)以及③成礦后似斑狀花崗閃長巖(約102 Ma,Pan et al.,2019),這3組巖體按照年齡由老到新依次侵入,符合典型斑巖型礦床巖體侵入模式(Sillitoe,2010)。此外,部分鉆孔中可見更晚期的石英正長斑巖脈(圖15b)。超過90%的斑巖型Cu-Mo礦體主要賦存于羅卜嶺花崗閃長斑巖內(nèi),剩余少量礦體賦存于四方花崗閃長巖內(nèi)。羅卜嶺斑巖型蝕變具有明顯分帶特征,即從中心鉀化帶向外逐漸過渡到綠泥石-絹云母化帶和最外圍的黃鐵絹英巖化帶,其中主要礦化受鉀化帶控制明顯(圖15b)。Cu-Mo礦化以斑巖型網(wǎng)脈和侵染狀為主要礦化類型,主要礦石礦物包括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以及少量斑銅礦、銅藍和磁鐵礦。
悅洋Ag 多金屬礦床位于紫金山礦集區(qū)西南端上杭火山巖盆地北東邊緣,平面上被早白堊世火山巖所覆蓋(圖16a),目前累計探明銀儲量1330 t(平均品位137 g/t)、銅儲量40 萬t(平均品位0.9%)及金儲量8.2 t(平均品位0.7g/t)。礦區(qū)具有典型的上、中、下3 層結構,即頂部為下白堊統(tǒng)石帽山組火山巖(105~99 Ma,Jiang et al.,2015;Chi et al.,2020)、中部為中侏羅世紫金山花崗巖、底部為新元古界樓子壩群變質基底,其中主要礦化賦存在中部紫金山花崗巖中(圖16b),少數(shù)可進入火山巖蓋層中。區(qū)內(nèi)Ag多金屬礦化主要呈緩傾角石英大脈、網(wǎng)脈和角礫巖形式出現(xiàn),脈體形態(tài)通常復雜多變,分支復合、尖滅再現(xiàn)現(xiàn)象極為常見。主要礦石礦物為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輝銀礦和自然銀,根據(jù)礦物組合和穿切關系可進一步劃分為早期Pb-Zn 礦化階段和晚期Cu-Ag-Au 礦化階段(Chi et al.,2018)。區(qū)內(nèi)主要蝕變類型有硅化(玉髓化)、絹云母化、黏土化(主要為伊利石化)、冰長石化和方解石化,其中硅化和伊利石、冰長石化強烈的區(qū)域礦化通常較強,而礦化較弱的區(qū)域主要伴生絹云母化,但空間上未見明顯分帶性。前人曾根據(jù)悅洋礦床內(nèi)出現(xiàn)冰長石化而將其歸為低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黃鐵心等, 1996;張德全等,2003a)。但近年來的深入研究表明,該礦床具有金屬硫化物含量高、礦石Ag/Au比值大(多數(shù)>1000)、貧鐵閃鋅礦發(fā)育以及成礦流體鹽度較高(達到10%)等特征,屬于較為典型的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Chi et al., 2018; Chen et al., 2019; Pan et al.,2019)。
2.3.3 成礦模式和找礦方向
圖16 悅洋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Ag多金屬礦床平面地質圖(a)和剖面圖(b)(據(jù)Chi et al.,2018修改)Fig.16 Geological map(a)and section(b)of the Yueyang intermediate-sulfidation epithermal Ag polymetallic deposit(modified after Chi et al.,2018)
紫金山礦集區(qū)已知的眾多斑巖型、高硫型和中硫型礦床構成了非常典型但又較為復雜的復合型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的復雜性表現(xiàn)為在一較小空間范圍(約12 km2)和較短時間范圍(<10 Ma)內(nèi)發(fā)育多個斑巖型和淺成低溫熱液礦床(或礦化)。目前,對紫金山礦集區(qū)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模式的主要爭論集中在紫金山高硫型Cu-Au礦床與羅卜嶺斑巖型Cu-Mo 礦床的成因聯(lián)系方面。在過去的20 年里,紫金山和羅卜嶺非常接近的空間關系引起了地質工作者關于其成因聯(lián)系的廣泛討論,并形成了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即二者為同一巖漿熱液系統(tǒng)(So et al., 1998; 張德全等, 2003b; 2005;Jiang et al.,2017)或不同巖漿熱液系統(tǒng)的產(chǎn)物(Li B et al.,2017;Huang et al.,2018)。這些爭議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區(qū)內(nèi)的找礦勘查策略。
最近,Pan 等(2019)基于詳細的野外地質觀察和高精度定年,對紫金山與羅卜嶺礦床的成巖成礦歷史進行了精細重建。這一研究表明,雖然紫金山Cu-Au 礦床和羅卜嶺Cu-Mo 礦床的成礦年齡僅相差約2 Ma,但已顯著大于單一斑巖成礦系統(tǒng)的壽命——通常在幾萬年至幾十萬年尺度(von Quadt et al.,2011; Weis et al., 2012; Chiaradia et al., 2013),說明二者并非同一巖漿熱液系統(tǒng)的產(chǎn)物,而紫金山深部仍有尋找對應斑巖型礦床的巨大潛力。此外,Chen等(2019)從礦田構造角度亦得出了相同結論。根據(jù)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筆者綜合構建了紫金山礦集區(qū)斑巖-淺成低溫熱液礦床成礦模型(圖17)。位于礦集區(qū)北東的羅卜嶺花崗閃長斑巖及相應的Cu-Mo礦化形成較早(約105 Ma)并受斷層控制經(jīng)歷了較大抬升剝蝕作用而出露地表。羅卜嶺深部廣泛存在底侵羅卜嶺花崗閃長斑巖的似斑狀花崗閃長巖,該巖體于102 Ma 左右侵位,且不僅在羅卜嶺深部廣泛發(fā)育,也出現(xiàn)在紫金山和周邊區(qū)域的深部(Pan et al.,2019)。在同一時間,紫金山深部斑巖體侵位并形成了隱伏斑巖型礦化和紫金山高硫型Cu-Au 礦床,紫金山深部斑巖體可能為似斑狀花崗閃長巖的局部分支或晚階段脈動產(chǎn)物,不過目前尚缺乏深部鉆探揭露。位于礦集區(qū)西南側的悅洋Ag 多金屬礦床和龍江亭Cu-Au 礦床可能代表了更晚期(約96 Ma,張德全等, 2003a)的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tǒng)(陳靜等,2015;Chi et al.,2018),但仍需進一步年代學證據(jù)予以佐證。
圖17 紫金山礦集區(qū)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模式圖Fig.17 Porphyry-epithermal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Zijinshan ore concentration area
目前,紫金山Cu-Au 礦床已知最深的高硫型礦化位置已達-400 m 標高,但以明礬石-藍輝銅礦-銅藍為特征的高硫型蝕變礦化組合仍未完全控制,也未揭露斑巖體,找礦潛力巨大。PanJ Y 等(2018)通過對紫金山高硫型礦體進行三維重建后發(fā)現(xiàn),礦體在紫金山深部(0 m 標高以下)明顯轉向南東方向。對紫金山垂向1400 m 范圍內(nèi)的連續(xù)Cu-Au 礦體開展的大比例尺流體填圖表明,成礦流體從深到淺有均一溫度、鹽度逐漸降低的趨勢(Pan J Y et al.,2018)。結合高硫型礦體在深部的延伸方向,流體溫度逐漸降低可能反映成礦流體從斑巖成礦域向淺成低溫成礦域的運移軌跡,據(jù)此推測紫金山深部成礦斑巖體有較大可能隱伏在南東方向英安玢巖火山機構的深處。
2.4.1 礦集區(qū)地質背景
治嶺頭多金屬礦集區(qū)位于東南沿海成礦帶北東段,區(qū)內(nèi)治嶺頭金礦是浙江省唯一的大型金礦床。礦集區(qū)內(nèi)以Au-Ag 礦化為主,同時發(fā)育Pb-Zn 和Mo(Cu)礦化,目前累計探明金26 t、銀近600 t、鉛鋅合計約10 萬t,并估算鉬儲量約6 萬t。治嶺頭礦區(qū)地層具有二元結構,下部為古元古界八都群(約2.5 Ga,Yu et al., 2012)片麻巖基底,上覆下白堊統(tǒng)大爽組(約127~110 Ma,Wang et al.,2017)火山碎屑巖蓋層(圖18)。區(qū)內(nèi)侵入巖活動主要集中在燕山期,但結構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晚侏羅世霏細斑巖(約149 Ma)、早白堊世花崗斑巖(約110 Ma,)、早白堊世晚期霏細巖和輝綠巖脈(約100 Ma)等(圖19, Zeng et al.,2012;Wang et al.,2016)。這其中,早白堊世花崗斑巖僅在鉆孔中揭露,埋深超過500 m,是區(qū)內(nèi)斑巖型Mo(Cu)礦化的成礦巖體。
2.4.2 典型礦床地質特征
治嶺頭多金屬礦集區(qū)發(fā)育3 種不同的礦化類型,包括淺部Au-Ag礦體、Pb-Zn礦體和深部Mo(Cu)礦體(圖19)。治嶺頭Au-Ag礦體主要分布于華峰尖火山機構北西側,僅見于八都群變質巖基底中,且從未穿透基底進入大爽組的火山巖蓋層。區(qū)內(nèi)Au-Ag礦體嚴格受NWW 向和NE 向韌性剪切帶控制,產(chǎn)狀與剪切帶近乎平行。Au-Ag 礦體以含礦石英脈為主要特征,形態(tài)不規(guī)則,常呈蠕蟲狀或透鏡狀,不具備平直的頂?shù)装迕?。Au-Ag 礦體中主要礦石礦物為自然金、銀金礦等金銀礦物和黃鐵礦,其他硫化物很少出現(xiàn)。治嶺頭Pb-Zn 礦體集中在距離華峰尖火山機構中心400~1000 m 范圍內(nèi),分布較廣(圖18)。Pb-Zn 礦體可分為脈狀Pb-Zn 礦體和角礫巖型礦體2類,其中脈狀礦體主要分布于大爽組火山巖蓋層中,少數(shù)可賦存于八都群變質巖中,主要礦石礦物為閃鋅礦、方鉛礦和黃銅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和方解石;角礫巖型Pb-Zn 礦體位于華峰尖破火山口斷陷邊緣的西北側,產(chǎn)于火山巖之中,礦體產(chǎn)狀總體呈與華峰尖火山巖筒平行的往SSE 陡傾的“筒狀”,礦化表現(xiàn)為閃鋅礦、方鉛礦膠結大爽組火山凝灰?guī)r角礫。治嶺頭Mo(Cu)礦體僅由鉆孔揭露,主要分布與華峰尖火山機構深部+100~-500 m 標高范圍內(nèi),受早白堊世花崗斑巖控制(圖19),為典型的斑巖礦化。Mo(Cu)礦體多數(shù)賦存于八都群變質巖中,以斑巖型細脈浸染轉為主要礦化形式,礦石礦物主要為輝鉬礦、黃鐵礦和黃銅礦。此外,由花崗斑巖向外側發(fā)育鉀化、黃鐵絹英巖化和青磐巖化蝕變分帶(趙超等,2014)。
2.4.3 成礦模式與找礦方向
治嶺頭Pb-Zn 礦化在賦礦圍巖、礦物組合、成礦流體以及成礦物質來源等方面均具有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的典型特征(倪培等, 2012)。雖然Pb-Zn 礦化尚無可靠的成礦年齡報道,但其與下白堊統(tǒng)大爽組火山巖關系密切,根據(jù)礦化賦存關系和火山巖年齡可以推斷Pb-Zn 礦化應形成于火山活動晚期,即110 Ma 左右(Wang et al.,2017),而這一年齡與治嶺頭斑巖型Mo(Cu)礦化和花崗斑巖侵位年齡(110 Ma,Zeng et al.,2012)相吻合。綜上,筆者構建了治嶺頭斑巖型Mo(Cu)礦化與淺成低溫熱液Pb-Zn 脈體組合的成礦模型(圖20)。然而,治嶺頭Au-Ag礦化的成因類型及其與斑巖-淺成低溫熱液Mo-Pb-Zn 成礦系統(tǒng)的成因聯(lián)系尚存在不同認識(劉建明, 1990; 周俊法等, 1996; Mao et al., 2007; Zeng et al., 2012; Wang et al., 2017)。值得注意的是,治嶺頭Au-Ag 礦化嚴格受古元古界八都群變質巖中的韌性剪切帶控制,且從未進入大爽組火山巖,表明Au-Ag 礦化應形成于早白堊世火山活動開始之前。流體包裹體研究表明Au-Ag 礦化流體以富CO2為特征,發(fā)育典型的不混溶包裹體組合,指示了變質流體特征,但含金石英脈廣泛發(fā)育的梳狀、角礫狀構造等脆性構造以及氫氧同位素則暗示燕山期巖漿活動對早期Au-Ag礦脈的疊加改造(倪培等,2012)。
圖18 浙江治嶺頭多金屬礦集區(qū)平面地質圖(據(jù)Wang et al.,2017修改)Fig.18 Geological map of the Zhilingtou polymetallic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Zhejiang Province(modified after Wang et al.,2017)
綜合上述認識,筆者認為治嶺頭Au-Ag 礦化為經(jīng)歷了燕山期火山熱液疊加改造的早期造山型金礦,但其初始成礦年齡仍需更加可靠的年代學研究予以限定。
圖19 浙江治嶺頭多金屬礦床勘探線剖面圖(據(jù)Wang et al.,2017修改)Fig.19 Geological section of the Zhilingtou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Zhejiang Province(modified after Wang et al.,2017)
本文初步探討了華南燕山期大規(guī)模銅成礦作用的主要類型和時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礎上,本文結合華南地區(qū)近年來銅及相關金、鉬等金屬的最新找礦勘查進展和礦床成因機制研究成果,分別以德興礦集區(qū)、德化礦集區(qū)、紫金山礦集區(qū)和治嶺頭礦集區(qū)為案例,提出了華南燕山期斑巖-淺成低溫熱液銅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的幾種成礦模式和找礦方向,獲得的主要認識如下。
圖20 治嶺頭多金屬礦集區(qū)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模式示意圖Fig.20 Porphyry-epithermal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Zhilingtou polymetallic ore concentration area
(1)華南燕山期主要銅礦床合計銅儲量至少達到2300萬t,少數(shù)大型礦床貢獻了主要儲量。礦床類型上看,斑巖型、淺成低溫熱液型和矽卡巖型礦床構成了華南大規(guī)模銅成礦作用的主體。
(2)華南燕山期銅成礦作用集中形成于中晚侏羅世(170~150 Ma)和白堊紀(110~90 Ma)兩個峰期。東南沿海成礦帶新近發(fā)現(xiàn)的中晚侏羅世斑巖-淺成低溫熱液銅(金)礦床,改變了華南燕山期銅礦床原有的時空分布格局,應在進一步勘查和研究工作中予以重視。
(3)華南地區(qū)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tǒng)具有一定多樣性,德興礦集區(qū)、德化礦集區(qū)、紫金山礦集區(qū)和治嶺頭礦集區(qū)代表了其中4類主要組合類型。
(4)利用斑巖型礦床與淺成低溫熱液礦床之間的耦合關系來指導找礦具有重要實踐意義。但需注意,空間上非常接近的斑巖和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并不一定具有直接的成因聯(lián)系,獲取高精度成巖成礦年齡對進一步確定不同礦床之間的成因聯(lián)系以及深邊部找礦潛力十分關鍵。
(5)一些斑巖-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如德興、治嶺頭)附近的元古代基底中可能出現(xiàn)剪切帶控制的金礦床,并具有造山型金礦特征。獲取可靠的成礦年齡對厘定次此類金礦床與燕山期斑巖-淺成低溫熱液系統(tǒng)的成因聯(lián)系至關重要。
致 謝感謝毛景文院士的約稿。南京大學王國光副教授和李肅寧博士為本文提供了部分圖鑒資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