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福松, 宦海祥, 徐九華, 蘇宏華, 濮建飛
(1. 鹽城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江蘇 鹽城 224051)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機電學院, 南京 210016)
鈦基復合材料是以鈦合金為基體,在其中加入了高硬度、高模量、高強度和高耐磨性增強相的一種新型金屬基復合材料。它既具備鈦合金高強度、高硬度的優(yōu)點,同時增強相的加入使得鈦基復合材料具備更好的耐高溫性、抗蠕變性能、高比模量等優(yōu)異的物理和力學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生物醫(yī)療、汽車船舶等行業(y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3]。
鈦合金具有導熱系數(shù)小、化學活性高、變形系數(shù)小和彈性模量小等特點[4-5],切削加工困難。在鈦基復合材料基體中彌散分布著高脆硬性陶瓷顆粒增強相(如TiC和TiB),在切削加工過程中伴隨著增強顆粒的去除過程,會產(chǎn)生加工表面缺陷[6-7],降低其切削加工性,刀具磨損嚴重,影響加工表面質量和加工效率。
葛英飛等[8]使用聚晶金剛石刀具,在切削速度為15~150 m/min范圍內對增強相體積分數(shù)為0~10%的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開展車削和銑削試驗,發(fā)現(xiàn):PCD刀具切削鈦基復合材料時,隨著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削溫度顯著上升;切削速度從 15 m/min增大到150 m/min時,切削溫度上升約330 ℃,同時切削溫度隨顆粒含量增加而略有降低(降幅5%)。章宇等[9]研究了刀具材料及刀具磨損量對鈦基復合材料車削溫度的影響規(guī)律,發(fā)現(xiàn):當?shù)毒吣p量增加時,PCD刀具的切削溫度上升幅度大于硬質合金刀具的,但PCD刀具的切削溫度更低且耐用度較好。硬質合金刀具的磨損形式以黏結磨損為主,而PCD刀具以磨粒磨損為主。BEJJANI等[10]對增強相體積分數(shù)為10%~12%的鈦基復合材料開展車削和激光輔助車削試驗,發(fā)現(xiàn):PCD刀具前后刀面分別以月牙洼磨損和磨粒磨損為主;激光輔助車削有利于基體材料熱軟化,可提高刀具壽命,但會降低已加工表面質量。
對鈦基復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已有大量研究,但多集中在鈦基復合材料切削加工過程中切削力和切削溫度的變化、刀具磨損機理及其破損形貌等方面。針對切削參數(shù)對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響規(guī)律還缺少系統(tǒng)性研究。在生產(chǎn)實際中切削參數(shù)的選擇仍以經(jīng)驗為主,未形成理論性指導,存在加工效率較低、加工表面質量差等問題。因此針對如何改善加工表面質量、優(yōu)化加工工藝還需進行深入研究。
選用在金屬基復合材料切削加工中表現(xiàn)優(yōu)異,兼具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的PCD刀具,對增強顆粒體積分數(shù)為5%和10%的鈦基復合材料開展車削試驗研究,分析切削溫度和切削力的變化情況,探究切削參數(shù)對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響規(guī)律。
試驗材料選用以TC4為基體材料,增強顆粒體積分數(shù)為5%的TiC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TiCp/TC4),工件規(guī)格為φ60 mm×200 mm。同時選用增強顆粒體積分數(shù)為10%的TiC顆粒和TiB晶須以原位自生法混合生成的增強鈦基復合材料(TiCp+TiBw)/TC4為對比對象。試驗材料的金相顯微組織如圖1所示。材料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能見表1和表2。
(a) 體積分數(shù)5%鈦基復合材料Ti-based composites with 5 vol.%(b) 體積分數(shù)10%鈦基復合材料Ti-based composites with 10 vol.%圖1 試驗所用原材料金相顯微組織Fig. 1 Metallurgical structure of experimental materials
表1 試驗材料主要化學成分
表2 試驗材料的物理和力學性能
試驗刀具選用元素六PCD方形機夾刀片。PCD刀片是由基本顆粒尺寸(30+2) μm混合金剛石顆粒聚合而成,其切削性能優(yōu)異且硬度較高、耐熱性和耐沖擊性良好[11]。試驗所用刀具實際工作幾何參數(shù)見表3。
表3 PCD刀片實際工作幾何參數(shù)
車削試驗在SKP50P臥式數(shù)控機床上開展。采用自然熱電偶法測量切削溫度,溫度信號通過NI USB-4431數(shù)據(jù)采集卡采集,用Labview軟件分析處理。采用壓電法對切削力進行測量,試驗儀器為Kister9272型三向壓電測力儀,測力信號經(jīng)過Kister5019電荷放大器后,用DynoWare軟件分析處理。測力儀可測量3方向切削力,即x向(進給方向),y向(切深方向)及z向(切削速度方向),對應的切削力分別為軸向力(進給抗力)Fx,徑向力(切深抗力)Fy和切向力(主切削力)Fz,其合力為F。采用基恩士激光顯微鏡對鈦基復合材料已加工表面粗糙度進行測量。切削加工參數(shù)選擇見表4。
表4 切削參數(shù)選擇
采用PCD刀具車削鈦基復合材料時,切削參數(shù)對切削力的影響如圖2所示。由圖2a可見:隨切削速度升高,切削力總體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其中Fy明顯大于Fx和Fz且Fz始終最小。在切削速度v=30~60 m/min做低速切削時,切削溫度升高較慢,材料變形抗力大,因此切削力增大較顯著;在v=90~120 m/min范圍內,隨切削速度升高,PCD刀具在單位時間內切除的金屬材料體積增大,克服材料變形所耗功增多,切削時產(chǎn)生的熱量增多,導致切削溫度快速升高,切削層金屬材料發(fā)生熱軟化效應,變形程度降低,故切削力減小。由圖2b可以看出:切削力隨背吃刀量增大而增大,在切削速度為120 m/min時的切削力始終較小。
由圖2c可見:在不同的切削速度下,進給量對切削力的影響不同。在切削速度為30~60 m/min時,隨進給量增大,切削力相應增大;而在切削速度90~120 m/min時,切削力先減小后增大,當進給量為0.08 mm時切削力最小。這是因為隨進給量增大,材料在單位時間內去除的體積增大,切屑變形系數(shù)減小,切削熱不易排出,導致切削溫度升高,材料熱軟化效應明顯,使得切削力減小。結合圖3a發(fā)現(xiàn):隨切削速度升高,切削溫度的升高趨勢變緩,切削層金屬材料熱軟化效應相應減弱,因此切削力呈現(xiàn)再次增大趨勢。
(a) 切削速度的影響Effect of cutting speed(b) 背吃刀量的影響Effect of back-infeed(c) 進給量的影響 Effect of infeed圖2 切削參數(shù)對切削力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cutting parameters on cutting force
切削參數(shù)對切削溫度的影響規(guī)律如圖3所示。由圖3a可見:采用PCD刀具車削鈦基復合材料時,隨切削速度升高,切削溫度升高。其中切削速度在30~60 m/min的低速切削范圍內升高時,切削溫度從556.5 ℃上升到976.7 ℃,升高幅度75.5%;切削速度在90~120 m/min范圍內升高時,切削溫度從1 111.7 ℃上升到1 239.2 ℃,升高幅度11.5%。說明相比于低速切削,在較高的切削速度范圍內,切削溫度的升高趨勢放緩。這是因為切削速度升高,在單位時間內刀具后刀面與已加工表面及前刀面與切屑之間產(chǎn)生的摩擦熱增多,切削熱增多,但與此同時切削速度的升高會導致切削層金屬來不及發(fā)生變形,切削時金屬材料的彈塑性變形功減小,此外切屑向材料和工件傳熱的時間縮短,切屑帶走較多熱量,因此切削溫度在較高切削速度范圍內變化時總體升高趨勢變緩。
由圖3b、圖3c可知:隨進給量和背吃刀量的增大,切削溫度略微升高,其中進給量在0.04~0.12 mm/min時,切削溫度升高225 ℃;背吃刀量在0.25~0.75 mm時,切削溫度升高270 ℃,且進給量對切削溫度的影響性較小。這主要是由于進給量的增大雖然會使得切削層金屬材料去除率增大,但也使得切屑的變形系數(shù)減小,從而導致切除單位體積金屬材料所做功減少。同時,隨進給量增大,刀具和切屑之間的接觸長度增大,因此切屑帶走的切削熱增多,散熱條件得到改善。進給量和背吃刀量應選取合適范圍,若取值過大會增大切削力,導致沖擊載荷增大,使工件產(chǎn)生振動和變形。
(a) 切削速度的影響Effect of cutting speed(b) 進給量的影響Effect of infeed(c) 背吃刀量的影響 Effect of back-infeed圖3 切削參數(shù)對切削溫度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cutting parameters on cutting temperature
為研究增強相體積分數(shù)對鈦基復合材料切削力和切削溫度的影響,采用增強相體積分數(shù)為5%和10%的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進行對比試驗,不同增強相含量鈦基復合材料導熱系數(shù)如表5,參數(shù)選擇ap=0.75 mm,f=0.08 mm/r。
圖4a表示PCD刀具車削鈦基復合材料時,切削力隨增強相含量變化情況。從圖4a中可以看出:增強顆粒體積分數(shù)為10%的切削力明顯大于體積分數(shù)為5%時的切削力,即切削力隨增強顆粒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這是由于鈦基復合材料中存在的高強度、高硬度增強相含量越高,復合材料的強度越高、硬度越大,切削時需要克服材料彈塑性變形消耗所用功增多,同時在單位時間內增強顆粒對刀具工作面沖擊次數(shù)增多,導致刀具磨損嚴重,使得切削力增大。
圖4b表示PCD刀具車削鈦基復合材料時切削溫度隨不同增強相含量變化情況。從圖4b中可見:當鈦基復合材料的增強顆粒含量增加時,切削溫度反而降低。這是由于鈦基復合材料中加入導熱系數(shù)為31.8 W/(m·K)的增強相TiC顆粒,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增大。結合表5可知:鈦基復合材料中增強顆粒含量較高時,導熱系數(shù)相對較大,且隨溫度升高,增強顆粒含量對復合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影響越大,這有助于鈦基復合材料及時傳導熱量。因此切削溫度隨鈦基復合材料增強相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表5 不同增強相含量鈦基復合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
(a) 對切削力的影響Effect on cutting force(b) 對切削溫度的影響Effect on cutting temperature圖4 增強相含量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enhancing phase content
圖5表示PCD刀具車削鈦基復合材料時切削參數(shù)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曲線。由圖5a可見:已加工表面粗糙度隨切削速度升高呈現(xiàn)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此外在所選用的切削速度范圍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Ra在0.25~0.40 μm范圍內波動。這是由于隨著切削速度升高,切削溫度不斷升高,材料的熱軟化程度增強,工件發(fā)生塑性變形所受的變形抗力減小,因此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減?。划斍邢魉俣壤^續(xù)上升,增強顆粒對刀具工作面的沖擊頻率增多,導致刀具磨損嚴重,且增強顆粒被拔出或壓入的情況增多,因此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
(a) 切削速度的影響Effect of cutting speed(b) 進給量的影響Effect of infeed(c) 背吃刀量的影響 Effect of back-infeed圖5 切削參數(shù)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cutting parameters on surface roughness
從圖5b、圖5c可以看出:隨著進給量和背吃刀量的增大,表面粗糙度總體呈現(xiàn)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且在進給量為0.08 mm/r,背吃刀量為0.50 mm時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相對較小。
綜合前述分析,在v=80~100 m/min,ap=0.30~0.60 mm,f=0.06~0.10 mm/r時加工表面質量較好,表面粗糙度Ra不超過0.5 μm。
(1)采用PCD刀具車削鈦基復合材料時,隨切削速度升高,切削力先增大后減?。磺邢髁﹄S背吃刀量增大而增大。當切削速度在90~120 m/min范圍內,進給量為0.08 mm時,切削力明顯較小。
(2)隨切削速度升高、背吃刀量和進給量增大,切削溫度相應升高。其中切削速度對切削溫度影響顯著。切削速度在90~120 m/min時的上升幅度相比于30~60 m/min時的明顯放緩。
(3)鈦基復合材料在進行車削加工時,各向切削力隨增強顆粒含量的升高均有所增大;但切削溫度在增強顆粒含量較低時反而較高。
(4)車削鈦基復合材料時切削參數(shù)范圍在v=80~100 m/min,ap=0.30~0.60 mm,f=0.06~0.10 mm/r時可獲得較好加工表面質量,且已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在0.5 μ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