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嬌
【摘? ?要】留守兒童缺少家長的陪伴,家長想走進孩子心靈,卻缺少方法。本文對留守兒童家長開展的系列活動進行闡述,指引家長從了解相關理論到分析比對再到體驗感受,激發(fā)家長參與的動力,指導家長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本文以實例敘述的方式表達,講述為指導留守兒童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而開設的三個活動循序漸進的開展情況以及家長的感受收獲,對留守兒童家長走進孩子心靈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長;溝通;心靈
中圖分類號:G62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007-02
【Abstract】Left-behind children lack parental companionship,parents want to walk into the minds of their children, but they lack a method.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left-behind childrens parents, guiding parents from understanding related theories to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o experiencing feelings to stimulate the motivation of parents to participate, guide parents to master the skill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children. The article is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a case description, telling the progress of the three activities set up to guid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 feelings and gains of the parents, which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arent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o enter the child's mind.
【Key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Parents; Communication; Mind
之所以成為留守兒童,是因為其父母不能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他們愛孩子嗎?愛!可是他們以為愛就是給他們買好吃的、好玩的、買漂亮衣服等物質(zhì)上的給予。然而孩子近階段在想什么,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有什么開心或者難過的事?以及所有的情緒體驗或者爆發(fā)家長都無法及時了解,在需要認可的眼神時,沒有。在需要安慰的擁抱時,沒有。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已經(jīng)過去了,孩子甚至懶得再提了。對孩子心理上關注的欠缺是留守兒童家長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在一次學校留守兒童家長會中,家長咨詢最多的是孩子不愿與父母溝通、對自己的不理解以及當出現(xiàn)頂撞父母時該如何解決、學業(yè)不好如何解決等。從家長的紛紛咨詢中我看到了家長對孩子了解的缺乏,同時也看到了家長走進孩子心靈的渴望。于是我對試驗校范圍內(nèi)的家長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篩選近期能參與活動且迫切希望走進孩子心靈的家長,對其開展了系列活動。活動主要包括三個內(nèi)容,活動一:家長的關注與孩子的成長理論學習,讓家長了解家長的關注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顒佣杭议L與孩子溝通的幾種模式。分析幾種模式的優(yōu)缺點,了解自己現(xiàn)階段是處于哪一種溝通模式?;顒尤后w驗活動,引導家長走進孩子的心靈。
活動一的理論學習旨在促進家長了解家長的關注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以講座的形式開展,講座圍繞孩子成長的各階段發(fā)展特點、家長在孩子各階段中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容易出現(xiàn)的誤區(qū)分析;讓家長懂得父母的關注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留守兒童家長則更需努力傳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注、灌輸正確的觀念、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活動二的內(nèi)容為:家長與孩子溝通模式的探究,主要向家長介紹了薩提亞所著的親子溝通五種模式。1.討好型,僅僅關注到了情境、他人的狀況。2.指責型,始終以指責的口吻,只關注到情境和自己的情況。3.超理智型,他們眼里只有情境,沒有自己,沒有他人沒有情緒。4.打岔型,他們什么都沒有關注到,隨心隨意。5.一致型溝通,在一致型的溝通模式中不僅關注到了自己、他人,還關注到了情境。
通過各種模擬練習幫助家長理解各種溝通模式,在分析了各種模式的優(yōu)缺點后明確表里一致是我們所倡導的目標。溝通是理解的前提。面對面的交流已不是唯一的途徑,但不管通過任何途徑,都鼓勵家長向表里一致的溝通模式看齊,將感受(我聽到)、判斷(我認為)、情緒(我感覺)、表達(我說的話)、反饋(是不是這樣)內(nèi)容逐一呈現(xiàn),達到家長、孩子、情境的和諧互動。
活動三是指導家長兩兩一組,開展體驗活動。其中有兩個體驗讓家長感受頗多。一個是有聲的,以背對背坐著的身體位置嘗試交流。這個體驗活動要求同組的家長把椅子背對背擺放好,中間留出一些空隙,家長坐在各自的椅子上嘗試交流看法或隨意聊天。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家長就感覺到了不舒服,他們無法從對方交流中獲得愉悅感,甚至難以聽清對方所說的話。背對背的交流都尚且如此感受,而相隔萬里的交流又該如何呢?針對這一話題家長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終家長得出:可多用視頻與孩子交流,關注情緒、關注表情在交流中積極反饋驗證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正確,就算是電話交流也要有畫面感,留心孩子的語氣語調(diào)、鼓勵孩子表達情緒等的結(jié)論。家長自發(fā)的表達讓我們倍感欣慰。
在這之后的小結(jié)變得非常順利,總體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耐心傾聽。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不要抱怨孩子話多,留守兒童家長平日里在和孩子的電話中應積極引導孩子將內(nèi)心的感受傾訴出來。定期電話交流,讓孩子感到有人可傾訴,也明白了有人在關心著他們。
2.積極回應。在直接或者間接(家里人或者班主任)得到了關于孩子的正面或負面的消息時,不要急于評論,多聽聽孩子的表達,在孩子傾訴的同時家長應給予積極的回應。
經(jīng)過學習,從理論到探索到體驗,家長散開了臉上的困惑之云。同時在孩子的臉上也常??吹搅怂麄儩M足的笑容。我想要是每一位留守兒童家長都能積極地走進孩子的心靈,那么留守兒童將不再被單列,能更好融入同伴之中,希望此次活動的分享能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家長引起重視,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受益,讓他們在同一片藍天下一樣沐浴著父母之愛的陽光,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宇孛.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師培養(yǎng)研究[D].西南大學,2018(01).
[2]馬秀娟,宮鵬.我國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分析及預防策略[J].健康大視野,2020(15).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