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江蘇省張家港市徐市小學.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導圖,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被人們稱作智力的“終極思維工具”。隨著思維導圖的不斷推廣與研究,思維導圖已經被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思維導圖大多是采取圖文并茂的表現(xiàn)方式,使教學內容的各級主題關系更加直觀、簡化,更適合小學時期學生的思維特征,有利于教師展開教學。
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優(yōu)化教學成果,由于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還在發(fā)展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一是多元化原則。教師在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多方向發(fā)展,信息傳遞的方式要多元化,如利用數字、圖片、顏色充分融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是個性化原則。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且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大,因此設計的思維導圖不可過于單一,要可以面向全體學生的設計,在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時,注重保護學生的性格,將學生的個性化放大。
基本步驟:確定中心主題,將中心主題置于中間位置,以中心主題為基礎讓思維導圖圍繞中心主題展開,畫出各個分支,利用關鍵詞作記錄,使用不同顏色、文字以及圖畫等表現(xiàn)形式,以便空余空間隨時添加內容,整理各分支之間的關系。
設計要點:關鍵詞一定要具有靈活性,要能夠概括分支內容,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詞匯。繪制過程中使用的顏色、文字以及圖畫等最好統(tǒng)一,相同之處使用一樣的更有利于學生后期的理解,空間留白要充分,隨時記錄靈感。
小學時期的學生具有注意力集中度不夠或集中時間不長的特點,枯燥、乏味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讓學生更容易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而在思維導圖教學實際應用過程中利用圖片、簡筆畫,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目標吸引到黑板上來,讓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中引用新媒體概念與工具,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適當的豐富,將新媒體工具引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更清晰地為學生展示課堂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新媒體手段帶來不同的效果。例如,圖片、音頻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這種教學模式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生動、有趣,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還可以增加信息含量與密度,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小學時期的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夠,思維能力發(fā)育不完全,這很大影響了教師的授課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語文知識點大多都是要求理解課文,了解課文的真正內涵,這對學生而言是很大的難題。思維導圖利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將人物之間的關系做分類與規(guī)劃,使得語文教學內容的邏輯性更強,保證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語文教學中口語表達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學生會說才能寫,很多學生難以寫作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不會說,也會導致思路的混亂。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激發(fā)思維并且整理思維,做到心中有數,有思維導圖激發(fā)與整理思路,可以讓口語表達更加有邏輯性。
聽課中,記錄教師的講課內容是學習優(yōu)良的關鍵,但很多學生并不了解該如何記錄,往往將講課內容一字不落的記錄,浪費時間且學習效果差。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聽課上,能使筆記的關鍵詞更加明確。重點的記錄可以刺激大腦的思維,學生看到關鍵詞就可以想起具體內容,促進對講課內容的深入理解。
很多學生在語文寫作時無從下筆,根本不懂從什么東西開始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寫作思路不夠清晰。思維導圖能確定中心內容再以各個分支展開,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也同樣適用。它能確定寫作的中心內容,而中心內容是寫作的核心,列下寫作的思維導圖,可以更加清晰寫作時的思路,寫作內容也更加可視化、結構化。
思維導圖是基于大腦自然思考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讓學生的思維過程具體化,對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