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巖
說好過了十五,過了正月,再一起回山上老屋的,可下山來沒住三天,老頭兒就變了卦。
吃了早飯,萬云娟去抱柴禾,一開門,抬頭見門外走過幾個人,都是熟人鄰居,有兩個還是不常見的,常年在外打工過年才回來的,就站在院場說了幾句話,拉了幾句家常。特殊時期,就不請進(jìn)屋喝茶了。路過的幾個人,個個戴著口罩,不過那口罩也只是個擺設(shè),都只包著下巴,不是露著鼻孔就是露著嘴巴,一個還抽著香煙,像是兜著下巴的口罩在冒著騰騰的蒸汽。大伙兒指著抽煙的漢子笑道,那是那是,特別是這個從武漢回來的不能進(jìn)屋,等過了這段時間再來拜年。幾個人說說笑笑走遠(yuǎn)了,萬云娟彎腰在院場邊上那碼得如一堵墻的劈柴堆里拾起一包柴,轉(zhuǎn)身進(jìn)屋時發(fā)現(xiàn)大門關(guān)上了。被風(fēng)吹的?可沒有風(fēng)啊,這幾天都是大陰天,冷又不見一絲風(fēng),田野的草木,院場邊的樹,都一動不動。萬云娟抱著一包柴站在大門口,正要叫門時,鋁合金的門嘭地在里面拉開了。開門的是老爹。開門的老爹一臉的不高興,陰沉的臉比那要下雨的天還難看。萬云娟抱著一包柴剛跨進(jìn)門,又聽見嘭的一聲,背后的門被老爹關(guān)上了。聽那關(guān)門的聲響,知道老爹在生氣。
是抱柴遲了,柴爐沒有火了嗎?萬云娟三步趕作二步走,進(jìn)了烤火的廂房,哐哐啷啷放下一包劈柴,坐到爐口邊,拉開柴爐門。新鐵柴爐的爐膛里,正一片火紅,兩塊柴禾正噼噼啪啪吐著火焰。
近幾年,住在萬家坡的幾戶人家遷的遷,搬的搬,山上就只剩他們一戶了,除了偶爾上去放牛的、放羊的、砍柴的,就再見不到一個外人,遇到有個什么事兒,也喊不到一個幫忙的。爹媽都年紀(jì)大了,人老病出,下山看個病打個針都是難事,出行也不方便。山下住的棚戶人家,房子是一棟接一棟,多數(shù)新蓋的樓房,貼著白色的墻磚,裝著鋁合金的玻璃門窗,太陽一上山頂,山下的房子到處是一片玻璃的反光,一條山溝亮亮堂堂。山下還有村委會、村小學(xué)、村衛(wèi)生室、村小賣店(現(xiàn)在都叫超市了),條件也比山上好,水泥路,自來水,太陽能的熱水器,網(wǎng)線wifi……就連冬天烤火取暖,也不是就在地上挖個坑的火籠,滿屋柴煙騰騰,熏得人睜不開眼喘不了氣,墻壁、樓板、檁木、家具,都上了黑漆似的一層厚厚的黑灰,房子就像陳舊了好幾百年的?;鸹\的柴禾架得再大,也是前胸烤枯了后背還是涼的。山下的人家冬天取暖,都是裝的鐵柴爐,爐膛里燒上兩塊柴,整個屋子都熱烘烘的,鐵皮煙囪伸在窗戶外面,再大的煙也都冒在屋外,屋內(nèi)又暖和又衛(wèi)生。和山下的人家一比,自己這山上的單家獨戶就落伍了,落后了,按兒子兵兵的說法,像原始社會。兒子兵兵也大了,要談女朋友了,女朋友要到家里來看看,總不能帶到這山上落伍又落后的原始社會來吧。前年,萬云娟就拿出所有的積蓄,還向孩子的姨爹姨兒們借了一些錢,找村委會批了塊地,在山下建了幢新樓房。新房建起了,山、田、豬、雞都還在山上,平時還是要在山上老屋里住,過年時,一家人才下山來新房住幾天。
為了讓老人家來山下的新屋過個舒適的春節(jié),去年臘月,丈夫大新和兒子兵兵開著拖拉機,專門到十幾里外的洋坪街上買了一個鐵柴爐子。新樓房蓋起后,很多配套設(shè)施都還沒跟上,這買鐵柴爐子的錢,還是兵兵年前打工掙的。兒子說,買就買個好的,就出了一千多塊錢,挑選了那種帶紅漆圓桌面的鐵柴爐,既能烤火取暖,又能當(dāng)餐桌用,實用又喜慶。老人家下山來一看,直說好,這兒看看,那兒摸摸,說這鐵柴爐就是先進(jìn),散熱好,又衛(wèi)生,還跟兵兵開玩笑說,跟著孫子可享福了。
萬云娟就是要把老人家接下山來享福的。平常事多,山上條件也有限,想盡盡孝心,也是有心無力,這幾天到山下來了,有時間了,就專心侍候老人家?guī)滋?。侍候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早上不等老人家起床,就先把鐵柴爐子燒得旺旺的,一杯熱茶泡好了,放在鐵爐的紅桌面上。一天到晚,再忙,也不忘往那爐膛里塞上幾塊柴,讓這烤火的廂房像暖房。老爹挨著鐵柴爐坐著,看電視,看手機,看不知從哪找來的幾張報紙,他愛讀書看報,愛關(guān)心天下大事,看到高興處,還念出了聲,還要跟家人分享??此诓駹t邊很享受的神態(tài),聽他說話時很高興的腔調(diào),知道這老人家在新屋是心滿意足。剛才吃早飯時,還有說有笑的,怎么剛放下碗,自己剛出門抱了柴回來,他就突然變了臉?
今天是大年初二,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不是因為姑娘女婿沒來給他拜年,不開心了吧?萬云娟坐到柴爐口,用火鉗夾了一塊柴放進(jìn)爐膛,瞥見坐在爐邊的老爹不看手機也不看報,從衣袋里掏出一個口罩鼓搗著。前天,村干部剛送來幾個口罩,說發(fā)生了新型冠狀肺炎,今年春節(jié)不能串門不能走親戚,幾個姑娘女婿就一個個給他打來電話,說不能來拜年的事兒,老爹對著電話也一一叮囑,說現(xiàn)在疫情嚴(yán)重,讓他們遵守政府制度,不要出門——老人家不會為這事兒不高興的,那會是誰惹他生氣?吃完早飯,大新拿起鋸子出了門,說竹林里放了幾筒花櫟樹,準(zhǔn)備鋸了種木耳,兵兵上樓去看電腦,去看他的網(wǎng)店,老媽去了廚房收洗碗筷……萬云娟正一臉疑竇,坐在火爐邊鼓搗著口罩的老頭兒把口罩往臉上一戴,拿起靠在柴爐邊的拐杖,站起身就徑直朝大門走去。
爹,你這是到哪兒去?
上山!回去!老頭兒氣昂昂的。
跟在老頭兒后面的姑娘驚奇地睜大了眼:不是說好過十五才回去的嗎?!
還過十五,我怕過不了初五!老頭兒雖然戴著口罩,但口罩里蹦出的話卻不綿軟,比石頭還硬。
爹!姑娘急得一跺腳,淚一下涌滿眼眶,這大正月的,怎么說這不吉利的話?
你還知道吉利?!口罩上的眼光狠狠剜來一眼。
這是怎么了?聽見堂屋里的吵鬧聲,老婦人從廚房走出來,一邊撩起圍裙擦著手。
爹說,他——姑娘一見母親,一手指著門外的老頭兒說不下去了,委屈的淚水全涌了出來。這新屋大半年沒住人,為了他們下來過年,大新、兵兵、她,三個人打掃衛(wèi)生就弄了整整三天,飯都沒顧上吃;吃的,住的,燒的,用的,大新來來往往拖拉機拖了好幾趟,可這犟老頭兒,根本不體諒,說走就要走!
已走到院場的老頭兒聽見聲音,回頭對老伴兒說:想活,就趕緊跟我回山上去!老頭兒拄著拐棍走了兩步,又回頭說,戴上口罩!
聽到這句話,姑娘似乎明白什么了。手在兩眼邊一邊擦了一把,心想,你前兩天不也是跟人家說話了,攔住人家一說就是半天,這才兩天,只過個年,就都有毒了?見媽解下圍裙拿在手中,望望拄著棍子走遠(yuǎn)的老頭兒,又望望自己,臉上訕訕地笑著,左右為難的樣子——在這個犟老頭子的面前,媽永遠(yuǎn)是這么沒出息。姑娘一把扯過老婦人手中的圍裙,沒好聲氣地說:
走,都走!你們怕,我們不怕!
老婦人得到了赦免似的,趕緊轉(zhuǎn)向進(jìn)里屋去收拾換洗衣物,走了兩步又站住,嘆了一口氣,勸姑娘說:你不是不曉得,你爹就是這個犟脾氣——
是的,你走!——我們是還要住幾天的!
見那犟老頭兒已經(jīng)走過院場,拄著棍子要上山坡了,站在大門口的萬云娟跨出門,轉(zhuǎn)身仰頭望著樓上的窗口喊道:兵兵,下樓來騎車送你婆婆爺爺回山上老屋去!
一個多小時后,萬老頭兒回到了山上的老屋,山坡上大樹下,那一幢孤零零的干打壘的土墻房。
他是坐孫子的摩托車上山來的。坐摩托車的萬老頭兒,從頭到腳,從里到外都是新的,是全副武裝。頭上戴著大姑娘送的棉絨帽,身上穿著二女婿送的長大衣,大衣里穿著小姑娘送的年前織好的毛線衣,腳上穿著孫子送的皮絨鞋,手里的一根黃櫟木拐杖,是搞根雕的四女婿精挑細(xì)選孝敬他的,拿著這根拐杖,就像拿著行走不離的一件武器。不過,現(xiàn)在的武器不是拐杖,而是口罩,昨天村組干部送上門來的。他已從電視上手機上知道了這口罩要如何佩戴才算正確,更不會像村里的那些人一樣把口罩當(dāng)個擺設(shè),他戴的口罩把一張臉遮得嚴(yán)嚴(yán)實實,繃到了最大的極限,只露出兩只眼,如果口罩還大一點兒,他一定會連眼睛都遮住。
他坐在騎著摩托車的孫子身后,知道了這口罩不僅能防病毒,還能防風(fēng)。別看沒有一絲風(fēng),但車一動就是風(fēng)。坐過幾回摩托車的萬老頭兒有經(jīng)驗,知道特別是這冬天,天陰沉沉的不見一絲風(fēng)吹草動,但摩托車一跑,一加油門,藏在草叢里的風(fēng)便找到了目標(biāo)似的一涌而來,瘋狂地追趕,摩托車跑得越快風(fēng)追得越緊,從衣縫,從領(lǐng)口,一陣陣?yán)滹L(fēng)一團(tuán)團(tuán)毒蜂似的直朝你鉆直朝你蟄。今天,他大衣里面穿著小姑娘年前從廣州寄回來的一件又厚實又暖和的新毛衣,這件黃色的厚毛衣穿在身上,就像罩上了一件金鋼罩,擋住了從衣縫中射進(jìn)來的冷風(fēng)冷箭。加上本是要防病毒的一副口罩,也意料之外地?fù)踝×藫浔嵌鴣淼睦滹L(fēng),萬老頭兒坐了半個小時的摩托車,若是以往必定要冷得縮成一團(tuán),彎著腰在一旁不??人粤?,可今天下了摩托車,卻不礙一點兒事,除了兩腿一直張開有點兒麻痹外,不冷也不喘,拄著拐杖的身子站得直直的,站在院場望著孫子倒摩托車頭。
嗚的一聲,摩托車沖下山去了,萬老頭兒還站在院場對孫子喊:
千萬要記住,出門戴口罩!
沒有想到,發(fā)生于武漢的疫情像烏云一樣,這么快就彌漫了整個天空,彌漫到全國,彌漫到這山彎彎兒里。前兩天,進(jìn)村的路口都封了,聽說是用挖掘機直接挖了一大堆石頭沙子堵在路口;村組干部挨家挨戶上門,給大家發(fā)宣傳單,發(fā)口罩,讓大家不要串門,不要出門,出門都要戴口罩??墒?,有幾個人就是不聽。昨天,村干部前腳剛走,女婿大新后腳就騎著摩托車出門了,出去了好大一會兒,公家發(fā)的口罩就丟在堂屋桌上。今天出門去鋸段木,要過幾戶人家的屋場,可那口罩,仍是扔在桌上的茶盤里。姑娘云娟,也是不戴口罩,今天還站在院場里和幾個人嘻嘻哈哈,隔得那么近,其中那個天寶,還是從武漢回來的。電視里,新聞里,政府發(fā)的宣傳單里,一再說要特別注意不能和武漢回來的人接觸,說話也要隔多少距離,可他們?nèi)?dāng)耳旁風(fēng)。萬老頭兒特意把電視上、手機里、報紙上看到的這嚴(yán)防病毒的事兒念給他們聽,提醒他們,可自己的話就是一個屁。行,惹不起躲得起,他們不怕,老子怕!三十六計,走為上。
回到了山上的萬老頭兒,望著這空曠的山坡山林,長舒了一口氣。山下一戶挨一戶,到處是人家,到處是人,到處是人呼進(jìn)呼出的空氣。這兩天,他不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是別在褲腰帶上。新房又建在當(dāng)路口,來來往往人又多,說不定什么時候,一陣腳步走過去,有毒的空氣就風(fēng)吹落葉般吹進(jìn)了屋。這兩天,他時時操心著關(guān)大門,可姑娘女婿進(jìn)出都大大咧咧,把大門敞著,他坐在柴爐邊的窗口烤火,一見路過的人朝屋里望,他都不自覺地歪斜了身子,那是潛意識地躲閃著,是能離多遠(yuǎn)離多遠(yuǎn)??赡莾蓚€不聽話的,出門口罩都不戴,還到處跑,見什么人都要上前說幾句,是生怕病毒帶不進(jìn)屋。
還是回到這山上好。半座山只有自己這一戶,方圓十里都見不到一個人,不用擔(dān)心接觸,不怕呼吸到有毒空氣,更不必和孩子們爭吵傷了和氣。萬老頭兒長吸一口氣,滿鼻都是樹木的清香,泥土柴草的清新味兒,都是讓人放心的安全空氣。山上的天雖然和山下的天一樣,照樣是陰沉沉的像要塌下來,可即便是塌下來,也有那一個個山頭成片的樹林撐著,這么大一方開闊地兒,躲也有地方躲。
萬老頭兒目送著孫子遠(yuǎn)去了,把摘下的口罩小心地疊好,放進(jìn)大衣口袋,又在衣袋外面捏了捏,確信不會掉出來,這才拄著棍子進(jìn)屋去。
老伴兒已經(jīng)生起了火。是萬老頭兒安排孫子騎摩托車先把老伴送上山來,好開門生火的?;饎偘l(fā)燃,引火的松毛燒了一屋的煙塵,如同飄滿一屋的蚊蟲。萬老頭兒進(jìn)了火籠屋來,那些飄浮的松毛煙塵就落到了他的大衣上,他抬起胳膊看那上面的煙塵,如同爬滿了白色的小蟲子。他一面拍打著身上的煙塵,嗆得咳嗽了幾聲。老伴兒提著一壺水,彎著腰低著頭,掛上火籠上方的吊鉤燒水。老伴兒的頭上也落滿白蟲子樣的松毛煙塵,像突然增添了不少白發(fā)。
還是燒那鐵柴爐子好。萬老頭兒咳嗽了幾聲,感嘆地說。
你犟得要上來,有福不享呀。自己一時興起,讓別人也跟著受罪!老婦人終于逮到機會,發(fā)泄不滿。
受罪?!告訴你,我在救你命!還在下頭享幾天福,怎么見的閻王爺都不知道!
老婦人不跟他爭,低著頭架柴禾。過了一輩子了,都是逆來順受,忍氣吞聲,何況今天大年初幾的,吵了會影響一年的家運。柴禾架成一個圓錐形,頂著上面的催壺底兒噴著火苗。
進(jìn)門洗了手沒有?弄水來洗手。萬老頭兒拖了一把椅子,挨著那籠火堆坐下來。
這又沒有和外人接觸,洗什么手?這些天來,老婦人從老頭兒嘴里學(xué)到了兩個新名詞兒,一個是“新冠肺炎”,一個是“接觸”。哪兒來的“新官”?這么厲害?不過她想也只是在心里,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男人面前,她常自慚形穢,說出來怕受嘲笑。
沒接觸?你知道沒接觸?那摩托車到處騎,誰知道接觸沒有?(老婦人馬上想到,老頭子昨天晚上睡覺時還在埋怨,說大新白天把摩托車騎出去了半天。)你知道專家怎么說的,這病毒可以存活多長時間……老頭兒張開兩個巴掌在火籠上烤著,一邊說一邊抖動手指,似在彈著琴打著節(jié)拍,增強他得理不饒人的氣勢和通篇大道理的確定性。
老婦人出門去打水,老頭兒探著頭,對著窗外老伴的背影講病毒,老伴兒端著半盆水,拿著香皂毛巾進(jìn)門,老頭兒還是滿嘴的病毒。這幾天,他除了病毒還是病毒。他遺憾,最應(yīng)該聽他講電視里手機里報紙上這些道理的人,卻偏不聽,眼前這個大字識不了幾個的人,講多了也是白費口舌。他突然停住不講了,專心洗手。香皂在兩手打起了泡沫,并讓泡沫在手上停留了兩分鐘———那是看電視上的專家說的,同時用一個指甲剔另一個指甲的污垢。翻過來看看,翻過去看看,剔得非常有耐心。幾個指甲都剔白了,病毒想藏也藏不住了,這才又把兩手放進(jìn)那半盆水去清洗。
他也監(jiān)督老伴兒洗了手,也要老伴兒跟他一樣把手指甲都洗白凈,實在洗不白的,就用一個小刀兒刮。要這樣——用剪指甲刀刮著指甲的老頭兒,做著示范說。老伴兒望了一眼,說,我能跟你一樣嗎,什么事兒都不做?
老伴兒端著半盆水出門去倒時,萬老頭兒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說道:樓上倉里還有棉花吧?去給我拿點兒下來。
棉花?你要棉花做什么?
老婦人拿著一團(tuán)棉花下樓來,見老頭兒提著一壺酒,用一次性的塑料杯倒了半杯出來,正迎著光在看酒花。
昨天村干部送口罩上門時,每一戶發(fā)了一張粉紅色的宣傳單。那是縣政府、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揮部發(fā)的《致全縣農(nóng)民朋友的一封信》,介紹了疫情的形勢,重點說了防范的措施,包括不出門,不串門,出門戴口罩,進(jìn)門要洗手,常用的東西,如手機也要消毒。沒有消毒酒精,白酒也行么,以前受了傷,就用白酒擦的傷口。這是女婿大新在張家彎私人釀酒戶里買的一壺酒,看那杯沿上沾的一層酒花,再放到鼻子下聞一聞,就知道這酒精度不低。萬老頭兒扯了一團(tuán)棉花當(dāng)酒精棉,把手機正反都擦了一遍,不僅給手機消了毒,還把拐杖也消了毒,那手握處磨得光亮的龍頭把兒,被白酒一擦,閃著水光,玉石一般光潤。萬老頭兒穿的一件大衣,戴在頭上的帽子,也都掛到了院場外的晾衣桿上晾著消毒,腳上的毛絨皮鞋進(jìn)屋時就脫了,放在大門外的階沿坎上。穿在大衣里面的那件小姑娘織的新毛衣,黃色的金鋼罩,沒有接觸空氣,就不用換了。總之,他所做的一切,都在一絲不茍按政府發(fā)的宣傳單上的要求做。他特意找送宣傳單的村治保主任多要了一份兒,那一份兒給姑娘女婿,這一份兒他收著,隨身帶著,疊得整整齊齊,連同政府發(fā)的口罩,一同小心翼翼放在衣袋里,如同帶著兩個護(hù)身符。
上山來回到老屋,一個護(hù)身符口罩,他洗手時就清洗了,也晾在院場上。專家說了,一般人戴的口罩可以重復(fù)使用,何況,這口罩是當(dāng)前最緊俏的物資,全國都缺,搶救病人的醫(yī)生護(hù)士都沒有用的,能節(jié)約用就節(jié)約用,要為國家做貢獻(xiàn)。另一個護(hù)身符,政府發(fā)的一張粉紅色的宣傳單,沒事兒時萬老頭兒也會掏出來,展開看一看,似在對照檢查哪些還沒做到。萬老頭兒忙活了一陣,該洗的洗了,該脫的脫了,該晾的晾了,該消毒的消了,這時換上了平時穿的一身舊衣服,坐在火籠邊,戴上他的老花眼鏡,又展開了那張粉紅色的宣傳單。
這上面說,吃飯也要分碗筷——萬老頭兒兩手?jǐn)傊麄鲉危辜芩频氐椭^,兩個眼睛往上翻著,目光從眼框上方投過來,望著彎著腰弓著背、用火籠吊鍋煮飯的老伴兒,查找出什么不足似的說。在山下新屋里幾天,一家四五口根本就沒分過。
一家人,分個什么碗筷?又沒有病——莫要把這東西當(dāng)圣旨!老婦人很不滿。就是這張宣傳單讓這老頭子中了毒,怕這怕那,成天疑神疑鬼。要不然,自己還在山下過安逸日子。
我當(dāng)圣旨?老頭兒摘下眼鏡,一手抖著疊得皺巴巴的粉紅紙,我看不當(dāng)圣旨還真不行——這才幾天,就好了傷疤忘了痛?
萬老頭兒可不是一個隨便什么人的話都聽、都當(dāng)圣旨的人。雖然總共加起來沒讀到三年書,但他什么事兒都愛探個究竟,問個明白,沒讀三年書的人竟比那讀了十三年書的還有學(xué)問,還有名氣。木匠石匠土瓦匠,樣樣會,這山上的這幢舊房子,就是二十多年前,他帶著五個姑娘一隊娘子軍自己蓋的,雖然是干打壘的石砌墻,可還蓋了兩層,比哪一戶的房子都?xì)馀?;他知書達(dá)理,能說會道,還是這一方有名的支客先生,誰家有個生老病死、紅白喜事,都以請他去支客為榮,不管幾十人上百人,都安排得各司其職井井有條,他朝大門口一站,指著那一院場的人說,你去記帳,你去請客,你負(fù)責(zé)端盤執(zhí)壺,你負(fù)責(zé)裝煙倒茶……雖然不是干部,卻比干部還像干部。各位親朋貴客,我們菜蔬不全,禮數(shù)不周,還望多多擔(dān)待,多多擔(dān)待……開席前,這支客先生兩手拱在額頭上,帶領(lǐng)一隊端盤上菜的,從廚房門口魚貫而出,那客氣的話語,誠懇的態(tài)度,凜然的氣勢,任何矛盾都能化干戈為玉帛,任何難辦的壽禮婚禮都能順風(fēng)順?biāo)秃兔烂馈?/p>
讓大家敬佩的,還有他的學(xué)識。他愛關(guān)心天下大事,雖然住在深山,出個山進(jìn)個城都要走上百十里,翻多少座山過多少條河,但山外的事情、縣城外的事情、國家大事、世界大事、天下大事,沒有他不清楚的。中美貿(mào)易戰(zhàn)打到了什么地步,到了第幾輪第幾回,美國從什么時候?qū)δ男┊a(chǎn)品加了多少關(guān)稅,中國又從什么時候?qū)γ绹哪男┊a(chǎn)品加了關(guān)稅,這關(guān)稅是個什么意思,對老百姓有什么影響,他都能講出個道道兒;香港出了些什么事兒,什么占中,什么修憲,什么黑衣人,來龍去脈,也能講得一清二楚,連那下鄉(xiāng)來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見這山上老頭兒的嘴里吐出的新名詞兒,也是又驚奇又敬佩,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退休的干部或教師。不僅如此,他還善于總結(jié),善于思考,善于形成自己的觀念,別人這樣說,他會那樣說,別人那樣說,他會這樣說,總之他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至于上面發(fā)的一些宣傳單,縣里、鄉(xiāng)里、村里的防蟲、治病、村規(guī)民約、掃黃打黑,他戴上老花眼鏡兒念著念著就會一笑,指出這句話不合適,那個觀點是錯的,還有一條根本不符合鄉(xiāng)村的實際,任何宣傳單、要大家遵守的要求,到了他的手上,他都會指手畫腳,說三道四,一遍還沒看到尾,就笑著搖搖頭隨手放到了桌子上、窗臺上、茶幾上,再想起來看時,早被風(fēng)吹走了。吹走了就吹走了,也就從來沒有當(dāng)回事兒。這態(tài)度的改變,是年前夏天發(fā)生的一件事。
2.對懷孕母豬的管理應(yīng)注意做好保胎,防止流產(chǎn),減少胚胎死亡。不要追趕、鞭打、驚嚇母豬而造成機械性流產(chǎn)。同時,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豬舍要保持通風(fēng)、干燥,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溫,搞好清潔衛(wèi)生,防止疾病流行。
年前的夏天,農(nóng)歷己亥年,正當(dāng)田里玉米灌漿、坡上李子成熟、遍山陽光耀眼、樹上蟬聲鳴唱的時候,一場豬瘟蔓延到了樟樹村。大豬、小豬、母豬、仔豬,全都發(fā)病,不論喂的是一頭還是一百頭,一發(fā)病都只有朝坑里埋。村里有一個養(yǎng)豬專業(yè)戶,銀行貸款建的養(yǎng)豬場,喂的三百頭豬全發(fā)了病,鄉(xiāng)政府派來的一臺挖掘機挖了一個大坑,一頭頭豬往坑里推。男的急得住了院,女的急得要上吊。和這新冠肺炎一樣,進(jìn)村的路、橋,連同到山彎的小道都封了,路口有專人背著噴霧器,二十四小時值守,進(jìn)出的大小車輛,車身、輪胎,都要噴灑消毒,到處撒著白石灰,路口、村口、進(jìn)山彎的小道上、戶戶人家的豬欄門前,全是白的,像是夏天下了一場雪。可欄桿、噴霧器、白石灰,仍阻擋不了豬瘟的腳步,山下的人家,那些屋場挨屋場,墻挨墻的棚戶人家,欄里的豬是一個接一個倒,十欄十空。
幸好的是,山下,豬瘟猖狂肆虐,山上,卻是風(fēng)平浪靜。萬老頭兒自家喂養(yǎng)的一頭母豬,下的九頭豬崽,還有十來頭七八十斤的槽子豬,叫的叫,拱的拱,吃食的吃食,全都平安無事。
暫時幸免于難的,村里也還有幾戶,和他們一樣,住的單家獨戶的,孤零零的一戶人家,在山坡上、山岡上、路口的轉(zhuǎn)彎處、過河的山凹里,或同樣離群索居的山彎彎里??墒遣粠滋?,這離群索居的人家也出現(xiàn)了豬瘟,頭一天還在吃食的豬,第二天就倒在了豬槽邊。沒有發(fā)病的,就趕緊請殺豬佬殺豬,買來冰柜,不計成本要冰到過年。己亥年的三伏天,冰柜在農(nóng)村成了緊俏貨。
那段時間,萬老頭兒雙手拄著棍子,站在那面墻下,將軍一樣,長時間一動不動,仰頭望著墻上孫子用過的那張世界地圖。這非洲的豬瘟,怎么就能跨大海過大洋,來到中國,來到湖北,來到這地圖上怎么找也找不到村名的樟樹村,來到這樟樹村的萬家坡下興風(fēng)作浪?拄著棍子凝望著地圖的老頭兒,時而會舉起一只手,奓開虎口,量一量那地圖上的距離。他問過孫子什么是比例尺,知道一個指頭的距離,就是好幾個十萬八千里。
為什么那非洲豬瘟能橫跨好幾個十萬八千里,來到樟樹村,到了萬家坡下,卻不能上這相距不到十八里的山上來?萬老頭兒思考了好幾天(可惜那時人們對豬瘟關(guān)注得很少,電視上手機上報紙上相關(guān)的新聞也很少,不像現(xiàn)在的人瘟,還是城里人厲害,瞞都瞞不住,每天的各種資料信息都看不完),終于得出結(jié)論,主要還是豬傳豬,你看那山下的棚戶人家,院場挨院場,豬欄連豬欄,平時一頭豬在叫,其它的豬都會不安。隔得近,那豬身上的病毒,也如同跳蚤一樣,三跳兩跳,就會從一頭豬跳到另一頭豬身上了。至于這跳蚤為什么會有這么大本事,會跳過大海大洋,跳過好幾個十萬八千里,那不是這跳蚤厲害、病毒厲害,還是因為人厲害,是人帶來了非洲的豬?,F(xiàn)在跟非洲關(guān)系好啊,用輪船,用火車,買它幾船幾車豬來不是平常的事嘛,這就是新聞上說的貿(mào)易??膳c非洲一貿(mào)易,一買來非洲的豬就帶來了病毒。為什么豬瘟到了山下傳不到山上?是因為自家的豬欄跟山下的豬欄離得遠(yuǎn),那些跳蚤樣的病毒要想跳上來,一跳就掉地上了,就被啄食的雞、覓食的鳥雀一口吃掉了。
思考明白的萬老頭兒,立即召集姑娘女婿宣布他得出的結(jié)論:非洲豬瘟不可怕,住在山上,遠(yuǎn)離棚戶,單家獨戶就是保障,只要不跟山下的豬接觸,山下的豬瘟怎么傳都傳不上來,也完全沒有必要著急去買冰柜殺豬冰肉,何況就是買十個冰柜也冰不下這大小一二十頭豬肉。到處是豬瘟,就是發(fā)展養(yǎng)豬的好時機,九頭豬崽兒,十頭槽子豬,一個都不能賣,要擴大養(yǎng)豬業(yè),翻過年就能賣出大價錢。萬老頭兒雖然不再當(dāng)家,但也像個退休的領(lǐng)導(dǎo)人一樣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何況他有知有識,讓姑娘女婿自愧不如。
就在大家的養(yǎng)豬業(yè)一片哀鴻的時候,這山上的人家卻如火如荼,一間廢棄不用的牛欄,被整理出兩間豬欄,挨著牛欄,又搭建了一間新豬欄,一家三四個人成天在那里忙,釘?shù)尼敊_條,鋸的鋸木板,蓋的蓋瓦。
可是禮多人不怪,多一些防范總是有益的,對姑娘女婿天天給豬欄消毒,欄門口撒石灰,豬食里拌預(yù)防藥,他都認(rèn)可,至少不反對,可是姑娘女婿們有些行為,他就覺得過了。比如,一個村子的,上山來放個牛放個羊的,姑娘女婿都不讓人家進(jìn)門,更不讓靠近豬欄。
喝水?行!那您在這兒等著,我去倒。
都是把人家攔在院坎下,站在院坎上遞去一杯水。
太不像話了。一輩子都注重禮節(jié)的萬老頭兒,覺得姑娘女婿在丟他的臉。如此待客,讓他這張老臉怎么見人?
和萬老頭兒一樣,這山下也住著幾個講老禮節(jié)的人,那是他的幾個姑老表、堂兄弟、姨老表,在這幾老表幾兄弟中,萬老頭兒年歲要長,一到他過生日的時節(jié),山下的堂兄弟幾老表,都會來給他祝壽,手中提著一包糖,頭一天趕街專門買的一盒油條,或者一提過年時姑娘女婿外孫們孝敬的飲料、八寶粥之類的。萬老頭兒生日在陰歷七月初八,一進(jìn)陰歷七月,山下的幾個老親戚就隔三差五上山來給老表祝壽了,帶點兒見面禮,陪他說上一席話,吃上一頓飯。
這年一進(jìn)陰歷七月,是七月初二,住在山下的姑老表就提著一盒新鮮的油條來給他過生日了。兩老表寒暄一陣兒,自然說到了今年的非洲豬瘟上。種田人的男人在一起,說的都是田里的收成,欄里的喂養(yǎng),當(dāng)然,這兩老表在一起,還會說些國家大事天下大事,演講的主角兒自然是萬老頭兒,演講的主題主要是非洲豬瘟。當(dāng)山下的老表聽說自家喂養(yǎng)的一頭年豬、一頭豬崽都得了瘟癥死了,這山上的表兄一二十頭豬大大小小一點兒事兒都沒有,還要打算大力喂養(yǎng)時,就露出吃驚的神色,張大了嘴巴。
……我讓孩子們多建幾間豬欄,保險會賺錢!
萬老頭兒多少有點兒得意地笑著對老表講。
老表就一臉地羨慕,提議去看看他英名決策的成果。正當(dāng)兩老表站起身來要出門時,在廚房里忙碌的老伴兒聽見說話聲,出來對萬老頭兒說:姑娘們不是說,不能讓生人到豬欄的嗎?
萬老頭兒不滿地望老婦人一眼,這老表是生人?怎么說話呢?
要出門的老表身子就往門里退,臉望著萬老頭兒說道,那還是不去看了……
萬老頭兒舉起拐杖像指揮刀一樣一揮:
走,去看———只有豬傳豬,哪會有人傳豬的——接著他哈哈一笑,老表愣了一下也哈哈一笑,對,我們都不是豬……
兩老表就快活地朝豬欄走去。萬老頭兒拄著拐棍在前面引路,說笑著走到菜園小道的岔路口,要去那喂著母豬、豬崽、八九頭槽子豬的一溜豬欄時,姑娘女婿幾次把放牛放羊的攔在坎下遞茶水的場景在他腦中閃了一下。嘴里說笑的萬老頭兒略一遲疑,提起的拐棍就改變了方向。
走,我?guī)闳タ纯葱麓畹呢i欄。
在田的另一頭,新搭建的兩間豬欄,只喂了一頭豬,單獨關(guān)在一邊,用糧食和豬草喂的過年豬。鄉(xiāng)下人自己吃的豬,都不用飼料和添加劑。
就是萬老頭兒這一閃念,拐杖方向的一轉(zhuǎn),避免了大損失。
那天,姑娘女婿都下田了,下田回來,也沒有誰說來客去看了豬的事兒,到了第二天早上,云娟喂豬回來,說那頭關(guān)在一邊的年豬,槽里的食沒有動,半槽豬草還是半槽豬草。
頭天晚上喂多了的——餓它一頓就好了,萬老頭兒內(nèi)行似地說。
到了晚上,一槽食還是一槽食。喚豬,豬哼兩聲,進(jìn)門去趕,豬像癱瘓了似的,兩個前腿撐著,后半邊身子坐在草窩里起不來。以往,揮著攪食片子一趕,豬就在欄里橫沖直撞,可現(xiàn)在攪食片子打在身上,都只哼兩聲,一動不動。
是不是吃了什么東西,中毒了?萬老頭兒問。
天天吃的是菜園里的這些青菜,人都沒事,豬會中毒?姑娘云娟說。
第二天,打電話請來鄉(xiāng)獸醫(yī)站的獸醫(yī)。獸醫(yī)戴著口罩,戴著手套,進(jìn)豬欄一看,就出來脫下手套,摘下口罩說:
趕緊挖個坑埋了——非洲豬瘟。
萬老頭兒一家人都圍在豬欄門外,聽獸醫(yī)一說,臉上全變了色。拄著棍子的萬老頭兒一臉不相信。
老人家,我手里不說過了一萬頭,一千頭豬總是有的,這是典型的非洲豬瘟。您看看,那豬身上都變了色。鄉(xiāng)獸醫(yī)指著欄里的豬說。
萬老頭兒走近豬欄門一看,那頭純白毛的豬,前天和老表來看身上還是白里透紅的,可現(xiàn)在,白毛豬變成了灰毛豬,毛下的紅皮膚變成了灰黑色。
萬老頭兒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沒吃一粒米,也沒喝一口水。他為自己的一時興起,白白損失了一頭年豬而痛心。這頭年豬和人吃的一樣,天天喂的是玉米和菜園的青菜,已經(jīng)長到一百二三十斤,也為那隔著只有一塊田喂養(yǎng)的一二十頭大大小小的豬而擔(dān)心,更為自己一世英名,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樣樣能干的名聲毀于一旦于心不甘。他實在想不通,那老表只把頭探進(jìn)豬欄望了一眼,豬怎么就得了傳染病?躺了三天,他都沒想明白;想明白的只有一點,那就是常引以為榮、大家公認(rèn)的所謂文化人,其實并沒有文化,政府說的要大家遵守的,那是真真有文化的專家說的,經(jīng)過專家論證了的,是的的確確要必須遵守的。
三天過后,除了那一頭老表看過的豬,其它的豬都沒有事,獸醫(yī)來了兩趟,也說沒事,只說以前怎么防疫的還要怎么防,不準(zhǔn)任何生人靠近豬欄。幾個月下來,那豬崽都長到了三十好幾斤,八九頭槽子豬也有了一百好幾十斤,只等翻過年就賣個好價錢。萬老頭兒想起這事兒,在后悔和暗自慶幸的時候,更加堅定:住這山上最安全!走豬瘟豬沒事兒,走人瘟人也肯定不會有事兒。這就是他為什么急著要回山上來住的原因。
萬老頭兒坐在火籠邊,一手?jǐn)傊菑埛奂t色的宣傳單看著———這是他平生頭一回如此慎重對待這些政府發(fā)的宣傳材料,一手伸在火籠上烤著??戳艘粫海X得還是有些不放心,就伸著頭對著窗外喊:
他婆婆!他婆婆!
老婦人從廚房出來,手里提著切菜的菜刀,出現(xiàn)在火籠屋外的窗口。
做什么事啊,沒看到我正忙?
我跟你說呀,這事兒還是不能馬虎——你跟云娟他們打個電話,讓他們千萬要按這宣傳單上說的做,萬萬不能大意!
以為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老婦人扭身回廚房,這手機不是在你手上嗎?你不曉得打?
當(dāng)然他曉得打。他不止曉得怎么打手機,還知道上微信,看抖音,別的上年紀(jì)的拿的是老人手機,他的手機可是智能的,在廣州的小姑娘送的。他是不想打。夏天里出了那件事兒,他覺得自己在這屋里的威信已一落千丈,大不比從前,再說,在山下時,這些話自己也不止說了一遍兩遍,可想起他們?nèi)?dāng)耳旁風(fēng)的樣子就來氣,就要罵人,但又怕他們真有個什么閃失,他人雖然到山上了,可心還像在山下,隱隱地感到還像有個什么東西在心底壓著。萬老頭兒望著放在桌上消了毒的手機,心想這電話不打還真不放心,可打給誰呢?只有打給孫子兵兵,讓他去監(jiān)督。
剛從椅子上抬起屁股,手還沒有伸過去,放在桌上的電話卻響了。
哦,是云芬啊,是回山上來了,都還好!
是大姑娘打來的。這云娟,這么快就把他強行回山上老屋的事兒跟她幾姊妹通報了。萬老頭兒以為大姑娘會埋怨自己幾句,準(zhǔn)備解釋的時候,大姑娘卻在電話里說:
回到山上好!安全!特別是老人……
接著,大姑娘問他,有沒有跟武漢回來的人接觸,說她們那里,武漢回去的人全被隔離了,要隔離十四天才安全;對武漢回來的人,千萬要小心。
大姑娘的電話,讓他心底泛起隱隱不安的疑團(tuán),那個一直埋在心底的疙瘩。
臘月二十八,萬老頭兒被姑娘女婿一早就接到山下去過年。吃過中飯,這平常很少下山的老頭兒就拄著棍子,去村里打打轉(zhuǎn)兒,看看新鮮兒。轉(zhuǎn)到村口,遇到幾個人,他還沒有認(rèn)出人家,人家早認(rèn)出了他,迎上來熱情地打招呼,掏出香煙來敬。他擺了擺手,說已經(jīng)戒煙了,不抽了。
萬大爹,您知道這牌子的煙多少錢一支嗎?要不是碰到您老支客先生,天寶才舍不得拿出來抽哦。其中的一個人說道。
萬老頭兒這才接過香煙一看牌子:黃鶴樓。黃鶴樓牌的香煙他也見過不少,只不過這種牌子的煙身很短,過濾嘴很長。那個叫天寶的,殷勤地掏出打火機給他點上。他想了起來,這個住在山下的叫天寶的人,早些年他媽媽得病過世,喪禮是他去幫忙支的客,見他家困難,任何報酬都沒有要。得知天寶在武漢打工,萬老頭兒刨根問底的天性就又犯了,饒有興趣地問他,知不知道武漢的新型冠狀肺炎,那個華南生鮮市場又是怎么回事兒?
天寶吸了一口香煙,笑著說,您問我算是找對人了———我上班的地方就離那兒不遠(yuǎn)……
這算不算和武漢回來的人接觸呢?他還抽過人家的煙——接過電話的萬老頭兒,心底的不安瞬間匯成了一個大疙瘩。這疙瘩讓他中飯也沒有吃好,特意讓老伴兒煮的金包銀的米飯也沒了胃口,本要吃一大碗的,吃了小半碗肚子就飽了。
為什么要出去轉(zhuǎn),為什么要抽人家的煙?他又展開那張粉紅色的宣傳單,滿腹心思,皺著眉頭看著。
正當(dāng)他疑心重重看宣傳單的時候,電話又響了。這回是二姑娘打的,二姑娘稱贊他決定回山上來住是無比正確,并讓他提防武漢回來的人,特別是他們這些老人要嚴(yán)格防范不能接觸,同時告訴他一個內(nèi)部消息,本縣的另一個鄉(xiāng)鎮(zhèn)雙路鎮(zhèn)楊家河村,有一家兒子媳婦從武漢回來的,兒子媳婦沒有一點兒事,老媽卻被確診新冠肺炎,已經(jīng)被送到宜昌去治療,接觸的幾個親戚鄰居,有三人出現(xiàn)疑似病例,追蹤到二十多人正在密切觀察。二女婿是縣里的干部,萬老頭兒知道的很多事兒,不少都是從二姑娘和當(dāng)干部的二女婿那兒得知的。平常聽到內(nèi)部消息,他會生出一種快慰的優(yōu)越感,可今天,這內(nèi)部消息產(chǎn)生的是窒息感。那個天寶,離那病毒的發(fā)源地那么近,說不定就帶有病毒,他三四十歲,抵抗力強,自然會沒什么癥狀,可不代表就不傳染人,就像二姑娘說的,尤其會傳染老人。他趕緊在電話里追問一句:
你說那傳染的老人,是多少歲?
姑娘在那頭說:
好像是說七十三——爹,您好像今年也是七十三,要多注意哦。
這句話像一個拳頭,打在他心里的疙瘩上,不安發(fā)酵似的越來越大。他慌忙打開手機,搜看傳染發(fā)病時間,伸開指頭,算著從臘月二十八到今天,過了幾天,什么時間是發(fā)病的高峰期,同時想到,為什么今天早上姑娘云娟站在院場和天寶幾個人說了幾句話,自己會發(fā)那么大的脾氣,原來自從接到宣傳單,看到“武漢回來的人要自覺實行自我隔離,不得與他人接觸”后,心底就已經(jīng)在隱隱不安?,F(xiàn)在,這個不安已經(jīng)腫成一個大疙瘩,脹得人喘不了氣。
到晚上的時候,二姑娘下午說的內(nèi)部消息,樟樹村微信群里已經(jīng)公布了,是村里轉(zhuǎn)發(fā)的縣防新冠肺炎指揮部發(fā)的疫情通報,除了那內(nèi)部消息,通報還說全縣目前已經(jīng)確診病例十二人,死亡一人,疑似病例四十八人,正在密切觀察的一百零八人——這一個個數(shù)字,像石頭一樣一層層壓向萬老頭兒的心胸。村里還在微信群里公布了網(wǎng)格員(村民小組長)、村衛(wèi)生室醫(yī)生的姓名、電話,讓大家一有事就打電話??磥硎虑榈拇_是越來越嚴(yán)重了。他想打個電話給那住在山下張家屋場的老表,側(cè)面問問他們屋場的幾戶有沒有發(fā)病的——武漢回來的天寶就住在那屋場,可拿起手機,這才想到老表沒有電話,他家只有他兒子有一個電話,平時都是姑娘女婿聯(lián)系的。他就打電話給孫子兵兵,讓他查查山下張家屋場姑爺爺家的電話,可孫子兵兵說,姑爺爺?shù)膬鹤颖秽l(xiāng)派出所抓去了,電話打不通。
那是為什么?
要走親戚,騎摩托車撞壞了關(guān)卡,被弄到縣里體育館學(xué)習(xí)去了。
那個天寶呢,你有沒有他的電話?
好像聽說因為也是到處跑,被弄到縣體育館隔離去了。
這事兒怎么微信群里沒發(fā)?天寶被隔離去了——萬老頭兒心思重重,滿臉疑慮,一會兒拿起手機搜尋新冠肺炎的發(fā)病、癥狀、潛伏時間——那些大同小異的信息已經(jīng)看了無數(shù)遍,一會兒又用手摸摸自己的額頭,看是不是發(fā)燒,一會兒又呆呆地望著晾在院場外的大衣、帽子、放在大門階沿外的皮鞋,想那上面是不是沾上了病毒,豬瘟一樣藏著跳蚤樣的病毒。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那在夜風(fēng)中晃動的晾在曬衣桿上的衣帽的身影,似從黑暗中走出來的傀儡,那是新冠肺炎病毒化作的大鬼小鬼,在張牙舞爪。
他婆婆,你看我是不是有些發(fā)燒?
見老伴端著個缽子進(jìn)來,萬老頭兒摸摸額頭說。老婦人一聽,忙放下手中的缽子,伸手摸一摸老頭兒的額頭,又摸一摸自己的額頭,望著火籠里燃得呼啦啦響的一大篷火,啐了一口:
哪兒燒?火大了屋里溫度高了——熱,你不知道解一下衣扣嗎?
萬老頭兒也知道自己有點兒神經(jīng)過敏,有點兒疑神疑鬼,可是,這幾天來得到的所有的消息,越來越嚴(yán)重的疫情,專家都琢磨不透的病毒,還有自己跟那疫區(qū)發(fā)源地回來的人接觸的事實,都不得不讓人生疑。
晚上孫子兵兵騎摩托車上山來幫忙喂豬時,還帶來姑娘云娟包的湯圓。這湯圓是萬老頭兒最喜愛吃的,一吃兩大碗,雞蛋大的湯圓要吃上十好幾個,可這天晚上,他只吃了兩個湯圓后筷子就在碗里拈去撥來,吃不下去了。
放下碗筷沒有多久,就接到了遠(yuǎn)在廣州的小姑娘打來的電話。小姑娘告訴他一個更讓人不安的消息,說有一個人去買菜,在菜場只十五秒的時間,就傳染上了病毒。小姑娘問,爹你沒和村里武漢打工回來的接觸吧?
小姑娘再說了些什么,他后來都像記不清了,只記得一聽說十五秒,他心里就咯噔一下,眼前晃動著姑老表只把頭伸進(jìn)豬欄望了一眼豬就傳染上非洲豬瘟的場面。他跟那個天寶,不只是望了一眼,也不止是十五秒,十五分都有,還抽了一支煙,病毒是直接進(jìn)入喉嚨,進(jìn)肚子了!萬老頭兒癱坐在椅子上,覺得心有些發(fā)跳,臉有些發(fā)白,他嘗試著坐直身子做了一下長呼吸,感覺喉嚨里有了什么東西,不似以往順暢。
睡前洗澡時,絞了一把毛巾在身上擦,感覺怎么也擦不動,低頭一看,原來是內(nèi)衣都沒脫就在洗,上床去睡覺時,兩腳翹上床,才發(fā)現(xiàn)一只腳穿著襪子一只腳光著。躺在了床上,怎么也睡不著,滿腦子是無癥狀、感染、潛伏期、十五秒……他一時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活到享福的年齡,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忍了多少白眼,才把五個姑娘拉扯成人,培養(yǎng)成鄉(xiāng)親們說的“五朵金花”,因為三姑娘云娟善良心眼實,就放在家里招婿入贅,養(yǎng)老?,F(xiàn)在不管是出嫁到縣城的,還是到宜昌廣州的,還是留在農(nóng)村鄉(xiāng)下的,孩子們也都打工的打工,參加工作的參加工作,最小的一個外孫子,去年還考上了不用多少學(xué)費的軍校,姑娘們都沒有負(fù)擔(dān)了,都有能力孝敬他們兩個老家伙了,不管是要養(yǎng)老不養(yǎng)老的,這兩年,穿的用的,從頭到腳,姑娘女婿都給他們老兩口準(zhǔn)備得好好的。好日子才開始呢,就要結(jié)束了?一時又想到,今年七十三,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爺不叫自己去。閻王爺已經(jīng)來叫了,已經(jīng)來到這樟樹村萬家坡了。他聽見窗外,深夜的寒風(fēng)鬼一樣地呼號著,狗在對著黑暗的山野狂吠。
一夜輾轉(zhuǎn)無眠。天快亮?xí)r,上下眼皮才合了一會兒,可也只是一會兒,老鴰就將他叫醒了。他睜開眼,發(fā)現(xiàn)天已大亮,老鴰的叫聲從近到遠(yuǎn),烏云一樣飄到山那邊去了。聽見這老鴰的叫聲,萬老頭兒心中一陣陣發(fā)慌。老鴰叫,災(zāi)禍到。這老鴰是不吉祥的鳥,和喜鵲報喜不同,它是專門報災(zāi)報喪的。若是以前,他不相信這些迷信,可今天,他卻什么都相信,不祥的感覺寒風(fēng)一樣侵襲著他的全身。
他剛在床上坐起身來,伸手去拿搭在床頭椅子上的那件黃毛衣的時候,枕頭邊的手機響了,是大姑娘打來的。萬老頭兒一只手穿毛衣,一只手接電話,讓姑娘放心,說自己和她媽都好,也叮囑她們要注意好防疫。
可是穿好衣服,出了房門,去火籠屋倒水洗臉時,萬老頭兒發(fā)現(xiàn)有些不妙。他覺得出氣困難,后頸發(fā)涼,前頸下方像有誰用手掐著。他想長吸一口氣,可氣吸到一半,是一陣面紅耳赤地咳嗽。
完了,擔(dān)心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
萬老頭兒雙手發(fā)抖,可還是堅持洗完了臉。他想站起身,把那洗臉?biāo)顺鋈サ沽耍梢惶ü?,身子一伸,就像有人掐一下他的脖子,掐得他直咳嗽。腿也酸軟無力,他一手拄著棍子,一手去倒那半盆水,試了幾試,腿也無力,手也無力。
他干脆坐下來,像還是不甘心,又打開手機查,掐著指頭算,一時望望手機上的資料,一時望望攤開掐算著的手指。最后,那掐動的指頭僵住了。從臘月二十八到今天,剛好是第六天,那新冠肺炎接觸潛伏的爆發(fā)期。
他面色灰暗,慢慢地掏出衣袋里折疊著的粉紅色宣傳單。一向利索的手指變得又僵又硬,非常不靈敏,抖動了半天才展開宣傳單。那上面,有他記下的村衛(wèi)生室醫(yī)生的電話號碼。
窗外,一只老鴰落在院場的大樹上,苦啊苦啊地叫著。
早起生好火籠里的火,又在廚房忙碌早飯的老伴兒,聽見老鴰的叫聲,站在廚房門口,揮著手里的鍋鏟對樹上的老鴰驅(qū)趕著。
窗外的烏鴉丟下幾聲苦飛走了。萬老頭兒掏出衣袋里的口罩,展開,往臉上戴好。
他婆婆,他婆婆!
老婦人出現(xiàn)在窗外。
你去找口罩戴上,我有話跟你說。
一家人,還戴什么口罩?老婦人站在窗外說。
屋里的萬老頭就一陣焦急,咳嗽了兩聲。
叫你戴你就戴!萬老頭兒站在窗口,急得頓了一下手里的拐杖。
老婦人戴上口罩,推火籠屋門時,門被里面的一把椅子抵住了。
你就站在外頭窗口。窗口里面的萬老頭兒低了一下頭,像重重嘆了口氣。
我恐怕是傳染上那病毒了———
什么?!昨天晚上不還是好好的么?你怎么就說你感染上了?老婦人大驚失色。
我已經(jīng)給村衛(wèi)生室醫(yī)生打了電話,他們一會兒就來。
接著,自己感覺感染上病毒的老頭兒,又長嘆一口氣,說道:
我恐怕——我脾氣不好,這么多年,你跟著我受苦啦。姑娘女婿過年過節(jié)給的錢,用剩下的我都放在樓上箱子里那個——
你這是什么話!老婦人急得眼淚都出來了。
一個小時后,寂靜的山道上突然響起警笛聲,樟樹村閉門不出正在自行隔離的人們,紛紛打開門,一個個戴上口罩來到院場觀看,見一輛救護(hù)車閃著紅燈,徑直開上了萬家坡。
村衛(wèi)生室接到疫情,馬上報告給鄉(xiāng)里,鄉(xiāng)里馬上報告給縣里??h防控部門當(dāng)即指示,讓鄉(xiāng)衛(wèi)生院救護(hù)車直接把發(fā)病人員送到縣人民醫(yī)院,集中診治。
三個小時以后,灰塵滿面的救護(hù)車閃著紅燈,開進(jìn)了縣人民醫(yī)院的大院。
陪同到縣醫(yī)院的,除了村衛(wèi)生室、鄉(xiāng)衛(wèi)生院的醫(yī)生,還有萬老頭兒的三姑娘萬云娟。這姑娘聽到消息淚水就沒干過,如果老爹真有個三長兩短,她該怎么跟姊妹們交待?
拉不拉肚子?縣醫(yī)院那戴著鼓鼓的口罩的醫(yī)生問道。
還好,我兩天才解一次大手。萬老漢回答。
發(fā)不發(fā)燒?
村衛(wèi)生室的醫(yī)生給我量了體溫,三十六度二,應(yīng)該不發(fā)燒。
覺得乏力犯困,呼吸困難嗎?
人老了,乏力是有,腿老像拖不動,不然也不會行走拄著拐棍。坐在醫(yī)生辦公桌對面的萬老頭兒,舉了舉手里玉石似的黃櫟木拐杖。犯困——就是說想睡吧,還好,我一夜不睡都沒事。就是呼吸困難。萬老頭兒說著,像要證實似的,老鴨般地伸了伸頸項,果然又是一陣咳嗽。這頸項像被人掐著,后背心發(fā)涼。咳嗽停了的萬老頭兒補充說。
你這咳嗽,呼吸困難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癥狀?
是今天早上,我起床的時候。
以前有沒有什么???比如——
萬老頭兒馬上接口說道:醫(yī)生,我是有基礎(chǔ)性疾病,有高血壓,有糖尿病……
坐在對面的兩個醫(yī)生不由對望了一眼。沒想到,這鄉(xiāng)下老頭兒竟還知道不少醫(yī)學(xué)專業(yè)術(shù)語。
還有什么不舒服的嗎?
萬老頭兒想了想說,就是坐了幾個小時的車有些頭暈,其它的,沒有了。
說來也怪,自從坐救護(hù)車來到了縣醫(yī)院,萬老頭兒反而坦然了。除了喉嚨不舒服,像一根繩子勒著,出氣不順暢,其它并沒有感覺不好,現(xiàn)在,坐到了兩個醫(yī)生的對面,是連心中的擔(dān)心也沒有了。
過了一會兒,一個護(hù)士進(jìn)來,遞了張單子給醫(yī)生。年紀(jì)大的醫(yī)生接過看了,又給另一個年輕的醫(yī)生看,接著在處方簽上寫著。
你癥狀并不明顯,血檢也沒有問題。去做個CT吧。
萬老頭兒大惑不解,盯著醫(yī)生:我這氣都出不來,還癥狀不明顯?
醫(yī)生站起身來,把處方簽遞給老頭兒的姑娘:二樓,一上樓梯左邊第一間。
萬老頭兒跟隨姑娘出診斷室時,拄著棍子走了幾步,捏捏自己的口罩,又轉(zhuǎn)過身來,向站在桌邊、正和鄉(xiāng)衛(wèi)生院醫(yī)生交談著什么的縣醫(yī)院的醫(yī)生,說:醫(yī)生,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什么事兒?站著交談的醫(yī)生轉(zhuǎn)過身來。
望著醫(yī)生臉上那和大家戴得都不一樣的鼓鼓的口罩,萬老頭兒問:
您這戴的是不是N95的口罩?
醫(yī)生拍了拍他的肩,說,都要像您這老爺子的心態(tài)就好了。
上了樓,進(jìn)了CT室,醫(yī)生說要脫了衣服才能檢查拍片。看他手腳不靈的樣子,姑娘云娟就幫萬老頭兒脫衣服。
脫下身上的大衣,云娟望著萬老頭兒的頸項就睜大了眼:
爹,您這毛衣是怎么穿的?!
萬老頭兒摸一摸毛衣領(lǐng)口,那件小姑娘織的金鋼罩,搖一搖脖子,可不,那毛衣領(lǐng)口像一道繩子似的勒在喉管上。
原來是毛衣穿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