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峰
立秋了,炎夏過,天轉(zhuǎn)涼,詩人和悅隨季節(jié)之變化,作詩《秋天》。秋風(fēng)瑟瑟,秋葉飄黃,古今文人學(xué)子寫秋多悲秋之筆、苦秋之詞,抑郁頹唐,讀之悵然。宋玉有“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之句,成為多少代人的通感。和悅之詩既不見悲秋之意,也無苦秋之感,而是獨辟蹊徑,別開生面,有唐人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意。
顯現(xiàn)的秋天景色和隱藏的人物形象,人景合一,情景交融,是和悅《秋天》詩的最大特色?!把鐾旄咴频保锔邭馑?,是典型的秋色,“享受午后的陽光”,是秋天的暖陽,更使人愜意神爽。
和悅引毛主席“天高云淡”入詩,別有意趣?!疤旄咴频麛嗄巷w雁”,長征途中的毛澤東想到的是“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站在六盤山上的偉人何嘗有傷秋之感,而是充滿必勝的信念。
意象的連接是和悅《秋天》詩的又一特色。鮮活的意象不是拼湊,不是堆砌,而是移步換景,景的連接;觸景生情,情的抒發(fā)。果園、深處,小路、遠方;塵世外、城市模樣——這是景的意象,又是詩人思想、視野的意象。那個隱藏的人物站在小路上瞭望遠方,端詳城市的模樣,她在想什么,任人評說。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融為一體,和悅詩《秋天》之謂也?!皻堅裰亍?,說鄉(xiāng)村的古老;“散落的蜂箱”說養(yǎng)蜂人已經(jīng)回到了家鄉(xiāng)。隨著秋天的來臨,百草凋零,青黃飄搖,這一幅秋田圖,秋收景,處處是詩,處處是景,仿佛走進詩仙王維幽靜寂寥的畫境。
第四段“農(nóng)人勞作”詩中主人出現(xiàn)了,“鋤起鋤落”夠辛勤,“大聲問她忙些什么,未知就里笑笑無妨”,可謂畫龍點睛、出神入化之筆。此農(nóng)人可能是山居村婦,也可能是窈窕少女,面對無故搭訕的路人,欲說還羞,不知如何應(yīng)對,只是笑笑而已。這使我們想起漢人的《陌上?!罚肫鹛迫说摹段即ㄌ锛摇贰疤锓蚝射z至,相見語依依”。我們無需穿越時空,還是陶醉在詩人和悅筆下的《秋天》。
和悅長于散文和詩,他以散文的語言寫詩,使詩更為清新流暢,優(yōu)美凝練,富有文采。他以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寫詩,形散神聚,意境深邃,結(jié)構(gòu)自由,不拘一格,融記敘、抒情、描寫、狀物、議論于一爐,集中鮮明地表達作品的主題。他以散文的思維寫詩,構(gòu)思精巧,富有意境,一個細節(jié),一個景象,都可看出詩人為文之緣由、情感之所在。這些以散文寫詩的特點在和悅《秋天》一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可謂善為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