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歷史、存在與人性
——論鄭小瓊見證敘事的意義

2020-11-12 00:31:54羅小鳳
文藝論壇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鄭小瓊見證者女工

◎ 羅小鳳

自2007 年鄭小瓊獲得“人民文學新浪潮散文獎”以來,詩歌界、媒體界、學術(shù)界對鄭小瓊的關(guān)注與研究便不絕如縷,這些評論與研究對鄭小瓊其人其詩進行了各種闡釋與挖掘。然而,對于鄭小瓊自己反復強調(diào)的“見證”,眾多的評論與研究文章卻論之不多,即使偶有提及,亦只是蜻蜓點水式地一筆帶過。事實上,鄭小瓊認為文字都是軟弱無力的,無法介入任何問題發(fā)揮實際作用,但可以作為見證,記錄一代人的生活與情緒。因此,鄭小瓊心懷自覺而強烈的見證意識,以個人的經(jīng)歷、體驗與書寫對歷史、時代進行見證,而且她的詩歌訴求不僅僅是見證,她是在此基點上對人的存在、人性都進行深入思考,使其詩不僅僅停留于“見證”層面,而承載著更深廣的詩歌意義與美學價值。

一、見證意識

鄭小瓊大力倡導“見證意識”,在她看來,文字并不能改變現(xiàn)實,但可以“見證”現(xiàn)實,見證時代:“很多時候,文字對現(xiàn)實來說是無能的,也是脆弱的。但至少,我認真地記錄了我周圍人群的感受,他們的幸福與不幸,雖然無力改變,但是作為見證者,我們需要認真地記錄與思考?!币虼怂磸蛷娬{(diào)詩歌的“見證”作用:“一個沒有勇氣見證現(xiàn)實世界中的真相的寫作者,肯定無法把握活在這種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的內(nèi)心。文學是因為人而存在,它應該關(guān)注人的豐富性,而‘見證’意識正說明了寫作者在貼近了人,貼近真實的人,而不是虛構(gòu)的人,想像的人。”在她看來,是否具有見證意識是一個真正的詩人的重要素質(zhì),因此她“不斷告訴自己,我必須寫下來,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這些感受不僅僅是我的,也是我的工友們的。我們既然對現(xiàn)實不能改變什么,但是我們已經(jīng)見證了什么,我想,我必須把它們記錄下來”??梢?,鄭小瓊具有極其自覺的見證意識,不強調(diào)“介入”,而強調(diào)“見證”。所謂“見證”,原本是一個法律術(shù)語,是慣常法律程序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作用是為既有的事實信息進行核對,并提供公眾都看得見的公開憑證。鄭小瓊在詩中自覺為時代作證,見證了中國從農(nóng)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時代過渡轉(zhuǎn)型過程中農(nóng)民工進入城市打工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和精神狀貌。

見證者并非任何人都可以擔任,其基本條件必須是親歷者。鄭小瓊顯然擁有做“見證者”的資格,她自己便是打工生活的親歷者,她對打工生活的各種悲慘遭際、景況、感受、情緒和心路歷程都非常熟悉。鄭小瓊2001 年從衛(wèi)校中專畢業(yè)后曾在重慶一家診所做過短期的護士,不久便轉(zhuǎn)去廣東匯入打工行列,曾在鞋廠、家具廠、毛織廠、玩具廠等工廠待過,后來進入東莞黃麻嶺一個五金廠工作四五年,她在這家工廠的編號是245,她的工作是每天重復著從機臺上取下兩斤多重的鐵塊,再按開關(guān)用超聲波軋孔,最多的一天曾打過一萬三千多個孔。在打工生涯中,毫無疑問,鄭小瓊親身經(jīng)歷過打工者的辛酸血淚生活,黑工廠、流水線、出租屋、暫住證、欠薪、失業(yè)、饑餓、孤獨、斷指等各種打工經(jīng)歷、經(jīng)驗她都有過,她將這些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都寫進詩歌。親歷者的身份角色可以讓她更接近她所要見證的本相,鄭小瓊對此體驗特別深刻:“作為一個親歷者比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感受會更真實,機器砸在自己的手中與砸在別人的手中感覺是不一樣的,自己在煤礦底層與作家們在井上想象是不一樣的,前者會更疼痛一點,感覺會深刻得多?!编嵭…傆H身經(jīng)歷了機器砸在自己手中的感覺,親身體驗了打工生活帶給她肉體和精神上的多重疼痛。因此她的許多詩都呈現(xiàn)了她打工生活帶給她的各種疼痛、恥辱,如:“我的姓名隱進了一張工卡里/我的雙手成為流水線的一部分/身體簽給了合同/頭發(fā)正由黑變白/剩下喧嘩/奔波/加班……還忍耐的孤獨與疼痛”(《生活》),“我置身的,是廣泛的失聲的人群/是沉默中的疼痛與憤怒/ 是暴虐的石頭與鐵,是文字/是秋天,是思想改造或者/肉體毀滅,是軍隊或者坦克/是紙上的失眠,是罰款與暴力/是貧窮與職業(yè)病……我們的人生正被時代刪改或者虛構(gòu)/我不敢說出,只能隱匿人?!?《恥辱》),“卻無法改變/時代對他們無聲的冷漠與嘲諷”(《在電子廠》)。見證苦難,不僅僅是為了讓苦難不再發(fā)生在見證人自己身上,更是為了讓苦難引起大家關(guān)注,尋求解決的辦法,從而不再發(fā)生在任何其他人身上。這是見證者的使命意識,鄭小瓊正是肩承這種使命意識堅持她的詩歌書寫向度。她一直心懷做見證者的角色和使命,她為了保持見證者的身份角色,當東莞作家協(xié)會及多家媒體向她伸出“橄欖枝”時,她都一一婉拒,因為她不愿意脫離流水線,脫離對打工現(xiàn)場的敏感,脫離做見證者的資格,她“需要保持這種在場感,一種底層打工者在這個城市的恥辱感,這種恥辱感讓我不會麻木,沒了疼痛感,詩歌就沒了靈魂?!边@是一種見證者自覺的角色意識。她曾花了大量時間去做女工的調(diào)查,深入女工中間做調(diào)查達六年多時間,其間她走過很多鄉(xiāng)村,訪談過很多人,她有意識地租房子在打工者聚居的城中村,盡管那里復雜、臟亂,她為了完成自己的寫作計劃,為了近距離接觸打工者的生活,她就居住在她們旁邊,做她們生活的見證者,以獲得最直接的第一手資料,正如她自己所陳述的:“我有意識租住在混亂的城中村,每天都會碰到搶劫的、賣淫的、嫖娼的、做小販的、補鞋的、收購廢品的、做建筑工的、失業(yè)的、偷盜的、販毒的……各種各樣的人出沒在我的周圍,我也出沒在他們其中”,正因為如此,她“目睹被拐騙的女工如何變成娼妓,目睹一些男工變?yōu)槲菊?,淪落為搶劫犯”,甚至目睹女工被吸毒者謀殺。正因為她是這些女工中的一員,她才能見證“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2008 年,鄭小瓊曾有過一段時間的失業(yè),她利用這段時間去江西、河南、重慶等地調(diào)查,她去過很多村莊,見過很多女工,認真傾聽她們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人生及她們未來的打算,隨后便有了《女工記》這部見證一代女工打工生活遭際與命運的詩集??梢哉f,鄭小瓊一直在以見證者的角色和使命意識目睹、經(jīng)歷并用文字見證底層打工者的滄桑生活,對于打工者們所經(jīng)歷的苦難、受傷、失業(yè)、殘疾、墮落、欠薪、恥辱,她在詩中方方面面都進行了展示和見證,如“他拇指的傷口/無法虛擬機器時代的命運,他被動地融入/機器中,成為某顆緊固的螺釘”(《木棉》)、“她們在異鄉(xiāng)出賣肉體”(《周紅》)、“我們已經(jīng)被降解得面目全非”“我們只有視而不見才能避免痛苦”(《竹青》)、“時代逐漸成為/盲人十四歲小女孩要跟我們/在流水線上領(lǐng)引時代帶來的疲憊”(《涼山童工》)。鄭小瓊用詩歌見證了工業(yè)時代背景下中國農(nóng)民由鄉(xiāng)村進入到工業(yè)時代的基本生活面貌和情緒感受,“為我們時代的變遷保留一種內(nèi)心的見證”。即使后來她進了廣東作家協(xié)會《作品》雜志,及至她做到《作品》雜志副主編,她依然未曾放棄做見證者的身份和角色。

特倫斯·德普雷曾指出:“作見證不只是人的語言行為,更是一種人的存在方式”,顯然,見證已成為鄭小瓊的一種存在方式。

二、以個人的方式想象歷史

然而,如果鄭小瓊見證敘事的意義僅僅在于“見證”、記錄和呈現(xiàn),那就跟以前的傷痕書寫、苦難書寫區(qū)別不大,毫無突破之處了。在鄭小瓊之前,已有許多詩人在寫打工生活,如許強、劉大程、羅德遠、謝湘南等;在她之后,則有更多人跟風大批量地寫打工詩歌,他們的書寫都帶有“見證”作用,但最有影響的為什么是鄭小瓊?其重要原因便在于她的作品決不僅僅在于“見證”打工生活的生存境遇和命運,而是在呈現(xiàn)這些個人生活遭際的同時,她其實都在以個人的方式想象歷史,見證歷史與時代。她一直在超出時代與年齡地思考歷史、時代、國家與存在,這正符合陳超在上世紀90 年代中期提出的“歷史想象力”的概念,陳超后來呼吁新世紀詩歌要有“歷史想象力”,這種歷史想象力“要求詩人具有歷史意識和當下關(guān)懷,對生存、個體生命、文化之間真正臨界點和真正困境的語言有深度的理解和自覺挖掘意識,能夠?qū)⒃娦曰孟牒途唧w歷史語境的真實性作扭結(jié)一體地游走,處理時代生活血肉之軀上的噬心主題?!编嵭…倢⒄媲械膫€人生活與具體的歷史語境進行同步展示,將歷史和時代的重大命題揉入打工生存經(jīng)驗的呈現(xiàn)之中,在個人的細節(jié)經(jīng)驗中隱藏著歷史品質(zhì),她在加班、職業(yè)病和莫名的憂傷里“攤開一個時代的幸與不幸”(《釘》),讓文學話語與歷史話語相融合,讓個人化的形式技藝與生存關(guān)懷、人文關(guān)懷彼此激活,形成其詩歌對歷史的想象力。

鄭小瓊構(gòu)建了一套獨屬于自己的詩歌話語,形成了自己的主題向度和隱語世界,她在許多詩歌中都頻繁使用“祖國”“國家”“人民”“百姓”“山河”“歷史”“真理”“萬物”“時代”“世界”“人生”等與歷史、時代相關(guān)的宏大詞匯,而與這些宏大詞匯相關(guān)的,是鄭小瓊在她的詩中幾乎攤開了時代的所有不幸,如乞丐、蛆蟲、蚊蠅、妓女、尸首和性病,她所呈現(xiàn)的世界是骯臟、腐敗、腥臭,布滿孤獨或饑餓、悲傷或悒郁、痛苦或惶惑、貧窮或困苦的“悲慘世界”,如《人行天橋》中鄭小瓊捕捉住“人行天橋”這個場景作為時代展覽的舞臺,這里展覽了工業(yè)時代和市場經(jīng)濟下各階層形形色色的本相:算命的、傳銷的、辦假證的、走私的、吸毒的、賣假藥的,扒手、貪污犯、二奶、桑拿女、娼妓,三角債、失業(yè)率、性病,紅頭文件、法院通告、刑事案件,她將膨脹異化的欲望、無處不在的暴力、善與惡的沖撞、人性的掙扎都通過“人行天橋”呈現(xiàn)出來,呈現(xiàn)了她“對社會現(xiàn)實、現(xiàn)實社會中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關(guān)注及對現(xiàn)代都市文明及生命的困惑、混亂和頹敗的挖掘”。謝有順曾分析道:“她的寫作意義也由此而來——她對一種工業(yè)制度的反思、對一種匿名生活的見證,帶著深切的、活生生的個人感受,同時,她把這種反思、見證放在了一個廣闊的現(xiàn)實語境里來辨析;她那些強悍的個人感受,接通的是時代那根粗大的神經(jīng)。她的寫作不再是表達一己之私,而是成了了解這個時代無名者生活狀況的重要證據(jù);她所要抗辯的,也不是自己的個人生活,而是一種更隱蔽的生活強權(quán)?!贝搜燥@然抓住了鄭小瓊詩歌寫作的真脈。

見證時代就是見證歷史,歷史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一旦過去則成為歷史,但每個人對于“歷史”都只是想象,歷史無法重來,每一種敘述都是一種“說故事”的方式在言說歷史。鄭小瓊的詩是對工業(yè)文明時代的歷史進行敘述和言說。詩歌的“見證”其實是一種想象,對于時代、歷史的一種想象,以她的視角、角度進行的想象。歷史是無法介入的,每個人對于歷史的描述都是對于歷史的想象,歷史一直都在進行之中,而鄭小瓊善于在詩中將巨大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和社會現(xiàn)實內(nèi)容置放在個人體驗、個體化表達中,由此展開她對個人、社會、歷史的思考。張清華認為:“她的詞語不只深及生命與個體的處境,同時也插進了時代的肋骨”,陳勁松則將鄭小瓊比作“時代的鏡子”,都充分肯定了鄭小瓊的歷史把握能力和歷史想象力。

可見,鄭小瓊的詩都不是小情緒、小感傷,而是如海上曾指出的:“鄭小瓊的大情緒是一般女性所裝容不了的,她為當代民生、民意、民權(quán)在獨立思考在獨立分析,在獨立地去接受生命賦予的苦難。”鄭小瓊的可貴不僅在于揭示出全球化背景下后工業(yè)時代的底層打工者生存樣態(tài),而且“她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受,驗證其切入時代與社會背景下的疼痛感與正義感。從她的寫作里,我們能看到一種對現(xiàn)實的質(zhì)疑,對存在主義精神的探尋,這是不易的。”鄭小瓊善于將個體遭際與生存經(jīng)驗放置在廣闊的時代語境中,既呈現(xiàn)出個體生命最幽微的體驗,又呈現(xiàn)出歷史的癥候。對于鄭小瓊而言,歷史是詩歌的背景和素材,她將經(jīng)歷、存在和痛苦深刻地切入到最基本的歷史境遇中去,她通過詩歌對歷史產(chǎn)生思考和認知,歷史性與個人性互相耦合,審美想象與歷史真實完美融合。正如江臘生曾指出的:“鄭小瓊的詩歌創(chuàng)作不僅僅記錄下一個中國特色時代的農(nóng)民工進城謀生的心路歷程,更重要的是其中青春的激情流淌與存在的理性思考。其中,不僅有個人身體、物質(zhì)層面的書寫,也有國家政治、歷史層面的呈現(xiàn)。鄭小瓊的詩歌既反映了中國特色的城市工業(yè)化進程中,打工者生存的空間與心靈世界,又擴大到社會政治與歷史層面,承載了傳統(tǒng)詩歌的憂患與責任意識,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個體情緒與思考?!?/p>

鄭小瓊還在自己的詩歌中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一套隱喻話語。許多評論家注意到的是“鐵”“風”“流水線”等,筆者注意到的是“她”。鄭小瓊創(chuàng)造了一個獨特的符號:“她”,在鄭小瓊的詩里,這個人稱符號不是泛指,不單純是人稱的指代作用,而既是一個個具體的個人,也是一個具有足夠承載力的“歷史符號”,象征著農(nóng)業(yè)時代向工業(yè)時代過渡過程中一支未被注意到的獨特力量。在中國社會變遷的幾千年歷史中,沒有其他任何年代的農(nóng)村女性如這個時代這般大批量走出家門涌入城市,她們構(gòu)成打工隊伍的主力軍,是各個工廠的主要勞動力,成為農(nóng)業(yè)時代向工業(yè)時代轉(zhuǎn)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在農(nóng)業(yè)時代,男人是主力軍;在工業(yè)時代初期,男人同樣是主力軍;但工業(yè)時代進行到一定進程后,工業(yè)發(fā)展方向由重工業(yè)轉(zhuǎn)向輕工業(yè),工種由需要男人作為體力活主力的重活轉(zhuǎn)向偏“輕”偏“細”的工種,因此更需要“女工”,需要“她”而非“他”,在許多城市,年輕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找工作,因為輕工業(yè)的工種需要的是大批女性,因此成千上萬的“她”涌入工廠。在此情境下,鄭小瓊在其詩歌中創(chuàng)造一個“她”的系列,其意義自然是不言自喻的。這是一個女性長廊,《女工記》的詩歌中就有91 個“她”,這道女性風景線是當代詩歌場域中不能不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在特殊年代的詩歌中,“我”都不是我,而是人民、民族的代言人,是集體化的無限放大的大我。鄭小瓊詩中的“她”,不是小我,也不是大我,而是“她”,一個個具體的她,一個個作為人存在的她。鄭小瓊試圖通過“她”的人物群像展覽,呈露出她們所遭受的苦難,從而引發(fā)關(guān)注,改變處境,如“她日子平淡而艱辛,她要習慣/每天十二小時的工作,卡鐘與疲倦/在運載的機器裁剪出單瘦的生活/用漢語記錄她臃腫的內(nèi)心與憤怒/更多時候,她站在某個五金廠的窗口/背對著遼闊的祖國,昏暗而混濁的路燈/用一臺機器收藏了她內(nèi)心的孤獨”(《劇》),這個“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代女工的縮影,是鄭小瓊的一個創(chuàng)造,是詩歌史長廊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特寫,是一個時代的隱喻,背負著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廣闊含義。

可見,鄭小瓊一直在自覺地將自己的敘述話語織入一張更廣闊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譜系中。難怪張清華認為從鄭小瓊的詩中讀到了現(xiàn)在所處時代的“所有秘密”,“我說從鄭小瓊的詩歌中讀到了這個時代,確乎不是夸張?!?/p>

三、不只是“見證”

鄭小瓊自己強調(diào)其詩歌的“見證”意義,但如果只是停留于見證,即使是見證歷史,其影響力依然是有限的。其實,她的詩歌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超越了見證,而試圖抓住時代的病根,挖掘人性。鄭小瓊的詩不僅僅見證苦痛、傷害,由此見證歷史,還在此同時呈現(xiàn)了她對存在與人性的思考,這是其見證詩歌的重要內(nèi)涵與意義。見證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見證者說出個人的苦難,更在于站在人類普遍的立場上,思考人的存在,見證其中呈現(xiàn)出的人性,見證被苦難扭曲的人性。

鄭小瓊非??少F的是,她在其詩歌中提出了“她是誰”“我們是誰”的問題,這是一種哲學維度、終極層面的思考?!懊帧笔青嵭…傆迷姼铇?gòu)建的一個表征人作為存在個體的重要符碼。在她看來,“一個名字背后,意味著一個人的尊嚴、責任、權(quán)利”,她看到現(xiàn)實中“很多人無法享受到法律賦予她們的權(quán)利,她們的利益不斷地被損害,正是她們的故事讓我感到我們更需要尊重個體的權(quán)利與利益,不要用龐大而虛無的集體或者國情來搪塞個體應有的權(quán)利與利益,捍衛(wèi)每個個體的尊嚴與利益,就是捍衛(wèi)一個國家的尊嚴與利益”。“我在流水線上做過許多年,深深了解在流水線上叫一個工友的名字,而不是叫她從事的工序名稱所帶給她內(nèi)心的感受。叫我的名字我感到的是溫暖,人性的尊嚴,而用工序名稱替代我的名字,我感受到的是冷漠與隔膜。名字飽含了一個真實的人的體溫與感受?!逼鋵崳@是對人作為存在的一種思考。鄭小瓊感觸最深的是流水線上的女工們都被隱匿掉了名字,她們都被以工號、工種或地域重新命名,都成為一個個符號,而不再是她們自己,鄭小瓊覺得名字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權(quán)利與尊嚴,名字的失去是對她們作為人的存在的遮蔽,對此,她自己深有感觸,她在五金廠工作時,被人稱呼代號245,或工種“裝邊制的”,這讓她感覺到自我的喪失和存在感的缺席:“在人群中,我感覺我正在消失,我變成一群人,在擁擠不堪中被巨大的人群擠成了一個失蹤者,在人群中喪失了自己,隱匿了自己。”因此,鄭小瓊試圖將流水線上被簡化成地域、工種、工號、工位的女工還原成她們的真實身份,還原她們作為人的基本尊嚴,她“要從人群中把這些女工掏出來,把她們變成一個個具體的人,她們是一個女兒、母親、妻子……她們的柴米油鹽、喜樂哀傷、悲歡離合……她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一個個具體名字,來自哪里,做過些什么,從人群中找出她們或者自己,讓她們返回個體獨立的世界中”,在她心中,“在她們的名字背后是一個人,不是一群人,她們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她與她之間,有著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命運”。女工雖然渺小卑微,但也是作為人的存在個體,可是工業(yè)文明卻抹滅了女工及其他打工者作為存在個體的存在性,這是最不公平的地方,因此,鄭小瓊努力“深入到女工中,把這個‘們’換作她,一個有姓名的個體,只有深入到她們中,才會感受到在‘們’背后的個體命運和她們的個人經(jīng)歷”。鄭小瓊在詩中關(guān)注人作為存在個體的普遍意義與境遇。她關(guān)注的是打工者作為“人”的存在價值如何實現(xiàn),是對普遍人性和存在境遇的探索。加繆曾指出,“生命的意義是什么?這本身就是一個最迫切的問題”,人不能沒有意義地存在,但意義卻始終不在人的掌握之中。因此,“人不能不面對非理性。人的內(nèi)心向往幸福,向往理性。在人的(內(nèi)心)需要和這世界非理性沉默之間發(fā)生了沖突,于是荒誕便誕生了。”鄭小瓊在詩中直指這個問題。打工者不能沒有意義地存在,但他們無法自己掌握自身作為存在的意義,因此需要有見證者將他們無法作為“人”存在的境遇呈露出來。《女工記》中有91 首詩是直接用女工的名字命名,如田建英、黃華、竹青、謝慶芳、劉美麗、蘭愛群、李娟、熊曼、伍春蘭、阿蓉等。《黑暗》一詩中,鄭小瓊對“存在”“生命”“世界”等形而上的哲學命題進行思考,觸及對人類普遍的生存本質(zhì)的認識。

而在思考人的存在的同時,鄭小瓊呈現(xiàn)了她對人性的思考。人的存在與人性息息相關(guān),由于人性是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特征,因而也是“人”是否存在的基本條件。徐賁曾指出:“災難見證承載的是一種被苦難和死亡所扭曲的人性”,“見證文學所呈現(xiàn)的是邪惡的災難和被苦難和死亡扭曲的、絕境中的人性”,希望“在與他人的聯(lián)系過程中,重新拾回共同抵抗災難邪惡的希望和信心”,其實,任何見證文字背后所承載的都是在苦難中被扭曲或被保留、挽救的人性,見證文字的意義在于通過他人的閱讀和聯(lián)系找尋共同抵抗苦難的希望和信息。鄭小瓊的見證意義便在于此,她通過敘寫打工者、女工們悲慘的生活遭遇和命運,其實是為了有人關(guān)注他們,有人能夠在知道這些苦難之后如猶太哲學家費根海姆(E.Fackenheim)提出的“修補世界”。這就是見證文學的終極意義。遭受苦難的不是某一個打工者,而是一撥人,一代人,這些人身上呈現(xiàn)的全人類的共同人性。鄭小瓊看到了工業(yè)文明對人的異化,對人性的抹殺,她在詩中對此進行了呈現(xiàn)與思考?!杜び洝分凶盍钊送葱牡氖恰饵S華》,斷臂的女工黃華對自己的傷殘沒有半點悲傷,反而平靜得“讓我有些不適應”,“我深知律法與賠償/你卻用人情與良心來回答‘老板是好人/出了全部醫(yī)藥費還賠了四萬塊錢’/‘是我自己不小心不能怪老板’你陷入/深深的自責反復地嘮叨/仿佛某部影片中犯錯誤的人”“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工/慶幸斷的是左臂慶幸斷的是自己/——一個女人的手臂如果是男人的——/自己丈夫的手臂將變得更難些”,這詩中所呈現(xiàn)的人性內(nèi)涵極其復雜。女工不知道用《勞動法》保護自己,卻相信了老板的偽善,慶幸四萬塊錢的賠償緩解了家庭經(jīng)濟壓力,慶幸斷手臂的不是丈夫。鄭小瓊對她無疑是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女工們對自身命運無法掌控,無法用法律保護自己,而在四萬塊錢的賠償面前滿足甚至感到愧疚,暴露了人性的弱點。《女工記》中另外兩個女童工的經(jīng)歷與心理更是讓人扼腕嘆息,“有時她黝黑的臉/會對她的同伴露出鄙視的神色/她指著另一個比她更瘦弱的女孩說/‘她比我還小夜里要陪男人睡覺’”(《涼山童工》)。女童工對自己同伴的鄙視和對自身命運的無知,呈現(xiàn)出城市文明對青少年的毒害與侵蝕,更顯示出人性的泯滅,正如鄭小瓊在詩中感嘆的“為什么僅有的點點同情/也被流水線的機器碾碎”,碾碎的不僅僅是同情,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是人性。鄭小瓊頗為敏銳地挖掘了這一人性的缺口,同是女工,同是弱者,同處于被碾壓的境地,但她們卻彼此嘲笑、鄙視、挖苦,對自身處境與命運沒有任何意識,更別說反抗,呈露出她們作為“人”的尊嚴的喪失殆盡,于她們而言,尊嚴已經(jīng)是一個極其奢侈的詞語,人性則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人行天橋》亦暴露出城市文明對人性的抹滅:“人行天橋上三個來自江西的少女在等待有人收購她們的初夜權(quán)”“三個下崗女工唱起了‘下崗女工流汗不流淚’,不卑不亢走進夜總會,陪著局長市長睡?!痹卩嵭…偣P下,城市就是一個人性缺失的荒原,鄭小瓊以詩對人性進行了深刻思考,明顯超越了“見證”層面。

可見,鄭小瓊的詩是她作為個體與歷史、時代相遇的碰撞,是她對個體存在、歷史、時代境遇和人性深入思考的結(jié)果。正如《2008 年莊重文文學獎授獎詞》中評價鄭小瓊:“她的詩與散文,既是對聲音微弱的無名生活的艱難指認,也是對自我、世界和工業(yè)制度的深刻反省。她通過對自身經(jīng)驗的忠直剖析,有力地表達了這個時代寬闊、復雜的經(jīng)驗,承擔生活的苦,披陳正直的良心。她痛徹心肺的書寫,對漂泊無依的靈魂深懷悲憫,她的作品因而具有讓失語者發(fā)聲、讓無力者前行的莊嚴力量”,惟愿她繼續(xù)超越“見證”層面的呈現(xiàn)與指認,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讓失語者發(fā)聲、讓無力者前行”的靈魂震撼之作。

注釋:

①?小啞、鄭小瓊:《中國女工:一種更為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法治周末》2012 年3 月6 日。

②何言宏、鄭小瓊:《打工詩歌并非我的全部》,《山花》2011 年第14 期。

③鄭小瓊: 《疼痛著飛翔:打工妹問鼎“人民文學獎”》,《勞動保障世界》2007 年第10 期。

④鄭小瓊:《寫詩與打工一點也不矛盾》,《深圳特區(qū)報》2007 年6 月21 日。

⑤鄭小瓊于2007 年在人民文學獎領(lǐng)獎臺上的發(fā)言,轉(zhuǎn)引自:《打工妹愛寫詩獲人民文學獎》,《南方周末》2007 年6 月7 日。

⑥⑦???鄭小瓊:《女工記·后記》,花城出版社,2012 年版,第249 頁、第250 頁、第254 頁、第254-255 頁、第253 頁。

⑧金瑩:《鄭小瓊:<女工記>,被固定在卡座上的青春》,《文學報》2013 年5 月16 日。

⑨Terrence Des Pres,The Survivor:An Anatomy of Life on the Death Camp,NewYork:Pocket Books,1977,P.32.

⑩陳超:《詩的想象力及其他》,《山花》1996 年第5期。

?楊清發(fā):《歷史與現(xiàn)實間現(xiàn)代精神的見證——讀梁平的長詩<重慶書>》,《南方文壇》2007 年第2 期。

?謝有順:《分享生活的苦:鄭小瓊的寫作及其“鐵”的分析》,《南方文壇》2007 年第4 期。

??張清華:《詞語的黑暗抑或時代的鐵——關(guān)于鄭小瓊的詩集<純種植物>》,選自《純種植物·代序》,花城出版社2011 年版。

?陳勁松:《工業(yè)時代的惡之花——鄭小瓊詩歌的現(xiàn)實意義及其精神內(nèi)蘊》,《西華師范大學學報》 2011年第2 期。

?海上語,《鄭小瓊詩選·封底語》,選自《鄭小瓊詩選》,花城出版社2008 年版。

?劉波: 《“80 后”文學的另一片風景——評鄭小瓊》,《新作文》2011 年第4 期。

?江臘生:《底層見證與超越——鄭小瓊詩歌的整體觀照》,《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2 年第4 期。

?Albert Camus,The Myth of Sisyphus,New York:Random House,1955.P4.

?徐賁:《見證文學的道德意義——“反叛”和“后災難”共同人性》,《文藝理論研究》2008 年第2 期。

?Emil Fackenhaim,To Mend the World :Foundations of Future Jewish Thought.NewYork:Schochen Books,1982.

?鄭小瓊獲得第十一屆莊重文文學獎時的獲獎評語,見中國作家網(wǎng)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10-26/78474.html.

猜你喜歡
鄭小瓊見證者女工
古代熱兵器發(fā)展的見證者
散文(2022年10期)2022-11-24 06:45:56
紡織女工
當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你是我夢中的雨
作品(2020年4期)2020-05-11 19:08:29
皮帶女工
當代工人(2020年1期)2020-05-11 11:47:32
中俄友誼的見證者
伙伴(2019年11期)2019-12-14 13:59:12
Chopard蕭邦 紅毯星光的見證者
優(yōu)雅(2018年6期)2018-05-29 05:31:08
中國詩選
中國詩歌(2017年8期)2017-11-13 08:16:50
建筑女工
當代工人(2017年9期)2017-05-26 17:33:52
80秒握手背后 驚心動魄30小時——媒體見證者“習馬會”背后的故事
詩紀·80后
湛江文學(2015年6期)2015-11-14 21:44:45
什邡市| 丹阳市| 清涧县| 大厂| 紫金县| 涿州市| 松阳县| 哈巴河县| 遂溪县| 石门县| 伊春市| 金门县| 广饶县| 仪征市| 龙泉市| 鄂托克前旗| 乌拉特前旗| 繁峙县| 阿拉尔市| 阜新市| 岗巴县| 柘城县| 庄河市| 静乐县| 洪江市| 满城县| 岢岚县| 黄石市| 虞城县| 威宁| 印江| 丽水市| 南召县| 信宜市| 宜宾市| 闵行区| 六安市| 神池县| 云南省| 枣阳市|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