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選》五臣注的“王張”及其經(jīng)學(xué)闡釋思維和注解方式

2020-11-12 01:49
關(guān)鍵詞:文選

仲 瑤

作為迄今流傳的唐人兩大《文選》注本之一,五臣注曾以其“王張”而風(fēng)靡一時。五代、北宋時期,雖時遭譏論,但仍是最通行的注本。然明清以來,其輝光逐漸被李善注所掩蓋,乃至成為彰顯后者之學(xué)術(shù)與版本價值的“反面”參照。不容否認,五臣注在訓(xùn)詁、釋義上無疑存在淺妄荒疏之弊,從五代李匡乂《資暇錄》“非五臣”到蘇軾的“荒陋愚儒”之譏大抵都指向這一點,但更應(yīng)當(dāng)引起注意的則是五臣注在疏通文義時的種種“牽強附會”和曲意彌縫。如果說前者由于學(xué)識和態(tài)度,后者則關(guān)乎批評語境以及闡釋思想和方法。王運熙、顧易生先生就曾指出:“李善、五臣的牽強附會的解釋方法,可以看做是漢儒那種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復(fù)活。他們一方面肯定六朝作品,不像裴子野、李諤那樣持偏激的否定態(tài)度;另一方面,卻又從本無政教意義的六朝作品中看出微言大義來。這種奇特的現(xiàn)象是頗耐人尋味的?!?/p>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有論者嘗試對《文選》五臣注的注釋體例、批評價值加以重估,如陳延嘉的《〈文選〉五臣注的綱領(lǐng)與實踐》、王立群的《從釋詞走向批評》以及劉群棟的《〈文選〉五

臣注價值新探》等。然而,由于對五臣注產(chǎn)生、傳播及其發(fā)揮影響的獨特歷史文化語境的忽視,導(dǎo)致無論是從訓(xùn)詁、章句角度的細碎考證和辯解,還是詩學(xué)價值的極力彰顯都不足以形成客觀、中的之論。本文擬以五臣注的產(chǎn)生和傳播語境為切入點,對上述問題加以重新探究。以期理清兩漢經(jīng)學(xué)批評話語在唐代文學(xué)批評中的延續(xù),同時也為晚唐五代詩格及其批評體例尋找到直接脈絡(luò)淵源。

一、“時有王張”與五臣注的風(fēng)雅之思

唐興,世崇儒學(xué)。永徽四年(653),頒《五經(jīng)正義》于天下,每年明經(jīng),令依此考試,“以經(jīng)學(xué)論,未有統(tǒng)一若此之大且久者”。與經(jīng)學(xué)之于兩漢四百年間之政治文化的深刻塑造與維系相似,以科舉為導(dǎo)向的儒學(xué)教育對有唐一代社會文化結(jié)構(gòu)以及士人的人格氣質(zhì)影響甚深。在這之中,玄宗開元之世又是儒學(xué)昌明和士風(fēng)重塑的關(guān)鍵期。在“延禮文儒,發(fā)揮典籍”的同時,玄宗以帝王之尊親倡“大雅”,主張“禮樂詩書,是宏文德”。對“文德”的闡發(fā)遂成為開元文學(xué)的主導(dǎo)觀念,徐堅在《初學(xué)記》序中再三勸誡云:“愿學(xué)者摭此以成文,因文以貫道,祈至于文王孔子之用心處而后止”,即對玄宗的一種自覺應(yīng)和。又韓休《唐金紫光祿大夫禮部尚書上柱國贈尚書右丞相許國文憲公蘇颋文集序》:“詩有六義,有大雅焉,有小雅焉,所以陳國風(fēng)而美王政也。文之時用,其肇于茲”,“究情性之微,含風(fēng)騷之旨。吟詠先王之澤,光昭正始之宗”,皆發(fā)揮文德之義。其中,張說尤重以文章“佐佑王化”、“粉澤盛時”。

與此同時,沿六朝尚文之風(fēng),當(dāng)文教彬彬之時,以文字、著述闡宏政教成為中下層習(xí)文業(yè)儒之士的一種共識,“文章推后輩,風(fēng)雅激頹波”(孟浩然《陪盧明府泛舟回作》)、“雨露將天澤,文章播國風(fēng)”(盧僎《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自開元以迄天寶,士人獻賦、獻頌之風(fēng)遂因此盛極一時。可以說,開元六年,《文選》五臣注的撰成與呈奏正以此為大背景。呂延祚的《進五臣集注文選表》開篇即云:“臣受之于師曰:‘同文底績,是將大理,刊書啟衷,有用廣化?!瘜嵳咽ゴ?,輒極鄙懷?!敝廖哪?fù)云:“伏惟陛下睿德乃文,嘉言必史,特發(fā)英藻,克光洪猷。有彰天心,是效臣節(jié),敢有所隱,斯與同進”,正是其時下層士子以文章、儒業(yè)輔弼時政之強烈意愿的集中體現(xiàn)。

就身份而言,呂延濟為衢州常山縣尉,劉良為都水使者劉承祖之男。呂向,“少孤”“強志于學(xué),每賣藥,即市閱書,遂通古今”,與房琯“于陸渾伊陽山讀書為事,凡十余歲”。至于張銑、李周翰雖文獻闕如,情形或大致相似。呂延祚以“處士”稱之當(dāng)以尚未有科名故也,但又不僅僅如此。在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中,“處士”是一個蘊含著濃厚道統(tǒng)意蘊的身份稱謂。《荀子》云:“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眳窝屿袼^“或藝術(shù)精遠,塵游不雜;或詞論穎曜,巖居自修”,顯然更意在借“處士”之名以彰顯五人之德與業(yè)。

寒士儒生以文章廣教化,見用于時的進取意識在五臣對詩、賦的注解中也有集中體現(xiàn),如呂向注張衡《四愁詩》曰:“美人,君也。……喻君榮我以爵祿,愿報以仁義之道以成君德也。”乃至不惜強解,如《迢迢牽牛星》“札扎弄機杼”本寫織女紡績之貌,而張銑注曰,“喻進德修業(yè)也”,又“終日不成章”句,呂向注曰:“喻臣能進德修業(yè),有文章之學(xué)不為君所見知,不用于時,與不成何異也?”又王粲的《雜詩》本思友之詩,而李周翰注“人欲天不違,何懼不合并”句曰:“何懼不逢圣君,合并其道,以忠事之?!庇纸怩U照《擬古三首》(幽并重騎射)云:“刺有德不仕,安于幽棲”。種種曲解附會背后所透出的殷殷之意是追求經(jīng)世致用而視“尋章摘句老雕蟲”為“末學(xué)”的開元士人乃至有唐一代文士的共同心曲。

明時、進取之思外,唐人尤其是開元士人還一并繼承了兩漢儒生“處士”諷諫、補裨時政的傳統(tǒng),以文章、著述為諷諫,為彰顯“臣節(jié)”的要義。承武后、中宗二代之積弊,玄宗尤重臣節(jié)之砥礪。先天二年,以魏知古“能端本革弊,忘私徇公,正色而行,厝心不撓”,手制褒獎,賜衣裳一副,以示所懷。對阿諛躁進者則嚴加摒斥,開元六年(718),有薦山人范知璿文學(xué)者,宋璟判曰:“觀其《良宰論》,頗涉佞諛。山人當(dāng)極言讜議,豈容偷合茍容”。朝堂之上由此出現(xiàn)了一大批忠君體國的端直之士,如盧懷慎“許國忘身,立朝正色”、宋璟“宇量凝峻,執(zhí)心勁直”、齊澣“彈劾違犯,先于風(fēng)教”。

風(fēng)氣所及,中下層士人亦多直諫之思。開元元年(713),晉陵尉楊相如上疏言時政云:“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惡佞邪,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親,以至于覆國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誠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順指,積忤生憎,積順生愛,以親疏之所以分也。明主則不然。愛其忤以收忠賢,惡其順以去佞邪,則太宗太平之業(yè),將何遠哉!”二年,玄宗置左右教坊,酸棗尉袁楚客上書諫云:“上春秋鼎盛,宜崇經(jīng)術(shù),邇端士,尚樸素。深以悅鄭聲,好游獵為戒”。所謂“表著之中,皆得論思之士”,誠為不虛。

五臣正是中下層“論思之士”的代表。其中,呂向尤以直諫稱?!缎绿茣け緜鳌份d:“玄宗開元十年,召入翰林,兼集賢院校理,侍太子及諸王為文章。時帝歲遣使采擇天下姝好,內(nèi)之后宮,號‘花鳥使’。向因奏《美人賦》以諷,帝善之,擢左拾遺。天子數(shù)校獵渭川,向又獻詩規(guī)諷,進左補闕?!睆脑鐨q注《文選》對君臣大義的屬意到后來的“頻上賦頌,皆在諷諫”,顯然一脈相通。這一點也體現(xiàn)在對賦的注解中,如張銑注班固《西都賦》“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句曰:“舒散情性,成其文章,通諷諫之道宣君上之德,盡忠孝之心?!迸c李善僅釋“南都”之名不同,李周翰解張衡《南都賦》之題曰:“盛稱此都是光武所起處,又有上代宗廟以諷之?!庇瞩U照《蕪城賦》李善但引沈約《宋書》注作者生平,而李周翰則發(fā)其隱旨:“臨海王子瑱鎮(zhèn)荊州,明遠為其下參軍,隨至廣陵。子瑱叛逆,昭見廣陵故城荒蕪乃漢吳王濞所都,濞亦叛逆為漢所滅。昭以子瑱事同于濞遂感為此賦以諷之?!?/p>

作為身份寒微的下層文士,五臣的諷諫之思在《文選》注中集中表現(xiàn)為屢申君臣阻隔、小人蔽賢之意,如《古詩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樓》一篇,李周翰注曰:“此詩喻君暗而賢臣之言不用也?!鞅薄?,乾地,君位也?!邩恰?,言居高位也。”“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句,呂向注曰:“謂臣不惜中諫之苦,但傷君王不知也。”又《迢迢牽牛星》一首,呂延濟注曰:“以夫喻君,以婦喻臣,言臣有才能不得事君而為讒邪所隔”?!疤槠闳缬辍本?,呂向注曰:“謂悲王室微弱,朝多邪臣,恐國之亡也?!薄懊}脈不得語”句劉良注曰:“才明之臣與君阻隔不得啟沃也?!狈泊朔N種,一歸于君臣大義。五臣注也因此得到玄宗的稱揚,遣高力士宣口勅云:“朕近留心此書,比見著本唯只引事不說意義,略看數(shù)卷,卿此書甚好,賜絹及采一百段即宜領(lǐng)取?!睂Υ?,丘光庭《兼明書》“五臣注文選”條所說甚明:“五臣者,不知何許人也,所注《文選》,頗為乖疏。蓋以時有王張,遂乃盛行于世”,所謂“時有王張”,即指其中所寄寓的君臣倫理教化之思。

由上所述,五臣注《文選》是開元盛世儒學(xué)昌明背景下的產(chǎn)物,與玄宗對臣節(jié)的砥礪以及諷諫的提倡密切相關(guān)。作為下層“論思之士”的代表,五臣表現(xiàn)出強烈的“明時”之思和匡裨之義,進而對其注釋思想、體例和方法產(chǎn)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

二、五臣注與《毛詩正義》及其經(jīng)學(xué)闡釋思維

自兩漢以來,詩教總是與政教相輔相成,乃至政教愈衰而詩教精神反彌彰。皮錫瑞的《經(jīng)學(xué)通論》就曾指出“鄭箋有感時傷時之語”、“鄭君作譜序深知孔子錄詩至義”。承六朝詩教之頹靡,借助于經(jīng)學(xué)形態(tài)的注疏與正義,唐人重新復(fù)活了漢儒的一整套政教話語系統(tǒng),并通過科舉教育滲透并深刻地影響著士人的思維方式。以《毛詩正義》為最重要的傳播和接受媒介,漢儒的“四始”、“六義”、“比興”、“美刺”之說也得以全面闡復(fù)。與政治、風(fēng)俗層面的黜奸罷邪相應(yīng)的,玄宗也尤重詩教。開元元年,崔日用采《毛詩》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馬相如《封禪書》因上生日表上之,以申規(guī)諷,并述告成之事。手詔答曰:“夫詩者,動天地,感鬼神,厚于人,美于教矣。朕志之所尚,思與之齊,庶乎采詩之官,補朕志闕。”

在這之中,與科舉關(guān)系甚密的五臣注《文選》成為開元政教語境以及《毛詩正義》所代表的經(jīng)學(xué)闡釋話語和注釋方法的最佳載體。就注述宗旨而言,首先體現(xiàn)為對“六義”、“美刺”觀念的發(fā)揮,如曹植《名都篇》本游俠放蕩之篇,而張銑曰:“刺時人騎射之妙,游騁之樂,而忘憂國之心?!庇株憴C《長安有狹邪行》衍漢樂府舊題旨,而呂向曰:“言世路險狹邪僻,正直之士無所措手足矣?!敝劣陬佈幽辍肚锖姟?,劉良曰:“延年詠此以刺為君之義不固也?!痹谧ⅰ百x”時亦重發(fā)掘諷刺、勸諫之義,如宋玉《風(fēng)賦》,呂向注曰:“時襄王驕奢,故宋玉作此賦以諷之?!庇謩⒘甲⒗羁怠哆\命論》“六疾待其前”句云:“‘六疾’,謂人察陰陽風(fēng)雨晦明六氣而生,失度則為疾矣。為人臣者失道亦如之?!蔽宄紝χS刺之旨的這種引申與發(fā)揮與漢儒尤其是鄭玄以箋注經(jīng)典補裨時政的精神內(nèi)核是一致的。也因此,呂延祚在表中極稱五臣注的教化之功:“其言約,其利博,后事元龜,為學(xué)之師,豁若徹蒙,爛然見景,載謂激俗,誠惟便人?!逼渲校凹に住倍钟瓤梢娖淇嘈?。

在對《毛詩正義》的浸潤、研習(xí)和頻繁征引中,五臣注《文選》在注釋體例和方法上也受到了毛傳、鄭箋的深刻影響。與序、傳之先明詩“旨”相似,五臣在解題時也往往先立“幽旨”,如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篇本思婦之詩,而張銑注曰:“此詩意為忠臣遭佞人饞譖見放逐也?!闭睹珎鳌匪^“柏舟,仁而不遇也?!庇帧稏|城高且長》“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句,呂延濟注曰:“蟋蟀,詩篇名也,言君局促不中禮,不能去小人,使其蔽賢而不知之?!迸c鄭箋“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云:“喻仁人之不見用,而與群小并列”,可謂如出一轍。

與漢儒為合傳、序之“旨”而曲意彌縫相似,五臣也不惜曲解作品以就幽旨。如末句“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本及時行樂之意。但為了合乎“去小人”之詩旨,劉良硬是將其解作:“君當(dāng)去讒佞,行威惠,是蕩滌情志也。左右置小人,佞讒不止,是自結(jié)束也。”不僅如此,受《詩經(jīng)》疊章結(jié)構(gòu)的影響,五臣還依據(jù)預(yù)設(shè)之“幽旨”對作品中的“物象”作遞進式發(fā)揮,如傅玄《雜詩》“??趾?jié)至,凝氣結(jié)為霜”句,李周翰注云:“上文所云‘繁星’,謂小人在位者多,饞邪之道浸潤如渥露初沾人衣也。復(fù)恐饞積至甚,如凝露之結(jié)為霜?!庇帧奥淙~隨風(fēng)摧,一絕如流光”句,呂延濟注曰:“饞邪既成則身危也如霜露。木葉隨風(fēng)而摧則身之滅如月光流沒矣?!?/p>

在這之中,最能體現(xiàn)這種“微言大義”的是五臣對《古詩十九首》的注釋。按十九首大抵為男女相思闊絕之篇,至五臣則皆引向美刺之義,如《明月皎夜光》呂延濟注曰:“此詩刺友朋貴而易情也?!庇帧稏|城高且長》張銑注曰:“此詩刺小人在位,擁蔽君明,賢人不得進也?!薄段鞅庇懈邩恰贰安幌Ц枵呖?,但傷知音稀”句,呂向注曰:“謂臣不惜忠諫之苦,但傷君王不知也?!庇帧肚嗲嗪优喜荨芬黄说湫偷拈|婦綺思,而張銑注曰:“此喻人有盛才事于暗主,故以婦人事夫之事托言之?!眳蜗蜃ⅰ坝?dāng)窗牖”二句曰:“‘盈盈’,不得志貌,‘樓上’言居??啵?dāng)窗牖’,言潛隱伺明時也?!眳窝訚ⅰ魹槌遗湓唬骸爸^有伎藝未用時也?!奔啊笆幾有胁粴w,空床難獨守”二句,李周翰注曰:“言君好為征役不止,雖有忠諫,終不見從,難以獨守其志?!比绱饲鈴浛p,可謂煞費苦心!與漢儒對“風(fēng)”詩的經(jīng)典化手法相似,五臣借助于詩教話語系統(tǒng)的復(fù)活,從政教倫理層面對《古詩十九首》加以箋釋,并由此確立起其“經(jīng)典”地位。

由于《文選》一書的蒙書性質(zhì)及其與經(jīng)學(xué)、科舉教育的密切關(guān)系,五臣注文選對“幽旨”的這種發(fā)揮對開元以來之士人影響極深。這種影響在進士科日益尊崇的中晚唐而彌彰。楊嗣復(fù)答唐文宗“符讖”之問云:“漢光武好以讖書決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說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論》所引,矯意以止賊亂?!逼渲校爸蝗纭币欢渭闯鲎晕宄甲ⅰ段倪x》呂向為此論所作之解題:

此論帝王所以興者,必有天命,是時屬王莽初敗,光武即位,而有隗囂據(jù)隴擁眾,欲有分割宇之意。彪時在隗處,以隗所舉必見禍亂,故著此論,以明天命所歸,其悟冀有也。

晚唐士人對《文選》五臣注的熟稔由此可見一斑。又《唐詩紀事》載:“甘露事后,帝不樂……宮人沈翹翹者,歌《何滿子》,有‘浮云蔽白日’之句,其聲婉轉(zhuǎn)。上因欷歔。問曰:‘汝知之耶?此《文選》古詩第一首,蓋忠臣為奸邪所蔽也?!蔽淖凇爸页紴榧樾八巍钡母锌?,亦自五臣注中來。劉良注曰:“‘日’喻君也,‘浮云’謂讒佞之臣也。言佞臣蔽君之明,使忠臣去而不返也?!睆囊话闶咳说骄酰宄甲⒃谔拼段倪x》傳播中的巨大作用再次可窺。

對于五臣注本的政教旨趣,宋人尚有所體悟和肯定,如進士沈嚴在平昌孟氏本五臣注《文選》后序中云:“可以垂吾徒之憲則,須時文之掎摭,是為益也,不其博歟?雖有拉拾微缺,衒為己能者,所謂忘我大德,修我小怨,君子之所不取也?!贝送?,從朱熹引劉淳叟語批評李善注“溺心訓(xùn)詁而不及理”,亦可反觀宋人旨趣之所在。五臣注也因此得以繼續(xù)盛行于世,胡克家《重刻宋淳熙本文選序》云:“宋代大都盛行五臣,又并善為六臣,而善注反微矣?!边@種鮮明的政教旨趣或許也是五臣注某種“庸俗化”之處。清代樸學(xué)大盛,“時有王張”而又重義理發(fā)揮的五臣注日趨沒落也是不可避免的。

由上所述,當(dāng)《毛詩正義》大行之時,五臣注《文選》不論是在宗旨還是闡釋思維和體例上都深受《毛詩正義》所代表的經(jīng)學(xué)話語系統(tǒng)的影響。對發(fā)揮“王張”的強烈興趣也導(dǎo)致了其對作品的闡釋失于附會、僵化。但其重視“述作之由”以及風(fēng)雅義理的批評旨趣也構(gòu)成了唐詩學(xué)的一個重要發(fā)展環(huán)節(jié),并對中晚唐五代詩格的思想、體例和方法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

三、“飾物反諷”與“假時維情”兩大注解方法

對于李善、五臣二注本的考察,歷來多傾向于采取一種對照式闡述,以突顯二者在注釋傳統(tǒng)、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來的風(fēng)格上的差異。事實上,二者在注釋體例和方法上并非那般涇渭分明。稍加翻檢,會發(fā)現(xiàn)李善注中亦時有發(fā)揮幽旨之處,如注張協(xié)《詠史詩》曰:“協(xié)見朝廷貪祿位者眾,故詠此詩以刺之”;又注曹攄《感舊詩》:“感故舊相輕,人情逐勢”;注張協(xié)《雜詩》(昔我資章甫)曰:“冠無所設(shè)以喻德無所效也”等。對此,劉盼遂《讀〈文選〉札記五則》就已指出:“今讀善注往往于訓(xùn)詁之前,先解意義,秘旨昭然,非如呂延祚進表及明皇帝口勅所說?!崩钌谱Α笆鲎髦伞钡淖罱?jīng)典發(fā)揮無過于對阮籍《詠懷詩》的闡釋:“籍于魏末晉文之代,常慮禍患及己,故有此詩。多刺時人無故舊之情,逐勢力而已。觀其體趣,實謂幽深,非夫作者,不能探測之?!庇帧耙怪胁荒苊?,起坐彈鳴琴”一首末注云:“嗣宗身仕亂朝,??诸局r遇禍,因茲發(fā)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測其情。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也?!彼^“粗明大意,略其幽旨”,可以說是李善釋義的一個基本原則,這無疑是一種更加審慎的注解方式。

綜觀五臣注,對李注中的精彩注解實多所因循和發(fā)揮,如《行行重行行》一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句,李善注曰:“以喻邪佞之毀忠良,故游子之行不顧返也?!眲⒘家曛唬骸啊铡骶?,‘浮云’謂讒佞之臣也。言佞臣蔽君之明,使忠臣去而不返也。”又《西北有高樓》一首,李善注曰:“此篇明高才之人仕宦未達,知人者稀也。”李周翰進一步引申為:“此詩喻君暗而賢臣之言不用也?!薄耙繇懸缓伪保娫唬骸巴鰢粢缓伪?,謂不用賢,近不肖而國將危亡,故悲之也?!?/p>

但另一方面,五臣又視李善之“精核注引”為“末學(xué)”,認為遠不足以發(fā)揚“風(fēng)雅”:“往有李善,時謂宿儒,推而傳之,成六十卷。忽發(fā)章句,是征載籍,述作之由,何嘗措翰?使復(fù)精核注引,則陷于末學(xué);質(zhì)訪指趣,則巋然舊文:只謂攪心,胡為析理?”不同于李善的偶一為之,五臣注更加注重義理闡發(fā)和經(jīng)世致用的傾向。基于“則有遺詞激切,揆度其事,宅心隱微,晦滅其兆,飾物反諷,假時維情,非夫幽識,莫能洞究”的使命感,五臣注更著意于“三復(fù)乃詞,周知秘旨……作者為志,森乎可觀”。其用以“周知秘旨”的兩大基本方法則是“飾物反諷”和“假時維情”。

所謂“飾物反諷”,即借助外在“物象”比附、反諷人事。這種方法大抵即漢儒“引譬連類”之法。鄭玄箋詩尤重此法,如“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喻昭公之朝,其群臣之皆小人也。徒整飾其衣裳,不知國之將迫協(xié)”;《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陽”,箋云:“‘雷’以喻號令。于南山之陽,又喻其在外也?!薄痘X兮》“籜兮籜兮,風(fēng)其吹女”,箋云:“‘風(fēng)’,喻號令也,喻君有政教,臣乃行之?!苯詫⒆匀痪吧⑽锵筚x予政教內(nèi)涵,以為諷刺。與儒家經(jīng)典的傳承交織,這種注解方法得以自然延續(xù),如杜預(yù)注《春秋》即多此法。六朝以后,逐漸進入文學(xué)作品的注釋中。李善注《文選》即時用此法,如“高臺,喻京師,悲風(fēng),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狹,比喻小人”,“江湖,喻小人隔蔽”,“簡珠,喻賢人也,沙石,喻群小也”“太山以喻時君,梁父以喻小人也”“孤云,喻貧士也”等等,對漢魏古詩中所蘊含的比興之義不無發(fā)明之功。

五臣的“飾物反諷”亦大抵沿此傳統(tǒng)而來,所謂“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構(gòu)成了五臣注最常見的物象比附方式,如曹植《雜詩六首》“南國有佳人”一篇,呂延濟曰:“以佳人喻賢人不見重于時也?!薄爸祛伆l(fā)皓齒”句,張銑注曰:“朱顏皓齒,皆喻賢人美才也?!庇帧睹琅?,張銑注曰:“以美女喻君子,言君子即有美行,上愿明君而事之,若不得其人,雖見征求,終不能屈。”與漢儒之“獨標興體”不同,五臣的“飾物反諷”更偏于“比”。這種變化與六朝以來詩歌的“日用乎比,月忘乎興”關(guān)系甚密。

對于魏晉的“物色”之篇、感物興哀之辭,五臣也多以人事興衰加以比附,如曹植《贈徐干》“圓景光未滿,眾星燦以繁”,銑注曰:“圓景,月也,喻道不明也。眾星,喻群小也。繁多也,謂文帝不明,群小在位,不用賢良?!庇植苤病顿浶旄伞贰按壶F鳴飛棟,流猋激欞軒”本魏晉物色清新之句,而呂延濟注曰:“鳴鳩飛棟,喻小人得志,處棟梁之地。飆,風(fēng)也。風(fēng),主教令也。欞軒,階畔鉤欄也,喻教令從下起而犯于上也?!?/p>

至于“假時維情”,則是基于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世遭際,對其中所隱含的題旨、情理加以比附、引申,如曹植《贈丁儀》,呂向注曰:“《魏志》云儀有文才,子建贈以此詩,有怨刺之意也?!辟N合曹植的身世遭際而發(fā)。這種方法集中體現(xiàn)在對阮籍《詠懷詩》的箋注中?!都螛湎鲁甚琛贰扒镲L(fēng)吹飛藿,零落從此始”句,呂延濟注曰:“言晉當(dāng)魏盛時則盡忠,及微弱則陵之使魏室零落自此始也?!薄疤蒙仙G棘”,張銑注曰:“荊杞,喻奸臣,言因魏室陵遲奸臣是生,奸臣則晉文王也?!庇帧段羧辗比A子》“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句,呂延濟注曰:“言安陵、龍陽以色事楚、魏之主尚猶盡心如此,而晉文王蒙厚恩于魏,不能竭其股肱而將行篡奪,籍恨之甚,故以刺也。”凡此種種,都極力引向魏晉易代之事。五臣對建安贈答詩、雜詩以及阮籍詠懷詩的這種注解方式直接影響了劉履《選詩補注》、陳沆《詩比興箋》一派。

此外,“時”還兼有時令、物候之意。毛傳、鄭箋中那些被賦予濃厚政教內(nèi)涵的四時、天象一類的比附也在五臣手中得到集中復(fù)現(xiàn):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翰曰:“此亦寄情于政令之?dāng)?shù)移之速也?!?(《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

“初秋涼氣發(fā),庭樹微銷落”,銑曰:“喻小人道長,從微起也?!薄澳w玉除,清風(fēng)飄飛閣”,翰曰:“凝霜至于堅冰,謂陰謀漸長也。清風(fēng)飄飛閣,喻教令自下而上也?!?曹植《贈徐干》)

“朔風(fēng)厲嚴寒,陰氣下微霜”,向曰:“寒霜,喻奸臣之害人者?!?阮籍《詠懷·徘徊蓬池上》)

這種拘泥、附會之病在對阮籍詠懷詩的注解中比比皆是,如“灼灼西頹日”銑曰:“頹日,喻魏也,尚有余徳及人?;仫L(fēng),喻晉武。四壁,喻大臣。寒鳥,喻小臣也?!?《灼灼西頹日》)“微風(fēng)吹羅袂,明月耀清輝”,濟曰:微風(fēng),喻魏將滅,教令微也。明月,喻晉文王為專權(quán)臣也。(《開秋兆涼氣》)“寒風(fēng)振山岡,玄云起重陰”,銑曰:“風(fēng)振云陰,喻晉王專權(quán)而冒上。”(《步出上東門》)這也是五臣深為后人詬病之處。

就批評史而言,五臣的“飾物反諷”、“假時維情”兩大注解之法又是中晚唐詩格著作中流行的“比物諷刺”、“內(nèi)外意”等理論之先聲。托名王昌齡的《詩格》中“詩有三宗旨”條論“興寄”云:“王仲宣詩‘猿猴臨岸吟’,此一句以譏小人用事也?!卑创司涑鲎酝豸印镀甙г姟?,本寫顛沛途中觸目之景:“流波激清響,猿猴臨岸吟”,所謂“譏小人用事”正是沿五臣注的作法而來。又“論文意”條注阮籍《詠懷詩》:“中夜不能寐”(謂時暗也),起坐彈鳴琴(憂來彈琴以自娛也)。薄帷鑒明月(言小人在位,君子在野,蔽君猶如薄帷中映明月之光也),清風(fēng)吹我襟(獨有日月以清懷也)。孤鴻號野外,翔鳥鳴北林(近小人也),這種注解方式顯然也與五臣注《文選》對此二詩的箋注如出一轍。至《二南密旨》又衍生出“物象比”諸理論,如“論引古證用物象”:“四時物象節(jié)候者,詩家之血脈也。比諷君臣之化深?!庇帧罢撐锵笫窃娂抑饔谩保骸霸旎?,一物一象,皆察而用之,比君臣之化。”《毛詩正義》的經(jīng)學(xué)闡釋思維以及詩教話語體系對唐代詩學(xué)的一貫性深刻影響也由此可見。

然而,與人事的機械比附和強制闡釋使得自然物象僵化為一系列的“符號”碼,甚至完全脫離文本自身,如鮑照《學(xué)劉公干體》:“胡風(fēng)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茲晨自為美,當(dāng)避艷陽天。艷陽桃李節(jié),皎潔不成妍。”乃擬劉楨《贈從弟》(亭亭山上松),后者是典型的漢魏“比興”之體。劉良為之作解題曰:“此詩言正直被邪佞所損,雖行質(zhì)素而衰盛相陵”,于題旨不無發(fā)明之力。但鮑詩之意在朔雪之高潔,不為桃李之俗妍,張銑卻自顧注解曰:“‘茲辰’謂今時,喻亂代也,艷陽春也,喻明君也?!庇衷唬骸帮L(fēng)雪,比佞人也。桃李比忠直也,言未遇至明之時。雖忠直之人為佞者所亂,不成其美”,去本意可謂千里!如此者甚多,這也是五臣注被譏為鄙陋、粗疏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五臣注《文選》與開元盛世儒學(xué)的重振以及“詩教”精神的闡復(fù)息息相關(guān),是下層士子以文章、著述闡弘政教觀念的直接產(chǎn)物。五臣注能風(fēng)行于唐宋二代絕不僅在于淺俗,更因為其中所蘊含的君臣之義和王化之思。其注釋體例深受以《毛詩正義》核心的經(jīng)學(xué)話語體系的影響,呈現(xiàn)出漢儒解經(jīng)“微言大義”的特點。其對漢魏古詩的批評即帶有鮮明的經(jīng)學(xué)化和經(jīng)典化取向。與李善注文選“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不同,以激揚風(fēng)雅自居的五臣通過“飾物反諷”與“假時維情”兩大注解方式,對作者、作品的“秘旨”鉤深索隱,文理與作者之心因之以彰。以科舉作為重要傳播和影響媒介,五臣注《文選》對中晚唐詩格“物象比”等理論有直接影響。但對“秘旨”的過于熱衷以及對物象的符號化、機械性比附也造成了頗多曲解和謬誤。

猜你喜歡
文選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面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公主岭市| 石渠县| 封丘县| 莒南县| 大连市| 阳西县| 海阳市| 林芝县| 淮安市| 文登市| 咸丰县| 津南区| 鸡东县| 常山县| 松溪县| 滦平县| 清水河县| 溧阳市| 钟祥市| 郓城县| 南昌市| 五河县| 共和县| 周口市| 新疆| 罗江县| 封丘县| 厦门市| 大兴区| 成武县| 达日县| 海林市| 汨罗市| 阿瓦提县| 淮阳县| 弥渡县| 大同县| 休宁县| 常山县| 桓台县|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