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琪
在中國文學(xué)中有兩個含有“求”字的四字成語,寓意相似,結(jié)構(gòu)相同,一三位都是動詞,二四位上則全是名詞,第二個漢字講的是“主人公”行動的位置,最后一個漢字指出“求”的目的。其實,這兩個成語所說的行動與想得到的目的背道而馳,是根本不可能如愿的,這就是編者杜撰這兩個成語教育后人的初衷。
那么這兩個成語是什么呢? 就是“緣木求魚”與“刻舟求劍”。
先說“緣木求魚”,這個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泵献?,戰(zhàn)國時期哲學(xué)家、思想家,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并稱“孔孟”,后來又被人推崇為“亞圣”。戰(zhàn)國時期,七雄紛爭。孟子云游列國,推行仁政,在齊國拜為客卿。
有一天,齊宣王和孟子閑聊。孟子問:“大王,您讓將士冒死攻打他國,難道打敗了別的國家,您才感到高興嗎?”齊宣王答道:“為了滿足自己最大的欲望。”“什么才是您最大的欲望呢?是因為不夠吃,不夠穿?還是因為宮中的珍寶太差,音樂不動聽?”齊宣王搖搖頭說:“都不是?!泵献诱f:“哦,我明白了。大王的最大欲望是征服天下,稱雄于諸侯??墒?,如果用你這種辦法去滿足你的欲望,是“緣木求魚”,就像人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肯定會徒勞無功的?!饼R宣王驚問道:“事情真有這么嚴重嗎?”孟子說:“恐怕比這還要嚴重。爬到樹上去捉魚,頂多就是抓不到魚,還不至于有什么禍害。如果想用武力來滿足自己稱霸天下的欲望,弄不好不能達到目的,反而還會招來禍患呢!”
接著,孟子又舉例說明弱國不能與強國為敵,小國不能與大國為敵,齊國不能與天下為敵的道理,要宣王實行仁政。宣王最終聽從了孟子的主張。
后人從孟子和齊宣王的故事中總結(jié)出了“緣木求魚”這個成語,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它不僅警醒了宣王,也啟迪了后人。
再來說“刻舟求劍”。這是一則人們非常熟悉的成語,出自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察今》。呂不韋是戰(zhàn)國時秦國的丞相,也是《呂氏春秋》的總編?!秴问洗呵铩肥且徊堪倏迫珪降膫魇烂?,成書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夕。
《呂氏春秋·察今》記載,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用現(xiàn)在的話說,刻舟求劍的故事是這樣的: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滑落江中,船上的人對他的失劍感到非常惋惜??沙撕敛恢?,只見他立即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后對眾人說:“這兒是寶劍落水的地方?!贝堪逗?,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掉落的寶劍??墒菗屏税胩旌翢o結(jié)果。他覺得很奇怪,自語道:“我的寶劍明明是從這里掉下水去的,現(xiàn)在怎么會找不到了呢?”眾人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早已在落水處沉入水底了,船行而劍不行,你又怎么能撈得到你的寶劍呢?”
這個成語比喻那些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變通的人。應(yīng)該知道,客觀事物是不以個人的愿望為轉(zhuǎn)移的,人的思想認識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就不會把事情做成功。
簡單的故事包含著樸素的唯物思想。爬到樹上捉魚與按照刻記號的位置下水撈劍,最終都不可能獲得成功。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錯就錯在“想當然”。憑空想象,沒有可行性為基礎(chǔ),怎么能把事情做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