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波
瑞典布胡斯蘭省的坦努姆巖刻。
曾在赫爾辛基歷史博物館里遇到一個關于芬蘭巖畫的展覽,收集了芬蘭各地石器時代先民的巖畫。印象最深刻的是瓦利卡里奧和阿斯圖萬薩爾米的,這兩處巖畫都在臨水絕壁上,舟行方能抵達。
年代最早的圖案在水面11米上,年代越晚,離水面越近。并不是誰安排了先后位置,只是7000年前水面就有那么高。用的赭紅顏料是鐵礦石磨出的,在粗糙的花崗巖上畫出似是而非的人頭和動物,畫的內(nèi)容多已漫漶,只有專家能看出不少與祭祀相關的元素:箭頭、動物骨骼、火焰……
還有一些直接用手掌、手臂、手指蘸著顏料印上去的印記。這些7000年到4000年前的人類身體印記,讓人內(nèi)心悚動。這些顏料里還摻了血、動物脂肪和蛋類,或是使其持久,或是祭祀活動的一部分。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手印似乎是地球人一種共同的表達。在更古老的屬于奧瑞納文化的法國拉斯科巖畫里,也有這樣的手掌圖形。南美阿根廷桑塔科魯茲有個“手之巖洞”,根據(jù)同位素測試,斷代為公元前7300年。中國內(nèi)蒙古錫林布魯格山下的一個石窟內(nèi),最出名的是印在洞壁上一片層層疊疊的手印。
從2.7萬年到7000年前,人類在地球上走著,在巖石上畫畫,然后留下手印。這背后有著怎樣的信念?是“這些馬屬于我”?是“我來過,我在這”?還是“手印代表我的分身”? 沒人能確定。能確定的是這必然代表著某種堅定,人類蓋戳行為的原型。
瑞典坦努姆地區(qū)青銅時代的集體墓葬。
挪威阿爾塔海豹灣,這里是北歐巖畫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2017年我去瑞典西海岸的布胡斯蘭省度升天節(jié)假期。布胡斯蘭省北部坐落在花崗巖上,后冰川北移,山體露出大片平整的巖石,遂成為青銅時代(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550年)先人的創(chuàng)作平臺。布胡斯蘭省有至少1500塊北歐青銅時期先人留下的巖刻,其中600多塊集中在坦努姆地區(qū),1994年這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坦努姆的巖刻比芬蘭瓦利卡里奧的晚幾千年,宛如翻開了新的篇章。
舊石器時代的巖畫,多半在難以到達之所。法國和西班牙的藏在黑乎乎的洞穴深處,作畫者在黑暗中捕捉牲之靈,將之禁錮在巖壁上。芬蘭的畫在面水的絕壁上,這想必能幫助巫師更快進入通靈的境界。坦努姆巖刻卻不但位于大家散步可達的白樺林里,而且就被大大咧咧刻在林間坡面巖石上。
坦努姆巖刻沒有芬蘭巖畫的巫氣,世俗化到充滿童心的程度。花崗巖上的窄條凹槽形成簡練的圖案,專家推測這是用石錘和石錐一點點經(jīng)年刻出來的,非常圓熟穩(wěn)定。流暢精確的筆觸彰顯對美的凝神追求,幾近于隸書或八分書的骨肉停勻。它跳出了先民常見的那種由簡入繁的圖像發(fā)展系統(tǒng),直接運用非常穩(wěn)定的抽象符號構(gòu)成體系,既是敘事,又有明顯的裝飾趣味。
一組木船,一列圓點,類似一唱三嘆。作者似乎滿足于完美的線和圓點,并沒有走向?qū)憣嵑蜖钗?,一種幾乎是沒心沒肺的明亮快樂。
小一點的巖石上刻一只鳥,大一點的可以用來刻兩個人一艘船。最大的那塊刻了多個主題,構(gòu)圖是多中心的,能看出有不同的單元,單元之間各自獨立。男人腰挎長劍、手持戰(zhàn)斧,第一性征隨時高昂。一對戀人,女子和男子同樣高大,以長長的馬尾辮來區(qū)分,不強調(diào)第二性征。有些人的上半身和腿之間用杯紋連接,這個類似太陽的圓圈在整個歐亞大陸新石器時代的巖刻上都出現(xiàn)過,但是被用來當作人體“骨盆”倒是頭次見,據(jù)說這標志人的能量水平和繁殖能力。
往山上走,小型巖刻赤裸裸地被山間流水澆著。這時候看到了一個石堆。在現(xiàn)代,它表示徒步路徑,在青銅時代,它表示集體墓葬。順著小路走上山去,嶙峋崚嶒的石球把山頂幾乎疊成火山口,讓人頭皮發(fā)麻。
我想到了北京東村藝術(shù)家在23年前“為無名山增高一米”的作品:六個裸體男女趴疊出一米高度。而疊在此處的,是近四千年前瑞典的部落貴族男女。暮色里遠方一片橙粉色。這個千年巨墓里的老魂靈們大概在和我們一起俯瞰他們的家園。然而他們也是后來者,是來自大陸、說印歐語的日耳曼人。更早的繩紋文明被代替了,湮滅了,因為他們還沒有掌握“勒石”的藝術(shù)。
今年夏天,去看了北挪威的阿爾塔海豹灣石刻。這里是北歐巖畫分布最密集的地方。這里的巖畫其實還是巖刻,在海邊的羊背石上敲出各種圖案。70年代被發(fā)現(xiàn)時,也和瑞典一般刷上了紅油漆,這是后來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觀念所不取的,因而油漆被洗去。
沒了油漆,只能憑借光影來尋找那些捉迷藏般的石上動物:熊、鯨魚、角鯊、三文魚、海豹、野兔、馴鹿、天鵝、水獺……一個人徒手抓著一只大鳥,看形態(tài)應該是大海雀。又有一只鳥,從脖子長度來看應該是鸕鶿。馴鹿背上條紋鮮明,而且沒有兩只鹿是相同的。顯然,它們并不是一種代表“馴鹿”的符號,而是巖畫家心里想著的具體的一只鹿,要把它再現(xiàn)到這塊石頭上。
阿爾塔巖畫家們畫熊巢,畫母熊和小熊,熊的腳印更是密密麻麻,上窮碧落下黃泉,似乎能在不同的世界或者空間之間旅行。和野物的斗爭不再那么生死攸關,而是勝券在握的有組織圍攻:獵人們劃船追趕河里的野生馴鹿,它們向岸上跑去,而岸上有張著的弓箭等待它們。
挪威阿爾塔巖畫。
瑞典坦努姆巖刻,紅色為后來刷的油漆。
瑞典坦努姆巖刻。
海豹灣就是能讓人靜靜坐上幾個小時想這些問題的地方。在巖畫博物館看完室內(nèi)展覽后,我們順著海邊大塊羊背石邊的木頭棧道走著。博物館左邊路線1.2公里,右邊路線3.3公里。
下午7點的白夜陽光照耀著,北挪威獨有的棉花草在風里搖擺,大海湛藍。除了我們一行,再沒有人跡。以前海里有鯨魚,海邊有大海雀,自然兇殘也慷慨。那時候的動物和人都以為自己的種族會綿延不絕,沒有盡頭。19世紀,鯨魚數(shù)量銳減了90%,大海雀也滅絕了。21世紀的我們,憑什么以為一切還會照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