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士澤 張珂
【摘要】:名玉獨山,歷史綿長,因文化而厚重,因色彩而驚奇,因俏雕而神工,因獨特而魅力。本文對獨山玉的文化、色彩、雕刻技藝進行深入解讀,以保護和合理利用獨山玉這一珍貴的礦業(yè)資源,挖掘獨山玉的獨特魅力,弘揚中華玉文化,延續(xù)歷史文脈為寫作初衷。
【關鍵詞】:獨山玉,文化魅力,色彩魅力,俏雕魅力
獨山玉是舉世聞名的名貴玉種,為我國四大名玉之一。因產于南陽市北郊獨山而得名。獨山玉成礦機理獨特,礦物成分復雜,呈現(xiàn)出綠、白、藍、紅、紫、黃、青、黑等及其過渡色達數(shù)十種顏色。獨山玉硬度較高,在摩氏6-6.5度之間,質地堅韌,玻璃或油脂光澤,多呈不透明或微透明,有少量優(yōu)質的接近透明,色彩豐富,濃淡不一。獨山玉猶如大自然的精靈,天地造就的美的使者,其厚重的歷史,悠久的文化,獨特的魅力經(jīng)常讓眾人沉醉其中、如癡如迷。
一、文化魅力
上下五千年,唯有玉作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一部玉的文化史;反過來又可以說,玉承載了中華的文明。翻看厚重的歷史,放眼燦爛的中原文化,可以發(fā)現(xiàn),獨山玉堪稱一部見證歷史、傳承中華文明的教科書。凝視1958年發(fā)掘出土于南陽,現(xiàn)珍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中華第一鏟——獨山玉鏟”,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目睹了人類祖先7000年前在獨山腳下用獨山玉鏟、玉鑿、玉斧勞動耕作的場面。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文物“玉鱉”成為了獨山玉俏雕技藝的“鼻祖”。一支小小的獨山玉簪,一句看似平淡的“宛珠之簪,不進于前”,在2000多年前的秦廷,在一場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秦王驅逐客卿的政治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秦相李斯的“獨山玉不出于秦國,卻用于裝飾秦國宮廷”的巧妙比喻,一語中的,力挽狂瀾,挽救了無數(shù)客卿性命。
“其寶利珍怪,則金彩玉璞,隨珠夜光,珍羞瑯玕,充溢圓方,琢雕狎獵,金銀琳瑯”。走進張衡的《南都賦》,就如同走進了歷史,走進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南陽,走進了店鋪林立、客商云集的漢代獨山腳下的玉街寺,領略了當時南陽玉業(yè)的興隆,獨山玉的走俏。沒有“瀆山大玉?!边@塊歷史上最大的獨山玉作品,我們將無法還原元世祖忽必烈好大喜功、志在必得的豪情滿懷,大宴群臣的壯觀場面。沒有清內務府的三次修繕,沒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詩,我們將無法想象瀆山大玉海的身世滄桑。1999年,獨山玉又一次在澳門回歸祖國的重大政治歷史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南陽獨山玉制作的《九龍晷》(圖1),九條玉龍盤日晷,中原兒女慶回歸,內涵豐富,氣勢恢宏。獨山玉再次以其獨特之美震撼了全世界。
二、色彩魅力
獨山玉色彩艷麗,豐富多彩。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白、黑等數(shù)十種顏色,綠如翠羽,白如凝脂,赤似丹霞,藍似晴空,五彩繽紛,萬象紛呈,色彩豐富度是其他任何玉種都無法比擬的。約翰內斯·伊頓在《色彩藝術》中說:“色彩就是生命。色彩向我們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靈魂”,獨山玉因“多色”而珍貴聞名,因“多色”而魅力無窮。
將一塊獨山玉原石或獨山玉的一個切片細致品味,不禁驚嘆大自然的神妙無比。它們有的像幽谷深壑,層巒疊翠;有的像百泉流瀑,銀河直下;有的如芳草萋萋,綠茵遍地;有的像漁舟唱晚,彩霞滿天;有的像西洋油畫中的美麗風景,有的像齊白石筆下的黑白世界。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天然的獨山美玉也沒有相同的樣貌,每個產品、每塊玉都是獨一無二的。若用智慧的眼光、藝術的審美去細細品味,她會魅力無窮。2001年在北京舉行的國石候選石會議上,南陽獨山玉展區(qū)的十多件獨山玉切片讓與會專家驚嘆不已,“你看這一塊是不是一幅《旭日東升圖》?這塊像不像《風吹草低見牛羊》……”與會代表無不爭相欣賞,拍案叫絕。
用色彩準確表現(xiàn)藝術對象是獨山玉色彩魅力的另一種思路。專家這樣評價獨山玉的色彩:“白玉潤、岫玉透、獨玉厚”。楊伯達先生也曾為獨山玉題詞:“獨玉、獨厚、獨步、獨秀”,準確表達了獨山玉的獨特與優(yōu)勢。獨山玉大多不透明或微透明,不像白玉色調一致,也不像岫玉那樣使人一覽無余,她體現(xiàn)出的是一種厚重美、沉穩(wěn)美。她像一位深邃的智者,一位城府修養(yǎng)深邃的高人,大智若愚,大音稀聲。用準確的色彩精準表達表現(xiàn)對象的內涵是獨山玉的藝術手段之一?,F(xiàn)陳列于南陽玉雕博物館的“天下第一大玉牛”,曾用玉料20余噸,長12.76、高2.07米,發(fā)達的肌肉、健壯的體魄,處處充滿力量。若無獨山玉凝重純正的黛青色,怎能表達出這件作品所代表的激昂、健壯和勇往直前、富于挑戰(zhàn)的開拓精神?
獨山玉作品《奶牛》用一塊黑白花獨山玉雕琢而成,黑白玉色相間,融入動物形象,造型栩栩如生,渾然天成,生動自然的仿真藝術效果令人叫絕。獨山玉《境》,雕工并不復雜,而是利用獨山玉沉穩(wěn)的線條和紋路,作為連綿的大山荒漠,雕刻一位道人的頭發(fā)和胡須四散飄開,與起伏的山巒巧妙融為一體,天、地、人合一,飄逸自然,和諧統(tǒng)一,獨山玉的自然色彩紋路魅力成為作品成功的關鍵。
三、俏雕魅力
獨山玉的自然色彩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俏雕”又成了獨山玉藝術創(chuàng)作的精髓和最具獨特魅力的地方。
制作獨山玉的俏色作品的基本要求,叫做“一俏二巧三絕”?!扒巍本褪菍⒂窳仙系牟煌伾吻逭獌?,分別使用;“巧”就是在澄清顏色的基礎上巧妙使用,用得順理成章,用得恰如其分,用得出人意料;“絕”的要求更高,是說對玉石俏色的色形色調的應用,對顏色的巧妙處理及俏色與主題的密切結合都達到絕無僅有的地步,為巧奪天工的絕品。有人說,獨山玉雕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凝固的音樂,彩色的雕塑,這也是對獨山玉俏雕工藝的準確評價了。
巨型獨山玉雕《臥龍出山》被業(yè)內人士津津樂道,經(jīng)年不忘,就在于俏色巧用的獨特魅力。一塊重3.8噸、長約2.5米的巨型獨玉幾乎囊括了獨山玉的全部顏色,玉雕大師們歷經(jīng)三年的苦思冥想,終于把“徐庶薦諸葛”“三顧茅廬”“火燒博望坡”三個發(fā)生在南陽的三國故事完美地刻畫在這塊美玉上。綠色是臥龍崗上蒼松翠柏,紅色是博望坡下的熊熊烈火,白色是林間樹梢的人物、流水、白云,整幅作品氣勢雄偉,用色巧妙自然,毫無牽強之感,形象逼真,美輪美奐,成為獨山玉雕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妙算》(圖2)已被業(yè)內人士稱贊多年,說到獨山玉的俏雕藝術魅力就不能回避這件黑色巧配的經(jīng)典。這件作品首先是顏色用得“凈”,其次是顏色用得“巧”,巧得自然,巧得順理成章。人物的頭部、雙手、煙斗、桌面是自自然然的白,衣服、算盤、茶幾是理所當然的黑。兩支位置不同的毛筆,被賦予黑白二色。更巧的是,兩點不起眼的黑點被自然、合情合理地用作筆尖上的殘墨。黑白兩色被設計者運用得出神入化,干凈利索。仿佛每一星點的顏色都是為這件作品而來,多一點不行,少一點不美。
獨山玉的多色性也特別適合表現(xiàn)花鳥題材。五顏六色的花卉、艷麗多姿的俊鳥,構成了一幅幅詩情畫意般的美麗圖景。
近年來,獨山玉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和發(fā)展。在南陽,相繼建成了獨山玉文化研究會、南陽獨山玉文化博物館等獨山玉文化基地,成立了南陽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深度挖掘獨山玉的文化內涵。本文通過對獨山玉文化、色彩、俏雕工藝的進一步解析,將對獨山玉文化的普及和弘揚、獨山玉文化深度和廣度的研究、傳播獨山玉的藝術價值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工作于南陽市科學院)
參考文獻
[1] 中國獨山玉[M].河南人民出版社,孟憲松,吳元全.2004.8;
[2]玉雕美學漫步[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江富建.2019.11;
[3]中國玉器收藏與鑒賞全書[M].天津古籍出版社,謝天宇.2004.8;
[4]玉雕[M].北京出版社,張加勉.2010.5;
[5]系統(tǒng)寶石學[M].地質出版社,張蓓莉.2006;
[6] 中國工藝美術史[M].東方出版中心,田自秉.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