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毅 張美煥
摘要:目的:對溶血對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項目的干擾和影響展開分析和探討。方法:以我院體檢中心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于早晨抽取患者6ml空腹靜脈血并將其平分為兩份,對其中一份進行溶血處理,溶血處理后的血液樣本納入觀察組,未溶血處理的標本納入對照組,對比兩組血液樣本的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結果,探討溶血對對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項目的干擾和影響。結果:兩組標本ALB、UN、UA、CHO、TG以及Cr的檢測值相當,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標本ALT、AST、TBIL、TP、LDH、K+、CK平均檢測值顯著高于對照組標本,GLU、DBIL平均檢測值顯著低于對照組標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溶血對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項目的多項指標有較大干擾和影響,對于酶類指標血液檢測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影響尤其突出。對此,為了保證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項目的可靠性,臨床檢驗過程中應當進一步強化生化免疫檢驗質量管理,有意識的預防溶血現象的發(fā)生。
關鍵詞:溶血;免疫;生化;檢驗;影響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8-044-02
導致血液樣本溶血的原因眾多,大致可以分為體內溶血和體外溶血兩方面,其中,體內溶血因素包括大血管手術、藥物毒性反應、輸血反應等;體外溶血因素包括機械性破壞、化學因素、代謝性因素等[1]。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學診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醫(yī)學界對于溶血對免疫生化檢驗結果造成的不良影響已有了充分的認識。研究證實,溶血將嚴重影響生化免疫檢測指標的準確性,這對于患者疾病的及時確診和治療十分不利[2]。因此,如何避免溶血以及如何在已經溶血的情況下、正確利用溶血檢驗結果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本研究以我院體檢中心的120份健康體檢者血液樣本為對象,詳細分析探討了溶血對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項目的干擾和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體檢中心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健康體檢者的血液樣本為研究對象,包括67例男性、53例女性,體檢者年齡在21-5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18±3.47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早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6ml靜脈血,將其平均放置于2個容量相同的干燥試管內,所有試管均不含任何熱原與內毒素,小心保存,避免遭受細胞刺激。
對納入觀察組的血液樣本進行溶血處理,將血液樣本放入溫度為-45℃的低溫冰箱冷凍,20min后取出融化解凍,以3000r/min的速度對血液樣本離心處理10-15min,分離溶血血清,溶血程度為中度溶血即可,即溶血指數控制在2-4g/L之間。
納入對照組的血液樣本不做溶血出理,及時將血液樣本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10-15min,分離血清和紅細胞,再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細胞上清液10min,充分分離去除細胞上清液中包含的顆粒與聚合物。
采用免疫比濁法,使用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相關的配套試劑檢驗包含ALT、AST、TBIL、TP、LDH、K+、CK、GLU、DBIL、ALB、UN、UA、CHO、TG以及Cr在內的15項生化免疫項目。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血液樣本的15項生化免疫指標測定值,分別為ALT、AST、TBIL、TP、LDH、K+、CK、GLU、DBIL、ALB、UN、UA、CHO、TG以及Cr。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各項研究數據展開分析對比,計量資料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如表1所示,兩組血液樣本不同生化免疫指標項目的測定值比較存在不同差異,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組內的平均ALT、AST、TBIL、TP、LDH、K+、CK檢測值顯著升高(P<0.05);GLU、DBIL檢測值明顯下降(P<0.05)。兩組ALB、UN、UA、CHO、TG以及Cr檢測值的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各指標詳細檢查數值如表1所示。
3.結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血液樣本的15項生化免疫指標檢測值存在差異,相較于未進行溶血處理的對照組血液樣本,經過溶血處理的觀察組血液樣本的ALT、AST、TBIL、TP、LDH、K+、CK檢測值明顯更高(P<0.05);GLU、DBIL檢測值明顯更低(P<0.05)。兩組ALB、UN、UA、CHO、TG以及Cr檢測值的組間比較則無明顯差異(P>0.05)。
研究數據表明,溶血對臨床生化免疫檢驗的多項指標有顯著影響,分析原因如下:(1)紅細胞的內液、外液濃度有著較大差距,如LDH的紅細胞內外液濃度可達180倍、AST可達38倍[3],因此,當其溶血并在血清中釋放時,將導致最終的生化免疫檢驗結果值偏高。(2)在溶血后,Hb將對蛋白質形成明顯干擾,導致生化免疫檢驗濃度較實際濃度更高。(3)溶血后,來自紅細胞的腺昔AK對包括CK在內的酶類指標測定值有直接影響[4],導致其測定值升高,因此,對于溶血標本,應當避免進行酶類指標測定。(4)位于血清標本中的血紅素鐵離子,在被試劑氧化劑氧化后,將轉變?yōu)楦哞F血紅素,這可對比色法的檢測結果形成干擾[5],同時,隨著紅細胞外血紅蛋白水平的改變,將進一步造成TP、ALB的測定值升高。(5)溶血后,血紅蛋白將對分析物和試劑中反應物的相互結合形成競爭性抑制,繼而導致相關檢測項目的測定值低于實際值,如:GLU、DBIL。
綜上所述,溶血對于多項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項目的測定值有顯著影響,將嚴重降低最終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為了保證免疫生化建議的準確性、可靠性,確保為臨床診斷提供有效依據,在進行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時,一方面要竭力避免血液樣本溶血情況的發(fā)生;另一方面,對于已經溶血的樣本,應當充分考慮實驗誤差、統(tǒng)計結果等因素對檢測結果進行修正,以此充分利用溶血樣本的檢驗價值,確保為臨床診斷提供較為正確的分析依據。
參考文獻:
[1]宋靜艷.溶血對臨床免疫和生化檢驗項目的干擾和影響[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1):15-16.
[2]王軍強,易召君.溶血標本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9,35(15):132-133.
[3]夏良裕,徐二木,曹新策,等.溶血對41個生化免疫項目的影響評估及溶血警告指數的確立[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7,40(12):947-952.
[4]趙越,修云霞,于琦,等.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測準確性的單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9,26(21):151-154.
[5]孟建博,張厚毅.重度溶血對人血清生化項目檢測干擾及消除干擾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8):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