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山東大鼓又名“犁鏵大鼓”,或作“梨花大鼓”,是中國北方現(xiàn)存最早的曲藝鼓書和鼓曲形式,相傳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它發(fā)源于魯西北農(nóng)村,最初只是敲擊犁鏵碎片伴奏,采用山東方言來演唱當?shù)氐拿窀栊≌{(diào),后逐漸發(fā)展為有板式變化的成套唱腔、敲擊矮腳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說唱表演形式。
開始流傳的時候,主要由農(nóng)民在田間地頭業(yè)余演唱,后來出現(xiàn)流動的民間藝人,并形成孫、趙兩大門戶,流傳日益廣泛。
清末以前,山東大鼓一直活躍于農(nóng)村,著名藝人有郭老占、何老鳳、范其鳳、李老鳳等,以后,白妞、黑妞進入城市演唱,女藝人大量增加。享盛名的有上半截、下半截、蓋山東、白菜心、郭大妮等。20世紀30年代以后享名曲壇的是四大玉,即謝大玉、李大玉、趙大玉、孫大玉。以后,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相繼而起,流傳地區(qū)不僅山東城鄉(xiāng),而且南至徐州、南京、上海,西至鄭州、洛陽、漢口、重慶,北至北京、天津、東北各地,盛極一時。但自西河大鼓、河南墜子興起之后,山東大鼓漸趨衰落。
山東大鼓主要分南口、北口兩大流派。南口流傳廣,影響大,早期原唱快口,唱腔流暢動聽?!独蠚堄斡洝分忻鑼懓祖に逗隗H段》,節(jié)奏全是快板,越唱越快,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字字清楚,實屬獨到。后起的女演員謝大玉、杜大桂、鹿巧玲都宗法南口并有所發(fā)展。北口流行于山東北部、河北南部一帶,俗稱“老牛大捽韁”調(diào),曲調(diào)質(zhì)樸,吐字夯實有力,富于鄉(xiāng)土氣息。代表性藝人為郭老占、何老鳳等。其中以何老鳳影響最大,他的唱腔曾被京韻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墜子等曲種吸收。另外,李老鳳曾在北口的基礎上吸收南口的精華,自創(chuàng)新腔,稱為小北口,原來的北口被稱為老北口,所以又有南口、老北口、小北口三派之分。
山東大鼓的演唱形式多為單人站唱,也有二人對唱形式。主要伴奏樂器為矮腳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也叫梨花片)。演唱時演員右手執(zhí)鼓楗擊鼓,左手操鋼板敲擊演唱,樂師以三弦伴奏。唱腔屬板腔體,一般分慢板(又稱頭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書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間,短段只唱不說。三個支派的唱腔與書目又各具不同的特點與風格。
傳承三百多年而不衰的山東大鼓,音樂唱腔獨特,節(jié)目蘊藏豐富,地方色彩濃郁,它直接促發(fā)了山東快書的形成,并對“喬派”河南墜子和西河大鼓等藝術形式的形成與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是中華文明藝術寶庫中不可或缺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
(摘自《讀者·鄉(xiāng)土人文版》,有刪改)
賞析
本文從山東大鼓的歷史淵源、演變過程、分布地域、主要派別、演唱形式等方面加以介紹,讓讀者熟悉這種曲藝形式。作為中華文明的藝術瑰寶,山東大鼓必然要傳承和發(fā)揚,這是炎黃子孫的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