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丹尼特的決定論研究

2020-11-18 00:16:35劉宇翔
海外文摘·藝術 2020年22期
關鍵詞:決定論奧斯丁丹尼

劉宇翔

(武漢大學,湖北武漢 430072)

1 決定論與不可避免性

一個一切都被決定的世界通常被理解為這個世界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丹尼特認為這種對不可避免的用法是錯誤的,決定論不意味著不可避免。借助英國數(shù)學家康威設計的生命游戲,丹尼特向我們展示了即使在決定論的世界中,也存在避免性的可能??低纳螒蚴澜缡窃谝粋€布滿正方形像素網(wǎng)格的二維平面上進行的,每個像素網(wǎng)格有開和關這兩種狀態(tài),其周圍有八個同樣大小的網(wǎng)格,網(wǎng)格的狀態(tài)以每次遵循這樣的原則改變:對于每個網(wǎng)格,計算其周圍八個網(wǎng)格在當前時刻存在幾個網(wǎng)格的狀態(tài)是開的,如果是兩個,這個網(wǎng)格就在下一次保持其原來的狀態(tài),如果是三個,這個網(wǎng)格就改變?yōu)殚_的狀態(tài),如果是其他情況則一律改變?yōu)殛P的狀態(tài)。這種準則是徹底符合決定論的,其中的基本運動永遠是重復性的,沒有任何改變和意外。

但是,從基礎層次上看上去是一成不變的情況,在更高的視角下卻出現(xiàn)驚喜的變化。如果這樣的生命世界中出現(xiàn)侵入者,原本僵硬的局面就會被改變。這些變化隨著時間的延長會產(chǎn)生與原本的構型完全不同的情況,而我們可以在設計的層次上將它們視為獨立存在的個體。在物理層次上,所有的運動仍然遵守原本的原則?,F(xiàn)在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建造一個生命形式,會做X 或做Y 或做Z?而我一旦設計出某種能做X 的東西,我如何才能在建造了做X 者之后,保護它免受傷害[1]?”丹尼特認為正是生命世界本身的進化完成了這一設計。例如,在自然選擇的連續(xù)不斷探索過程中,少數(shù)的幸運者存活,好設計最終勝出,而我們人類正是這一過程的產(chǎn)物,“避免”在其中無處不在。

丹尼特將上述的內容以論證的方式總結如下:

(1)在一些決定論的世界,存在會避免傷害的避免者。

(2)因而在一些決定論的世界,一些事情被避免了。

(3)任何被避免了的事情都是可避免的。

(4)因而在一些決定論世界,并非每件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

(5)所以決定論并不暗含不可避免性。

在丹尼特看來,某件事情不可避免的意思,實際上是指在當時環(huán)境中任何主體都不能避免這件事情。不可避免的真假與決定論無關。但論證中的一些前提受到了質疑。首先,丹尼特所說的“避免”是被決定的,因而不是真的“避免”。在一個決定論的世界中,無論是在簡單的生命游戲世界,還是在更高級的進化版本中,其中的一切都是已經(jīng)被決定的,結果重復一千次也還是同樣的結果,“避免”并沒有出現(xiàn)。丹尼特則認為通過進化會出現(xiàn)越來越好的避免者,“整個過程是被決定的這一事實并不能否定另一個事實:隨著時間流逝它將產(chǎn)生越來越像避免者的東西”。

其次,真正的“避免”可以改變即將發(fā)生的事情。誤解產(chǎn)生于對“即將發(fā)生”的理解。與簡單的硬連線反射支配的避免傷害不同,人類擁有更高級類型的避免能力。對于人類而言,“即將發(fā)生”是可以被改變的。人類被進化出來的避免系統(tǒng)能夠在事情發(fā)生前決定是否對此做出避免的行動,而反思能力則決定要不要和如何進行避免。丹尼特認為即將發(fā)生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再次,真正的避免可以改變結果。什么是改變結果?在決定論成立的情況下,事情的結果都是被決定的,沒有什么結果可以改變。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在決定論的世界中本身就是錯誤的。但如果結果的意思是指預期中的結果,這樣的結果是可以被改變的,原因是事情還沒有發(fā)生。而改變預期中的結果正是“避免”中所發(fā)生的事情。

最后,即使是如以上所說的那樣,在決定論的世界,“避免”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正是丹尼特所反對的看法。我們不能錯誤地將不可避免與決定論綁在一起使用。不可避免不等于被決定,被決定的也可以是“避免”的??杀苊庑允桥c決定論兼容的,同時不可避免也兼容于決定論。

2 決定論與可能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如果我當初這樣做或者那樣做,原本發(fā)生的事情的結果就會變得不一樣。我們非常樂意做這樣的思考,想象各種可能會發(fā)生的不同事態(tài)的可能世界,并以此想象為根據(jù)進而決定我們所做出的行動。而這樣的習慣不僅停留在日常思考的領域,還對哲學家們對決定論與可能世界關系的思考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丹尼特認為以往我們對“什么是可能”的認識是建立在一些錯誤假設上的,因此造成了與決定論不兼容的假象。而實際上,決定論與可能性之間并不存在這樣的沖突,“表面上的不兼容性是個簡單明了的認知幻覺?!?/p>

對于丹尼特而言,可能性的定義是:“所謂可能之事,就是任何并非必然不是那樣的事?!比绻妹}來表示:

(1)蘇格拉底可能曾擁有紅發(fā)。

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是:

(2)存在(至少一個)可能世界f,其中命題“存在某物,它是蘇格拉底且它擁有紅發(fā)”為真。

如果用反事實命題重新表述命題:

(3)如果存在(至少一個)可能世界f,那么這個世界中的蘇格拉底擁有紅發(fā)。

而命題為真的條件是,當且僅當在每個與現(xiàn)實世界大致相似的世界中,前件成立后件也成立。重新表述為:

(4)設X 為與我們的真實世界相似的世界之集合:在每個屬于該集合、且是f 的世界,就存在擁有紅發(fā)的蘇格拉底。

命題可以更一般化:

(5)在世界集合X 中,A·C,A 是前件,C 是后件。如果表達反事實命題,世界集合X 存在兩個條件:

*包含A 發(fā)生的世界、A 不發(fā)生的世界、C 發(fā)生的世界、C 不發(fā)生的世界

*包含其他方面極其相似于現(xiàn)實世界的世界

借助于以上這些對可能世界的理解,丹尼特對英國哲學家約翰·奧斯丁曾提出的一個案例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合理之處。奧斯丁考慮了一種他錯失將高爾夫球打進洞的情況,并且這是一次非常短距離的推桿。奧斯丁認為他自己原本可以讓球入洞。根據(jù)奧斯丁對“本可以讓球入洞”的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與原本實際情況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奧斯丁肯定自己可以將球入洞,而不是說改變當時的條件,盡管這樣的情況下也可能使球入洞;更不是說如果這次努力就會將球入洞,因為原本他已經(jīng)努力了并且球沒有入洞,但即使如此,奧斯丁仍然不能確信他原本不能做到。

丹尼特認為奧斯丁在思考中使用了選取可能世界的狹窄方法。根據(jù)這種方法,在決定論成立的情況下,也就意味著在任何時刻只有一個物理上可能的未來,因此對于包含所有與奧斯丁那次打球前的時刻t0 的現(xiàn)實世界相似的可能世界的集合X,其中只存在一個元素,也就是真實世界,即奧斯丁沒有讓球入洞那個世界。然而,奧斯丁又堅信在與原本世界的實際情況完全相同的條件下,他可以將球入洞。當他說自己可以將球入洞時,他似乎放棄了他所堅持的條件。因此實際上,當奧斯丁說他本可以打球入洞時,并沒有按照真正的狹窄方法來思考。丹尼特認為,這種選取可能世界的狹窄方式只是許多方法中的一種?!凹僭O我們允許X 包括那些在時刻t0 只有少許無法察覺的微觀差異的世界,我們很可能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X 包括了奧斯丁擊球入洞的世界,即便在決定論成立的情況下?!币虼耍瑳Q定論的世界里事實上也充滿了可能性。

3 決定論與因果關系

一些決定論者往往把因果關系與決定論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被決定就等于存在因果關系。丹尼特則破除了這種幻覺。丹尼特對因果關系中的各種重要因素進行了排序:

(1)因果必要性。仍然使用反事實命題來表述,在與現(xiàn)實世界相似的可能世界集合X 中,存在著這幾種情況的世界:①A 發(fā)生,②A 不發(fā)生,③C 發(fā)生,④C 不發(fā)生。如果我們在檢查了這個集合X 中的所有世界之后,發(fā)現(xiàn)所有C 發(fā)生的世界都有A 的發(fā)生,那么A 與C 之間存在著因果必要性。

(2)因果充分性。在世界集合X 中,C 的發(fā)生是A 的發(fā)生的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即只要A 發(fā)生就有C 的發(fā)生。

(3)獨立性。命題A 和C 這兩個句子在邏輯上是獨立的。或者說,在可能世界中,一定有至少一個這樣的世界,其中A 發(fā)生了但是C 沒有發(fā)生。

(4)時間優(yōu)先性。以發(fā)生的時間先后區(qū)分原因與結果,在先的是原因,后來的是結果。

(5)其他進一步條件。這些條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確認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我們可以看到,因果必要性和因果充分性對于原因與結果的地位是不同的,二者在邏輯上也是完全不同的,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極容易因為二者混淆產(chǎn)生錯誤的想法。決定論認為在任何時刻只有一個物理上可能的未來。也就是說當前時刻的世界狀態(tài)S0 決定了稍后時刻的世界狀態(tài)S1。在這種條件下,對于所有的物理上可能世界,S0 對于S1 而言是充分的。但充分性并不是必要性,S1 的必要性原因并不一定是S0。決定論無法使我們知道事件的必要性原因是什么。

丹尼特舉例說明了其中的混淆之處。我們把1963年美國時任總統(tǒng)肯尼迪被刺殺這件事件視為命題C,命題S0 則是指宇宙大爆炸后的那一秒鐘的世界狀態(tài),那么,在決定論成立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說命題S0對命題C 是充分的。但是可以假設這樣一種情況,其中,命題C 即1963 年美國時任總統(tǒng)被刺殺仍然是真的,只是把肯尼迪被刺殺那一刻的世界狀態(tài)做出非常細微的修改,或者說在微觀世界的層次上,例如改變某個原子的運動狀態(tài)。從這個世界狀態(tài)沿著時間回溯,依據(jù)決定論的準則,可以得到與世界狀態(tài)S0 存在細微差異的世界。因此,實際上有很多極其相似的可能世界,其中包括著肯尼迪被刺殺,然而卻不是世界狀態(tài)S0。所以,結論是決定論與因果關系并不一樣,我們不能只根據(jù)決定論就完全確定事物的原因。

4 決定論與固定未來

部分決定論者認為未來的一切事件都是已經(jīng)固定不變的。一個人的天性是固定的,他將按照始終如一的行為模式行動。在他們看來,根據(jù)決定論的原則,任何現(xiàn)在時刻的事件都是過去事件決定的,而未來的事件也是由現(xiàn)在的事件決定的,因此未來的任何時刻的世界狀態(tài)早已被固定,我們只有一個固定的未來,在其中沒有任何可能性的存在。“但這是個錯誤。一個有著開放未來的東西和一個有著封閉未來的東西之間的差別,嚴格獨立于決定論?!?/p>

丹尼特認為固定的個人未來和固定的個人天性是完全不同的。完全可以在是固定的個人未來的條件下?lián)碛胁还潭ǖ膫€人天性。即使未來是被決定的,也不影響個人未來包括個性的改變、運氣的好轉、情感的影響等?!拔覀儫o疑在乎自己成為這樣一種實體,其未來軌跡不是必定重復過去曾表現(xiàn)出的模式,而決定論的一般理論沒有對這個問題做出任何暗示?!?/p>

世界在不同的層次上展現(xiàn)出不同的變化狀態(tài)。在物理的層次上,世界始終不變地按照物理規(guī)律做著同樣的重復進程或活動;然而,在與此不同的層次上,重復性消失了,展現(xiàn)出來的則是存在變化的世界。同樣的,世界也可能在擁有不同層次信息的認識者眼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對于如同拉普拉斯這樣的智慧存在者而言,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知曉的,未來的一切都是固定的。而沒有“拉普拉斯妖”那樣層次智慧的存在者就沒有足夠的關于世界的信息,這些它們所缺少的信息就為它們留下了不確定性和懸念。“每個有限信息使用者都有一個認識論眼界,他不會知道其所在世界的每件事,而這一不可避免的無知確保了它擁有一個主觀上開放的未來。對于這樣的主體來說,懸念是生活的一個必要條件?!?/p>

人正是有限信息使用者。但是人擁有學習的能力,他有渴望獲得更多信息的欲望,希望通過更多的信息提高自己做出決策的能力,進而在這個生活的世界獲得更大空間的主觀上的未來。人的本質成分也是物理性質的,但與那些固定的物理存在不同,人是進化過程中被設計出來的產(chǎn)物。而所謂的設計者正是自然選擇。人被設計為能夠改變自己的存在,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吸取過去的經(jīng)驗教訓對未來的行動進行指導??傊?,人的天性不是固定的。

我們對固定的未來和固定的天性的混淆造成了對決定論的錯誤理解。因為人永遠不可能擁有關于世界的全部知識,在人看來世界充滿著變化,進而人做出相應的回應和互動。而如果我們還想如“拉普拉斯妖”一樣看待世界,就會造成以上的混淆。

5 結語

通過對決定論的再次思考,丹尼特為我們帶來一種與傳統(tǒng)認識完全不同的理解。在丹尼特的理解中,決定論的世界是有著可避免的存在,是包含著可能性和未來變化的。正是在這樣的世界中,自由的存在才可能保證。這些理解正是丹尼特的自由意志理論的基礎,自由就是在這樣的決定論世界中誕生的。“自由意志是真實的,但它不是像引力定律那樣,是先于我們而預先存在的一個特性。它也不是傳統(tǒng)所宣稱的那樣:是一種神一般的力量,自免于物理世界的因果網(wǎng)絡之外。它是一項人類活動和信念的進化產(chǎn)物,它和其它人類創(chuàng)造物一樣真實,就像音樂和貨幣,而且更有價值?!?/p>

猜你喜歡
決定論奧斯丁丹尼
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教會讀者什么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8
簡·奧斯?。簞e樣的“文化研究”
丹尼的皮坎肩
簡·奧斯?。核婆笥?,似陌生人
看世界(2017年4期)2017-02-24 18:59:47
丹尼和她的動物朋友
童話世界(2016年35期)2017-01-11 07:54:52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丹尼特異現(xiàn)象學方法論研究
對麥克盧漢“技術決定論”思想的再審視
新聞傳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7
氣象影響文藝:從結構決定論到文化生產(chǎn)論
閱江學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22
決定性與決定論概念的理性重建
张家川| 琼结县| 汤阴县| 恩施市| 厦门市| 襄垣县| 临高县| 鸡东县| 荥阳市| 桃园市| 鲁山县| 镇巴县| 寿阳县| 安图县| 金湖县| 瑞昌市| 泰宁县| 安达市| 广德县| 邓州市| 金华市| 乌审旗| 伊春市| 额敏县| 崇州市| 彭泽县| 读书| 阳泉市| 昭觉县| 绩溪县| 河西区| 潍坊市| 富平县| 新昌县| 涪陵区| 吴桥县| 肇源县| 罗田县| 广昌县| 阳谷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