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增強、吳俊琳、馬曉燕、宋美霞
防疫期,全國延期開學,學生通過停課不停學的方式開展居家學習。宅家防疫非常時期的不確定性、居家休假和學習的轉換、對在線學習的不熟悉、家長對孩子學業(yè)及生活習慣問題的擔憂,以及家長復工壓力等,都有可能引發(fā)親子沖突和加劇家庭矛盾。因此,加強疫情期間學生居家的心理支持工作尤為重要,班主任和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教學方式,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心理輔導。
問題一:如何緩解面臨中高考學生的焦慮情緒?
第一,理解和接納學生情緒。面對突發(fā)疫情和升學考試帶來的多重壓力,出現(xiàn)不良情緒、睡眠不佳,是孩子應激狀態(tài)下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可以自行調整。
第二,明確學生焦慮的原因。以平和的心態(tài)與學生溝通,了解焦慮背后可能的原因并幫助緩解。如果是因為學業(yè)壓力,可以和學生探討怎么改進學習方法、如何及時向同學或老師求助等。
第三,教會學生放松的方法。鼓勵學生豐富自己的居家生活,每天計劃出休息、聽音樂、做運動、收拾房間的時間以緩解學習帶來的壓力,穩(wěn)定情緒。鼓勵孩子睡前通過深呼吸、放松訓練等讓身體松弛下來。
第四,保證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每天的起床時間,盡量不要因為前一夜沒睡好而在白天過度補覺。保證一天的活動量,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穿插進行。做好睡眠準備,包括晚餐不吃太多、睡前半小時不看電子產品、躺下后不反復查看時間等。
第五,及時向專業(yè)機構求助。如學生的焦慮情緒和睡眠問題長期存在,自己無法緩解,出現(xiàn)明顯的信心喪失和興趣減退,影響了正常飲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建議家長盡快尋求專業(yè)機構的心理援助。
問題二:怎樣化解居家學習親子沖突?
第一,管理情緒。委屈、憤怒、傷心、焦慮等情緒常常會伴隨親子沖突出現(xiàn),不僅要幫助學生覺察自己的情緒,還可以嘗試體察情緒的強烈程度和持續(xù)時間,對于特別強烈的、持續(xù)時間長、伴隨沖動念頭的情緒要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節(jié)或主動求助。
第二,理清問題。學習時間安排、電子產品的使用往往有可能是矛盾的焦點,班主任可以建議學生把親子互動的重心放在問題的解決上,主動嘗試與父母溝通,尋找共同的目標,相互信任讓步,形成共識。
第三,換位思考。爭吵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根本原因是對彼此的關心。班主任可以建議學生嘗試扮演父母的角色,體會作為父母的感受和想法。解開誤解,矛盾就少了一半。
第四,告知感受。有時父母因為自己的煩惱、忙碌的工作、照顧二孩而忽略了對子女的關注時,班主任可以建議學生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議、分擔一些家務,共同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問題三:怎樣做好疫情時期學生心理危機預警與預防工作?
第一,通過網(wǎng)絡形式不定期向學生、家長、教師推送防疫心理知識,普及心理健康常識。
第二,加強對高危學生和重點學生的心理關懷,如已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家庭處境不利學生、突失親人的學生、家庭素有沖突等的學生,需要一人一案、持續(xù)關注和跟蹤,做好預防干預工作,同時加強正向引導、協(xié)助解決實際困難。另外,鼓勵家長積極聯(lián)系班主任和心理輔導教師,推動學生和家長及時向社區(qū)、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和心理中心求助。
第三,對特殊時期學生心理危機處理情況,要建立疫情期間區(qū)—?!椅C響應機制,包括事件溝通、信息收集、問題分析、計劃制訂、措施實施、控制協(xié)調、經(jīng)驗總結等;有條件的學??梢悦嫦虮拘W生、家長開通心理咨詢熱線服務,加強熱線接聽者和咨詢師的危機預警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