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紅
/平湖技師學校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皮爾(E.Sapir)在他的《語 言》(Language)(1921)一書中就指出:“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語言學家帕爾默也曾在《現(xiàn)代語言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一書中提到“語言的歷史和文化的歷史是相輔而行的,他們可以互相協(xié)助和啟發(fā)。”就英語學習而言,文化涉及到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shù)、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每個方面都有十分豐富的內(nèi)容。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最能反映文化的特色和發(fā)展趨勢。對廣大英語學習者來講,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語法上,對語言本身的社會功能和其他外在因素的探討也是必不可少的。舉個與平時生活中很常見的例子,我們常叫的“陳老師”,一般也不能直接譯成英文,Teacher Chan的說法是不符合英語文化習慣的。只有醫(yī)生以及有軍銜的人才可以稱 Doctor Zhang,Colonel Gordon。此外,President Trump,Senator Blair,Mayor Ma,Professor Jin 等也是常見的稱呼,它表示一種尊敬,而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yè),一般不用作稱呼。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就會有意識自己糾正在英語學習中用過的一些看似正確其實不太地道,不符合英美文化習慣的稱呼。從而有意識地將“陳老師,您早”的“Good morning,Teacher Chan!”轉(zhuǎn)化成地道的“Good morning,Miss Chan”。此外,在我們的日常交往中,對文化意識的缺失也會使我們在語言交際中發(fā)生失誤。有時文化上的錯誤比語言上的錯誤還要糟糕,還要可怕,語法錯誤只要不影響表達,老外是能夠聽懂的,但是文化是一種“載體”,是一種“情感”,文化上的錯誤往往會給對方困擾乃至造成傷害,對說話者來說在默默中拉遠了彼此的距離。實際上“情感”也就是一種思維的文化。就像你不能稱黑人為Negro一樣,這是他們的一種情感,帶著種族歧視的深深烙印,是一種不能隨便褻瀆的文化。而在文化意識的飲食文化方面,在進餐過程中,你也會發(fā)現(xiàn)往往歐美人士很少隨便亂吃東西。德國,丹麥,美國等國家的人是從來不吃動物的內(nèi)臟器官和頭腳爪等部位,他們認為動物身上的這些地方都是不潔的,或者他們的飲食習讓他們選擇不吃這些部位。一次工作餐中,一位外教跟著我們吃食堂,因為中式菜肴你一放醬油及各種調(diào)料便看不出食物的本真。外教吃內(nèi)臟也吃得津津有味,當知得知是內(nèi)臟時,明顯很震驚。但還是吃完了盤中的食物。“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一個老外和我們這么多老師吃飯,出于禮貌還是按中國人的習慣來。但值得提醒學生的是,如果單獨宴請外國朋友吃飯,特別是商務(wù)宴請,點菜或預備菜肴時就要注意對方國家文化方面的問題了。
以上的文化意識上的差異說明,當我們具備了語言能力,卻不意味著具備了交際能力,若是不了解英語文化,在交際過程中必然遇到文化障礙。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夠掌握語言所承載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則有助于他們增加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度,更加恰當?shù)厥褂糜⒄Z。
筆者就自己任教的4個班級調(diào)查,學生普遍英語成績差,中考英語分數(shù)普遍不到60分,男生班級較女生班級情況更不容樂觀。作文中更暴露出學生缺乏必要的基礎(chǔ)知識,更糟的是有部分同學對待英語敷衍,摸不著頭腦。
大部分學生認為我來技工學校就是來學技術(shù)的,英語根本不重要,屬于“副科”,自己認不認真學習英語對自己的將來沒有任何影響;沒有意識到文化課為專業(yè)課服務(wù),能夠支撐專業(yè)課走得更遠;也沒有很好的全局意識,意識到大環(huán)境下外商的進駐,對他們技術(sh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文化要求。
技工院校的英語教材未得到及時的更新?lián)Q代,教材內(nèi)容不足以吸引學生;被壓縮的課時與緊張的授課計劃下,英語教師缺乏足夠的時間將知識點揉碎了,掰開來細細講,常有囫圇吞棗之感;學生接受力不夠,課時安排緊的情況下采取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吃”的過飽卻沒有時間消化,從而更容易因噎廢食。
以《浙江省中等職業(yè)學校課本》英語第三冊Unit 3 Festival 這一課為例,它蘊含著豐富的英語文化歷史以及典故。課文引用了西方的萬圣節(jié),感恩節(jié),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以及復活節(jié)。除了我們平時引用的信息化媒體給學生用視頻以及圖片的方式展開教學,同時,也可充分運用中職學生喜歡動手的特點,如上到復活節(jié)時,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繪制彩蛋,并拿到課堂上營造復活節(jié)的氣氛,讓學生自主動手做中擴充自己的文化意識。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生態(tài)”,而其中俗語,諺語,格言往往是一國社會風土人情的最高度凝練,是歷史文化的積淀,豐富的民俗民風也為習語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解析。
同樣在每個單元Section A后面有English Mottoes(英語格言)這一部分,有些諺語看似簡單,還能在中文中尋找到對等元素,如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實勝于雄辯。)但如果照字面理解to eat one’s own words,我們很快會想到中文中有這樣一句對應的話,那便是“自食其言”。但實際上兩者是有區(qū)別的。to eat one’s own words是指“收回自己說的話”,一般用于強迫別人收回所說的話,使別人丟臉。相比之下,我們常說的“自食其言” 是指“說了話不算數(shù),答應了的事不去做?!彼栽谟⒄Z中應為:go back on one’s word 或者 break one’s promise。
“說”的能力在我們中職學生中有較大欠缺,他們通常不知道怎么說,怕說錯。但在對話中往往也蘊藏著最直接的文化意識,考驗著跨文化交際能力。有些詞因傳統(tǒng)習俗和社會風俗的不同,會引起對方強烈不滿,這種禁忌語應避免使用,一個故事曾講歐洲一位君主制女王帶著子女參觀美國一座城市,歡迎宴以及游覽都很順利,最后在歡送宴上,市長也客氣地說“Welcome you and your kids come to our city again(歡迎您和您的孩子再次蒞臨我市)”剛說完,人群中竊竊私語地哄笑起來,女王及她的隨行人員都感到很不安,原來國王的子女不能稱作“kids”,必須尊稱為“prince”或者“princesses”因此,在口語交際中,有豐富社會含義的語言才賜予不同語言生命與活力,也是我們平時教學,交際需要注意得地方。
英文民謠,搖滾樂曲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的職業(yè)類學生學不好英語語法,卻對英語歌曲的節(jié)奏,樂感十分喜愛。通過歌曲融入課堂環(huán)節(jié),可以甄選“有故事”的樂曲與學生共同賞析,既減輕學生對于英語的“學困問題”,又能和學生一起分享樂曲背后的故事。比如學生耳熟能詳?shù)腤e are the world,它的背后就有著20世紀80年代后由搖滾樂隊和歌手掀起的“良知復興”運動,他們?yōu)榘滩?,絕癥患者舉行大規(guī)模的義賣,這首《四海一家》是為救濟非洲災民所創(chuàng)作的,能帶給學生更多視聽以及心靈的沖擊,從而起到英語課既鍛煉學生的語音基礎(chǔ)又給予學生輕松活潑的氛圍。
學生的基礎(chǔ)和接受能力也是不爭的事實,筆者通過實踐摸索,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大綱有所取舍,每個單元的學習中結(jié)合自己班學生的特點,有所側(cè)重。爭取讓學生學得“少而精”但是有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