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峰
(福建省南安市林業(yè)局,福建 南安 362300)
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為金縷梅科楓香樹屬的落葉喬木,秋季葉子呈紅色,高可達30 m,胸徑可達1 m,喜光,幼樹稍耐陰,喜溫暖濕潤,耐旱耐瘠薄,深根性樹種,抗風性強,耐火燒,萌生力強[1,2]。其木材堅硬可作家具用材,根、葉及果實等均可入藥,樹形美觀,也可作公園綠化美化樹種。楓香是閩南常見的造林綠化樹種之一,目前楓香與其他樹種混交的相關研究較多[3~5],本文通過研究造林5年左右的楓香生長情況,分析其坡向與坡位對楓香生長的影響,為今后楓香造林提供實踐參考。
試驗地位于南安市翔云鎮(zhèn)圳林村。南安位于東南沿海,泉州市區(qū)西部,晉江中游,交通便捷,經(jīng)緯度24°34′30″~25°19′25″N、118°08′30″~118°36′20″E,氣候為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濕潤氣候,夏長冬短,冬天溫暖少雨,夏天高溫,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800 mm,河流較多,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2 ℃,森林覆蓋率52%。
2015年春營造楓香,造林面積約276畝,海拔約380 m,設計造林密度為260株/畝,造林時基肥為有機肥,造林苗木為1年生營養(yǎng)袋苗。造林后前3年,春季各進行1次清劈雜撫育。2020年春,選取試驗地上的楓香,于上、中、下3個不同坡位(統(tǒng)一坡向:南)各設置3個20 m×20 m樣地;于東、南、西、北4個不同坡向(統(tǒng)一坡位:中坡位)各設置3個20 m×20 m樣地;在選取的樣地內(nèi),實測每株楓香的胸徑和樹高,并統(tǒng)計分析。
不同坡向?qū)υ炝?年楓香生長的影響如圖1、2所示,同時分別對胸徑和樹高作方差分析。不同坡向?qū)飨阈貜缴L的影響表現(xiàn)為南>西>東>北,其中南坡向胸徑最大,北坡向胸徑最小,南坡向與西坡向不存在顯著差異,西坡向與東坡向存在顯著差異,東坡向與北坡向存在顯著差異。在樹高方面:不同坡向?qū)飨銟涓呱L的影響表現(xiàn)為南>西>東>北,其中南坡向樹高最高,北坡向樹高最低,南坡向與西坡向不存在顯著差異,西坡向與東坡向存在顯著差異,東坡向與北坡向存在顯著差異。綜上所述,南坡向?qū)飨愕臉涓吆托貜降挠绊懽畲螅夷掀孪蚝臀髌孪蚓淮嬖陲@著差異。
圖1 坡向?qū)飨阈貜缴L的影響
圖2 坡向?qū)飨銟涓呱L的影響
不同坡位對造林5年楓香胸徑和樹高生長的影響如圖3、4所示,同時分別對其作方差分析。不同坡位對楓香胸徑生長的影響表現(xiàn)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其中下坡位與中坡位存在顯著差異,中坡位與上坡位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坡位對楓香樹高生長的影響亦表現(xiàn)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其中下坡位與中坡位不存在顯著差異,中坡位與下坡位存在顯著差異。綜上,下坡位對楓香胸徑和樹高生長的影響均最大。
圖3 坡位對楓香胸徑生長的影響
圖4 坡位對楓香樹高生長的影響
通過測量和數(shù)據(jù)分析,試驗認為,南坡向?qū)飨愕臉涓吆托貜降挠绊懽畲螅掀孪虻男貜胶蜆涓呔畲?;下坡位對楓香胸徑和樹高生長的影響均最大,下坡位的胸徑和樹高均最大。本試驗觀察測量時間有限,為造林后5年的數(shù)據(jù),在今后工作過程中還應多加觀測,以此試驗為楓香造林經(jīng)營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這可能是因為楓香為喜光樹種,對陽光充足的坡向生長較好,而下坡位的水肥條件較為優(yōu)越,下坡位楓香的胸徑和樹高均生長較好。因時間倉促,造林5年的材積量太小,故沒有分析對其生長的影響,在今后的觀測和試驗中,需考慮對材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