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梵
朱夏妮這兩首短詩,一首看似簡單,其實深刻;另一首看似復雜,詩里包含的思想?yún)s十分迷人。
朱夏妮與大家通常想象的少女詩人不一樣,她一上來就給人成熟感,這種成熟一方面來自她對艱難成長的敏感,另一方面也來自她的天賦。
比如,她在《我想去天上》這首詩里,首先表達她的宏愿,接著說她沒有衣服,因為天上冷,但她馬上又對天上冷表示懷疑,畢竟她知道天上的圣母只穿一件紗裙子。寫到這里,讀者會意識到,她其實是把天上當作心目中的烏托邦,雖然擔心天上冷,但圣母的紗裙子似乎又讓她安心,這樣天上也許如她所愿,是一處理想的烏托邦。接下來她又發(fā)問,“天上有老師嗎?有老師我就不去了”,這一句非常傳神。因為在她看來,天上是她想去的地方,但她又擔心,天上的烏托邦很有可能與地上的現(xiàn)實有幾分相似。這里表達了一個深刻的思想:對人類而言,其實并不存在理想的烏托邦,人類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作為一個年齡尚小的少女,能體悟到這一點,實在不簡單。這一方面是對艱難的應試教育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傳達出她對理想烏托邦到底存不存在的懷疑。這首詩寫得非常深刻,當然是用孩子般天真的語調,和反復的小心自問傳達出來的。
另一首詩《沒了》我也非常喜歡,意象飽滿深邃。詩開頭就說,她發(fā)現(xiàn)世界沒了,“糖果沒了,只剩下糖紙努力讓自己飽滿”,這一句非常了不得。因為糖果沒了的時候,糖紙還在讓自己裝腔作勢,假裝飽滿。這里含著她對社會現(xiàn)象的洞察,很多人很多事早已外強中干,但依舊想通過裝裱門面,讓人誤以為他還很強大。接著她又說“云沒了,天很孤獨”,這句又體現(xiàn)出她對萬物博愛的高遠情懷。我們當然都喜歡萬里晴天,可是天太晴了,云也沒了,她擔心天很孤獨。這句傳達出一個少女對萬物細膩的體恤,和成人難以擁有的高遠心思。接著她表達了對現(xiàn)實的觀察,“草原上的草沒了,草原要起個新名字了”。是啊,現(xiàn)在很多草原都沒有草了,還能叫草原嗎?“報紙上的字沒了,當草稿紙了”,因為我們很多的報紙常登一些垃圾文章,跟字沒了沒什么兩樣,這樣的報紙我們也只能把它當草稿紙用。她又說“窗簾上的風沒了,窗簾可以安靜了”。她把窗簾完全當一個生命看待,體恤它一直被風刮得難受,當風沒了,它終于可以安靜,睡個好覺了。這體現(xiàn)出對微不足道事物的平等和博愛精神。末了她說,當“這個世界完全沒了,它就什么也不是了”。這首詩的思想非常迷人:這些看起來在情感上在認識上相互矛盾的東西,她詩里談論的世界固然有好有壞,一旦都沒了,世界也就崩坍。世界再不好,它依舊得依靠那些好和不好的事物來證明,這樣一個不空的世界,是一個讓人左右為難的世界,也是讓這樣一個少女必須接受的世界。這樣的思想既真實又迷人。這首詩的意象也非常飽滿、成熟,每個意象都是對一個現(xiàn)象的主觀描述,但她分別從中抽離出了特別的意味、思想和情感,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