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英
亭,園林建筑的眼睛。有了亭子,景致就活潑,就靈動,就雅致,使人浮想聯(lián)翩。古時亭子多,山中有亭,湖畔有亭,林間有亭,可觀云賞月,可吟詩作畫。王羲之有蘭亭,歐陽修有醉翁亭,張岱有湖心亭,建筑的匠心與古典文化構(gòu)成獨特意境,亭子成為美與詩意的象征。
那年夏天,仿佛雨后春筍,我居住小鎮(zhèn)的樓棟間、公園里建起涼亭,小城風貌為之一變。涼亭建筑小巧,亭頂有仿古的飛檐式,也有蘊含現(xiàn)代元素的卡通形象。亭子旁側(cè)是花花草草,高低錯落,花香盈袖。比起那些名亭,小區(qū)里的涼亭少了雕梁畫棟,更無文人雅士光顧,它簡樸內(nèi)斂,卻多了人間煙火氣。涼亭內(nèi)設(shè)仿大理石的圓桌和圓凳,周圍有長條木椅,供人們小憩、納涼。白天老人們在亭子里聊天、打撲克,傍晚有的家庭在涼亭里烤串,與親朋把酒言歡。涼亭靜靜地站著,迎來送往,不論你春風得意,還是愁緒滿懷,抑或困頓煩惱,它統(tǒng)統(tǒng)收納。
樓棟間的涼亭是曬場。從春到秋,這里曬衣服、曬被子、曬黃花、曬蘑菇、曬蘿卜干……曬庸常人家的小日子。每年夏天,我都要曬豆角絲,留待冬日燉排骨。我從早市買來寬的油豆角,母親去鄰居家借剪絲的工具,李姨穿著涼拖跟過來。她把豆角從剪絲“神器”上往下按,再從下邊一拽,變作均勻的四五條豆角絲。她的手上下翻飛,只一盞茶工夫,豆角絲在圓桌上堆成小山。母親把豆角絲在蓋簾兒上攤開,晾在涼亭四周。李姨熱心腸,經(jīng)常幫大家曬菜,連她熱衷的麻將也不去打了。
公園里的涼亭是音樂廳。演奏者是一位車隊退休的老哥,只要天氣晴好,就帶著音箱和薩克斯在這里吹奏。起初調(diào)子生澀,似斷還連,怕驚了誰似的。聽眾是流動的,小孩子聽一會兒跑了,老人聽不厭,休息時與老哥交談幾句。光陰流轉(zhuǎn),那曲調(diào)終于流水一樣,或悠揚或婉轉(zhuǎn),讓人的心變得柔軟純凈。父親是中醫(yī),老哥雖沒有繼承衣缽,卻會簡單的推拿、針灸,睡落枕、關(guān)節(jié)脫臼的人找到他,他都會放下樂器出手相幫,且拒絕報酬。
涼亭聽雨是一種別致的體驗。那天,日色西斜,我去散步。不成想,雨說來就來。北方多為冷雨,出乎意料,雨絲落在臉上竟是暖的,像母親的手溫柔撫摸,那樣舒服,那樣享受。我們這兒莫說“春雨貴如油”,夏雨也不多見,雨因少而顯珍貴。
雨大了,我跑進附近的涼亭躲雨。鐵皮棚頗能造勢,噼里啪啦,像有音響共鳴,山洪一樣轟轟的,仿佛要卷走一切。雨聲緊一陣慢一陣,時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時而急鼓陣陣,時而如竊竊私語,我的心隨著雨聲起起伏伏。好多年沒趕雨了,在涼亭里聽雨,滿心歡喜。
多么希望雨就這樣下不停,直到地老天荒??伤掖叶^,不肯為喜歡的人多停留一秒,所有的快樂和美好都是短暫的,就像青春,倉促得讓人永遠懷念。偶爾有悵惘的水滴從棚頂滑落,跌在地上,碎了,水霧迸散,像一滴淚在宣紙上洇開,那一小塊地的顏色由深到淺,漸漸恢復如初。
夕陽下,丁香的葉子涂了金色,那金色水淋淋的。矮牽牛的花瓣上滾動著雨滴,水晶一般剔透圓潤。鳥兒叫聲清麗,從樟子松里飛出,松針輕顫,雨滴紛落??罩醒列葰?,雜了草香和玫瑰的芬芳,讓人忍不住翕動鼻翼,大口呼吸,肺部充溢著潤潤的甜香。
建亭之初的新鮮勁兒一過,涼亭像道具立在那里成了擺設(shè),走過路過,我極少坐進去。一場雨,它的美好如雨后的蘑菇一樣鉆出來。只陽春白雪,必曲高和寡;只下里巴人,必俗不可耐。涼亭集雅與俗于一體,永遠溫柔地等待,等待有人進來。
涼亭開放,包容,通透。在這里小憩,歇涼,賞景,涼亭里沒有陌生人。它是小城的眼睛,注視草木人文;它是小城的耳朵,傾聽著人們的心聲。涼亭守著小鎮(zhèn),守護著人們寧靜幸福的生活。
《釋名》中說:“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庇谕ぶ行№?,停一停腳步,賞眼前風景,讓靈魂追上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得意者,反省己之不足;失意者,調(diào)整身心,堅定前行的方向。亭,是心靈停歇的驛站。
秋,是一位巧手的印染姑娘,素手輕點,這兒染一塊金黃,那兒染一塊絳紫,再染一塊丹紅,染了又染,重重疊疊,色彩交匯,真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原野上交錯的暖色,像農(nóng)人眼底眉梢的喜悅。
平原上的樹木身著彩衣,盡管斑斕,卻顯得呆板,缺少靈性之美。樹木嵌進連綿的山巒,色彩就流動起來,起了波瀾,活潑,恣意,動感十足,心不由得隨著它飛揚,明媚。
農(nóng)歷九月,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菊月”。恰逢丹楓滿山,叫它“楓月”,想來也無人反對吧。楓樹固守著與季節(jié)的約定,持紅葉為信物,如期而來。
楓葉為秋代言。它經(jīng)霜而紅,一路燃燒向上,楓林剪裁了晚霞裝飾自己,只怕連晚霞也要嫉妒它的紅艷吧。詩人杜牧停下車,挪不動腳,舍不得離開,只剩下唏噓和感嘆。千百年來,荻花如雪時,他那句“霜葉紅于二月花”便在人們的唇齒間跳躍。
一樹紅葉一首詩,一坡紅葉就是一冊詩集。紅葉是秋風寫給季節(jié)的詩,字字滾燙,比綻放的煙花更真實,更讓人迷醉。雁陣南歸之際,被朋友圈各地的紅楓引得亂了陣腳。同學和朋友約好了似的,一個發(fā)來紅楓的照片,一個發(fā)來視頻。一樹樹紅葉鮮麗可愛,比英雄的木棉花還要壯觀,還要引人贊嘆。它們在科爾沁草原上開出巨大的花朵,像火炬,像旗幟,紅色連著紅色,連成一片海,波濤起伏,一浪追著一浪,起自眼前,接至遠方。
朋友說,這是你老家的五角楓。年少時,山里的孩子想盡辦法離開村子,一心去往城市。多年后,故鄉(xiāng)的山水卻來入夢,往事寫成一封封情書,追著,引著,不由得頻頻回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故鄉(xiāng)與紅葉一樣,成了詩和遠方。詩和遠方,是腳的夢想,它誘著人背上行囊,沿著心針的指向出發(fā)。
紅豆寄托相思,紅葉又著了誰的思念?它張揚,無所顧忌,譜出高亢的秋之歌,寫成讀不完看不厭的書卷。在美好面前,性之所至,情之所至,人可以自由隨性,變成瘋癲頑童。我想效仿放翁,每一樹紅楓前放一個自己,“一樹楓葉一飛花”,一直守候到葉子蝴蝶樣輕盈地飛離枝頭,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看楓樹繁華落盡,從容地接納失去和丑陋。然后積蓄能量,東山再起,與菊花并妍,再現(xiàn)秋日風華。
那年,我的征文獲獎,十二月在北京頒獎。工作人員小孫與我聯(lián)系,我問,領(lǐng)獎時能否趕上香山的紅葉。她說,往年那時香山楓葉已落。我悻悻然,心里漲滿了失落。在組委會為我準備的手袋中,竟然發(fā)現(xiàn)用紅楓葉塑封而成的書簽。剎那間,被驚喜的炮彈擊中,到處是幸福的碎片,我慶幸遇到一個美好的人。
小孫從事編輯工作,以文字喂養(yǎng)自己,讓靈魂變得有趣。她與枝上的青棗絮語,為一個開裂的西瓜拍特寫,配上“成熟的表現(xiàn)是自己想開了”的靈動字樣。她發(fā)圈語:“播種和收獲從來不在一個季節(jié),你只管悄悄努力,剩下的一切交給結(jié)果?!笔前。瑑?nèi)心種滿了鮮花,就不會長出雜草?!盁o論您什么時候有需要,我一直都在。”樸實的話,包裹著多么柔軟的心啊。幫助我,不是她一時心血來潮。靈魂有光,有香味兒,總能不經(jīng)意間照亮別人,驅(qū)散罩在心頭的陰霾。因為她一直在,所以肯為實現(xiàn)陌生人的心愿,在忙碌中抽身去香山,采紅葉制成書簽。那枚楓葉藏了秋的熱情,香山,紫禁城,和一個冬天,濃縮在一片秋葉里。看到它,心便暖了幾分。
春花的紅當然美,只是嬌嫩易碎,經(jīng)不得急雨冷風。秋葉的紅,含了春之紋理,夏之經(jīng)緯,風雨中滾過,熱浪里熬過,所以它隱忍,不懼凋零,氣韻不凡。紅葉向文人墨客的“悲秋”宣戰(zhàn),它把奔放、熱烈融進明艷的紅里。紅葉來了,義無反顧地來了,只一葉,就驚了秋啊,叫醒了一顆顆歡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