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啟燕
【摘 要】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審美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新任務,其教學成果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這種教育成果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方可呈現(xiàn)出來。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既具有較強的必要性,又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基于這一原因,本文將結合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對審美教育的突破策略進行探索與研究,希望相關措施建議可以給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審美教育;突破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人們并沒有意識到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之間的關聯(lián)性。事實上,文學作品中的文字音韻、情感內(nèi)涵、深邃意境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都是審美教育的寶貴資源。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中,將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認知、審美能力納入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之中,成為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全體小學語文教師應針對審美教育突破策略進行實踐研究,摸索出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不論哪一門學科,都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尤其對小學語文課程而言更是如此,幾乎所有小學語文知識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驗證與應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同步開展審美教育,就要充分挖掘課文中的教學內(nèi)容,營造出與現(xiàn)實生活相貼近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更好地感受文學之美。例如,課文《夕照》中有很多精彩的語言:“太陽被裹上橘黃色,沒有了刺眼的光芒……柔柔的光瀉下來,給磚鍍上了一層華麗的金黃。”“房頂上化作了一汪晶瑩的湖水,每一片都跳躍著紅潤的光,變得波光粼粼了?!钡鹊?。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課文精讀,之后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一下作者所描述的夕陽畫面,之后再請學生描述一下腦海中的景象。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一項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日落時分親自觀察一次日落時的夕陽景觀,讓學生親自感受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美好。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繪畫、文字等方式將這種美好記錄下來。這樣既可以作為一種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又可以促進小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非常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二、從詞語中感受語言美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shù)課文都具有語言流暢、生動活潑、情感豐富等特點,在有些課文中還包含了帶有勵志性色彩的名言警句,這些都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文字語言本身所具有的語言美,這也正是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審美教育的突破口。例如,在《裝滿昆蟲的衣袋》中,作者采用“著迷”“迷戀”“癡迷”等詞語表現(xiàn)出法布爾對昆蟲感興趣的程度。在進行課文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這一點,讓學生思考一下為什么作者要采用這么多含義相似的詞語,還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學生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或者討論之后,一致認為每一個詞語雖然意思相同,但是所要表達的程度不同,這也突出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細膩。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教師的成功引導,使學生感受到文字美和語言美。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和多媒體教學工具,多給學生播放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料,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學世界中的語言美,以此來促進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審美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通過大量閱讀,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了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健全人格,更可以提高其審美能力。但是,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教學指導,讓小學生能一邊閱讀,一邊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獲得更多的閱讀體會和審美體驗。首先,教師除了要充分挖掘出課文中的審美教育素材以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例如,給小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其年齡的優(yōu)秀讀物,以此來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其次,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例如,將那些好詞、好句、好段落記錄下來,不斷擴大文字積累,為今后的寫作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收集一些好文章,并將其作為范文,帶領學生品味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意圖,更好地領略文學之美。
四、在寫作中提升文字美
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倡導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就意味著寫作教學的位置較以往又獲得了大幅提升。教師要充分利用寫作教學的機會,同步開展審美教育,讓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體會語言和文字的獨特魅力。例如,在學習《塔石》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篇續(xù)寫作文,鼓勵小學生圍繞著“塔石上發(fā)生的美好故事”這一主題展開想象。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滿足小學生善于想象,喜歡表達的意愿,還可以讓小學生在練筆的過程中對課文進行精讀,之后引發(fā)自主思考,找到續(xù)寫的切入點,還要反復斟酌應該用哪一個詞、哪一句話、哪一種形式進行精確表達,當最終完成續(xù)寫任務以后,又可以獲得成就感上的滿足。事實上,這就是一種審美教育,可以讓小學生在寫作中體會文學之美。
小學語文作為整體教學體系中的基礎學科,需要肩負起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重要職責。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意識到開展審美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對與之相關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重新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網(wǎng)絡上和生活中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文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20):76.
[2]邢彥文.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之我見[J].文教資料,2019(30):117-118.
[3]袁立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黑河教育,2019(0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