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松寧
摘要:傳世玫瑰,奇崛人性,張愛玲女士恰如玫瑰般的一生成就了她眼中、她切身體悟到的近、現(xiàn)代“傳奇”。小說集《傳奇》融合了張愛玲所感知的舊時代生活體驗,她淘汰純真,也淘汰謊言,陷身于人性的復雜,使得那年那時上海等都市人民的姿態(tài)暴露無遺。張愛玲洞察婚姻生活,剖析男女兩性,從迷離攝魄的“香女人”到玩味諷辣的“臭男人”,有她自我意識的覺醒,也染上了現(xiàn)代舊社會人民的刻板印象評斷。男女認知,是張愛玲畢生的課題,也是小說集《傳奇》描摹生活藝術的深刻思想。
關鍵詞:《傳奇》小說集;張愛玲;刻板印象評斷;男女認知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008-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05
一、張愛玲的“刻板印象”探究
刻板印象,有別于思維定勢。就像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張愛玲作為大城市里的女作家,也就會寫男人女人和情感生活和都市日記,但不知道她其實心懷遠大的文學造人夢想,只是無能為力罷了。小說集《傳奇》,所表現(xiàn)的大多是上海中上層階級和抗戰(zhàn)時期香港人的生活情形,是張愛玲女士刻板印象的部分體現(xiàn),也是近代大香港、大上海的男人和女人彼此之間的刻板印象。
張愛玲一生背負盛名,蒼涼的真正滋味卻只有她自己懂。她和女性作家蕭紅一樣有著相似的人間慘淡,不同在于:一個是小時候,一個是長大后,所以她不像蕭紅一樣能夠從容地將“文字與人生一起脫軌?!雹僖矝]有林徽因同等的好運,不能實現(xiàn)“女神行走人間路?!雹谟谑呛酰≌f集《傳奇》充滿了對許多男人的厭惡,也慢慢浸淫著對女人的辣諷。所以客觀來看這部小說,我們可以看到張愛玲女士的細膩、善良,也能夠洞察她的內(nèi)心偏向性和刻板印象。
二、《傳奇》中的刻板男女意識
首先,我們來看女人。為什么我稱作品中的女人為“香女人”?這要從《傳奇》收錄的所有作品中看起,似乎所有的女孩都有個人在愛她,或者她自己本身就是大家閨秀,也受到學校教育。而年紀大點的,生活普遍寬裕,她們會玩心術,能做資本,還能控制年輕人。盡管許多女人以悲劇結尾,但她們無不是享受了好處的。所以她們“香”,是氤氳可人的香氣,是迷倒了別人使其精神反常,反過來害死自己的“冥香”。
下面來看女人的刻板印象。小說《心經(jīng)》中,許小寒說“:男人對于女人的憐憫,也許是近于愛。一個女人絕不會愛上一個她認為楚楚可憐的男人。女人對于男人的愛,總覺得帶點崇拜性?!雹?/p>
從情感邏輯上看,小寒的觀點并沒有什么謬誤和不妥,從婚姻家庭角度看,就有了問題:假如一個婚后的男人,最開始愛妻愛子,而后來抽煙酗酒、出軌敗家,妻子和她離了婚;但是最后在他的圈子里,總是有個女人愿意再次跟他結婚,做他的孩子的繼母。這樣的情境在近代中國大城市屢見不鮮,張愛玲的父親就是這樣,甚至于21世紀,傳統(tǒng)婚姻家庭依然存在。這個男人是楚楚可憐的,但是女人被自己的崇拜行為迷惑了。這有點像是日本一些地方的文化:女人對男性生殖器官的崇拜。所以《心經(jīng)》里許小寒的話,若真是反射于張愛玲女士本身想說的觀點,那就是女人的刻板印象,她的身世遭遇迸發(fā)出的情感蓋過了她的所見所聞,形成主觀意識能動性。
我們再看《紅玫瑰與白玫瑰》,那一句經(jīng)典的男人擁有女人的“紅白”對照,說的是大部分男人喜歡“新鮮的新女人”,向往“別的月光和朱砂痣”;這一點我還是持贊同態(tài)度,在21世紀,這種現(xiàn)象越來越激進和暴露。再看《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憧憬著一個女人身體的時候,就關心到她的靈魂,自己騙自己說是愛上了她的靈魂。唯有占領了她的身體之后,他才能夠忘記她的靈魂?!雹芸陀^來說,這樣的男人很多,但是我們要注意,張愛玲創(chuàng)作這篇小說的時候,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結束了。胡蘭成正好成了她的厭惡對象。我們必須看清的是,這樣的想法會不會對年輕的讀者造成影響,盡管是小說里的話,但卻用了旁白形式,實際上就是作者個人的意識流和感情流。張愛玲小說中許許多多地方都是類似,或許女性讀者會報以同情,但男性讀者大多報以疑惑,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并不是這么可惡,反倒覺得女人太多情。
所以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在女性角色對男人的描摹上,注入了太多了的個人刻板印象。為什么不說是主觀印象?因為這是小說,我們不能一味猜忌作者的心思,這樣的小說也是我們學習文學和歷史的寶貴資源。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張愛玲對于中國式家庭情況的體察,對于女性身體的發(fā)現(xiàn),女性社會地位的探究,男女婚姻狀況的質(zhì)疑,直至今日仍不乏其價值。戳破真相有時候難免力度過大,但是必要的疼痛感卻可以讓有識之士變得清醒⑤?!跋闩恕?,飽含了張愛玲對生母純正香氣的懷念,訴盡了張愛玲那年那時在女性圈子里生活的復雜。
“臭男人”,倒是有點打情罵俏的滋味。
《傳奇》里的男人竟然是奇跡般地被歧化了。印象最深的是《琉璃瓦》里的姚先生,一個為了女兒即將把自己葬送的人。大女兒靜靜嫁給啟奎,這個男人卻問了一些關于她嫁過來的“秘密”,導致靜靜為了她的愛情而疏遠了父母親情。最后她哭著回來,我覺得這樣的女人不值得同情。二女兒是個戀愛自由主義者,她風里雨里無所畏懼,不受控,當然也是姚先生破罐子破摔不愿意管了。三女兒讓姚先生看到了一點希望,結果卻因為一點誤會而讓自己生一場大病。姚先生太累了,做父親的想對女兒負責,最后自己的“聰明”被別人耍了,也算是被自己的女兒耍了,即將一命嗚呼。
傳言“女兒是父親前世情人”,姚先生怕不是在“還自己前世造的孽”,當然這只是說笑。談笑風生,不是他女兒傷了他,是他的教育方式傷了他。也是那個時代人們對于美的定義的歧化和對于婚姻關系的猜忌,傷害了許許多多家庭。三個女兒就如此,八個女兒足以要他的命。女兒在隨著時代改變,他卻不變,那也只能強帶著笑意去守望奈何橋。
與姚先生不同的是《茉莉香片》的主人公聶傳慶,和張愛玲極度相似的童年和青年遭遇——受到父親和繼母影響,只不過他是男人。所以這里張愛玲略帶著女權的視角繼續(xù)丑化著那時候的父親形象,她自己也很矛盾,這些矛盾困境有些來自張愛玲的家庭和教育經(jīng)驗,有些來自對女性的社會命運的觀照,另有些來自西方文藝和電影的啟發(fā)。聚焦于單個的矛盾困境,張愛玲寫出了矛盾雙方在同一個女性身上共生與裂變的過程,從而把女性人物剝離成了絕妙的戲劇性容器。⑥所以男性人物成了容器操縱者,對其加溫或者冷凍,加壓或是晃動,對女性都是一種剝奪和玩物般地掌控。
三、“刻板”《傳奇》再探索
從上面的舉例和形象比喻,可以看出《傳奇》小說對男性角色的刻板印象是從“他必須跟隨女性的心思和腳步來做人做事,才算是負起了一個兩性關系中男人的責任”這個角度出發(fā),從而推動性地導致了張愛玲經(jīng)歷感情挫折后在晚年幽閉的生活,她的眼中缺乏對于男性的光芒認知,也使得這種刻板印象對讀者產(chǎn)生一種迷惑:明明有些東西就是明明白白的人之常情,為何變成了他人逃避現(xiàn)實的措辭?有學者提出了張愛玲的一種心理現(xiàn)實主義,說其避開宏大主題、重視個性、避開英雄悲壯的人物。⑦這種有意的逃避,或許是張愛玲不想再提起的內(nèi)心傷痕。
《傳奇》里有傳奇的男人和女人,正反兩極的味道蓋住了陰陽之氣,失衡的語態(tài)和華麗的情境,再融入細膩的生活體察,造就了“傳奇一般的故事”。故事與時俱進,本來算不上刻板,但小說給我們的就是大多數(shù)的結論性東西,所以真真假假,都是刻板印象在作怪。
注釋:
①王鶴.蕭紅:文字與人生一起脫軌[M].一襲青衫,杜志建.瘋狂閱讀.青春會客廳.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2017(04):141.
②李筱懿.林徽因:女神行走人間路[M].一襲青衫,杜志建.瘋狂閱讀.青春會客廳.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2017(04):143.
③心經(jīng).張愛玲全集[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
④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全集[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08).
⑤楊鎣瑩.從“蠻荒的日夜”到“另一種時間”:論張愛玲的時間觀與女性敘事[J].文藝爭鳴,2020(01):184-195.
⑥李世鵬.共生與裂變——張愛玲筆下女性的矛盾困境[J].名作欣賞,2019(30):80-83.
⑦董曉平.張愛玲小說與心理現(xiàn)實主義寫作[D].長春:吉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