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霞,王渡丹,李紅莉,余繼忠
1.杭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24;2.浙江省農業(yè)農村廳,浙江 杭州310020
西湖龍井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于世,被譽為“綠茶皇后”。以往幾乎不對茶樹進行修剪,任其自然生長,導致茶樹的樹形都是“釣魚竿”式,西湖龍井茶區(qū)也不例外[1]。20世紀50年代,梅家塢茶農孫官順摸索出了采高養(yǎng)低、采頂養(yǎng)邊、采大留小的“打頭養(yǎng)蓬”法[2],由于擴大了樹冠采摘面積,產量明顯增加,茶農逐漸接受。之后西湖茶區(qū)普遍采用修剪技術,實施夏茶修剪,秋茶留葉采的樹冠養(yǎng)蓬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世紀90年代后,高檔龍井茶成為主要產品,茶園生產管理改為秋季重施有機肥,春茶采后重修剪蓄養(yǎng)夏秋枝條的管理方法,以培養(yǎng)優(yōu)良的秋梢枝條,形成立體采摘茶蓬,保證來年春茶營養(yǎng)芽芽頭肥壯,早發(fā)多發(fā)。西湖龍井茶園年均施用菜餅7 090.05 kg/hm2,茶樹長勢旺盛[3]。在高肥培水平管理下,修剪后的茶樹經過夏秋兩季生長,茶蓬高度超過1.5 m,容易出現(xiàn)枝條生長過高、細弱分枝多且生殖生長旺盛,從而影響翌年春茶產量和品質,出現(xiàn)茶蓬過高影響采摘,芽頭細小影響高檔茶品質,采摘的鮮葉中夾雜大量花蒂花干影響后期加工等問題。
為提高春茶營養(yǎng)芽質量、增加產量,目前西湖龍井茶園中存在多種茶樹修剪方式。本研究以目前西湖龍井茶園中普遍采用的常規(guī)修剪法、1次修剪法、3次修剪法和人工打頂法進行比較,以找到合適的修剪方法,為西湖龍井茶園標準化生產提供依據(jù)。
西湖龍井茶園主栽品種龍井43。
試驗地點選在杭州市西湖區(qū)轉塘街道大清谷茶園,東經120°08',北緯30°19',海拔60 m。年均氣溫16 ℃左右,年降水量1 300 mm以上,年光照時間1 700 h,全年無霜期250 d 左右。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中等。茶樹2013年秋季定植,大行距1.5 m,小行距0.3 m,雙行雙株種植。2013—2015年經過3年定型修剪,2016年投產,茶園長勢均勻。每年10月初全面深翻并施基肥,每公頃施用菜餅4 500 kg,復合肥300 kg,春茶后重修剪前每公頃開溝施復合肥750 kg,按無公害要求進行病蟲害管理。
試驗設4個處理,每個處理選取100 m茶行觀察,重復3次。
處理1(CK):常規(guī)修剪法。2019年4月20日春茶結束后馬上離地45 cm重修剪,夏秋茶不再進行修剪。
處理2:1 次修剪法。春茶結束延后1 個月,至2019年5月20日離地45 cm 進行重修剪,夏秋茶不再進行修剪。
處理3:3次修剪法。第一次2019年4月20日春茶結束后離地45 cm重修剪,枝條留養(yǎng)3個月后于2019年7月20日在前一次剪口上提高20~30 cm進行第二次深修剪,第三次2019年10月15日離蓬面5~10 cm打頂修剪,剪除枝條頂端末成熟芽葉。
處理4:人工打頂法。2019年4月20日春茶結束后馬上離地45 cm 重修剪,6月5日第一次人工打頂,留2~3 葉摘去新梢芽頭。此后根據(jù)新梢生長情況,每隔20 d左右(分別為6月24日、7月18日、8月5日、8月23日、9月16日、10月20日)留2~3葉人工打頂。
(1)新梢生長量測定
2019年7月19日測定各處理茶樹當年夏梢生長高度;2019年10月21日測定各處理茶樹當年秋梢生長高度;每隔1 m 測定1 個點,取30 個點的平均值。
(2)有效采摘面枝條生長量測定
2019年11月30日測定茶蓬春茶有效采摘面(蓬面0~25 cm深度)每0.1 m2內的枝條數(shù)量、枝條平均莖粗、著葉數(shù)、著花數(shù);每間隔10 m測定1個點,取3個點的平均值。
(3)春茶營養(yǎng)芽百芽質量測定
2020年3月18日測定第一批高檔春茶營養(yǎng)芽一芽一葉初展和一芽二葉初展百芽質量、2020年3月28日測定中檔春茶營養(yǎng)芽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百芽質量,每處理各測3次取平均值。
(4)春茶鮮葉產量測定
以西湖龍井采摘標準進行鮮葉采摘,記錄各處理春茶全部鮮葉產量。
使用SPSS 17.0軟件統(tǒng)計分析,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顯著性分析。
統(tǒng)計不同處理茶樹新梢生長高度如表1。新梢生長高度統(tǒng)計顯示,修剪和采摘能極顯著地刺激茶樹新梢的生長。4月20日進行修剪的CK和3次修剪法處理,3個月新梢平均生長高度能達到74 cm,極顯著高于5月20日1次修剪法的處理(43.38 cm);經過夏季3次的人工留葉打頂采摘,手工打頂法處理的新梢高度增加了39.23 cm。秋梢生長量以3次修剪法處理的最大,達到45.21 cm,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手工打頂法經過秋季4次留葉打頂采摘,其新梢生長高度增加了23.31 cm,與CK相近。CK茶樹蓬面高度達到142.22 cm,1 次修剪法、3 次修剪法和手工打頂法處理茶蓬高度分別為123.68 cm、103.22 cm、107.26 cm,與CK均達極顯著差異。
表1 不同處理茶樹新梢生長高度
統(tǒng)計不同處理采摘蓬面枝條質量與著花數(shù)如表2。多次修剪或采摘能極顯著增加茶蓬枝條密度,并顯著減小枝條莖粗。單位面積內的枝條數(shù)量手工打頂法>3 次修剪法>1 次修剪法>常規(guī)修剪法,不同處理間達極顯著差異。平均莖粗常規(guī)修剪法>1 次修剪法>3 次修剪法>手工打頂法,CK和1次修剪法處理平均莖粗較大,但兩者無顯著差異。修剪或采摘次數(shù)越多,枝條越細,但平均莖粗均在2 mm以上,達到高產優(yōu)質蓬面枝條的要求[2]。著葉數(shù)手工打頂法>3 次修剪法>1 次修剪法>常規(guī)修剪法,3種處理均與CK存在極顯著差異,但這3 個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在有效采摘層內著葉數(shù)越多,來年春茶發(fā)芽密度越高,有利于春茶產量的增加。著花數(shù)CK和1次修剪法極顯著高于手工打頂法和3 次修剪法,說明手工打頂法和3 次修剪法可以極顯著地抑制茶樹的生殖生長,對來年春茶的生產有積極作用。
不同處理春茶營養(yǎng)芽百芽質量如表3。春茶第一批營養(yǎng)芽,各處理高檔西湖龍井的鮮葉原料一芽一葉初展百芽質量均存在顯著差異,3 次修剪法、1 次修剪法、手工打頂法處理下一芽二葉初展百芽質量均極顯著高于CK。中檔鮮葉原料一芽一葉百芽質量從大到小依次為3 次修剪法>1 次修剪法>手工打頂法>CK,3 次修剪法、1 次修剪法顯著高于CK;一芽二葉百芽質量從大到小依次為3 次修剪法>手工打頂法>1 次修剪法>CK,中檔鮮葉原料3 次修剪法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百芽質量均極顯著高于CK,1 次修剪法一芽一葉和手工打頂法一芽二葉顯著高于CK。
表2 不同處理采摘蓬面枝條質量與著花數(shù)
表3 不同處理春茶營養(yǎng)芽百芽質量
不同修剪處理春茶鮮葉產量如表4。3 個處理的春茶鮮葉總產量均極顯著高于CK,處理間產量雖有差別,但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差異;其中高檔茶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3 次修剪法>1 次修剪法>手工打頂法>CK,3 次修剪法極顯著高于手工打頂法和CK,1 次修剪法顯著高于手工打頂法和CK,手工打頂法與CK 無顯著差異;中檔茶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手工打頂法>1次修剪法>3 次修剪法>CK,手工打頂法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余3 種修剪方式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
表4 不同處理下春茶鮮葉產量
通過修剪解除茶樹頂端優(yōu)勢,促進茶樹腋芽、不定芽抽發(fā)新枝,刺激茶樹新梢生長,提高茶蓬枝條密度和高度,從而提高茶樹發(fā)芽密度以及產量。保持茶樹合理的樹冠高度和發(fā)芽密度,有利于提高光合產物向茶葉經濟產量分配,只有將茶樹的高度和發(fā)芽密度控制在合適的閾值內才能獲得最佳效益[4]。樹冠過高,細弱分枝多,非經濟產量物質消耗增加,來年春茶產量和品質反而降低。灌木型立體采摘茶園,樹冠平均高度在1.0~1.2 m 時,采茶工的采摘效率最高[5]。本研究顯示,采用3 次修剪法和手工打頂法可以極顯著刺激茶樹枝條的生長,增加枝條密度和著葉量,同時又能控制茶蓬高度,有利于增加翌年春茶產量,提高采摘效率。
生殖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養(yǎng)分,在茶樹生殖生長的盛期6—10月,有46.8%的營養(yǎng)物質分配到生殖生長的花和蕾中[4]。茶樹花芽于當年6月在葉腋中開始分化,較多地生長在新生枝上,修剪可以重新調整樹體內養(yǎng)分的分配,體內的碳氮比下降,營養(yǎng)生長旺盛,使得生殖生長受抑。本研究中,采用3 次修剪法在7月再次修剪和手工打頂,均能極顯著減少秋梢開花數(shù)量,有利于茶樹積累營養(yǎng)以供來年春梢的生長。
通過修剪解除茶樹頂端優(yōu)勢,促進茶樹腋芽、不定芽以及根頸部的潛伏芽抽發(fā)新枝,從而提高茶樹營養(yǎng)芽百芽質量、發(fā)芽密度以及產量[4]。立體采摘的茶蓬,上一年的秋梢培養(yǎng)是保證來年春茶高產優(yōu)質的基礎[6]。春茶營養(yǎng)芽百芽質量越大,說明芽頭肥壯度好,有效采摘層面上著葉數(shù)越多,其腋芽發(fā)育越多,說明發(fā)芽密度高,產量亦高。從本研究中百芽質量和著葉數(shù)測定結果看,3次修剪法和手工打頂法更有利于春茶鮮葉質量和產量的提高。
春茶鮮葉產量直接影響茶園經濟效益,產量高低與樹冠上芽葉的數(shù)量和平均質量有關,春茶營養(yǎng)芽肥壯、數(shù)量多,則茶葉產量高、品質好。鮮葉原料以一芽一葉初展為主的特級西湖龍井茶比例越高,則茶園效益越好。本研究中,3個處理春茶總產量均極顯著高于常規(guī)修剪法,其中3 次修剪法的高檔茶產量更高。
綜上,3 次修剪法可以培養(yǎng)出優(yōu)質的秋梢枝條,并且能極顯著地抑制茶樹的生殖生長,對增加西湖龍井茶產量,提高西湖龍井茶品質和效益效果顯著,對來年春茶的生產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3次修剪法可在肥培水平和本試驗相同或高于本試驗的龍井43茶園中大面積推廣應用,但該試驗結果是否適用于烏牛早、中茶108、浙農117、春雨1 號等其他龍井茶適制品種,還有待于進一步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