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素材的積累,這是寫作順利開展的基礎,當前很多小學生覺得寫作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沒有足夠的素材,導致看到題目之后覺得無話可說。其次是寫作想象力,這也是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一個要點,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從這些方面著手,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素材是寫作開展的基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素材從生活中來,一方面能夠拉近學生與寫作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生活化的素材對于學生情感的自然表達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可以是植物成長日記,也可以是自己和同伴的一次開心的玩耍經(jīng)歷,以此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的習作練習就是讓學生記錄自己的一次課余生活,這也充分證明了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的重要性。故教師要積極引導,不斷向學生傳遞這種正確觀念,自己在平時的授課中也要多聯(lián)系生活。例如,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這一篇課文,其中有很多細節(jié)描寫,如爬山虎的葉子形態(tài)的變化等,這些都是作者留心觀察生活才得出的,在講解這樣的文章時,教師要尤其注意向學生剖析其中的生活性,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對于寫作來說不可或缺,但是,在寫作中更需要想象。生活帶給文章的是豐滿的血和肉,但是想象可以給文章插上飛翔的翅膀,實現(xiàn)文意的升華。提升學生的寫作想象力能夠使學生在對積累的素材進行加工時打破常規(guī),讓文章更加有魅力。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想象鮮明且生動,正是培養(yǎng)此項能力的關鍵階段,擁有了豐富的寫作想象力,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也會更加生動,有情趣。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根據(jù)作文題目創(chuàng)設出特定的情境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想象,為其寫作的開展提供比較好的條件。此外,寫作想象力的提升還要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例如,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中口語交際練習給出了三幅圖畫,可先讓學生觀察,然后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看到的內容,在交流中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要仔細觀察,更要大膽想象,這樣才能從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內容,完成此練習之后再進行后續(xù)的“記一次自己的觀察經(jīng)歷”這一習作練習,此時學生寫作就會更加容易。
寫作練習中,有仿寫、擴寫、續(xù)寫等多種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內容來適當讓學生進行練習。例如,在學習散文類的文章時,可以組織學生對其中優(yōu)美的語句以及修辭等進行仿寫練習;在學習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擴寫,或者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續(xù)寫。例如在學習了《中彩那天》這一篇課文后,就可以及時開展課后小練筆,要求學生想象一下庫伯先生派人把汽車開走之后,文中“全家人”的表現(xiàn),讓學生想象每個人的神態(tài)或者可能做出的動作、說的話,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充分看出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是否理解透徹了。相較于讓學生完全自主創(chuàng)作一篇文章,仿寫、擴寫這些方式則顯得更加靈活,所需的時間短,而且隨時可以開展,但是要系統(tǒng)性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離不開完整文章的寫作練習,只有從構思到結構安排,再到最終完成寫作,學生才能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所以小練筆類練習可以不間斷開展,但是完整的一篇文章的寫作練習也要定期開展。此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學會構建框架,例如給出作文主題,讓學生討論,不斷地豐富這一主題,將討論的內容形成一個基礎框架,再通過自己的思考不斷細化,明確自己要從幾個方面來闡述文章主題。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學生看到題目不知道如何寫的窘?jīng)r,也能為學生增添寫作信心,提升寫作練習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才能得以提升,寫作教學應該明確寫作中的基礎因素,學會積累素材;寫出高質量文章的關鍵,除了具備寫作想象力,還需要長期的練習。從這些方面著手,讓素材積累生活化,避免學生將其當成一項學習任務,進而產生心理壓力。寫作想象力的提升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以及提升學生觀察力兩種手段實現(xiàn),寫作練習時除了仿寫等這些小練筆,在自主創(chuàng)作一篇完整文章時教師要多給學生教方法,對于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難題可以通過搭建寫作框架來有效解決,不斷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