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qū)唐海鎮(zhèn)新立小學 趙香娟
小學低年段的孩子識字量少,表達能力有限。讓剛?cè)雽W不久的一年級孩子進行口頭作文,并不是一件易事,只有經(jīng)過有計劃的訓練,才能讓孩子們學會有條理地把一個事物描述出來,等將來上了二三年級,才能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有序地寫下來。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能表達自己心里的真實想法,能準確流利地說一段話,本人對孩子們進行了低年段口頭作文的專項訓練,經(jīng)過一段時間探索,有了一定的收獲。
一年級的語文課本幾乎每一課都有插圖,這是現(xiàn)成的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好這個資源,既能讓孩子們更深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小蝸?!芬徽n,書上有四幅插圖,依次展示小樹林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
我以這四幅圖為切入點,進行了拓展性的說話練習。分別設計了四個步驟:
1.春天來了,小樹發(fā)芽了
“發(fā)芽”是什么意思?想象:春天的小樹是什么樣子?還有什么也在春天蘇醒了?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句子:春天來啦,樹葉_了,小草_了,_也醒了……
為了降低難度,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填空并說話。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2.夏天到了,草地上長著許多草莓
(1)這時小樹長成什么樣了?草地有什么變化?
(2)練習說一段話:小蝸牛好久才爬回來,樹葉_了,小草_了,草地上長滿了_……
3.(1)唉,等小蝸牛爬回家已經(jīng)是秋天了。這時候,它會跟媽媽說什么?媽媽又會怎么回答呢?
(2)練習說一段話:小蝸牛終于爬回了家,它發(fā)現(xiàn)樹葉_了,小草_了,草地上長滿了_……
4.地上覆蓋著厚厚的白雪,樹葉已經(jīng)掉光了
(1)小蝸牛采到蘑菇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練習說一段話:等小蝸牛爬回家,已經(jīng)是冬天了,樹葉_了,小草_了,地上_……
最后讓孩子們結(jié)合這四幅圖,說說整個故事。
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孩子們明白,原來書上的插圖里還藏著這么多有趣的內(nèi)容,以后再看圖的時候,他們會更仔細、更認真。同時,大量的補充說話也讓學生知道,小蝸牛天生爬行速度緩慢,從而能更深入地理解這個小故事。
我從網(wǎng)絡上、作文書上,搜集了許多有趣的圖片,這些圖片同樣可以作為孩子們說話練習的內(nèi)容,選一些適合他們年齡階段容易讓他們感興趣的故事內(nèi)容進行說話練習。比如《做值日》《小熊維尼》等。
這樣的圖片顏色單一明了,孩子們在進行說話練習時比較容易,而且內(nèi)容也很接近他們的生活。維尼熊是他們喜愛的動畫角色,有興趣且有話可說。開始時,為了不讓孩子產(chǎn)生畏難心理,我都是用開火車的方法,每個人看著圖說一句他最想說的話,要求后面的同學不能重復,這樣把一個組同學說的話連起來,也能組成一段話了。全班同學都發(fā)言后,讓他們自己選一些同學的話,連成一段話說一說,這樣降低了難度,也增加了學生發(fā)言的機會。
繪本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書,除了給他們講大量的繪本故事,還可以利用繪本中的圖進行說話訓練。比如,《好餓的小白熊》。提問:沙娜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姑娘?魯魯是誰?從這幅圖上你還看到了什么?猜一猜,這團白色的東西是什么?
這樣一幅圖一幅圖地補充,繪本故事就變得更豐富,更生動,更具有孩子們自己的個性了。
孩子們利用晨誦的時間背誦了許多古詩,有的詩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利用這些古詩,讓孩子們把它變成自己理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比如,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弊尯⒆诱f說從詩中看到了什么?一只白色的鵝在水里游;一條小溪里,有一只大白鵝,水里有小魚,還有……說一說,鵝長什么樣子?它怎么叫?像什么?
每學完一課的生字,我都讓孩子利用這些字進行說話練習,爭取在句子里用到本課的生字,爭取句子里用到的字都是孩子會寫的。
比如,《雨點兒》中學了“問、有、半、從”這幾個字,我就讓他們練習說話:小雨點兒去了什么地方呢?“我知道,它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兒更紅了,草兒更綠了。”《明天要遠足》學了“才、明、同、學”幾個字,我們練習說話:我們班轉(zhuǎn)來了一位新同學。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放假?《小書包》學了“早、書、刀、尺、本”這幾個字,我們練習說話:我天天起得很早;媽媽給我買了小刀和尺子;爸爸送我一本課外書等等。像這樣,每一課練習說上三兩句話,一本書下來,就能說上100 多個句子,而且這些句子都是由學生們會寫的字組成的,孩子們既會說又會寫,這樣的口頭作文比天天寫日記更輕松。
經(jīng)過如此訓練,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課堂發(fā)言更加積極主動,都能做到口齒清楚,流利表達。實踐證明,口頭作文能夠有效提升低年級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今后的寫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