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人民面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困難重重。面對這次疫情,很多人英勇逆行,或積極籌備物資,或默默堅守崗位……這種大愛的家國情懷讓中國人民堅信這次戰(zhàn)爭必然會取得勝利。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階段,身心發(fā)展處于關鍵時期,培養(yǎng)其家國情懷是新時代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家國情懷的內涵、必要性及面臨的挑戰(zhàn)
1.家國情懷的內涵
家國情懷起源于“家國一體”和“家國同構”,新時代下,家國情懷除了繼承了傳統(tǒng)家國一體的理念外,同時被賦予了時代新的內涵,即以國和家的優(yōu)良互動,體會到良好的家庭建設對國家的重要意義,以及國家快速發(fā)展帶給家庭的重大影響。明確新時代家國情懷的意義和內涵,有助于提升中學生對整個國家的使命感、責任感。
新時代下,家國情懷的主要內涵包括國家認同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圍繞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依法治國的理念、以德治國的思想以及多元化國際視野。作為學生個體,家國情懷涵蓋自身的修養(yǎng)、珍視親情、心系國家等內容。家國文化還涵蓋鄉(xiāng)土情懷,對故鄉(xiāng)的追憶、家鄉(xiāng)的認同感以及對親人的眷戀。
2.新時代培育中學生家國情懷的必要性
古往今來,家國情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勇于擔當、愛家愛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除夕夜軍人醫(yī)療團隊抵達武漢,火神山醫(yī)院迅速建成并交付使用,一時間全國各省增援湖北……各行各業(yè)在國家危急時刻,都體現(xiàn)出自己的責任與擔當。新時代培育中學生的家國情懷,一是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提升中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體驗的時代要求;二是強化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內在需求;三是培育中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感所系;四是踐行培養(yǎng)建設有擔當青少年大任的必然要求;五是應對危機情況下中學生責任擔當意識培養(yǎng)的應有之義。
3.新時代培育中學生家國情懷面臨的挑戰(zhàn)
中學生家國情懷的培育是為了使中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而形成對家國情懷的理性認知。當前中學生對家國情懷的認知,多數(shù)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授課或是以主題學習等形式獲得,形式比較單一、學生認可度不夠、執(zhí)行力不強,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同時,家國情懷教育內容時代性不強,很多故事和理念與時代脫節(jié),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
二、新時代培育中學生家國情懷的路徑探析
1.重視中學生自身家國情懷素養(yǎng)的提升
找準新時代中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內在動力,才能切實提升中學生家國情懷素養(yǎng)。一是提高中學生責任擔當意識,通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學生尊敬師長,感恩父母,同時增強對家庭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及依賴感。二是增強中學生愛國主義認知,引導其主動學習相關愛國主義理論,提升對國情的認識,理性客觀地表達自身的愛國訴求。三是培育中學生對愛國情懷文化的興趣,使其意識到家國情懷文化對自身成長成才的重大意義,在重視學業(yè)的同時,關心國家大事,提升自身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
2.拓展中學生家國情懷教育培育的渠道
新時代中學生的家國情懷培育,需要各方聯(lián)動,共同參與。一是加強主流媒體對中學生的宣傳力度,形成良好的培育輿論氛圍。例如通過電視、中學生報紙、學校廣播臺等,在日常生活中對中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教育,或通過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成良好的家國情懷培育氛圍。二是營造家國情懷培育的正能量文化環(huán)境,圍繞中學生關心的問題開展討論,積極引導學生愛家愛國、有責任擔當?shù)恼_家國情懷理念,及時疏導不當言論。三是加強校方統(tǒng)籌,落實立德樹人目標。將新時代中學生家國情懷的培育與中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相結合,從根本上落實好立德樹人的任務,增強新時代中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實效。四是強化教育者對培育學生家國情懷重要性的認識,將新時代家國情懷的培育融入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籌各項任務,提高政治意識。五是建立新時代中學生家國情懷的培育體系,加強與新時代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優(yōu)化典型案例內容,激發(fā)學生共情。例如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及時認真上好“認識疫情,敬畏生命,責任擔當,做好防護”為主題的班會,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價值觀,將自己的個人命運、前途和祖國的命運、前途緊密聯(lián)系起來。六是拓展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當?shù)卣⑸鐓^(qū)等資源,建設中學生家國情懷教育基地。
3.培養(yǎng)中學生家國情懷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元,家庭教育理念對中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責任擔當意識的樹立具有重大影響。一是引導中學生加強和父母的溝通交流,為家庭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關愛父母。通過與家人的溝通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二是幫助其樹立家庭意識,理解父母的辛苦,不逃避家庭責任,培育自己的家庭責任與擔當精神。三是鼓勵其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yè),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強服務社會的意識。四是利用良好的家風,為培養(yǎng)中學生愛家愛國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意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4.健全新時代中學生家國情懷培育的制度保障
健全新時代中學生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制度保障,不僅要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加大家國情懷培育的扶持力度,也要加強監(jiān)管機制和獎懲機制,提高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積極性。中學生的家國情懷培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以道德與法治課為基礎,多學科多部門配合對學生進行教育,做到權責明確、分工分明、責任落實到個人。在教育機制方面,通過管理層、服務層、監(jiān)督層這三層聯(lián)動的工作機制服務中學生。
在扶持力度方面,要加大財政投入,設置財政專項,用于邀請專家來校講座,開展各項家國情懷活動。此外,還要加大師資投入,在家國情懷教育活動中配備輔導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折算教學工作量,同時在先進評比活動中,對有突出貢獻者給與一定傾斜,以提高教育者工作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編者略)
(責任編輯?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