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藝鴻 廣州市從化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測所
藥食同源文化源遠流長,我國歷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保健養(yǎng)生實踐中總結出了寶貴的經驗,逐漸形成了藥食同源理念。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保健養(yǎng)生的需求日益增長,藥食同源食品的發(fā)展逐漸走上規(guī)范化、產業(yè)化、現代化的道路。與此同時,藥食同源食品的質量水平越來越引起公眾的關注和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應用現代檢測技術分析和評價藥食同源食品的質量,既是技術管理的需要,也是行業(yè)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氣相色譜技術是一種常用的現代色譜分析方法,具有進樣量少、分析靈敏度高、分離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食品藥物、石油化工、環(huán)境保護、農業(yè)生產等領域的檢驗檢測,是方法研究、質量監(jiān)控、過程分析的有效手段。
氣相色譜對樣品中各組分的分離是基于不同組分在兩相間的溶解或吸附能力不同(分配系數不同),當兩相作相對運動時,試樣中各組分在兩相中進行反復多次的分配,使得分配系數只有微小差異的各組分產生明顯的分離效果。氣相色譜技術可用于氣體、易揮發(fā)的物質及可轉化為易揮發(fā)化合物的液體或固體物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規(guī)定了藥食同源物質的基源和使用部位,使得藥食同源物質的應用有據可依。藥食同源物質的真?zhèn)尾粌H影響產品食用價值,還關系產品的食用安全性。因此,藥食同源食品的真?zhèn)舞b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些藥食同源物質,由于基源相近或性狀相似,經常出現易混淆品、偽品或摻偽品,僅依靠簡單的感官檢查難以辨別真?zhèn)?。借助氣相色譜技術,檢測藥食同源食品含有的某些專屬性成分,是藥食同源物質鑒別的重要方法。以當歸為例:在《中國藥典》2020 年版一部中當歸品種鑒別項下[1],將藁本內酯作為檢查項目之一。南海軍等采樣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技術測定當歸揮發(fā)油中藁本內酯的含量[2],分析結果顯示供試品中目標成分分離度良好,對照品和供試品中目標成分相對保留時間一致,表明了氣相色譜技術在當歸重要指標成分藁本內酯鑒別中的應用可行性。
應用氣相色譜技術分析某些藥食同源食品所含有的幾種或若干組特征性成分,得到能夠表示組分的特征圖譜或用以表征該品種的指紋圖譜,是一種新的質量控制模式。氣相特征圖譜和氣相指紋圖譜均可以作為評價內在質量屬性的辨識性技術依據。以砂仁和肉桂為例:研究人員以道地藥材陽春砂和肉桂為基準,采用氣相色譜方法,對陽春砂和肉桂揮發(fā)油進行成分分析,擬定了穩(wěn)定的指標成分群特征峰,建立了兩種藥材的GC 特征指紋圖譜和鑒定方法[3—4]。
采收期的選擇是否適宜合理,直接影響藥食同源物質的產量和質量。藥食同源食品在不同生長期所含的各種成分存在差異性,采用氣相色譜技術測定藥食同源物質在不同生長期質量指標性成分的含量,對藥食同源物質采收期的正確選擇具有指導意義。徐瑾等應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研究菊花不同花期的香氣成分及其含量的變化[5],研究發(fā)現,菊花花瓣香氣物質組分和含量在花蕾期、半開期、盛開期、盛開末期4 個生長時期的變化規(guī)律,為菊花的科學采摘提供了依據。吳巖平等應用氣相色譜技術對廣藿香葉4 個不同采收階段中百秋李醇成分進行分析比較[6],結合揮發(fā)油、乙醇浸出物等項目檢測結果,確定了最佳的采收時間。
藥食同源初級產品的形成過程,不單是改變原料狀態(tài)的過程,還可能是改變產品質量的過程。應用氣相色譜技術檢測藥食同源初級產品形成過程中質量指標的變化情況,有助于優(yōu)化初加工方法和考察產品的質量狀態(tài)。例如:陳皮—“陳久者良”。貯藏陳化是制作新會陳皮的一道工序,不同的貯藏時間對新會陳皮的品質影響明顯不同。胡繼藤應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測試不同貯藏年份新會陳皮中揮發(fā)性成分的含量變化[7],發(fā)現β—月桂烯與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含量比值對新會陳皮年份鑒別有參考意義,研究成果為新會陳皮陳化過程的質量控制開拓了新途徑。
長期以來,藥食同源物質一直以食材原料和初加工產品的形式存在,藥食同源深加工產品和新型產品非常稀缺。深入發(fā)掘和研究藥食同源物質的利用價值,加強藥食同源食品開發(fā),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應用氣相色譜技術等檢測手段對新型藥食同源食品研發(fā)和生產環(huán)節(jié)的中間品、半成品、成品進行監(jiān)控,可以有效獲得生產過程的動態(tài)信息,從而實現過程可控和質量穩(wěn)定的目標。
氣相色譜技術可應用于重要指標成分含量的檢測。例如:含薄荷成分的食品。為保留薄荷風味,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生產者需要考慮薄荷油成分的損失。使用氣相色譜技術檢測該類藥食同源食品中薄荷醇等指標物含量,可為研發(fā)方案的調整和生產質量監(jiān)控提供技術支撐[8—9]。
氣相色譜技術還可應用于雜質殘留量的檢測。在現代食品的生產工藝中,乙醇、正己烷等常被作提取和萃取介質,但殘留在產物中的有機溶劑不僅影響產品的后續(xù)加工和生產安全,還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因此,應用氣相色譜技術對有機溶劑殘留量進行檢查顯得十分必要。
藥食同源食品主要來源于農業(yè)種植或養(yǎng)殖的動植物。農藥獸藥在農業(yè)生產中的大面積應用和不規(guī)范使用,是造成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的主要原因。為保障食品的安全性,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一直是食品安全監(jiān)測的重點對象。
氣相色譜技術廣泛應用于農藥殘留的分析檢測。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的農殘檢測如:六六六、滴滴涕、溴氰菊酯和狄氏劑等;有機磷類的農殘檢測如:甲胺磷、對硫磷、樂果、敵百蟲與敵敵畏等;氨基甲酸酯類的農殘檢測如:速滅威、葉蟬散、呋喃丹等。
目前,國家和相關業(yè)務主管部門已制定了一系列農藥殘留檢測標準,其中氣相色譜法占有很大的比重,這為藥食同源食品的質量控制提供了參考。
藥食同源物質具有藥品和食品的雙重特性,由于功能的定位不同,兩者質量控制的側重點有所區(qū)別,但在質量控制方面許多技術指標和分析方法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氣相色譜技術作為一種高效、靈敏的檢測方法,在藥食同源食品質量控制各階段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氣相色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藥食同源食品的不斷擴充,氣相色譜技術在藥食同源食品質量控制領域的應用空間將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