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頤
(閩南師范大學 藝術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閩臺保生大帝祭祀儀式音樂中,頌唱經(jīng)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經(jīng)文來源于民間信仰的扶鸞造書,頌唱的經(jīng)文名為《大道真經(jīng)》,這可能與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大道真人”有關。今日閩臺所見保生大帝信仰的頌唱音樂主要以《大道真經(jīng)》為文本,《大道真經(jīng)》是目前所存保生大帝信仰最重要的經(jīng)典,信眾通過對經(jīng)文的頌唱來表達他們的崇敬和祈愿。目前所能見到最早的經(jīng)文是清代楊浚所留存的《保生大帝真經(jīng)》,現(xiàn)今未流傳頌唱。保生大帝各宮廟所使用的經(jīng)文版本,其主體內容都來自于1950年臺北士林慎修堂所扶鸞造書的《大道真人大道真經(jīng)》。但各宮廟頌唱的旋律音調都不同,起唱前后的贊、咒、偈等也有不同的安排。本文主要探討現(xiàn)行各種頌唱《大道真經(jīng)》的版本,從中揭示其來源、流傳與變異。
目前可見到最早的《大道真經(jīng)》版本為清代楊浚在《白礁志略》附后的《保生大帝真經(jīng)》(下稱楊浚本),流傳的過程也產(chǎn)生許多不同的版本,主要有慎修堂的《大道真人大道真經(jīng)》(下稱慎修堂本)、黃慶堂的《大道真經(jīng)集編法節(jié)》(黃慶堂本)、臺中元保宮的《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元保本)、李炳南的《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下稱李炳南本)、臺南仁壽宮的《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仁壽本)等。這些版本分別使用于各地宮廟,對于閩臺保生大帝的信仰影響廣泛。
清代楊浚(1830-1890)《白礁志略》中的《保生大帝真經(jīng)》(下稱楊浚本),是現(xiàn)存最早的《大道真經(jīng)》版本①[清]楊?!栋捉钢韭浴?,附刻《真經(jīng)》,光緒十三年(1887年)開雕冠悔堂募刊本。楊浚的序言是寫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因此書籍完成刊刻的時間應在此年。,寫成的時間大約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1](P3)。楊浚是清代福建著名的藏書家,其所撰的《白礁志略》對于保生大帝信仰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其書后附刻了《保生大帝真經(jīng)》與《簽譜》,對于后人研究保生大帝頌唱音樂與保生大帝宮廟內的藥簽有重要參考價值。
楊浚本是泉州花橋慈濟宮的刻本,目前無流傳和頌唱,與今日流傳的《大道真經(jīng)》完全不同。經(jīng)文內容包括《啟請》《開經(jīng)偈》《正文》,內含一首偈兩首咒。其內容是簡略地敘述大帝從誕生、行醫(yī)到功行圓滿,以及大帝的弟子與相關仙人等偕同濟世救人,最后至心皈命啟請?!秵⒄垺方?jīng)文內容與下文介紹的其他版本不同。在《啟請》之后即是《開經(jīng)偈》,這是每個版本的《大道真經(jīng)》皆有的經(jīng)文,只是楊浚本的《開經(jīng)偈》內容與其他版本亦不同?!堕_經(jīng)偈》后即接《正文》,《正文》中包括了一首偈與三首呪,其中有一首《勅水呪》,在其他《大道真經(jīng)》版本中也是鮮見的。
楊浚本今日雖未在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的宮廟中流傳,但是目前各宮廟中卻多有《大道真經(jīng)》。筆者在臺灣的田調中發(fā)現(xiàn),今日各地宮廟普遍使用的《大道真經(jīng)》,應該和臺北士林慎修堂所恭造的鸞書有密切關系。這些經(jīng)文通常作為廟方所組織的誦經(jīng)團,在固定的時間于保生大帝神像前頌唱之用,廟方常將這些經(jīng)文印刷出版后分贈信眾。
士林慎修堂在《大道真人大道真經(jīng)》前,已起造過三次的經(jīng)書善書,此本是慎修堂第四次扶鸞恭造的經(jīng)書,其正文部分撰于1950年①本書約刊印于1950年,為民間善書。另參“佛道教經(jīng)典推廣”(http://www.e-books.tw/aggregated-91)。,由該堂鸞生杜爾瞻(1898-1969)、施曉山(生卒年不詳)、林景熊(生卒年不詳)、吳金卿(生卒年不詳)、鄭水龍(1914-1981)等人按扶鸞所得書寫而成,其緣起是希望民間多造善書,用以匡正人心。慎修堂本留下著造經(jīng)書的神圣寶號,這是其他版本未見的,也留下當時扶鸞情況和著造經(jīng)書的始末。慎修堂本普遍受到認可,閩臺各地保生大帝信仰的宮廟多以此為底本,再按照自身祭祀儀式的需要而改編,各種不同的版本也因此流傳。
慎修堂屬于鸞堂②鸞堂主要是以教化百姓行善為目的,同時也參與社會救助工作,其義理多以儒家教義為主。臺灣的鸞堂約于清晚期從大陸傳過去,目前已知較早的鸞堂是位于宜蘭的集鸞堂,約于光緒十一年(1885年)建堂。參見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博揚文化事業(yè)2007年版,第37頁。,成立于1945年,所造的《大道真人大道真經(jīng)》,在開篇有題詩兩首與造書的因由:“茲據(jù)……已造善書三次,頒行完竣,欲再請造一書,以為救災救劫之藥石。又有施子曉山、杜子爾瞻、林子景熊、吳子金卿、鄭子水龍等,請造?!盵2](P1-2)這是慎修堂本的造經(jīng)緣起。主要由杜爾瞻等五人扶鸞③扶鸞又稱為扶乩,其具體作法是由正鸞生持Y形桃木鸞筆,在神祇降臨時按照神示推動筆書寫,再由一旁的唱鸞生唱出所書寫的字,然后由錄鸞生記錄下來。撰成,杜爾瞻應是主要人物。杜氏生于臺北市,今大同區(qū)大龍峒人,名天賜,字仰山,號爾瞻,別號景軒,自號劍星,以字行,為臺灣著名的詩人。杜氏著有《讀豳室詩草》《景軒隨筆》[3](P48)校訂《海嶠鸞音》。④該書歷時兩年完成,屬于臺灣瑤池金母信仰系統(tǒng)重要的扶鸞著書。臺灣省道教會團體會員承撰、杜爾瞻校訂《海嶠鸞音》,海嶠鸞音頒贈委員會1966年版。慎修堂本曾由臺北保安宮的林拱辰發(fā)起善書印制,總共印制了3116本⑤參見林拱辰發(fā)行《大道真人大道真經(jīng)》,臺北市大龍洞保安宮,末頁。,因此開始廣為流傳。
《大道真經(jīng)集編法節(jié)》是臺北保安宮與新北樹林濟安宮兩宮的誦經(jīng)團祭祀保生大帝所頌唱的經(jīng)文。臺北保安宮是臺灣北部地區(qū)最重要的保生大帝信仰宮廟之一,其廟緣源于白礁一系⑥保生大帝信仰源于今福建省漳州、廈門一帶,祖廟有漳州白礁慈濟宮和廈門青礁慈濟宮,兩宮在各地方分別有許多分靈宮。;新北市樹林區(qū)濟安宮也是主祀保生大帝的宮廟,在臺灣北部保生大帝信仰宮廟中,也是屬于較為重要的宮廟,其廟緣也源于白礁。
這個版本的流傳歸功于其編者黃慶堂。黃慶堂(1927-),祖籍福建安溪縣,16歲時在新北市汐止的拱北殿長住,并在這里學習了許多宮廟的經(jīng)文頌唱與祭祀禮儀。后來他在臺北保安宮新創(chuàng)設的誦經(jīng)團中擔任教授頌唱的任務。為了每月農歷初一、十五以及每年保生大帝誕辰頌唱《大道真經(jīng)》,1953年左右黃慶堂參考慎修堂經(jīng)本新編了一個較符合保安宮儀式使用的頌唱版本,取名為《大道真經(jīng)集編法節(jié)》。黃慶堂后來又受邀至新北市樹林區(qū)的濟安宮,為其成立誦經(jīng)團并教授頌唱,亦采用《大道真經(jīng)集編法節(jié)》。
從黃慶堂本約可看出,民間信仰中佛教與道教混合的情形,相當普遍。例如《三寶贊》在慎修堂經(jīng)本中未見此贊[4](P5),此處的三寶是指道教中的道、經(jīng)、師,內容主要為皈依道、皈依經(jīng)、皈依師三寶,佛教也有三寶,指的是佛、法、僧三寶?!度龑氋潯泛蠼又恰栋闳舨_蜜多心經(jīng)》,這是佛教梵唄中最常見的,黃慶堂將其編在書里,佛道混合相當明顯。在經(jīng)文頌唱中,黃慶堂本即借用了佛教經(jīng)典的贊,在民間的頌唱中,文詞雖同,但不同傳承派別所頌唱的曲調仍是不同的。黃慶堂經(jīng)本所頌唱的,據(jù)黃氏所言,以及筆者田調所比對,仍與佛教寺院的頌唱有所不同。
臺中元保宮所奉祀的保生大帝,是清代乾隆初年來自福建漳州府平和縣心田宮的賴姓族人,渡海去臺灣開墾時,帶著家鄉(xiāng)保生大帝的香火庇佑。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孟冬建了臺中元保宮,后幾今增修擴建,始有今日之廟貌及規(guī)模。元保宮主要是奉青礁慈濟宮為祖宮系統(tǒng)的宮廟,與福建青礁聯(lián)系密切。也是保生大帝信仰宮廟中成立較早的誦經(jīng)團之一。筆者采訪該誦經(jīng)團,早年第一期的誦經(jīng)生仍在現(xiàn)場頌唱。據(jù)其口述,現(xiàn)在所使用的經(jīng)文當年已經(jīng)是如此編排。并提及早年教導頌唱的師父曾向臺北保安宮奉請其《大道真經(jīng)》。當時臺北保安宮的誦經(jīng)團已由黃慶堂在教授。緣此,比對元保宮的《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相似于《大道真經(jīng)集編法節(jié)》也就不足為奇了。
元保宮本由張善輝所編,筆者至臺中元保宮采訪時,誦經(jīng)團成員及廟方人員,不詳當時是如何編定此經(jīng)書。經(jīng)文內有一首《大道神咒》,是其他版本所未見的,團員亦不知《大道神咒》的來源。因為早期教導頌唱經(jīng)文的師傅已故去,因此無從查考。在元保宮的??希恕洞蟮郎裰洹访麨椤侗I蟮凵裰洹?,書中特別提到宮內有“保生大帝六十六首平安簽”,每支簽詩的首字組合起來即是此《大道神咒》[8](P132-133)。或許因為元保宮除了有保生大帝宮廟慣用的藥簽外,更有著保生大帝平安簽,因而廟方對于《大道真經(jīng)》的頌唱經(jīng)文中,特別放置了此《大道神咒》,成為《大道真經(jīng)》諸多版本中的特例。楊浚的《白礁志略》中附刻了《保生大帝簽譜》,此簽譜總計有六十首,內容與元保宮的“平安簽”不同。其各簽詩的首字組合起來,無法與《大道神咒》吻合,此更彰顯元保宮“平安簽”與《大道神咒》的特別之處。筆者因為查考《大道真經(jīng)》的版本時,特別尋找清代所留存《保生大帝真經(jīng)》的內容,是否有在今日的經(jīng)文中流傳。其中除了這首《大道神咒》,還有一首《勅水咒》與另一首無標題名的咒,這兩首咒今未在其他《大道真經(jīng)》中得見。
《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有李炳南所編與臺南市歸仁區(qū)仁壽宮等兩個同名的版本,從現(xiàn)有的資料分析與田調來看,《大道真經(jīng)》的多種版本中,以李炳南本的流傳與頌唱最廣。包括了閩臺地區(qū)和東南亞的許多宮廟,分別有泉州晉江深滬寶泉庵、臺南學甲慈濟宮、高雄鼓山亭、香港寶泉庵、菲律賓馬尼拉寶泉庵等[5](P63-69)。筆者從田野調查中發(fā)現(xiàn)此版本的頌唱,其來源與宜蘭草湖玉尊宮誦經(jīng)團關系密切。
李炳南本主要源于臺南學甲慈濟宮委請李炳南所編寫。1962年李炳南應宜蘭草湖玉尊宮之邀,為該宮廟成立誦經(jīng)團并擔任經(jīng)師,傳授經(jīng)文頌唱[5](P16)。1988年受學甲慈濟宮周大圍(1923-1994)之邀,為慈濟宮編撰保生大帝祀典的頌唱經(jīng)本,并于1989年2月出版《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6](P3)。通過時任慈濟宮董事長周大圍于為經(jīng)文說撰寫的序文可以了解此版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爾來世道萎靡,法治不振,本宮全體董監(jiān)事有鑒于此,特遠赴蘭陽情商道教泰斗李炳南大居士,慎重考證大道真經(jīng)原文,并由草湖玉尊宮誦經(jīng)會經(jīng)生唱文錄制,遂完成此卷《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分贈全國各同祀廟宇及虔信,以宏信仰真義,匡福人心?!盵6](P1-3)
1989年的12月31日李炳南協(xié)助臺南學甲慈濟宮正式成立“學甲慈濟宮誦經(jīng)會”,并擔任頌唱音樂的經(jīng)師[5](P63)。由于學甲慈濟宮在臺灣的重要地位,此頌唱經(jīng)本也成為目前頌唱及流傳較廣的版本。學甲慈濟宮為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的開基祖廟。相傳明末清初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xiāng)民,迎請家鄉(xiāng)保生大帝神像隨鄭成功來臺。最先在學甲下社角搭建草寮奉祀,后因香火日隆,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現(xiàn)址上興建今廟,并以祖廟“慈濟宮”為廟名。目前廟里供奉的神像是來自大陸白礁祖廟,雕塑于宋代,屬開基古祖保生二大帝木雕像,這是現(xiàn)存歷史最久、雕塑最早的保生大帝神像,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7](P19)。
李炳南本借助于臺南學甲慈濟宮、泉州深滬寶泉庵在保生大帝信仰中的強大影響力成為許多保生大帝信仰宮廟的頌唱版本,對于《大道真經(jīng)》的傳播具有很大貢獻。筆者訪問相關頌唱者,他們對于李炳南所教授的頌唱曲調、所編定的《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都給予極高的評價。
臺南市歸仁區(qū)仁壽宮創(chuàng)建于明鄭時期,也是臺灣早期建立的保生大帝宮廟之一,在臺南地區(qū)頗有影響力。其誦經(jīng)團頌唱的《保生大帝大道真經(jīng)》與李炳南本不同,別具特色,莊嚴隆重,音聲婉轉。筆者采訪其誦經(jīng)團與廟方執(zhí)事人員,得知其早期傳授頌唱者為道士身分,而修訂時參考其他版本的情況卻無從得知。然而仁壽宮本有一首是由李炳南所編撰的《完經(jīng)贊》。由此看來,成書應該在李炳南本之后。
仁壽宮本算是非常特別的版本,其編排次序完全不同于其他版本,使用的咒、贊,如《禮三寶》《凈心神咒》《凈口神咒》《凈身神咒》《祝香神咒》《繳經(jīng)贊》《回壇》等七首,都是所探討的《大道真經(jīng)》版本中,唯一的版本。筆者田野調查采訪誦經(jīng)團,團員也不清楚當時傳授師父是如何編定此經(jīng),也不了解其他《大道真經(jīng)》有多少的差異性,惟了解所頌唱的曲調與其他宮廟有所不同,儀式方式也有所不同。
慎修堂本的內容,主要是保生大帝的生平事跡和救人濟世的故事。全文由散文和韻文組成,以散文為誦講、用韻文來唱,全文包括有《大帝略歷》、5首贊、5首咒、《開經(jīng)偈》《寶誥》一篇、正文及內含4首偈,經(jīng)文內容融合了儒、釋、道等教義,為保生大帝信仰最重要的經(jīng)典[2]。《大帝略歷》是此經(jīng)本的特色[2](P4-6),爾后其他版本無此略歷,此內容亦可作為了解保生大帝一世的功行,在《大帝略歷》前有兩首詩,概括了大帝的一生:“奉召深宵著寶經(jīng),真人原是紫微星,桑林活骨神通廣,起死如同一夢醒。又,當年學道上昆侖,獨契玄機不二門,救駕大江扶弱主,臨安重整宋乾坤?!盵2](P4)此《大帝略歷》有幾點可以提出,這里在大帝的名字是寫為“本”,不是“夲”,號“云東”,不是“云衷”①保生大帝名“吳本”或“吳夲“、號“云東”或“云衷”,學界研究者各有不同看法,相關研究可參見范正義《保生大帝信仰與閩臺社會》,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0頁。大帝誕生的瑞象、學習醫(yī)術、西王母教授道法、桑林活骨的傳說、鄉(xiāng)里濟世、白日飛升、鄱陽助戰(zhàn)、絲線診脈等,大抵皆同一書傳的內容,惟書寫用詞略有不同,此或可與他書校讀參考。《大帝略歷》后,即開始《大道真經(jīng)》的正式內容,其內容依序從《水贊》到《真人大道完經(jīng)贊》等計13首。此版本為其他版本的根源,自《水贊》到《真人大道完經(jīng)贊》多是其他版本采用的基礎,唯獨在《水贊》前的部分是其他版本所未載錄的。
黃慶堂本與慎修堂本有許多不同處,兩者相較,黃慶堂本增加了《爐香贊》《戒定真香贊》《凈壇神咒》《三寶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真人贊》《奉請(12位天尊)》《佛慈廣大贊》《圣光普照贊》等九個段落。黃慶堂本開始首先頌唱《爐香贊》與《戒定真香贊》,這兩首贊是佛教的梵唄,在許多佛經(jīng)的頌唱或儀式中經(jīng)常使用。在《大道真經(jīng)》的版本中使用《爐香贊》與《戒定真香贊》[4](P1),其他還有元保宮本也有這兩首贊,頌唱儀式中起唱時,只需其中一首作為舉贊頌唱即可,一般最常使用《爐香贊》,其后直接跳接《凈壇贊》。元保宮本內的《凈壇神咒》在慎修堂本中未見此咒[4](P3),然此咒常見于其他版本的經(jīng)文中。黃慶堂本于頌唱儀式中已使用了《凈壇贊》,后續(xù)又有此神咒的使用,似乎相當重視道場壇場的清凈,因此,有凈壇的贊與神咒同時呈現(xiàn)。
《真人贊》也是在慎修堂本中未見[4](P7),在其他版本中也有這一首。保生大帝有“真人”“真君”“大道真人”稱號,《真人贊》之名即取其號,內容主要贊嘆保生大帝的醫(yī)術,能救人救國。《奉請》在《大道真人寶誥》之后,各版本也未必都有,然本文所比較的版本,有奉請12位、9位、14位天尊不等,黃慶堂本的《奉請》總計有12位天尊,外加十方諸佛圣神菩薩[4](P8-10)。黃慶堂本與慎修堂本不同之處還有,黃慶堂本在《真人大道完經(jīng)贊》后加了《佛慈廣大贊》與《圣光普照贊》,皆為佛教梵唄所使用的贊。這兩首贊的使用也僅有黃慶堂的這個版本,另外元保宮本中有《佛慈廣大贊》[4](P21)。
元保宮本與黃慶堂本的差異有兩處,一是增加了《大道神咒》[9](P13-14);二是《奉請》有14位天尊,比黃慶堂本多了兩位天尊,同時在三位天尊名稱上略有些微不同。這首《大道神咒》在五個版本中,也是唯一僅見的。在慎修堂本未見此咒,然筆者在清代楊浚的《白礁志略》中,所留存的《保生大帝真經(jīng)》見到此咒[1](P4),內容經(jīng)比對后,咒文皆同,只是并無《大道神咒》的標題名。
元保宮本的《奉請》與黃慶堂本相較[9](P25-32),多了兩位天尊,分別是“南天文衡圣帝關圣帝君昭明翼漢天尊、中壇太子元帥”。除了以上的差異外,大致上在經(jīng)文上元保宮本皆同于黃慶堂本,但是在經(jīng)文頌唱的曲調上,則兩者完全不同。
李炳南本開篇的《保生大帝贊》是其他版本所無[6](P4-5),這首贊是李炳南所編的贊詞,在頌唱經(jīng)文中,這首贊也有曲調頌唱的?!侗I蟮圪潯肥?988年農歷戊辰年六月所譜的詞,每次頌唱全本經(jīng)文時,第一首即啟唱此贊,也是學習此版本頌唱時,首先習唱的贊。在每年保生大帝誕辰(農歷三月十五)、飛升日(農歷五月初二)時,會在經(jīng)文起唱時先頌唱《祝壽贊》后才接唱《保生大帝贊》,全經(jīng)結束時再加唱一首《壽祝光輝祝壽贊》,平時初一、十五的定期頌唱,不唱這兩首贊?!秹圩9廨x祝壽贊》的贊詞部分為七言體,一、二、四句押韻,內容與曲調不同于開篇時的《祝壽贊》。這兩首祝壽贊并未印于經(jīng)本內,而是另行影印,誦經(jīng)會成員自行將其夾于自己的經(jīng)本內使用。
李炳南本的《水贊》《香贊》《凈壇贊》《凈三業(yè)神咒》《凈壇神咒》《安土地神咒》《凈天地神咒》《金光神咒》《三寶贊》《保生大帝寶誥》《內閣中書蘇仙翁贊》《開經(jīng)偈》《正文:帝曰》《消災祛病靈應神咒》等內容,大致上是與上一段落黃慶堂本相同,這也是《大道真經(jīng)》的主體,惟黃慶堂本的《三寶贊》和李炳南本的《三寶贊》在尾句多了“南無三教十方菩薩(三稱)”[4](P5)。李炳南本《奉請》的 9 位天尊[6](P18-19),與黃慶堂本《奉請》的13位天尊,僅有3位相同,可見在民間信仰中,對于上蒼神靈的祈求,各有不同的祈請。因此,在神靈天尊上有不同的對象,此即是明顯的一例。
李炳南本的《靈醫(yī)濟世完經(jīng)贊》與《祝壽贊》也是此版本所特有的[6](P42-43),《大道真經(jīng)》本身是有《完經(jīng)贊》的,只是這里的《靈醫(yī)濟世完經(jīng)贊》是李炳南自己譜詞的,同時也編有頌唱的曲調。在《消災祛病靈應神咒》后皆有《贊曰》一首,從版本比對中發(fā)現(xiàn),此首《贊曰》即是原經(jīng)典中的《真人大道完經(jīng)贊》,只是李炳南另外加了自己譜詞的《靈醫(yī)濟世完經(jīng)贊》,作為頌唱的結束。結尾時的《祝壽贊》,贊詞的部分為七言體,一二四句押韻。內容與曲調不同于開篇時的《祝壽贊》,一般只于特定時間頌唱,并非每月農歷初一、十五要頌唱的贊詞。
仁壽宮本的開篇并無《水贊》,直接就是《香贊》。然《香贊》的尾句是“皈依。香云普遍大天尊?!痹餍尢帽臼恰梆б馈O懔终f法大天尊。”,其他版本也都是書寫為后者。其后即接《大道真人寶誥》,但無標題名,而其他版本多將贊、咒編排在《大道真人寶誥》前,仁壽宮本則是多編在其后,且咒文也不同?!洞蟮勒嫒藢氄a》其后所接續(xù)的咒包括《禮三寶》《凈心神咒》《凈口神咒》《凈身神咒》等,在其他版本中均未見到。在其后的咒文中,這里另外出現(xiàn)了一首《祝香神咒》,這也是其他版本所未見的。最后的《真人大道完經(jīng)贊》,沒有標題名,而標明為《贊曰》,這一首實際上即是慎修堂本的《完經(jīng)贊》,而后接續(xù)了李炳南所譜詞的《靈醫(yī)濟世完經(jīng)贊》,最后兩首是《繳經(jīng)贊》與《回壇》,這也是在其他版本中未見的。
源自福建的保生大帝信仰在臺灣有極大的影響力,從各地宮廟對于祭祀儀式的頌唱熱情即可見一斑。頌唱的經(jīng)本主要以慎修堂本為底本,再因不同師承的傳授而形成許多版本,各宮廟也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頌唱團體。從《大道真經(jīng)》流傳的變異來看,臺灣民眾對于閩臺神祇信仰同宗同源的信念極深,由此更加深其血緣及族源的認同。福建在臺灣的神祇信仰中又以媽祖與保生大帝影響力最大,而保生大帝的《大道真經(jīng)》又是此信仰最重要的經(jīng)典。經(jīng)典敘述了保生大帝從宋代以后在福建流傳的事跡,透過經(jīng)典的傳播,加深臺灣民眾對于“大道公”的認識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