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勝金口石窟9號寺院遺址調(diào)查研究*

2020-12-06 12:12陳玉珍
吐魯番學(xué)研究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角樓南墻米處

陳玉珍

勝金口石窟9 號寺院是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地面寺院遺址,位于勝金口河谷東岸,南鄰7 號地面寺院,北鄰10 號寺院(洞窟區(qū))。19 世紀(jì)末20 世紀(jì)初,國外探險家打著探險考察的名義,對勝金口石窟進行測繪、拍照與挖掘,盜掘了一批珍貴的文物。百余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些寺院遺址又有了很大的變化,2020年10~12月,吐魯番學(xué)研究院石窟調(diào)查小組對9 號寺院展開調(diào)查與測繪(圖版玖,2),并結(jié)合國外探險家的考察報告進行初步的研究。

一、國外探險家調(diào)查回顧

較早關(guān)注勝金口寺院遺址的是俄國探險家克雷蒙茨(Кlemenc D.A.)。1898年9月,克雷蒙茨來到吐魯番考察古代遺址,在其考察報告中多次提到勝金口的寺院,但都比較簡略①Klementz A. Д. Nachrichten über die von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St . Petersburg im Jahre1898, Aus?gerüstete Expedition nach Turfan , St . Pétersbourg ,1899.。值得一提的是,他將勝金口寺院自南至北依次編號,共12座,隨后的探險家均按照他的編號展開調(diào)查。

1902年11月~1903年3月,德國探險家格倫威德爾(Albert Grünweldel)到吐魯番考察,重點是高昌故城。工作間隙,格氏還親自到勝金口考察,主要調(diào)查了1 號、2 號、5 號、6 號與10 號寺院,同時,也簡略提到了9號寺院②[德]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第114~158頁。。格氏在其報告中記述了9號寺院周圍分布著8座塔,寺院圍墻的東南角、西南角、東北角以及庭院前也都殘存有塔樓與塔。其中,東南角塔樓的二層房間內(nèi)和東北角塔樓旁的三個小房間內(nèi)保存有壁畫,其繪畫風(fēng)格與1號寺院風(fēng)格相同①《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51頁。。

1904年11月至1905年8月,德國探險家勒柯克到吐魯番考察古代遺址。為了搜集寫本文書,勒氏在勝金口主要發(fā)掘了7 號、9 號寺院,以及附近的一些佛塔。勒氏特別關(guān)注了9 號寺院塔樓與角樓:南墻有三個守衛(wèi)塔樓,北墻兩個較小的角樓,西南角塔樓特別雄偉,東南角塔樓上邊建有一座小廟。9 號寺院北半邊的僧房由于洪水進去得較少,保存也相對稍好,在東北角最后三間僧房里,勒氏發(fā)現(xiàn)了一些寫本,大多為回鶻文②[德]勒柯克著,趙崇民譯:《高昌——吐魯番古代藝術(shù)珍品》,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頁。。

德國探險家還從不同角度拍攝了4 張9 號寺院的照片。第一張是站在山坡上從東南方向拍攝全景圖(圖版拾,1);第二張是站在山坡上從東北方向拍攝的全景圖(圖版拾,2);第三張是站在山坡上從東北方向拍攝的局部圖,主要是想表現(xiàn)寺院外東北部的附屬建筑(圖版拾,3);第四張是站在主殿前拍攝的寺院內(nèi)局部圖(圖版拾,4)。這些圖對于認識寺院原來的形制布局,以及在過去一百年左右的時間內(nèi)建筑的倒塌與毀棄,有著重要的價值。

1909年,奧登堡率領(lǐng)的俄國探險隊到吐魯番考察。在勝金口,奧氏主要調(diào)查了1號、7號和9號寺院。9 號寺院圍墻東南角的塔樓和東北部一座寺廟內(nèi)的婆羅米文題記引起了奧氏的注意,由于時間原因無暇詳細辨識。但兩個房址內(nèi)的壁畫,奧氏盡可能的給予客觀描述,并指出這些壁畫的構(gòu)圖與勝金口1號寺院,以及柏孜克里克第43窟(格倫威德爾編號第6窟),即今第16窟的壁畫近似③奧登堡撰,楊軍濤、李新東譯:《1909年吐魯番地區(qū)探險考察簡報》,《西域文史》第十三輯,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9年,第292~294頁。。此外,奧氏領(lǐng)銜的探險隊還繪制了一幅比較詳細的平面圖(圖版玖,1),拍攝了一張從山坡上往下看的全景圖(圖版拾,5)和東北角的局部僧舍圖(圖版拾,6)。

二、本次調(diào)查簡況

9 號寺院門口向西,方向為西北 310°,北緯 42°54′4″,東經(jīng) 89°33′49″,海拔 33 米。寺院近似方形,總面積為6641平方米?,F(xiàn)存遺跡有大門、院墻(包括角樓)、主殿(包括殿前塔樓)、南側(cè)建筑、北側(cè)建筑和寺院外東北方向的附屬建筑(圖版拾,7~9)。

(一)寺院大門

大門外側(cè)有一處平臺,門寬2.5米,外側(cè)距離門口3.4米處各有一段外門墻。門北墻長2.9米,厚1.4 米,高 5 米,外側(cè) 2.8 米處變窄 0.3 米,向東延伸 6.2 米處為北墻,長 28.6,厚 2.9 米,高 2 米;北門墻體已經(jīng)向南傾斜,由后期修砌的厚0.6 米的階梯狀加固墻支撐,南側(cè)有2 道、西側(cè)有1 道,其中,南側(cè)偏西的加固墻底長1.7 米,斜面長2.3 米,高1.3 米,南側(cè)偏東的加固墻底長1.1 米,斜面長1.5 米,高1.15米,西側(cè)的加固墻底長2米,斜面長3米,高2.85米;南門墻殘長1.8米,厚1.4米,高3.15米,門口向里(東)3.4 米處,變窄1 米,繼續(xù)延伸5.2 米處外擴1 米,此處為內(nèi)門垛東西厚0.9 米,南北長2 米,殘高1.65米,門垛外側(cè)向東1.25米處為南墻殘長5.5米,厚3.1米,高3米。距南墻向西2.9米處有一段長3.2米的殘墻痕跡,連接殘墻向北延伸一段2.8米的殘墻。

(二)院墻(包括角樓)

寺院東墻(后墻)距離主殿外墻7米,總長61.5 米,殘存北側(cè)、南側(cè)兩段墻體,北側(cè)墻體殘長12.5米,雙層墻厚 1.6 米,殘高 1.9 米,墻體在 2.9 米處變窄 0.6 米;南側(cè)墻體殘長 22.5 米,厚 1.6 米,高 3.5米。寺院北墻總長71米,墻體坍塌較嚴(yán)重,高0.6~3.8米,殘存西北角墻體殘長23.2米,厚3.1米,東北角墻體12.5 米,厚0.8 米;寺院南墻總長74 米,殘存東側(cè)半段墻體長41.2 米,厚1.8 米,高0.7~4.3米。寺院西墻總長74米,北側(cè)墻體殘長28.6米,厚2.9米,高1.8~4.05米,南側(cè)墻長32米,墻體坍塌嚴(yán)重,墻體殘長2.5米,厚3.05米,高3.1米。JL1是位于寺院東南角的一處角樓,底部墻體保存完好,東墻殘長3.8米,南墻殘長3.7米,西墻殘長2.7米,北墻殘長1.8米。JL2是位于寺院東北角的一處角樓,已完全坍塌,殘存土堆。

JL3 是位于寺院西北角的一處角樓。東墻長1.4 米,厚0.6 米,高1.7 米,距地面1 米,距北墻體0.6米處有一龕,寬0.4米,高0.3米,深0.15米;北墻長4.2米,厚0.9米,高1.1米,距東墻0.7米處有一寬1.5米的缺口;西側(cè)中間位置現(xiàn)有一溝,長約3米,寬1米,深2米,此處地勢較高應(yīng)該不是水沖溝。

(三)寺院主殿(自內(nèi)至外)

F8 為寺院主殿,呈“回”字型,位于庭院中央后部,中間為方形中心塔柱,東側(cè)長5.2 米,南側(cè)長3.2 米至墻體,西側(cè)長5.3 米,北側(cè)坍塌,東段殘長1.5 米,西段殘長1.3 米,缺口約1.6 米,東墻最高處4.8米,西墻上有3排方孔,上方5個、中間1個、下方2個,方孔之間間隔0.8米,孔寬0.2米,高0.2米。

內(nèi)墻與中心塔柱之間有一道寬1.5~2.3米的方形甬道,上方原有券頂,現(xiàn)場可見券頂痕跡。四面墻均有2-3 排方孔,方孔之間間隔1.7~2 米不等,孔寬0.2 米,高0.2 米。東墻長10 米,厚1.95 米,東墻外側(cè)有2 排方孔,上方4 個、中間3 個;南墻長10.3 米,厚2.45 米,南墻外側(cè)有3 排方孔,上方5個、中間3 個、下方2 個;西墻內(nèi)長10 米,居中有一門,北門墻厚3.3 米,南門墻厚2.1 米,門距兩側(cè)墻均為 4.25 米,西側(cè)外墻有 2 排方孔,中間 3 個、下方 1 個;北墻內(nèi)長 10.3 米,厚 2.5 米,北墻外側(cè)有 2 排方孔,上排2 個、中間2 個。整體墻體較高,最高處約5.6 米。南側(cè)甬道即中心塔柱西南角與南墻之間有一段墻體,長 2.2 米,高 1.5 米,上厚 1 米,距中心塔柱 0.7 米處有一龕,寬 0.6 米,高 0.4 米,深 1.4米,龕內(nèi)頂抹有草拌泥、涂白灰,上有紅色斑點。墻體距地面1.3米處有2個方孔。

外墻與內(nèi)墻之間有一道寬3.1米的甬道,上方原有券頂。東墻長20.8米,厚2米,高1.7米;南墻長22 米,厚2.2 米,高3.3 米;無西墻;北墻體已坍塌,長22 米,厚2.2 米。內(nèi)墻西側(cè)(外側(cè))5.8 米處原有對稱正方形臺子,方臺長寬均為4.4米。

外墻與北側(cè)建筑之間有一處南北走向的墻體,長4.7米,厚0.26米,高1.7米。

(四)南側(cè)建筑

寺院南側(cè)建筑共3 排建筑,其中墻內(nèi)2 排,原有25 處建筑遺址,現(xiàn)殘存7 處,寺院南墻外有1 排建筑,原有4處建筑遺址,現(xiàn)可見3處建筑遺跡。

F1為房址,可見東墻及北、南側(cè)墻角。東墻長2.7米,厚1.1米,殘高1.7米。西側(cè)為新修木棧道。

F2為方形券頂建筑,邊長為1.6米。西墻上有起券痕跡,厚1.1米,券高0.5米,抹有草拌泥。

F3為房址,東墻長8.9米,厚1.1米,高1.55米;南墻坍塌,僅見東南墻角,西墻、北墻均不可見。

F4為房址,南北長4.3米,東西寬2.1米。東墻坍塌,殘長1米,高0.2米,厚不可辨;南墻殘長2.1米,高0.7米,厚不可辨;西墻長4.3米,厚1.1米,高0.7米;北墻殘長1.9米,厚0.7米,高0.3米。

距離東南角角樓JL1約20.4米處的南墻外側(cè)原有4處建筑遺跡,現(xiàn)殘存3處建筑(F5~F7)。

F5 為房址。東墻完全坍塌,東南角墻體殘高1.3 米,厚度不可辨識;南墻長4 米,西側(cè)保留部分墻體,殘高1.85 米,厚度不可辨識;西墻長5.3 米,殘存西南側(cè)墻體,殘高1.7 米,厚度不可辨識;北墻長4米,厚0.9-1.8米,高3.05米,有一道寬0.7米的缺口。

F6為房址。北墻上有一寬1.1米的門,門距西墻0.4米,距F7房址西墻5.6米。

F7 為房址。東墻長 3.9 米,厚 0.6 米,高 2.1 米;南墻距離東墻 1.4 米處有一門,寬 1.2 米,厚 0.6米;西墻長5.1米,厚0.4米,高2.1米;北墻長2.5米,厚2.2米,高2.1米。

此外,西南角有一處高大的墻體,墻體東側(cè)總長約11 米,距東南墻角1.3 米處,有一寬1.4 米的通道口,通道內(nèi)部被坍塌的墻體填充,僅可見進深2.3米。距通道口6.9米處有一龕,寬0.4米,高0.5米,深0.9 米,龕的南壁有草拌泥,涂白灰,繪有壁畫,壁畫為黑毛筆勾勒的線條。墻體南側(cè)長17.5米,厚1.2 米,高1.4 米,墻體向西越來越高,最高處高達3.9 米。墻體西側(cè)長11.8 米,南側(cè)3.4 米處變窄0.6 米,變窄墻體長3.9 米,寬墻體向北延伸4.5 米,西北角墻體厚達2.3 米。高大的墻體的北側(cè)殘存部分墻體,南側(cè)墻體長3.9米,厚1.2米,高2.1米;北側(cè)墻體長6.6米,厚1.2米,高1.1米。

(五)北側(cè)建筑

F9為房址。距離F10-F13四個相連的券頂房址4.7米,東墻體殘長2.3米,厚0.7米,高1.2米;南墻體殘長4.7 米,厚0.7 米,高1 米,距離東墻1.6 米處有一缺口,口寬0.9 米;西墻體殘長4 米,偏南有一門,寬1米,厚0.3米;北墻體殘長1.2米,厚0.5米,殘高1.2米。

F10為縱券頂房址。東墻長4.6米,厚0.8米,高1.4米,南墻完全坍塌,不可辨識;西墻長3.2米,厚0.8米,高2米;北墻長2.1米,厚0.6米,高1.5米。

F11 為縱券頂房址。東墻長 3.2 米,厚 0.8 米,高 2 米,券高 1.5 米,距離北墻 0.7 米處有一門,寬0.9 米,厚 0.8 米,距門 0.45 米處有一龕,寬 0.6 米,深 0.3 米,高 0.4 米;南墻完全坍塌,不可辨識;西墻長3.2米,厚0.8米,高1.5米;北墻基本坍塌,可見墻體痕跡,長2米,厚0.5米,高0.3米。

F12 為縱券頂房址。東墻長 3.2 米,厚 0.8 米,高 1.5 米,距離北墻 1.5 米處有一龕,寬 0.5 米,高0.25米,深0.3米;南墻完全坍塌,不可辨識;西墻長3.8米,厚0.8米,高2.5米,距地面1.2米處有弧形起券痕跡;北墻墻體保留較少,殘長1.9米,厚0.6米。

F13 為縱券頂房址。僅存東墻、北墻。東墻長3.8 米,厚0.8 米,高2.5 米,券殘高1.7 米,東墻距北墻0.4米處有一門寬0.8米,東墻南側(cè)0.2米、距地面0.2米處有一龕,寬0.55米,高0.5米,深0.5米,向北1.6米處另有一龕,邊緣寬0.2米,寬0.5米,高0.7米,深0.2米;北墻長3.2米,厚0.5米,高0.7米。

F14為房址。東墻、南墻完全坍塌;西墻長2.1米,厚1米,高0.7米;北墻長4.4米,墻體不明。

F15 為房址。東墻殘長2 米,厚0.6 米,高0.8 米,有明顯弧形起券痕跡;南墻不可見;西墻長4.6米,厚0.5米,高1米;北墻長2.3米,厚0.5米,高1.55米,墻上有明顯券痕,寬2.3米,高1.3米,北墻距東墻0.7米處有一龕,寬0.4米,高0.15米,深0.3米。

F16 為房址。東墻長 4.6 米,厚 0.5 米,高 1 米;南墻殘長 0.9 米,厚 1 米,高 0.7 米;西墻長 5.2 米,厚 0.6 米,高 1.1 米;北墻長 2.7 米,厚 0.5 米,高 0.6 米,北墻距東墻 0.4 米處可見一龕,殘寬 0.2 米,高0.1米,深0.35米。

F17為房址。東墻長5.1米,厚0.6米,高1.5米,距南墻2.5米處有一門,門寬0.9米;南墻殘長2.3米,厚1.4米,高0.8米。

其中,F(xiàn)15~F17號房址北側(cè)原有一處殘長11.4米的甬道,南墻東側(cè)殘存一道墻體,殘長1.3米,厚0.8米,高1.3米。東南墻角有明顯的拱形券頂痕跡,券殘長約2.1米,券高1.1米,厚0.3米。

F18 為方形券頂房址,東西長2.8 米、南北寬2.7 米,由土坯壘砌而成。建筑頂高2.3 米,券高1.7米。北墻保存約1/2,比較完整,西北側(cè)券頂約1/3 的券頂。東墻殘長2.8 米,高1.05 米,厚0.7 米(含券厚0.2米)。東墻涂草拌泥、白灰,東墻距北側(cè)0.1米處有一煙道,寬0.1米,深0.2米,殘高0.5米,距煙道0.2米處有一龕,寬0.4米,深0.5米,高0.12米;南墻殘長1.7米,厚0.5米,高1.45米;西墻保存完好,長2.7米;北墻殘長1.7米,厚0.5米,高1.7米。

F19 為房址。東墻長6.7 米,厚0.6 米,殘高0.4 米,已經(jīng)坍塌,可見墻體痕跡;南墻完全坍塌;西墻殘長5.9米,厚1.35米,高2.3米;北墻殘長1.7米,厚0.5米,高1.45米。

F20 為一處券頂房址,東西長4.3米,南北寬11.9 米。東墻長11.9米,墻體殘長9.2 米,厚1.2米,高 2.3 米,東墻南側(cè) 2 米處有一龕,寬 0.4 米,殘高 0.2 米,深 0.5 米;南墻完全坍塌;西墻長 11.7 米,墻體殘長 6.3 米,厚 1.4 米,高 2.3 米,西墻南側(cè) 2 米處有一龕,寬 0.5 米,高 0.3 米,深 0.5 米;北墻即寺院北側(cè)外墻,墻面上有明顯的起券痕跡,券寬2.2米,高1.5米。

F21為一處券頂建筑,東墻、北墻已完全坍塌。南墻長5米,厚0.7米,高1.7米;西墻長3.5米,墻厚1米,墻殘高2.45米,有明顯起券痕跡,券寬3.4米,殘高1.5米。

F22為房址,南北長4.7米,東西寬3米。東墻長4.7米,雙墻厚1.5米,高2.35米;南墻坍塌;西墻殘長1.35米,雙墻厚0.7米,高1.2米;北墻長3米,雙墻厚0.8米,高1.1米。

F23 為券頂房址。東墻長1.8 米,雙層墻厚0.7 米,高1.2 米;南墻坍塌;西墻殘長1.3 米,厚0.8米,高0.3米;北墻長2米,雙層墻厚1.2米,高1.1米,北墻有明顯的弧形券痕。

F24為房址。與F23東墻相連,東墻殘長0.7米;南墻、西墻、北墻均已坍塌。

F25 為房址。東墻長 5.3 米,厚 1 米,高 2.45 米,距北墻 0.6 米處有一煙道,長 2.25 米,寬 0.15-0.3米,深 0.2 米,墻上有一龕,寬 0.4 米,高 0.5 米,深 0.2 米;南墻不可見;北墻長 3.2 米,厚 0.9 米,高 1.5米,在距東墻 0.2 米處有一龕,寬 0.4 米,高 0.4 米,深 0.2 米;西墻南側(cè) 1.4 米處有一龕,寬 1 米,高 0.5米,深0.6米,距龕1.5米處有一寬1米的缺口,可能是窗戶。

(六)東北附屬建筑

在9號寺院東北方向,約16.9米處有2處縱券頂房址(F26~F27)。

F26為縱券頂窟。正壁長2.25米,高1.3米,深1.4米,券厚0.2~0.25米,券頂殘深0.8米;北壁長1.2 米,厚 0.7 米,南壁長 1.4 米,厚 0.8 米,券厚 0.25 米。壁面涂有厚 0.035 米的草拌泥、白灰,正壁及兩側(cè)壁均繪有壁畫。正壁塑像已毀,殘留尖桃形身光痕跡,其邊緣有山林圖像。券頂繪四排說法圖,殘存7幅,有婆羅米文榜題,根據(jù)殘存壁畫內(nèi)容推斷:每幅構(gòu)圖為中央坐佛,佛上方兩側(cè)繪飛天,下方兩側(cè)繪世俗裝束的天神。左側(cè)壁(南側(cè)壁)壁畫自上而下為:忍冬紋、白色條框、垂幔與說法圖;說法圖殘存婆羅米文榜題(漫漶不清),主佛頭光及主佛右側(cè)1身飛天、1身比丘和5身菩薩(?)頭光。右側(cè)壁(北側(cè)壁)壁畫構(gòu)圖布局與左側(cè)壁大致相同。

F27 為縱券頂窟。正壁長1.5米,深2.1 米,高0.75米,正壁坍塌,殘高0.25米,券厚0.25米;北壁長 2.1 米,厚 0.8 米,南壁長 2.1 米,厚 0.8 米;窟口寬 0.85 米,口寬 0.45 米,北門厚 0.5 米,南門厚 0.45米,門高0.8 米,門距北壁0.3 米,距南壁0.3 米。壁面涂有草拌泥、白灰,并繪有壁畫。左側(cè)壁(南側(cè)壁)靠前壁處殘存少許壁畫,模糊不可辨。券頂有4排千佛,現(xiàn)僅存左側(cè)靠前壁處6身。

三、初步研究

對比國外探險家留下來的資料,可以發(fā)現(xiàn)9 號寺院的建筑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如圍墻東南角的角樓,二層的禮拜堂已完全坍塌;西南角的建筑大部分坍塌,包括一座高高的塔樓;東北角四個縱券頂禮拜窟的壁畫全部損毀,頂部塌毀。有些遺址已完全消失,如北側(cè)建筑原有30處房址,現(xiàn)只存17 處;南側(cè)建筑原有25 處房址,現(xiàn)只存7 處。寺院內(nèi)、南墻外的2 座藏式塔及北墻外的7 座塔均已不存。此外,北墻外有2座禮拜窟,其內(nèi)尚存少量壁畫,但國外探險家的報告中并未提及。

9 號寺院的形制布局是以回字形佛殿為中心的,佛殿的門正對寺院大門,大門與佛殿之間有一個庭院。佛殿與庭院兩側(cè)修建僧人生活起居的僧房,以及有塑像和壁畫的禮拜窟。寺院的主殿門兩側(cè)還有塔(樓),院墻角部還設(shè)有角樓。此外,寺院院墻外(東北方向)另有附屬建筑。

在勝金口,以回字形佛殿為中心,佛殿門與寺院大門正對者還有1號、2號、5號及7號寺院。其中1 號與2 號又略有不同,這兩座寺院的佛殿都比較靠前,從大門進入寺院,拾階而上,通過一個平臺(前院),再邁上幾層臺階,直面就是佛殿了。同時,佛殿的規(guī)模較之寺院內(nèi)其他房址,并不算是最大的。此類佛寺之布局,可資比較者有交河故城的94TJD7、11、13、23、30、33、39 號遺址,主殿前面有寺門、前院、月臺、前殿等建筑①賈應(yīng)逸:《交河故城佛教遺址的調(diào)查與研究》,載氏著《新疆佛教壁畫的歷史學(xué)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第352~353頁。。與1 號、2 號寺院相比,5 號、7 號和9 號寺院的佛殿規(guī)模大,且均靠后部正中位置,佛殿與大門之間是四方形的庭院。

從俄國探險家留下的平面圖來看,9 號寺院主殿前有兩個方形廢墟基址,原來應(yīng)該是兩座塔(樓),對稱分布于大門兩側(cè)。5 號寺院也有兩座這樣的塔樓,但其位置不在主殿門兩側(cè),而是在庭院的兩側(cè)。這樣對稱分布的塔(樓),在交河故城的寺院中比較常見,但大多位于正門兩側(cè),如E7、6、8、14、13、15 號寺院②李肖:《交河故城的形制與布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50、61、71、79、94、117頁。;也有位于庭院兩側(cè)者,如大佛寺;更有位于正門外山門處的,如東北小佛寺。由此來看,塔樓多位于寺院正門兩側(cè),但也有位于主殿門、庭院和山門兩側(cè)者。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庭院兩側(cè)的塔樓,特別是勝金口5號寺院的塔樓,因其規(guī)模較大,可能是鐘鼓樓。

勝金口地面寺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有角樓,如2號寺院,東北角殘存角樓基址;5號寺院大門兩側(cè)殘存角樓基址,后部因緊靠山體,無須修建;7 號殘存四個角樓,9 號可看到有3 個。這樣的角樓,其形制與功能是怎么樣的呢?從9 號寺院留下來的老照片看,東南角樓凸出于院墻外,分上下兩層,下層實心且下寬上窄;上層近似一個立方體,比下層小,中空,門朝西,內(nèi)有塑像和壁畫。以此觀之,該角樓已經(jīng)失去一般城址角樓的防御功能,也沒有一般寺院角樓的觀賞功能,它更多的作用是加固墻體,而上層有塑像和壁畫,說明還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

9 號寺院西南角的建筑塌毀嚴(yán)重,但從其遺留下來的基址和堆土來看,還是比較壯觀的。從俄國探險家拍攝的老照片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西南角的建筑自成體系,較為獨立,至少有兩層,且高度比寺院中其它建筑都要高。這讓筆者想起高昌故城西南大佛寺東北角的建筑,與9 號寺院西南角建筑位置相同,均位于寺院正門的右側(cè)。格倫威德爾稱其為塔樓,分上下兩層,有獨立的圍墻與其他建筑分割開來。在寺院正門右側(cè)修建雄偉高大的雙層(至少)建筑,其功用如何?值得思考。

夏立棟將吐魯番的地面寺院分為三種類型,其中之一為方形佛殿外環(huán)繞回廊,平面呈回字形,包括高昌故城E 寺、V 寺、α 寺A 號建筑,交河故城E-25[2]號寺院,勝金口1號、5號、7號、9號寺院。這些寺院佛殿的洞窟形制、壁畫題材(佛本行經(jīng)變)及分布位置(前壁、甬道)與柏孜克里克第15窟、第20窟相同。依據(jù)賈應(yīng)逸先生對柏孜克里克第15窟、第20窟年代的判定,夏博士將上面寺院的興建年代定為9世紀(jì)末至10世紀(jì)中葉。夏博士對這些寺院興建年代的推斷值得重視。然其似乎忽略了其它壁畫題材,如9 號寺院東南角角樓、東北角三個禮拜窟,以及1 號寺院主殿內(nèi)的說法圖,其位置均在洞窟頂部。此類說法圖比較簡單,主尊為坐在蓮花座上的佛,佛上方有婆羅米文榜題,兩側(cè)往往繪阿難(一手提凈瓶、一手執(zhí)扇)和金剛(一手執(zhí)佛塵、一手拿金剛杵),有時金剛的位置被飛天代替;下方兩側(cè)往往繪菩薩和弟子(有焰肩或頭光),有時菩薩的位置被一個動物的形象代替。格倫威德爾和奧登堡都注意到這些特殊的說法圖,奧登堡還特意提到與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6窟窟頂?shù)恼f法圖近似①奧登堡撰,楊軍濤、李新東譯:《1909年吐魯番地區(qū)探險考察簡報》,第294頁。。請比較勝金口1 號寺院和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6 窟的兩幅說法圖,除了阿難、金剛的位置和一些細節(jié)(如華蓋和佛座等)不同外,壁畫題材和整體的構(gòu)圖布局都是一樣的。柏孜克里克第16窟與17窟中間有一小型窟室,三個洞窟窟前有一庭院,可以看成它們共用的前室,應(yīng)屬一完整的寺院組合。第16 窟和17 窟壁畫的繪制技藝,特別是色彩運用上有許多相似之處,賈應(yīng)逸先生將這兩個洞窟的年代定在10世紀(jì)中葉到11世紀(jì)中葉②賈應(yīng)逸:《柏孜克里克石窟初探》,第430頁。。筆者對第17窟的壁畫曾做專門探討,考定整個洞窟為七觀音窟,窟頂大部分壁畫依據(jù)《佛說大乘莊嚴(yán)寶王經(jīng)》而繪制,年代在10 世紀(jì)末到11 世紀(jì)初③陳愛峰:《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7窟佛說大乘莊嚴(yán)寶王經(jīng)變考釋》,《敦煌研究》2016年第6期,第82~92頁。。有鑒于此,我更傾向于將勝金口1、9號寺院興建年代定在此時。

前面提到過,格倫威德爾在其報告中稱9號寺院周圍有8座塔,從老照片來看大部分是藏式塔,特別是寺院內(nèi)和南墻外的塔,能清楚的辨識其藏式風(fēng)格。此外,南墻外藏式塔的后面,還殘存一佛殿(頂部坍塌)。這種前殿后塔的組合,在高昌故城和小阿薩等遺址均有存在,筆者也曾撰文探討其年代,認為在西夏后期到元代④陳愛峰、吾買爾·卡德爾:《高昌故城東南佛寺與藏傳佛教》,《中國藏學(xué)》2013年第4期,第92頁。,即13 世紀(jì)初至14 世紀(jì)中葉。由此可見,9 號寺院到了元代仍在被一些信仰藏傳佛教的僧人使用,包括勝金口其他寺院亦是如此。

附記:參與此次調(diào)查的有陳愛峰、王小雄、李亞棟、路瑩、蔣金國、祖白旦古麗·艾尼瓦爾、尤麗吐孜·阿不力米提、崔瓊、田利萍,繪圖舍秀紅,攝影張永兵,航拍張海龍。

猜你喜歡
角樓南墻米處
劉紅霞
北京城墻尋跡周汝昌
紫禁城角樓在600年前是如何設(shè)計出來的
無敵簽名檔
尋寶藏
《長江奉節(jié)夔門》《北京故宮角樓》
故宮的角樓
走鋼索的人
攝影欣賞
撞了南墻就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