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棠 輕工業(yè)大學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且在景觀藝術審美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景觀是客觀存在的自然資源,通過對自然資源的適度開發(fā)不僅能夠提升景觀的藝術價值,同時還能滿足人們日常的審美需求。本文將從國外景觀美學發(fā)展研究與國內景觀美學發(fā)展研究兩個方面進行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景觀環(huán)境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國內外對自然景觀的過度開發(fā)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珍貴的自然資源與美學環(huán)境。隨著人們生態(tài)保護觀念的提升,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景觀資源的生態(tài)價值與審美價值。景觀美學是研究景觀質量、偏好及影響的重要影響因素,并且能為景觀的設計規(guī)劃提供科學性的依據(jù)??梢?,景觀美學不僅具有審美價值,還具有生態(tài)保護及社會化價值。
20世紀中后期,西方國家對景觀美學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景觀偏好與景觀感知為基礎和主導的。當景觀偏好的概念被提出時,人們對景觀美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們對不同自然資源環(huán)境及森林環(huán)境的不同偏好上。這個時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照片及其他可視化媒介代替真實環(huán)境進行細致的研究。國外景觀美學的研究理論可以分為四個主要理論:棲息地理論、瞭望—庇護理論、信息—處理理論及格式塔理論。下面對以上幾種理論進行詳細的論述。
生存是生命的第一目的。人們對景觀的審美偏好趨向生存或提高生存質量方面,對景觀審美的愉悅感主要來自在景觀審美中得到的生存體驗感。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能刺激人們產生愉悅的情感,也就是說人們對景觀美學的評價受到景觀生存狀況的影響。
棲息地理論認為人類對具有生命庇護性的自然景觀會產生偏愛,將該理論進行拓展和深入就形成瞭望—庇護理論。瞭望—庇護理論認為,人在審美時會出現(xiàn)雙重身份,一個是作為獵食者希望能夠得到開闊的視野進行捕獵,另一個是作為被獵食者希望環(huán)境能夠起到隱藏自身的作用。
除瞭望—庇護理論之外,影響力較大的還有信息—處理理論,此理論總結了人類的景觀審美偏好,認為自然景觀組合的方式影響人們的審美偏好,而審美的反應又會對人們的行為起到引導作用。因此,人們的認知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刺激反應,人類的審美偏好不止會受到生物學規(guī)律的影響,還會受到個體差異及文化的影響。
格式塔理論認為,人的感覺與知覺是互斥的,感覺往往只在意事物的單個元素,并且忽略事物發(fā)展的整體性規(guī)律,而知覺則強調從多角度理解事物。格式塔理論希望能夠讓人們通過多種因素去衡量和評價景觀。
盡管我國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受國情影響,與國外研究相比,國內對景觀美學的研究起步較晚。由于景觀美學研究涉及的領域多種多樣,因此人們開始從不同的視角對景觀美學進行研究。研究人員根據(jù)系統(tǒng)景觀美學原理,對多個景點進行審美測量,通過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確定了影響城市濱河景觀的美學質量的要素。此研究結果為我國今后的城市景觀規(guī)劃、結構優(yōu)化提供了審美依據(jù)。例如,有的學者以麗江古城為研究對象,采用SBE法進行景觀美學評價,這對麗江古城的景觀設計及同類型的自然資源優(yōu)化和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引入了“分形”的概念,景觀的分形美特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非歐幾何美,二是自相似美。分形美的美學類型極大地豐富了國內景觀美學的研究內容,提高了景觀學研究的水平。
綜上所述,通過對國內外景觀美學的研究情況分析,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景觀美學進行了研究。從研究的整體情況來看,研究人員往往缺乏主客觀結合的綜合分析意識,在制定評價標準時具有較強的主觀性,降低了結果的可信度。除此之外,在研究內容和角度方面也有所欠缺,如在景觀規(guī)劃設計、其城市管理及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人員應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從更多的角度豐富對景觀美學的研究,促進自然景觀的生態(tài)保護,發(fā)揮景觀的社會價值與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