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軒
蘇州科技城彭山實驗小學校,江蘇蘇州215000
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美術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中提出,學好美術知識對于學生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修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將紙手工制作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既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動手能力。但是教學實踐中,紙手工制作教學往往很難發(fā)揮出它該有的功效。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教師壟斷課堂,采取“命令式”教學,常常跟著老師學,最終作品千篇一律;二是教師為了紙手工制作教育而教育,很少將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更多地在關注技法上的教學。在這種教學方式的限制下,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自主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升?;诖?,本文提出了一些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致力于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堂。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往往能讓他們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故事中的情節(jié)也能為他們帶來深刻的印象。因此,美術教師在開展紙手工制作教學課程的時候,可以以故事導入課程內容。例如在教學生們學習折小兔子的課時,教師可先為學生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當學生的注意力都被調動后,教師就可以分步驟引導學生探究制作過程。教師可以一邊帶領學生們進行折紙活動,一邊哼唱《小白兔》兒歌,使課堂充滿歡快愉悅的氣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會因為教師的強制要求而有任務感,把折紙活動當成了一種游戲,幫助學生們在美術課上提升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并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紙手工制作藝術深深地根植于生活當中,一切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來自于對生活的體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美術課程中的知識不僅僅是對課本中內容的挖掘,更要帶領學生學會發(fā)現生活中的美,美通過繪畫、泥塑或者折紙等形式將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審美,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作品也會更有靈魂。通過對于生活中事物的具體觀察,可以讓學生發(fā)現平時注意不到的細節(jié),對事物的神韻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在紙手工教學中,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利用廢紙箱制作房屋模型,雖然學生們每天都生活在屋子里,但是并不一定對房屋的結構有清晰的了解。此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對周圍的建筑進行觀察,讓學生對房屋的地基、墻面、屋頂、窗戶等之間的關系有更為清晰的了解。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將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房子做出來。當學生們完整制作之后,進行作業(yè)展示,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方法與設計思路。這樣,就可以互相借鑒對方的靈感,實現手工制作能力的共同進步。
活潑好動是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如果教師不能做出有趣的課堂設計,那么想要學生注意力集中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在座位上完成教師的課堂任務,就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針對這種情況,小學美術教師應該跟隨新課改的腳步,在教學方式上做到求新求變。在設計課堂游戲環(huán)節(jié)時,可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通過精細設計的游戲活動可以讓課堂充滿歡樂,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在折紙飛機一課中,如果教師規(guī)定了折紙方法和作品最終的形態(tài),那么所有的作品必然趨同,學生也很難在作品中實現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我會對學生們進行分組,要求每組都要提出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亮點,可以在顏色、選材、折紙方法等不同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完成作品后,我會將每組作品拿出來一起展示,然后結合學生們的評價,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鼓勵。在這種良性競爭的課堂組織方式下,學生們會更加有學習的動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激發(fā),對美術課的參與感和認同感也會更強。
綜上,學生的成長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美術教師要認識到美術創(chuàng)作和美術審美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價值。紙手工制作有著簡單、有趣的特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顆明珠,教師應運用好生活中的素材帶領學生們去動腦、實踐,讓學生在美術課中既能獲得專業(yè)的技能知識,也實現審美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除了要教授學習方法和技巧,也要把審美意識、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帶給學生。正如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教育的路上,我們只有不斷思考、不停實踐,從“行”中找到“知”的契合所在,不忘我們的教育初心,真正用心,才能走的更遠,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