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歷史文明的進步,在多元文化的美國社會中,美國黑人的種族身份逐漸成為人們思考的問題。托尼·莫里森是黑人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同時是解決黑人種族身份問題的重要人物。她憑借自己曾經(jīng)接受的白人文化教育,拿起手中的筆桿,結(jié)合在年幼時就因父母而受到的黑人文化熏陶,試圖利用文字,運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形式將黑人的日常生活表達出來。本文結(jié)合托尼·莫里森的小說來探討美國黑人文化的處境,從黑人身份的困惑到黑人身份的重建進行探討,從而分析黑人的種族身份認同問題。
美國社會中,白人的地位遠遠高于黑人。托尼·莫里森是一名黑人女作家,她利用自己所學的文學知識不斷創(chuàng)作,試圖利用自己的力量為黑人正名,從而呼吁社會種族平等。她的文字生動有趣,能夠使讀者真實感受到當時黑人生活的艱苦以及內(nèi)心的掙扎,而她也在寫作的過程中尋找黑人文化發(fā)展和黑人種族身份認同問題的答案。正是她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優(yōu)秀的文筆,使得美國社會重視種族問題,而她也在1993年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殊榮的黑人女作家。
一、美國黑人文化的處境
(一)“唯白論”文化帶來的影響
15世紀中葉至19世紀末,西方殖民主義國家需要大量勞動力在美洲殖民地的種植園和礦山進行勞作,因此在非洲強行帶走大批黑人,把他們販賣到美洲各地,進行十分黑暗的非洲奴隸交易。這項交易使得非洲的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的發(fā)展形成斷裂,嚴重阻礙了非洲的社會文明發(fā)展,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卻因此得到豐富的資源,從而不斷發(fā)展。在美國文化中,白色代表社會結(jié)構(gòu)上的優(yōu)勢和種族的優(yōu)越感,導致黑人飽受壓迫與剝削,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不僅喪失人身自由,而且喪失獨立自我而逐漸被奴化。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說中,不乏黑人找工作時因種族身份而遭到拒絕的場景,即使是筑路工作需要強壯、力氣大的工人,工頭也會棄強壯的黑人不用,而挑選其他種族的人。由此可見,“唯白論”的文化給給黑人文化發(fā)展帶來嚴重的影響。
(二)逐漸消失的非洲文化
一些黑人為了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想的不是如何真正提高黑人的社會地位,而是努力適應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審美等,將自己偽裝成白人,不斷迎合白人的喜好而降低底線,以自己身為黑人為恥,以自己成為“白人”為榮。正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美國黑人被奴化得更加嚴重,甚至拋棄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及文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語言文化,黑人為了能在白人社會中生存下去,就要學會白人的語言和交流方式,隨著時間的流逝,加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黑人逐漸忘記自己的母語。事實上,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所在。即使兩個人互不相識,只要說同一種語言,就會有一種歸屬感,這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但是,黑人的生活環(huán)境使得他們的民族文化逐漸消散,仿佛從不存在,從而缺失了民族文化的美感。
二、黑人的身份困惑
(一)恢復身份后的迷茫
1861年南北戰(zhàn)爭后,奴隸制度被廢除,美國黑人恢復了人身自由,但是長達將近三個世紀的時間黑人地位低下,使得有些人還不能轉(zhuǎn)變思想。大部分白人仍然歧視黑人,甚至奉行“隔離但平等”的政策,這一政策逐漸滲透到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黑人不管是就業(yè)還是生活仍然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在這種環(huán)境下,雖然黑人恢復了人身自由,但是他們的內(nèi)心是迷茫的。他們也曾憧憬著自己能夠與白人一樣有更多的權(quán)利,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但是這一天真正來臨時,他們最大的感覺是不安,因為他們不知道恢復身份后自己是誰,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都按照白人的習俗取名,但是依然有很多問題困擾著他們。他們真正的民族是什么?他們到底來自哪里?他們之后的生活與之前會有什么不同?他們真正自由了嗎?這一切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未知的。
之后的生活告訴美國黑人,即使取消的奴隸制,黑人在白人的眼里依舊是下等人,他們?nèi)匀皇潜拔⒌摹T谕心帷つ锷男≌f中,一些黑人希望自己能夠和白人一樣擁有白皙的皮膚和湛藍的眼睛,她們認為這樣才是美的,如今自己的黑皮膚丑陋不堪。在這樣的病態(tài)心理和扭曲思想影響下,她們終日幻想自己擁有白人一樣的外表,逐漸走向死亡。她們的可悲是自己造成的,卻也是歷史造成的。
(二)妥協(xié)現(xiàn)狀的悲哀
相對于之前的奴隸制生活,恢復人身自由卻并未提高身份的生活可以說是對黑人心靈的更大折磨。有些黑人認為,現(xiàn)在的生活與之前沒有什么不同,所以他們盡量減少自己與白人的接觸,將自己封鎖在狹小的生活范圍內(nèi),一旦有的黑人為提高地位做出抗爭,他們就會將抗爭的黑人視為“背叛者”?!鞍卜质丶骸钡暮谌朔路鹨驗椤氨撑颜摺倍业缴畈豁樀睦碛?,生活中的一切意外和不順都是由“背叛者”造成的,“背叛者”破壞了原本的自然規(guī)律,這是自然在懲罰他們或許也是對“背叛者”的報復。這些“安分守己”的黑人將自己固定在狹小的空間中,按照自定的形式生活,妥協(xié)于黑人地位低下的現(xiàn)狀,不為自身的自由和權(quán)利做出努力,由此可見他們的悲哀。
三、黑人身份的重建
(一)傳揚黑人傳統(tǒng)文化
雖然恢復自由后黑人的生活仍然艱難,但是有些黑人始終熱愛黑人文化,在生活中會將自己所知道的黑人文化傳授給后代。托尼·莫里森就是在父母的熏陶下慢慢喜歡上黑人文化的,她通過父母學會無數(shù)黑人歌曲,在生活閑暇時聽父母講有關(guān)黑人文化的民間故事。正是因為有這樣熱愛黑人文化的黑人,才使得這一文化傳承至今。但是,黑人文化一般沒有書面形式,黑人往往聚集在一起,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將有關(guān)黑人文化的民間故事、傳統(tǒng)習俗等傳授給子孫后代,從而傳揚黑人的傳統(tǒng)文化。
(二)雙重身份的選擇
經(jīng)過長時間的身心戰(zhàn)斗,加上白種人明里暗里的排擠,黑人終于接受了自己,他們認為不管是之前的自己還是之后的自己都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認為這樣雙重身份的自己是一個完美的選擇,是一個不會喪失任何一個自己的選擇。他們可以選擇保持原來的生活,也可以選擇作為黑人,為黑人發(fā)聲爭取權(quán)利。他們不會因為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而對美國文化產(chǎn)生偏激心理,也不會因為生存而美化美國歷史。同時,他們內(nèi)心充滿矛盾,渴望融合卻又害怕同化。雖然黑人已經(jīng)恢復自由,但是目前并沒有真正做到黑人與白人完全平等。托尼·莫里森的小說雖然有對白人侵蝕黑人文化的不滿的宣泄,但是從文筆來看,后期這種不滿逐漸減少,作者試圖從另一個角度將兩個種族的文化巧妙地融合,從而真正重建黑人的身份,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四、結(jié)語
透過托尼·莫里森的小說,讀者可以了解黑人的文化發(fā)展歷程和他們掙扎中的痛苦,更加深刻地體會黑人在恢復自由后的困惑和部分黑人因種族歧視而產(chǎn)生的心理扭曲。在她的小說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黑人的內(nèi)心解放歷程及其身份認同問題。事實上,雙重身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僅可以減少黑人的心理負擔,而且有助于黑人與白人的文化互融。真正的自由不是身體的自由,而是心理的解放,相信托尼·莫里森的小說會帶給人們更多的感悟,使得人們進一步了解黑人文化。
(西南民族大學)
作者簡介:李園(1981-),女,四川南充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